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暮落,西藏是一幅永远展不完的画卷,雄浑的、震撼的、安静的、神秘的、大自然的超然物外,在这里尽显无疑。最美丽的星空,最广阔的大地,最圣洁的雪山,最自由的灵魂……任何人都不吝惜用极致的语言赞美这片纯净的土地。
原谅我的开头从西藏说起,毕竟它是延续我走山一行开始的地方,它见证和承载了我目前为止的几乎全部人生,也给予了我人生无数的感悟。
西藏是一个能给人内心力量的地方,不知为何,看到这里的山、水、动物和人,会不禁感叹“生活原本如此”。
我见过的最幸福的样子,是那些生活在西藏偏远地区的牧民。他们往往拖家带口、一大家子住在一个毡房里,生活非常简单。他们吃着最原生态的奶酪、奶疙瘩、羊肉、牦牛肉。他们没有我们生活中那些形形色色的生活用品,也没有我们平常吃的诸如果冻这样对他们来说很奇怪的零食,更早前甚至不知道相机是什么。他们会因为你给的一支铅笔、圆珠笔笑得非常开心,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在他们眼里都很稀奇。但本质上来讲他们不需要我们给的任何东西,也不缺任何的东西,他们的生活便是如此简单和幸福,像极了现在所说的“断舍离”。
初来西藏的一段时间,我非常着迷这种现象,我对此感到费解。倘若我没有见过,就不会知道牧民的生活到底贫乏到什么程度,他们为什么会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仍能感到幸福呢?
我试着走近这些牧民,了解他们。我发现他们每一个人,上到垂暮老者、下到五岁顽童,精神都十分饱满、富足,眼神也各不一样,但无一例外的是都有一种宁静。在他们的意识里,物质已经饱和了,已经衣食无忧了,他们的生活再不需要更多东西了。他们的幸福感就这样自然散发在他们的身体里。
牧民们远离世俗、喧嚣,在这最接近天的地方,过着属于他们自己天堂般的生活,不为生活所累。他们的这种生活引得我和特种路线队员们的羡慕,这种生活真好,不是吗?
曾经,跟过我进藏的人不止一次,不止一个人,告诉我他们回到城市的生活有明显变好,棘手的问题也在不同程度有所解决,这是好事。
2008年,一位老朋友跟我进藏。他的年纪很大了,我唤他老汉。在此之前,他也同我一起到过西藏。某天,我们坐到一起聊天,他跟我讲,同我到西藏走一遭很好。我便问他何出此言?他说上次来西藏,是因为遇到了很难的事情,亟待解决,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但是,从西藏回去之后,他的问题解决得很顺利,结果非常圆满。
老汉曾对我说,他这个年纪有很多问题都看开了,也都看透了,唯独这件事令他手足无措。我和老汉探讨了很久,老汉总结这件事的解决可能是源于吸引力法则,来到这里,看到美丽的风景,人的心情变好了;又由于心情好了,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也吸引了积极的东西,事情才如此顺利。谈到这些,老汉似明白似不明白,又有点儿尴尬,我开玩笑地说:“你就当是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帮助你吧。”听了我的玩笑话,他倒是开朗地笑了起来。
好像人们更愿意相信西藏这个美丽又遥远的地方被赋予了一种纯净的治愈力,或者这不是赋予,是向往,人们的内心向往西藏这个干净的地方。
好像每个同我来到西藏的朋友,都收获了一颗纯净之心。你会发现“生活”二字,可以纯粹些,可以极度简单化。内心的必需品往往不是物质所能满足的,或者说不是用钱能够买来的。正如《瓦尔登湖》中说到的:“有的东西,在有的范围里,如最无依无靠的人和病人,确实是生活必需品;在另一些范围里,仅是奢侈品,而在有一些范围里则根本不为人知。”
牧民们的生活简单,骑马放羊、吃饭、睡觉,偶尔为一些节日准备一些特别的庆典,这几乎就是他们全部的生活,如果我这样说,大家是不是会觉得他们很无聊也很累,没有手机、电脑可以玩,也没有电视可以看,也没有网络,洗衣服还要拿衣物到水边手洗,拿什么来寄托他们的空虚呢?
