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一个“缠小子”(1 / 1)

选择取决于思考,一个人要想进行自由选择,前提条件是可以进行自由的思考,每一个父母都应该培养孩子自由思考的习惯,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成为父母的傀儡。

课余,老师和孩子们在做脑筋急转弯的比赛游戏。游戏的规则是由孩子自己出题,答对的孩子才有资格做下一个出题者。孩子们都很踊跃,他们积极参与着,思考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锻炼。

又一轮比赛开始了,这次出的题是:“树上有10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

这是一个流传很广的脑筋急转弯。孩子们大概都听到过其答案,因此,“9只”“一只不剩”,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抢着说答案。老师发现,只有托尼没有吭声,他安静地坐着,显然是在努力思考。

老师问:“托尼,你觉得是几只呢?”

托尼没有直接回答老师的问题,反而问老师:“在这个城市里打鸟不是犯法的吗?”

老师:“我们假设不犯法。”

“那打鸟人使用的是什么手枪呢?是无声手枪吗?”

“不是。”

“枪声有多大?会不会震得耳朵疼?”

“肯定会疼的,80分贝至100分贝。”

老师被问得有点摸不着头脑:“这些问题跟还剩几只鸟有关吗?”

“有关的,老师。”托尼继续问道,“您确定那只鸟真的被打死啦?”

“确定。拜托,你告诉我还剩几只就行了,OK?”

“0K,树上有没有关在笼子里的鸟?”

“没有。”

“边上还有没有其他的树,边上的树上有鸟吗?”

“没有。只有这一棵树。”

“有没有残疾的或饿得飞不动的鸟?”

“没有。”

“鸟里边有没有聋子,听不到枪声的?”

“没有。”

“有没有傻得不怕死的?”

“都怕死。”

老师很不耐烦地问:“托尼,你到底知道还剩几只吗?”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老师。算不算怀孕肚子里的小鸟?”

“不算。”

“哦,如果您的回答没有骗人,打鸟人的眼也没有花,”托尼满怀信心地说,“打死的鸟要是挂在树上没摔下来,那么就剩一只,如果掉下来,就一只不剩。”

已经满头是汗的老师这次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的思想在没有禁锢、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是多么自由奔放、充满生命的活力!

有创造性思维的孩子大都是善于提出问题的孩子。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都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爱因斯坦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他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爱提问,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他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培养“有创造性的想象力”,需要一个自由、宽松的发展空间。那些“很棒”的孩子,很有创造力的孩子,身边都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妈妈,或本身就有创造能力的爸爸,也或者是某个很赏识他的创造才能,对他的“奇思妙想”很感兴趣的人。因此,父母给予孩子自由地思考的空间,是孩子健康成长,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是我们这个时代奇缺的人才。我们常常感叹,在今天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太少了,原创性的东西也太少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父母们给予孩子自由思考的时间太少,孩子心灵缺少足够的自由空间。

自由是心灵成长的基础,是创新思维的源头。思维缺少自由,头脑就会老化,灵感就会消失。给孩子独立思考的空间,才有可能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