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 / 1)

这个孩子是会公开说出自己想法的类型,但也有许多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不会这么明显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可能所有的孩子都或多或少地拥有这种性格,但是为了随心所欲,他们也付出了痛苦的代价。有的人甚至非但没有从自己的行为中获得任何利益,而且还要承受种种苦闷和不快。大多数孩子早就养成了坐等自己的愿望被满足的习惯。在目前的社会氛围下,我们不难找到这种类型的孩子。结果,在现在的成年人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总是热切地希望自己能随心所欲,却没有考虑到他人的利益的人。不少人已经深陷于自负的泥潭中不能自拔,对于他人的建议置之不理,即使这些建议很明显是可行的,而且完全符合他们的切身利益。这些人总是在他人完成讲话前就迫不及待地抛出反对意见,更有甚者会坚决地说:“不行!”但实际上他们心里想的是:“好着呢!”

能够让我们一直都随心所欲的场合只有家庭,而非其他任何地点。有的人碰到陌生人会变得和蔼可亲,易于相处,但这种态度永远都不会维持很长时间。他们的人际关系很快就会冷下来。大家匆匆相聚,生活随之回归本质,一切如常。我们常常会见到有的人可以迅速赢得大家的赞赏,却在下一秒匆匆离去,留给大家一个尴尬的背影。

许多人总是尽力让自己的活动范围保持在家庭圈子里。这恰恰就是我们在上文中讨论过的病人的情况。她充满魅力的性格使得她能够在家庭圈子之外也得到别人的关注和爱护,但她永远都不会离开家庭太长时间,想尽各种方法要回到家里。例如赴宴时,她会假装头痛,坚决要求离开。因为在参加社交聚会时,她不能够保持跟在家里一样的绝对控制权。

这位女性不能达到自己主要的生活目标(即在家庭之外的地方自负感得到满足),于是在必要时,她就会强迫自己捏造一些事情借以逃回家中。这种做法逐渐导致的后果就是,以后每次站在陌生人中间,她就会觉得焦虑不安。一开始,她不敢去剧院。后来,她甚至也不敢上大街,因为在那种地方,她觉得整个世界不是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她不愿意走出家门一步,特别是不愿意走到大街上。结果,她声称自己再也不敢外出,除非有“自己人”的陪伴。而这正是她想要的——希望身边围绕着一批关心她的人。正如我们已经分析过的那样,她的这种习惯是从童年早期开始就已经有的。

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也是最瘦弱和病痛最多的孩子,需要比别的孩子得到更多的关心和宠爱。她认定自己应该就是家里最得宠的孩子,除非她做得太过分,以至于打破了生活应有的规律(它跟她的所有行为严重不相容),否则这种状态会一直贯穿她的一生。她不时地遭受焦虑不安的困扰,而且这种焦虑表现得如此明显,以至于没有人会怀疑她是否是假装。但这种焦虑揭露出她早已深陷自负感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任何摆脱这种状态的方法都不是完全有效的,因为单凭她个人的意志力实在是难以让自己认同并参与社会生活。最终,她解决问题失败所带来的深深痛苦驱使她寻求医生的帮助。

现在,我们非常有必要慢慢剥离她在过去多年生活中小心翼翼地构造的整个上层生活结构。我们虽然会遭受巨大的阻力——因为虽然从外表上看,她是在向医生寻求帮助,但是,实际上她并不准备改变自己,她所希望做的事情仍然是一如既往地控制家人,却不必忍受站在大街上所产生的痛苦焦虑。但我们还忽略了另外一点!她也在表明自己如何成为无意识行为的受害者,只想享乐,而不愿意承认缺点。

