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感的矫正: 重点是不让儿童丧失信心(1 / 1)

如果一个儿童多年来一直有错误的发展方向,我们就不能期望只通过一次谈话就改变他的生活方式。教育者要有耐心。如果一个儿童努力要获得进步,可是却停滞不前,老师就需要向他解释清楚——进步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样的解释可以让儿童不丧失信心,达到安心的效果。比方说,一个儿童两年来数学成绩一直很差,那他就不可能在两周内提高成绩。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成绩总会提高的,因为一个正常的、有信心的儿童能够弥补任何错误。众所周知的是,一个孩子能力的欠缺是因为总体人格的发展走上了错误的道路,他的人格结构偏离了常态,并渐渐陷入困境。帮助这些有行为问题的儿童是能产生效果的,前提是他们不存在天生的智力障碍。

儿童能力欠缺,或表面上呆笨、漠然,并不能说明他有智力障碍。因为智力有障碍的儿童在大脑发育不正常的同时,身体也有缺陷。有时,身体缺陷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但它们仍会在儿童心理上留下痕迹。换句话说就是,曾因身体缺陷而体质羸弱的儿童,即使在他们恢复体质以后,仍然会表现得相当虚弱。

进一步来说,儿童的自卑感和自我意识的形成,可能缘于器官缺陷或身体羸弱,也可能是成长环境造成的。比如说,家长对儿童的教育方式错误。不论缺乏慈爱还是管教太严,都会让儿童认为生活本身就是一场灾难,从而仇视周围环境。这类情况产生的心理缺陷和由于身体缺陷引起的心理缺陷,虽说不完全相同,起码也是相似的。

可想而知,要治愈那些成长过程中缺乏慈爱的儿童将会困难重重。他们会以看待那些伤害他们的人的方式来看待我们,任何督促他们进步的努力都会被理解为对他们的限制。他们总是感到被束缚,并且一旦有机会就会反抗。他们对自己的伙伴也不能保持平常心态,因为他们对那些童年幸福的孩子充满嫉妒。

这些心怀怨恨的儿童通常会充满破坏欲。他们缺少面对困境的勇气,因此会通过欺负弱小来填充自身的无力感,或者通过虚伪的示好来满足自己的优越感。只有当别人愿意接受他们控制时,他们的友好态度才会维持下去。这类儿童在交友方面很极端,他们要么与那些处境比较差的儿童交往,要么与那些比他们年纪小、比他们贫穷的儿童交往,就像有些成年人只和遭遇不幸的人交往一样。这种类型的男孩有时愿意与那些非常温柔、顺从的女孩交往,这当然不是因为异性的吸引力,同样是为了填充自己的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