我们在前几章里讨论了儿童追求优越感的例子,与这些例子形成对比,许多儿童和成年人都有一种把自己和他人联系起来的愿望——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完成自己的任务,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种现象可以用社会感情这一术语来概括。那么,社会感情的根源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存在着很大争议。但根据本书作者至今为止的发现,社会感情和人的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我们或许会问,比起人对优越感的追求,社会感情在某种意义上是否更接近人类的天性?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这二者归根到底都有着相同的内核,个体对优越感和社会感情的渴望都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二者都是人们渴望获得肯定和认可的根本表现,但这两种表现形式不同,因为它们涉及对人性的两种不同假设。个人追求优越感涉及的人性假设是个体可以不依赖于团体,但社会感情所根据的却是另外一个人性假设——个体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群体和社会。从人的本性来看,社会感情无疑是优于个人追求优越感的。前者代表了一种更合理、在逻辑上更为根本的观点,而后者则是一种肤浅的看法,虽然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它更常见于个人生活中。
如果想知道社会感情在何种意义上合乎真理和逻辑,那我们只需对人类的历史做一个考察,就会发现人类总是过着群居生活。这一事实有着合理的解释,因为单个不能保护自己的动物都会抱团取暖,以求自保。如果我们把人和狮子做个比较,就可以认识到:人类的生存很不安全。很多体型和人类相仿的动物比人类更加强壮,大自然赐予它们更好的身体武器,用来攻击和防御面对的威胁。达尔文观察到那些防御能力不够强大的动物都是成群结队地出没。例如,身体力量惊人的猩猩一般和伴侣单独生活,但同是猿类家族中力量较弱的成员则总是集体生活在一起。正如达尔文指出的那样,因为大自然没有赋予某些动物诸如尖爪、利齿、翅膀等身体武器,这些动物才组成团体一起生活以弥补不足。
团体的形成不仅弥补了单个动物作为个体所欠缺的东西,还让它们发现了自我保护的新方法,改善它们的处境。例如,有些猴群懂得派出猴子在前路侦察,查看是否有敌人。它们通过这种方式集结个体的力量,以弥补团体中单一个体的能力欠缺。我们也会发现,牛群习惯集结成圆形的防御圈以抵御那些凶猛强大的单个敌人进攻。
研究这类问题的动物学家还指出,在这些动物群体里,我们经常会发现类似于法律的制度化安排。比如,派出去侦察的动物必须得按照一定的规则生活,每次差错或者违规都会受到整个群体的惩罚。
在这一方面,许多历史学家认为人类最古老的法律与部落的守护者有关。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我们就能更直接地认识这一点:动物由于不能保护自己而形成了群体。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感情都反映了个体身体力量的不足,并与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就人类而言,一个人的婴幼儿和儿童时期是培养和促进社会感情的最好时期,因为他在这个阶段最需要保护。
我们发现,在整个动物王国中,没有任何动物像人类一样在刚出生时那样无助。正如我们知道的那样,人类的孩子达到成熟需要的时间最长,这并不是因为孩子在长大成人前必须学会很多的事情,而是由人的成长方式决定的。孩子需要得到父母保护的时间更长,这是他们身体组织发育的需求。如果孩子没有这种保护,人类就会灭绝。我们可以把儿童身体上的脆弱期视为把教育和社会感情两者联系起来的最佳时期。由于儿童的身体不成熟,教育对于儿童就是必不可少的。而要克服孩子的不成熟,只能依靠社会群体的力量。这一事实为教育提供了方向,教育的目的必然是社会性的。
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我们所有的规则和方法,都不能忽视对群体生活和社会的适应。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那些对社会有益的行为总会让我们产生好感,而对社会普遍不利或者有害的行为都会给我们留下不好的印象。这恰恰说明了社会群体思想在我们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