这个例子显然告诉我们,每一个有意义的自负行为都会对个人造成严重的终生影响,阻碍着人类的全面发展,并最终引起思想崩溃。但病人们不会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他们的注意力都放在如何享受自负感所带来的好处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许多人坚信胸怀远大志向——或许被称作“自负”更为恰当,是一种珍贵的性格特征。他们想不到,这种性格特征通常是造成对生活不满的根源,剥夺了他们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请允许我再举一个例子来证明我的观点。一名二十六岁的年轻小伙子本该参加期末考试,但没有出现在考场上,因为他突然对所有考试科目都失去了兴趣。他深感苦恼,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并猜想自己可能没有足够的能力参加这场考试。提起童年的记忆时,他口中不停地咒骂自己的父母,认为他们对孩子缺乏理解,从而阻碍了他的发展。他每次生气的时候,还会想所有人都是没用的,一点儿都不关心他。最后,他变得与世隔绝。

自负是驱使他一直找借口避免参加考试的动力,在开始期末考试之前,他就变得多疑,毫无学习动力,认为自己绝对不是“那块料”。其原因在于,如果他在考试之前就已经选择了放弃,那么他那所谓的自我价值就不会受到贬损。他一直都离不开这件“救生衣”!他终于觉得安全了,将一切失败归结为疾病和不幸,借以安慰自己。

这种行为向我们表明了一种自负新形式,即个体不敢接受考验,正是自负让他们在能力考验面前选择绕道而行。他们担心自己要是失败了就可能失去目前的荣誉,因而不敢相信自己的能力。他们似乎已经掌握了解决所有事情的奥秘,那就是永远都不要相信自己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实际上,从这位患者对自己的描述中,我们发现他正是属于这种犹豫不决的人,每次需要做出决定的时候他就会开始变得迟疑,装出弱小的样子。如果我们观察他的动作和行为方式的话,就会发现,他想要停下来,再也不想前进了。

他是家里五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也是唯一的男孩,而且他还是家里唯一一个接受大学教育的人。他是家里最有希望的孩子,被赋予了许多期望。他的父亲从来都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可以刺激他产生远大理想的机会,一遍又一遍地说他可以做很多伟大的事情。一直以来,他的唯一目标就是要做第一名。但在即将考试之前,他的内心开始充满了怀疑和焦虑,不确信自己是否真的可以符合他人的期待。这时,自负感驱使他选择逃避考试。

这种现象向我们表明,雄心壮志掩盖下的自负感一旦形成,个体的行为就已经固化,不可改变。自负感通常跟社会感相冲突,而且这种冲突不可避免。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自负的人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违背团队精神,试着一意孤行。他们自己幻想出空中楼阁,沿着虚构的路线寻找他们确信存在的城市。他们当然不会找到脑海中的所想!他们还责怪现实太残酷了!这正是那些自私的人企图依靠权力、诡计或背叛来算计同伴,从而达到自己目的的人的真实写照。他们时刻准备着证明他人的错误和低劣,一旦比其他人更聪明或者过得更好,他们就会得意忘形。但实际上,周围的人并不会关注他们,只会反感他们所取得的成绩。自负的人要么被打败,要么胜利,但无论在哪种情况下,他们都坚信自己是正确的,而且高人一等。

自负的人通过各种小把戏让自己沉溺于妄想中。正如在以上讨论的案例中发生的那样,类似人群在阅读那些充满智慧的书或参与真正能够测验他们能力的考试时,就会被一些通过错误思考得来的自身评价所吓倒。他们对形势的估计过于严重,相信他们的所有生活乐趣和成功都危在旦夕。结果,他们把自己置身于一种没有人能够忍受的高强度压力之下。

对这些人来说,每一次人际交往都具有重要意义,每一个动作和词语都事关成败。无休止的生活迫使那些满怀自负、野心和错误想法的人不得不面对新的难题,剥夺了他们真正的快乐。他们认为,只有在过上舒适的生活后才能拥有快乐。然而,在过上舒适的生活后他们又说,这些必需的生活条件并不重要,进而将自己一切通往幸福和快乐的道路都阻断,同时也不能给他人带来一丝的满足或欢乐。他们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终日幻想着自己比别人更优越,并可以控制他人。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通过实际行动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退一万步来讲,即便他们真的拥有了优越感,也会很容易地发现有不少人正在满心愉悦地与自己竞争。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没有人能够胁迫他人承认自己的优越感,个体对自己的评价是神秘而不确定的,在意识到这样的一种生活态度后,我们可能很难再跟同伴建立任何交往,或取得任何其他实质上的成功。这对谁都不利!自负的人一直都会暴露在各种攻击和破坏中,他们可怜的义务就是不断地向他人证明自己的聪明和优越!

