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三尺又何妨(1 / 1)

《圣经·马太福音》中说:“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为一些日常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闹得面红耳赤,打得头破血流,实在是远远不如心平气和,让人三分,彰显出自己不一般的气度来得划算。

清朝康熙年间,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一日忽然接到老家书信。拆开一看,方知家人与邻居发生争执,起因是隔开两家院子的墙塌了,重新砌墙时都为多占些地皮而寸土不让。家人捎书来请他出面说话,以让邻居退让。

不久,张英的家人收到了盼望已久的回信,里边却只有一首诗: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主动往后退让三尺,邻居见状,深感其义,也往后退让了三尺,于是中间就出现了一条六尺宽的胡同,可供村民行走。村人于是将这条胡同命名为“仁义胡同”。

“让他三尺又何妨”——说得真好!它让人们懂得了谦让是美德。试想,如果当初张英不是劝说家人退让,而是借势压人,或怂恿家人与对方抗争,那结果又会怎么样?

做人做事要懂得退让,这不是软弱,而是尊重对方,同时也体现出自己的格局,是容忍大度,识大体的表现。退让一步,海阔天空。在有矛盾纠纷时,退让能够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双方关系更加融洽。

战国时期,梁、楚两国相邻。梁国边境县的县令一职由梁国的大夫宋就担任。

两国边境的老百姓各自种了一块瓜田。梁国边境的百姓十分勤劳,肯于吃苦,经常浇水灌溉他们的瓜田,因此他们的西瓜长势很好。而楚国边境的百姓比较懒惰,很少去浇灌他们的瓜田,他们种的西瓜长势自然不好,有的瓜秧甚至根本就不结瓜。

看到梁国的瓜田绿油油的,比自己的瓜田长势好,楚国边境的百姓十分忌妒,就在夜间偷偷去扒乱梁国的瓜秧,使梁国的不少瓜秧因枯干而死。

不久,梁国边境的百姓发觉这件事,气愤不过,就向县尉请求:允许他们也偷偷到楚国的瓜田,扒乱瓜秧,进行报复。

因为这件事可能造成两国边境事端,事态严重,县尉没敢擅自做主,便去请示县令宋就。

宋就知道了以后,说:“我教给你处理这件事的办法,你必须每天夜晚派人前去,偷偷地给对方浇灌瓜田,还要让他们不知道。”

县尉听了,感到很为难,但这是县令的意思,他不敢违抗,只好把县令的话转告给了老百姓。百姓们更不明白这其中的意思,但既然这是县令的命令,他们不敢不照县令的意思去做。

于是,梁国边境的百姓就在每天夜里前去,偷偷地浇灌楚国边境的瓜田。就这样,在梁国边境百姓的帮助下,楚国边境的瓜田长势一天比一天好起来。楚国边境的百姓感到十分奇怪,便暗中察访,才知道是梁国边境的百姓在偷着帮他们灌溉瓜田。

楚国边境的百姓大受震撼,便把这件事向县令报告了,县令听后,就把这件事呈报给楚王。

楚王听了这件事,对国人的表现感到十分惭愧,就对官吏说:“你们的边境人员除了扒乱人家的瓜秧,能没有其他罪过吗?”楚王的言外之意是要求官吏严格约束部下,检查有没有其他向对方挑衅的事件。同时,梁国百姓的做法也让楚王十分感动。楚王便派人带着丰厚的礼品向梁国边境的百姓道歉,并请求与梁国交往。从此两国建立了很好的邦交。

梁国百姓没有计较楚国百姓对他们瓜田的破坏,而是用自己的行动展示了他们对邻国的友好,从而建立了两国的友好邦交关系,换来投桃报李的良好结果。

生活在凡尘俗世,难免与人磕磕碰碰,难免被人误会猜疑。如果非得以牙还牙,拼个你死我活,非得为自己辩驳澄清,必然导致两败俱伤。

“让他三尺又何妨”——当你面对矛盾与摩擦时,不妨想想这句话,它会帮你做出理性的选择!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