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注意韬光养晦,不露锋芒,不要炫耀自己的聪明才智,显得比别人聪明;更不要炫耀自己显赫的权势,这样只会为自己树立一大批敌人。尤其不要声势逼人,功高震主,引起上司内心深处的猜疑和不安。
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位才子,名叫杨修。他不仅才华出众,而且反应机敏,聪颖过人。最初,曹操非常看重他。不过,杨修一向恃才傲物,锋芒太露,使曹操渐渐生出反感,最终引来杀身之祸。
杨修善于揣摩曹操的心思。有一次,曹操命人新修了一座花园,修好后带人来参观。曹操觉得很满意,只是临走时在花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等曹操走后,杨修对修园人说:“主公嫌花园的门太宽阔了,请你把它改窄点。”
修园人不解其意,杨修便说:“你没看见主公刚才在门上写的‘活’字吗?门与‘活’合在一起,正是一个‘阔’字。这就是告诉你们,花园的门太宽了,必须改小。”众人听了,都说有道理。于是,修园人按照杨修所说的去办。过了几天,曹操再次来参观时,发现花园门改小了,连连称好。但当知是杨修析其义后,内心已忌杨修了。
又有一日,塞北送来酥饼一盒,曹操在饼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放在台上。杨修进来看见了,就把大家叫来一起分吃了。曹操问为何这样?杨修答说:“您明明写‘一人一口酥’嘛,我们岂敢违背您的命令?”曹操虽然笑了,内心却十分厌恶。
后来曹操率军攻打刘备,在定军山大败。曹操感到进退两难,但却不愿轻易撤兵。一天晚上,适逢厨师端来鸡汤。见碗底有鸡肋,有感于怀,正沉吟间,大将夏侯惇走进帐来,向曹操询问当晚夜巡的口令。曹操就随口说了“鸡肋”二字。
夏侯惇出帐后,就把这个口令告诉了夜巡的将士。杨修听到后,便吩咐手下人赶快收拾行囊,准备撤退。有士兵把此事报告了夏侯惇,他有些迷惑,赶忙问杨修。
杨修说:“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主公是不想在此恋战了,他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来,但心里已经准备要班师回朝了。”
夏侯惇早有耳闻,对他的话深信不疑。回到帐中后,也命令手下人收拾物品为撤军做准备,并派人通知了其他将士。
这一消息,有人很快报告给曹操。曹操一听,不禁勃然大怒,他早就对杨修的恃才之举有厌恶之心,立刻命人以蛊惑军心为由推出斩首。
杨修终于结束了他聪明的一生。杨修的确很聪明,他聪明得能看透别人看不透的许多东西,能猜透别人猜不透的许多心思。然而,这样的人真算是聪明吗?显然不算。多少年来,他被提拔得很慢,显然是曹操不喜欢他的缘故,这他没有意识到;曹操对他的厌恶、疑心越来越深,他也没有意识到。这就是说,该聪明时他反倒真糊涂起来了。如果他迎合曹操,不表现他的小聪明,那么他很可能会成功的。
人们也许会说,杨修的死,关键在于曹操的聪明和多疑。但是,换了谁,作为上级也不大愿意让部下全部知道他的心思,他的用意。杨修的聪明,大智者看来,其实只是小聪明,太过愚蠢。杨修太愚蠢了,愚蠢得不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终于,他的表面聪明使他愚蠢地走上了绝路。他小聪明的过分外露和无节制滥用,注定了他在尔虞我诈的官场成不了大气候,注定了他在通向权力的道路上成为失败者。
罗贯中说他“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也只是说对了一半。他的才太外露了,从谋略来看,尚不是真才,不是大才,至少他不知道韬光养晦,不知道大智若愚,不知道保护自己。那么,除了灾祸降临,他还会有什么结果呢?
真正有格局的人深知什么叫聪明,什么叫愚蠢。耍小聪明出尽风头,到头只能更招人厌。
一个欲成大事的人若耍小聪明就会被早早扼杀在摇篮里,一个处处被人防范的人怎么能真正取悦于上司和同事?又怎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成就一番辉煌伟业,一要虚心谨慎,切忌恃才傲物,无所顾忌;二要胸有城府,千万不要出不必要的风头,耍没意义的小聪明。
迷人之迷,其觉也易;明人之迷,其觉也难。
——《呻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