如果我们根据一个人对他人的服务多寡来评判他的声誉大小,那么情况将会变得大为不同。所有的荣誉都来得如此自然,即使有人对某些荣誉提出质疑,这些质疑也是微不足道的。他可以安静地保有自己的名声,因为他并没有将所有的赌注都放到自负上。他跟自负的人的主要差别在于,前者拥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总是在找机会抬高自己的人格,只关心如何满足他人的期待并获得某种东西。如果将一名自负的人跟一名具有良好社会感的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具有社会感的人总是在问:“我可以奉献什么?”你应该立即看到两者之间性格和价值观的巨大差异。

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得以证实数千年前人们就早已熟知的《圣经》名言:“施比受有福。”它是数千年人性观察的结晶。细细地品味它我们发现,它所要表达的意思是让人们拥有一种付出的态度和感觉。那种给予、服务和帮助的态度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满足感和精神上的和谐,就像《圣经》里所讲述的那样,那个赠送黄金的人在上帝的帮助下最终还是重新得到了黄金。

此外,那些贪婪的人总是难以得到满足的,他们一心想着自己还需要做些什么或者拥有什么才能获得内心的愉悦。他们从来都不会考虑他人的需要,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他们的心中没有任何地方接纳生活,跟生活达成和解。他们坚决要求别人服从自己自私的命令,要求自己的世界跟别人的不一样,希望思考和感受方式也和他人不一样,他们的不满情绪和自负态度就像他们身上其他的性格特征一样都受到大家的批评。

从一些穿着醒目衣服、态度盛气凌人或打扮得十分华丽的人身上,我们还可以发现自负的其他更为原始的表达形式。他们看起来就像是原始人为了表达某种自负和荣誉而将一根特别长的羽毛插在头发里一样,不少人常常从华丽和时髦的穿着中获得内心最大的满足感。他们所穿戴的各式各样的装饰就像是他们用来满足自负感的工具,有时候这种自负感表现为佩戴色情徽标或刺有文身。

从以上的种种案例来看,我们会觉得自负的人总是尽力争取给别人留下某种印象,唯一的实现途径就是做一些无耻的事情。无耻的行为确实可以在某些程度上满足个人的自我膨胀感和优越感,有的人还通过强硬、粗暴、固执或孤立自我的方式来满足个人的优越感。事实上,这些人的内心可能充满了爱意而非各种恶劣想法,他们外表上的粗鲁都是装出来的,我们似乎在某些人身上看到了他们对社会感的厌恶。具有这种类型自负感的人总是希望看到自己成功,他人失败,他们觉得任何想让他们变得更优秀的人都是在侮辱他。别人的用心良苦只会让自负的人把态度变得更加强硬。我们也曾经看到过,在一些案例中,父母靠近孩子,承认他们的不当行为曾经给孩子带来了伤害;而在另外一些案例中,孩子实际上是通过表达疼痛来获得优越感。

我们已经留意到,自负总爱带上伪装的面具。自负的人在支配他人之前必须首先接近他人,并慢慢地让他人跟自己紧密相连。因此,我们不要被他们表面的和蔼、友善或平易近人所欺骗,也不要受他们愚弄,以至于坚信他们绝不是那种为了维持自身优越感而征服他人的好战挑衅者。他们第一步就是让对手相信他们是友善的,利用哄骗的方式营造一种安全氛围,他们这时表现出的友好很容易让我们轻信这些挑衅者的内心充满了社会感。在第二步中,他们揭开了面纱,事实证明我们是错误的,这些人总会让我们觉得失望。有的人可能会说,这些人具有两面性。但事实上他们只有一面,我们只是在最后才意识到,他们和蔼的外表都是假装的。

