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中了“中杯效应”的计吗(1 / 1)

无论是肯德基还是麦当劳,或是一些连锁的便利饮料站,我们都会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所有的饮料都分为小杯、中杯和大杯,你可能不以为然,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小杯自然是给孩子准备的,中杯是大人喝的,大杯是给一些可能喝的比较多的人准备的吧。这样说自然是有道理的,可是,再看看对应的价格,你肯定会觉得有些奇怪。

杯子无论大小,里面的饮料必定是一样的,那么价钱应该是对应的量的多少。可是,一般的定价都是这样的,比如大杯的饮料是800ml,售价是12块,中杯的600ml,售价是7块,小杯的500ml,售价是4块。我们可以看出中杯的饮料只比大杯的饮料少200ml,价钱却相差将近一半。于是,大家就开始进行了计算,看上去似乎小杯的更便宜,可是小杯看上去又不太够喝,于是,在大杯和中杯中做选择,通过计算,中杯的又比大杯的实惠一些,于是毫不犹豫选择了中杯。这就是中杯效应。

一个朋友去商场购买豆浆机,导购员向她推荐了两种豆浆机,一种豆浆机可以制作干豆、湿豆等豆浆,只不过有一个塑料的外壳,售价是398元,而另一种豆浆机功能上和398元的豆浆机是一样的,只是多了不锈钢的外壳,售价是658元。就在朋友马上就要选择398元的豆浆机时,导购小姐马上就给她拿出了第三种豆浆机,一款售价998元的豆浆机,功能上和另外两种差不多,只是拥有一个液晶面板,还有一个不锈钢的外壳。这下朋友有些犯迷糊了,豆浆机当然是不锈钢的好了,比起这个既有不锈钢外壳,又有液晶面板的豆浆机,那款658元的豆浆机似乎更合适一些,于是,朋友立即购买了658元的豆浆机。可是,买回家之后,朋友又后悔了,原来她就是花了将近三百块买了一个不锈钢的外壳。

这种情况也被称为“中杯效应”。如果把同类型的商品分为A、B、C三种,而A的优点很显然优于B,大家一般会选择A,可是如果这个时候有一个商品C出现,而又比C好得多,且B身上有一个优点是A没有的,那么,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B。因为C的出现,让大家对B重新进行了定位,也就让更多的人选择了B。实际上这是商家的计策,当他们想要重点推销B的时候,必定会做出C这种商品,在C的陪衬下,的优点就凸显出来了。

其实,商家正是打了这样的主意,就像是我那位朋友一样,售价398元和658元相差的价钱不小,可是,功能却是完全一样的,当然大部分人会选择便宜的豆浆机,可是,在998元的豆浆机衬托下,让658元的豆浆机看上去更加实惠,于是大家都选择了商家利润更大的658元的豆浆机。一般来说,商家之所以会制造出A和C,就是为了让大家购买B,因为B的利润更大一些。许多朋友仔细看一看家中的商品就会感觉到,自己其实真的是在中杯效应的作用下,购买了许多商品。自己家可能摆放小型号的冰箱,在价钱的**下买了大型号的冰箱,结果很多空间用不到,白白浪费电;自己买的化妆品,明明每次只用BB霜就可以,却在套装的**下,多购买了粉饼,自己不用也是白白浪费。

现在许多商家都打这样一张“中杯”牌,为了能够销售出去自己利润更高的产品,而多生产其他有对比性的产品出来。这些原本就是用于对比的产品,商家会少生产许多,也许你会问万一有人正巧就会买贵一些的产品呢?那么商家就会说:我们这一款商品卖得太快,存货不多了。如此一来,还会让消费者认为这款商品的确不错,最起码从销量上可以看出来。甚至一些房产中介也知道充分利用中杯效应了。他们会带着客户看许多房子,在看房子的时候,他们绝对不会有任何怨言,因为他们知道这些房子不是白跑的,两间条件差不多的房子,可能价钱相差许多,在强烈的对比下,看房者必定会抱着早些定下早些占便宜的心理,急躁签单的。而那些价格高昂的房子,其实并没有多少,只不过是一些陪衬品,为了让看房者及早签单而已。

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应该看穿商家的阴谋,不要让自己陷入中杯效应的圈套中。小杯的饮料或许就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没必要感觉中杯的更便宜而购买中杯,从而将喝不掉的饮料浪费掉。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商品,398元的豆浆机明明就可以满足我们的生活需求,何必多花将近300块来购买658元的豆浆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