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诗人非马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
打开笼门让鸟儿飞走把自由还给鸟笼
打开笼门,飞走的鸟儿获得了自由,然而全诗的点睛之处在于,鸟儿获得自由的同时,鸟笼也获得了自由。
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比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与之相对应的是父母对孩子将来的规划越来越多,甚至日常生活都要严加管理,时时刻刻地看管、监视和提防,这使得父母自己耗尽时间、心机和精力。
“囚禁”孩子的同时,父母也失去了自由。
然而,结果却与愿望不相符。笼子里的鸟儿——孩子感叹:好没自由!父母这只鸟笼也慨叹:活着真累啊!
被喂养惯了的动物接受放养时,通常自己不会捕食,生存法则告诉我们:动物如果学不会自己捕食的话,就有可能饿死。孩子也是同样。在父母的庇护下长大的孩子通常没有在社会独自生存的能力。一旦父母因为一些原因无法顾及他们,他们就只能被社会淘汰。
让孩子知道,属于他自己的事,他能够做好的,他就应该做好,父母尽管可以帮他,可以教他,但不可能一辈子替他做。而他做那些事,是为了他自己,不是为了父母。
一个孩子如果能够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他就会很有信心处理生活中发生的事情,面对困难也能够想尽办法去解决,因而也就能够让父母放心地把他放到社会上去经受考验。这就跟把动物放归山林之前,需要训练它们的捕食能力一样。
给孩子自由,并不意味着父母放手不管。
孩子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年龄太小等原因,往往不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事情,父母如果撒手不管,给予孩子太多自由,效果并不一定很好。这时就又用到了“野生动物保护区”的政策——“有保护地放养”,既让他们在自然的环境里自由成长,又进行必要的追踪保护;既不是放任自流,又不是管得面面俱到。
“有保护地放养”就是父母不断地观察和了解孩子的心态,在关键时刻及时伸出援手,向孩子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思路,同时把最后的决定权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承担结果。
把孩子“放养”,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从小就得培养一定的独立自主的能力及一个为自己生存负责的观念。要让孩子知道:他要靠自己努力,才能达到他的目标。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人都要为自己负责,应该尽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
系鞋带、铺床叠被就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教孩子系鞋带的时候,父母要传导给孩子这样一个观念:这是你的事,你要学会自己做自己的事。你必须做好你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如果你做不好,你就得自己负责任。
给孩子自由并不是说孩子可以不遵守社会规则,随心所欲做任何事。
事实上要想在现代社会生存,每个人都有必要遵守一些基本规则。如果孩子从小能将某些规则内化成习惯,他就不会觉得那些规则是难忍的束缚,就能最大限度地享受自由。而那些没有任何规则意识的孩子长大以后,在一个秩序化的社会将感受到更多的压抑,甚至无法融入社会。
此外,社会通用的基本规则也能够帮助孩子适当地克制他们的任性,有计划地、有条理地去完成他们要做的事,而不用父母事事督促,时时检查。
比如在给孩子自由安排自己生活的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他们应该按时睡觉和起床,否则第二天上学将受到影响。这样的规则延伸到学习上,孩子就会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作业,什么时候该玩,用不着父母去催促。
如果孩子没写完作业就去玩,对他来说,就是顶着压力去玩,玩不痛快,只有做完了,他才能轻轻松松。而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去玩,他学习的时候专心致志,尽力提高速度。这一好习惯如果养成了,不但孩子能够获得尊重和自由,家长也获得了很多自由,不用再为这类事情操心。
事实证明,没有硬性管理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学习向来不需父母督促,自己的生活也管理得不错,算得上井井有条;能专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比较有主见,较少受外界的影响。
打开笼门,把自由还给“鸟儿”和“鸟笼”,也许当你打开笼门,鸟儿反倒愿意回来了。因为敞开的鸟笼已不再是牢房,而成了一个温暖的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