自负的人接近他人的方式有时看起来甚至像是在进行一种运动——钓鱼式交友。他们可能会释放出非常强烈的奉献的信号,这些人将人性说得极为好听,似乎也在通过他们的行动关心同伴。但他们通常是炫耀式地做这些事情,以至于任何掌握了一点儿关于人性的知识的人都不得不提高警惕。一位意大利犯罪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当一个人似乎完美无缺时,我们就应当提防他那夸张的博爱和人道精神。”对于这句话,我们当然应当慎重使用,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这绝对不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能够轻易地识别出这种类型的人。对任何人而言,溜须拍马都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它很快就会让我们感到浑身不舒服,并提高警惕。我们需要提醒那些野心勃勃的人,千万别采用这种方式,你们最好能够选择其他途径和更顺利的技巧。

在本小节即将结尾时,我们一起看看最后一个案例,它将教导我们如何鉴别此前讨论的各种观点,同时让我们看到自负如何在新的状况下起到重要作用。本案例跟少年犯罪有关,主人公是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弟弟年纪较小,被大家认为毫无才华,而姐姐则被大家看作拥有超常能力。弟弟从小就被迫承认,姐姐总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克服所有的困难,而他只适合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这时,人们只看到姐姐的优点,而认为弟弟先天不足——实际上并不存在。

弟弟带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到了上学的年纪,他的性格中带有悲观的倾向,极力掩盖自己能力的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希望逐渐摆脱幼稚小孩的形象,变得跟成人一样。从十四岁开始,他经常跟成人混在一起,内心深深的自卑感总是刺痛着他,迫使他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变成“完整的”成人。

在迷茫中,他出入妓院,花光了所有的钱。但是希望变为成人的这种想法让他不想向父母要钱。他开始从父亲那里偷钱。他并不觉得这是偷窃,而是觉得自己理所应当。这种情况持续了很久,直至有一天他在学校遇到了一些挫折——这些挫折很明显地说明了他的能力低下,所以他从来都不会向别人提起。

于是,他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良心受到极大的震撼。这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业,但让他觉得心里有所慰藉,因为他即使考试不及格,也有理由说是因为那段时间自己感到深深的自责,而任何一个处于自责状态下的人都不可能通过考试。一种强烈的力量在无形中分散了他的学习注意力,迫使他思考其他事情,一整天他都是这种状态。每天晚上临睡前,他都会暗示自己已经非常努力地学习了,但实际上他基本没学习。第二天的状态对他的这种情况继续影响。

他总是起得很早。结果却一整天都在打瞌睡,总是觉得疲惫不堪,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当然就没有人期望他跟姐姐竞争了!从客观上看,不是他缺少才能,而是他那致命的自责和良知上的觉醒让他不得安宁。最终,他将自己完全防备起来,好像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对他造成伤害。他的失败是情有可原的,没有人可以说是因为他没有能力。如果他成功了,这就说明他可以独自做一件事情,其他人先前的看法都是错的。

我们可以确信,他们所采取的这些手段的根基是他们的自负感。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一个人为了避免让别人发现自己所谓的(实际并不存在的)无能而做一些冒险的事情,或犯下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错。野心和自负引起这样一些后果——让某些人在生活中耍尽花招。这些人破坏了生活的所有真诚、愉悦、欢乐和幸福。但只要深入观察我们就能发现,其实这些人的做法都是荒谬的。

以上帝自居

童话故事的一个特点就是可以通过多种举例证明自负的危险性,进而让我们得以对人类本性作出反思。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个童话故事吧,它将告诉我们不受约束的自负是如何破坏人格的。这个童话就是安徒生写的《渔夫和鱼的故事》。很久以前,在河边的小茅屋里住着贫穷的渔夫一家。有一天,渔夫抓到了一条鱼,但他决定放走它。这条鱼为了感谢渔夫,决定满足他的一个愿望。渔夫说:“我要一间大房子。”于是,这条鱼变出了一间大房子。然而,回到家里之后,他那贪得无厌且专横的妻子骂道:“你的愿望太小了!你一定要回去告诉那条鱼,你要一座城堡。”……她一次又一次地让鱼把她变成女公爵、女皇后,甚至圣母!鱼终于被她无理的要求激怒,摇摇尾巴游走了。他们又住回了茅屋里。

