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大荒东经(1 / 1)

释·山海 赵元 303 字 2个月前

大人国小人国

在古今中外的游历文学作品中,不乏主人公云游海外惊见大人国、小人国的描述,这体现出对异域见闻的奇异想象。

而《山海经》也被历代的解读者依据其自身的主观眼界和关注进行了见仁见智的解读。譬如,明代王崇庆受道学知识背景的影响,就把小人国看作人品格局不高者的国度,说:“小人,靖人也。其刺恶者婉矣。形之大小而论,非旨也。”靖人即净人,指寺院中担负杂役、地位低下的俗人,而非以形体个子大小而论。因此小人国被想象为一则道德教化的寓言,讽刺人品格局低下的小人。

实际上大人国、小人国所对应的是大角星及其附近的星象。

大角星是一颗非常明亮的星,《史记》言其有“人君之象”。又有“摄提六星,夹大角,大臣之象也”的记载,这就是小人国。“靖”,据说表示恭敬,言臣子对君主恭敬。

希腊神话中就有很多由星象演变而来的神话故事,《山海经》中大人国、小人国的故事即属于这种神话。

禺?

这里的海,与海洋无关,只指方位,“禺京处北海,禺?处东海,是为海神”,是指禺京处于北部,禺?处于东部,是北方和东方的四方神。

《大荒经》里面四方神的名字尚保留着原始部落地方方言的特征,为不廷胡余、弇(音眼)兹、禺彊、禺?,分别代表南方、西方、北方、东方。禺?等四方神的名字也说明了《大荒经》成书更早,早于《海外经》。

夔只有一只脚,是如同苍黑的牛一般的兽,因它的皮被黄帝做成鼓而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