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最后你买的还是第一眼看到的?(1 / 1)

昨天陪一个朋友去逛街,她要过生日了,想要买一条时髦的呢子大衣作为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现在这个季节,买一件呢子大衣可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商场里各个展柜,各种品牌、各种款式的呢子大衣都有。刚一进商场,还没逛多久,朋友的目光就被一件桃红色的呢子大衣吸引住了,左看右看很喜欢,穿在身上也觉得无论大小还是款式,都很符合自己的气质。朋友想买下来了,又害怕后面还有更好的,再加上感觉这件呢子大衣的颜色淡了些,太爱脏了。于是,我们便开始了寻找类似款式颜色稍深的呢子大衣之路。

在商场里兜兜转转,来来回回看了十几件呢子大衣,她也试了差不多十件大衣,可是始终找不到她满意的衣服。她怎么看都觉得还是那件桃红色的好。于是,我们又回到了那家店里,买下了那件最开始看中的桃红色呢子大衣。朋友嘟着嘴感叹:要知道最后还是买这件,刚才就直接买下了,何必转这么大一圈呢。

“这个不好,还是买刚才那个吧。”

“还是第一次看上的那个好。”

“算了吧,还是回原来的店买刚才看上的那个吧。”

很多女性在购买商品时,左挑挑,右看看,最后绕了一大圈,还是买下了最开始自己看中的商品。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在最后我们总是会购买自己第一眼看中的物品呢?这是因为首因效应在作祟。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首因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是指人们在第一次与某种物品或者某人接触时,在自己心理留下的深刻印象,这个印象会对以后的社会认知产生最重要的影响。当我们购买物品时,第一眼看中了这个物品,那么这个物品就在我们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即便是再有类似的物品,甚至是更好地物品也很难打破最初这个物品在自己心里留下的深刻印象。

打一个比方,两个学生的试卷,每份试卷有三十道题,第一个学生的试卷答对了前十五道题,而第二个学生的试卷答对了后十五道题,但是,大部分人看到这份试卷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第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要比第二个学生的成绩好,自然而然也就对第一个学生的印象要好一些。同样是答对了十五道题,当人们看到第一个学生的试卷时,首先看到的是他答对的题目,印象自然要好,而看到第二个学生的试卷时前十五道题都是错误的,第一印象已经很差,即便是他后十五道题都答对了,人们对他的印象也不会改变太多。

在购买商品时也是如此。你第一眼看到了一个自己心仪的商品,心里十分喜欢,即便是它有一些小小的瑕疵,你也不会在意,当你再看到类似的商品时,也很难改变第一眼看见的那个商品给自己留下的好印象,所以,你最后买来的商品还是自己第一眼看到的那一个。

可是,我们为什么在看到第一眼十分中意的商品时,不直接买下,而是继续看其他的商品呢?这就归结于人追求十全十美的心理,可能这个商品是不错,可是再仔细看的时候,因为追求十全十美的心理,人们总能挑出让自己稍微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也许是商品本身的问题,也许是价钱的问题,所以,人们总要继续寻找能够让自己更满意的商品。

最终的结果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就像是小熊掰玉米,总想找到一个最大的,却发现自己掰下来的玉米越来越小,总是不如之前那个大。其实,未必是后面掰到的玉米不如之前的大,而是自己内心已经有了一个定位,有了一个期待值,认为下一个会比现在的大,于是下一个玉米和现在手上的差不多大,抑或是稍微大一点儿,只要是没有达到自己的期待值,就会认定这个玉米没有之前那个玉米大。人也是如此,人们不断相信后面还有更好的,不断害怕自己会错过更好的,于是也就不断寻找那“更好的”,在这种“更好”地期待下,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之后看到的商品也就更难让自己满意了。

聪明的商家总能从人的心理上去寻找销售的答案,许多商品从外观上做足了功夫,总是能够让人眼前一亮,让你第一眼就喜欢上了,之后再怎么看,也觉得不满意,最后还是买下了它。

当你逛街买东西的时候,不要被自己的第一感觉迷惑住,要理性购物。尽管克服心理这种状态很难,可是如果不想办法克制,就会造成自己买回来的东西既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性价比最高的,最重要的是浪费了自己大量的时间。在这里交给大家一个方法,那就是带上自己好友去买东西吧,而且这个好友一定是单纯地陪你买东西,正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她必定会给你重要的参考意见。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自己逛街很难买到合适的商品,或者买回来之后通常都会后悔,而和自己的好友去逛街,买回来的商品总是越看越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