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情感: 确定儿童优越感的正确方向(1 / 1)

众所周知,每一个儿童都追求优越感。父母和老师的任务就是把这种追求指引到富有成就且有益的方向。我们必须确保的是,儿童对优越感的追求能给他们带来的是精神上的健康和富足,而不是精神上的疾病和思维混乱。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而区分追求优越感是有益还是无益时,又是以什么为基础的呢?答案是:要符合社会利益。古往今来,每一项有价值的事物和亮眼的成就都是与社会有关的。想一想那些我们所认为的伟大行为就会发现,他们不仅为行为者自身带来了回报,更为社会创造了价值。因此,我们在儿童的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培养他的社会情感,换句话说,就是要加强孩子对社会价值的认同感。

那些不理解社会感情为何物的儿童将会成为问题儿童,因为他们对优越感的追求很容易被导入歧途。

确实,人们对于什么是有益于社会的看法不尽相同,就是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能确定的是,正如我们可以通过树结的果实来判断这棵树的优劣一样,我们可以从某种行为所产生的结果来判断它是否对社会有益。事物的普遍结构是对行为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准,这种评价技术十分复杂,因为行为的结果和这种标准的契合程度必须经过时间的检验。所幸,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会经常运用复杂的技巧对行为本身进行判断。不过,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一个行为所产生的结果终究会证明该行为是否有价值及正确与否。然而,从科学角度来看,没有任何一种行为是绝对有益无害的。因为这关乎绝对真理,关乎对人生问题的正确解决,而人生的种种问题受到宇宙、地球及人类关系网的逻辑的制约。这种制约就像一道数学难题一直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明知道答案就藏在问题中,却不一定能够解开。我们只能通过参考问题以及问题解决的背景来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判断这种解决办法是否正确。可惜,检验这些答案的时机可能会姗姗来迟,致使我们没有时间去纠正错误。

由于我们难以从客观性和逻辑性的角度审视自己的生命历程,这使得我们很难发现自己的行为模式是连贯一致的。我们在生活中一遇到问题就害怕,第一时间不是在想怎么去解决问题,而是质疑自己是因为选错道路才落得这种下场。要注意的是,当偏离正确生活轨道时,儿童不会从错误的经验中学到正确的教训,因为他并不理解问题的真正含义。因此,教导儿童学会将生活中发生的事关联起来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儿童应该明白,生命是一种贯穿所有相互关联的事件的线索,任何事件都存在于自己的整体生命背景下,而且只有参照以往所有的事件才能得到理解。只有这样,儿童才能真正明白自己偏离正轨的原因,并从消极经验中获得积极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