自负和有野心的人的欲望永远都没有尽头!有趣的是,无论是在童话还是在自负的人的狂热想象中,对权力的极度渴望都让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变成上帝。我们很轻易地就会发现,自负的人总是觉得自己就是上帝,或者仅次于上帝。他们喜欢发号施令,提出的要求和愿望只有上帝才能满足他们。这种想要变成上帝的渴望是隐含在他们所有行动背后的极端倾向,诱使他们做出一些违背人格的事情。

有很多人都表现出这种倾向,包括大部分研究心灵、精神、心电感应和类似事物的人。他们迫切要超越人性、掌握超自然力量、挣脱时间和空间限制,最终与鬼神同坐。

深入的研究让我们发现,大部分人都希望变成上帝。许多学校教育的最终理想就是让学生变成跟上帝一样高尚的人。在以前,这是所有宗教教育的道德理想。但对这样的教育,我们只能表示出诚惶诚恐的敬畏。如今,我们必须找出一个更为合理的教育目标。正如我们可以设想的那样,其实这种性格倾向早已深入人性。抛却心理因素不说,实际上许多人是从《圣经》中脍炙人口的只言片语中开始理解人性的,坚信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我们可以想象,这种思想会对孩子的灵魂造成多么深远和危险的影响。不可否认,在我们具备了成熟的批判能力后,《圣经》当然是一部具有深刻见解、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的佳作,但它绝不是一本好教材。即使必须这样做,我们也必须对每一句话做出详细的解释。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心满意足,而不会单纯地因为自己是依照上帝的模样捏造的就认为自己具备了神奇的能力,并要求他人做自己的奴隶!

这种渴望变成上帝的心理跟童话里的理想国是紧密相关的。在理想国中,每个人的梦想都会实现。儿童极少质疑这些虚幻世界的真实性。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儿童对魔法的强烈兴趣,就不难理解为何他们总会轻易地受到误导,以及他们为何终日沉溺于幻想。一些人对魔法和神奇的能力感到非常着迷,直到老了,他们的兴趣才逐渐消退。

从以下这件事情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为何没有人能够完全摆脱迷信的束缚——某些女性认为自己可以对她们的求爱者施加咒语。很多男性的行为看起来就像是受到自己性伴侣的魔法控制一样,这种迷信让我们倒退至信仰比如今更深入人心的年代。那时,女性可能会因为无关紧要的事情就被贴上“巫婆”的标签,这种情况像一场噩梦一样困扰着整个欧洲,影响长达几十年。如果我们还没有忘记被这种谬误冤枉的数百万女性,就不能将它称为一场无害的错误。我们认为,这种迷信思想的影响不亚于异端审判或世界大战所带来的影响。

打着纯化宗教的旗号来满足我们的自负感是我们把自己变成上帝的又一重要工具。我们只需要观察以下事实就可以明白这一点:曾经遭受过精神崩溃的人会拒绝跟他人交往而逃进跟上帝的对话中!他们认为自己更接近上帝,认为自己需要借助虔诚的祈祷和传统仪式来表达对崇拜者的关心。这些带有宗教色彩的戏法咒语通常都会远离真正的宗教含义,给我们留下的鲜明印象就是他们看起来就是精神病患者。我曾经见到过一个病人,他说除非自己晚上睡觉之前念一段特殊的祈祷文,否则将不能入睡。因为如果天堂没有听到这段祈祷,其他地方就会有人受难。

为了证明这种想法是多么肤浅,我们只需要对他的话稍加推断。“如果我说,祈祷者们,没有什么事情可以伤害你们……”就是这种情况的一个例子。这些话很容易就让一个人觉得自己具有神奇的伟大能力。通过这种可鄙的把戏,他们可以成功地让其他人相信,他们已经使另外一个地方的人免除了不幸。在这些宗教徒的白日梦里我们发现,类似的行为倾向已经超越了正常人的限度。我们看到,他们做出一些空虚的行动,**裸地表达自己的贪婪。这些行为实际上并不会改变任何现实,但对于做白日梦的人来说,这可以很好地让他们远离真实生活。