事实上,他们不空虚,他们的生活里没有“网络”二字,所以他们想都不会去想要看电视、玩手机,他们喜欢自己骑骑马、晒晒太阳的小日子,娱乐活动通常是许多人聚在一起唱唱跳跳。反而空虚的是我们,我们强迫自己放下手机,不去刷抖音,不去看电视剧,不去玩电脑游戏时,我们的空虚会顷刻间袭来,扼住我们的喉咙,告诉我们“太无聊了”。
生活重在体验,常常有人觉得在冬日周末的下午,躺在窗边的摇摇椅上晒太阳是一件可耻之事,那好像在虚度光阴。这是一种极功利化的想法,人追寻幸福并没有什么错,也千万不要受他人和某些功利思想的影响,譬如什么“下班后的一小时决定了你的高度”。爱学习、喜上进并没有错,但切莫将生活分割,千万好好去生活。人生不过几十年,赤条条地来,空****地去,决定你人生上限的因素很多,并非下班后的一小时就能如何,我反而觉得用下班这一小时来舍弃一些内心的包袱,换取一颗宁静之心更好,这宁静之心足以面对所有的疾风骤雨,与之相比赚多少钱都是次要的。
我是一个以找东西为生的人,我的背包和思想的行囊都不能太满,无人区要求我必须轻松上路。不然,我连喜马拉雅山的棕熊都跑不过,也就不会有后来这许多故事。
在物质文明之中,过一过近乎原始的生活,可能这正是现在城市里的我们需要的。
我是一个一块肥皂走天下的人,我的“简陋”还不止如此。
当年,我太太与我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她就对我的毛巾惊讶不已,我的毛巾千疮百孔,她一度认为那是一块抹布,已经用到了年限该扔了。
我吃的、穿的、用的,我觉得够用就好,实质上再怎么带,也带不了太多。由于我所带的东西有限,所以我更多的是收获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比如野生果实。
我们的生活拥有足够的自由,但我们往往觉得自己并不自由,在此我引用英国知名女作家伍尔芙的一句话:“他人的眼睛是我们的监狱,他人的思想是我们的牢笼。”请记住没什么能束缚你,你是自由人,你有自由身,你从来都可以轻松上路。
在大自然和城市的生活环境里,一定提供了那些生活的必需品,让你不必为衣食住行担忧。说到这里,在城市里为生存奋斗的人们,你们一定会反驳我,以你们自身的例证说你们为自己的生活如何疲于奔命。这里插一句题外话,我并不是赞同这个社会所有的发展,也不是所有的前进后来都被证明是正确的,当然,这些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回归生活这个话题,大多数人,你一定不缺少生活的必需品,如果有某事令你困窘,你为此付出努力想要获取,大多并非必需品,而是奢侈品,这点我肯定。还有那些并不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的人们,倘若他们还安好、满足地生活着,我不能再给出更多好好生活的建议了。而如果你在一个地方已经很辛苦了,如果你不是为了某种精神的目的在奋斗,可以足够抵偿你的辛苦,让你感到心甘情愿,如果只是苦苦熬着,你大可以再重新做出点选择。
卸去所有的身份,脱去华丽的衣服,当我们孑然一身,赤诚地面对我们的生活时,看看我们长途跋涉最终寻找的到底是什么,哪些是我们需要的,哪些是我们要扔掉的,哪些是我们应该填充的?这在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不同的答案。可能我们基因里还是有对游牧记忆的,不然为什么我们会对那种风餐露宿的游走生活心生向往呢?而现在要我们过回那样的生活又需要多大的勇气呢?
约束了我们每个人的,是世俗,也可以说是约定俗成的固有思想,这些思想都是人造的,又因人往往都有从众心理而不自拔。我想说,千万不要盲目跟从,一定要让自己有独立的思想和价值观。
很多人看不清金钱,认为那是一切,这是我不得不提起的现象,因为金钱至上的价值观现在很是盛行。换句话说,生而为人,金钱可以买到几乎所有的东西,不追求金钱还追求什么呢?这么说也没错,因事实如此。但我想说,金钱也是人造的,正是这个东西让人的欲望膨胀,尤其是贪欲,几乎大半罪恶始于金钱。完全是金钱的**令每个人放下欲望之后不知道该去干什么,也不知道为何来这世上走一遭,翻遍脑海只有欲望二字,但欲望终究是填不满的!切莫到了临终之时才感叹自己一生的追求皆是梦幻泡影。爱和自由,是我认为比这世上一切都更加重要的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