在我们的文化里,有一种东西确实具有神奇的力量,那就是金钱。有钱能使鬼推磨,我们不难理解那些充满野心和自负的人为何一直苦于没有足够的金钱和财富。从这个角度上看,他们想要拥有全世界的无休止的挣扎似乎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大多是病态的。它是自负感的又一种表现形式,借助财富来获得跟魔法师一样的权力。有一位十分富有的人,所拥有的财富早就足以满足一个正常人的需要,但他还是停不下来追求金钱的脚步。在得了精神病后,他承认:“对的!金钱正是不断吸引我的原因。”他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但很多人没有勇气承认它。今天,权力早已跟金钱和财富紧密相连,追求金钱和财富已经成为我们文化里普遍的现象。但没有人会想到,很多人之所以终其一生追求金钱,只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获得跟上帝一样的权力。

嫉妒

嫉妒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有趣的性格特征,不仅存在于爱情中,也存在于其他人际关系中。因此,我们发现,有些嫉妒心较重的儿童既想着比别人更优越,又怀有过分的野心。这两个特点表明他们的世界充满了敌意。嫉妒是野心的姊妹,也是个体在受到忽视和歧视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影响终身的性格特征。

自从弟弟或妹妹出生后,大多数孩子都会产生嫉妒心,因为父母总会将更多关心给予较小的孩子,从而让他们觉得自己就像被挤下皇位的君主一样。在弟弟或妹妹出生之前,他们一直沐浴在父母温暖的关爱里。因而,他们变得更加嫉妒。在下面的这个案例中,小女孩在八岁以前参与了三次谋杀,让我们不得不警惕嫉妒心的极端影响。

这个小女孩性格腼腆,由于身体纤弱,不能参加任何剧烈运动。很快她就适应了这种安逸的生活。但一切都在她六岁时发生了变化,她的妹妹出生了。她的性格完全发生了变化,内心充满了憎恨,抓住一切机会虐待妹妹。父母对她的行为感到不解,对她的管教更加严厉了。

有一天,有人发现在小溪边躺着一具小女孩的尸体。不久之后,人们发现又有一个小女孩被淹死了。最终,大家抓住了凶手。她就是我们这个案例中的女孩。当时她将第三个小孩推入水中,正准备逃离。她对谋杀的指控供认不讳。大家立即将她送入精神病医院,后被转至改造学校。

在本案例中,小女孩将对妹妹的嫉妒转嫁到其他孩子身上。值得注意的是,她对男孩没有任何敌意。她似乎从被谋杀的女孩身上见到了自己妹妹的身影。她的谋杀实际上是对自己曾经被忽视的一种报复。

一些家庭里既有男孩,又有女孩。生活在这些家庭中的孩子更容易产生嫉妒心理。我们的文化认为,女孩的一生不必取得成就,如果大家将所有热情都倾注到弟弟身上,将所有关心和尊重都给了他,那么,姐姐很容易觉得伤心沮丧,因为她永远都得不到这些。

这样的一种关系当然会招致敌意。现实中,姐姐像母亲一样爱护弟弟的情况并不少见,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跟以上讨论的案例并无不同。通过“像母亲一样爱护弟弟”,她如愿地登上一个拥有更大权力的位置。这种策略让她毫无惊险地获得了一笔珍贵的财富。

夸张的姐弟竞争关系是造成家庭嫉妒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姐姐可能觉得自己被忽略了,因而不断争取比弟弟做得更好。结果,她的勤劳和精力让她成功地取代了弟弟的位置。在整个过程中,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也起到了帮助作用。因为女孩在青春期无论在智力上还是在生理上都比男孩发展得快,而这种优势慢慢地在以后的几年里被男孩追赶了上来。

嫉妒就像希腊传说中的海神一样千变万化,可能表现为猜忌、阴谋、言语刻薄和担心被忽略等。一个人表现出哪种行为完全取决于他先前对社会生活的准备程度。嫉妒既可以表现出自毁,也可以表现出一味地固执。这种多变性格特征包括:破坏他人的喜悦、无意义地反对、限制他人的自由和征服他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