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比尸
有研究者认为奢比尸应该与星象中东方七宿的氐宿相对应。《史记·天官书》认为:“氐为天根,主疫。”
奢比尸神即肝榆尸神,也就是榆树神,每年二三月,榆荚落,“行毒气,故有疫”,所以民间便有祭祀榆树神的仪式,祈求健康平安。
《山海经》当中多处出现的尸,指尸神,也就是供祭祀的神的造像或在祭典仪式中扮演神祇的人。
君子国
君子国对应东方星宿中的亢宿。它由四颗星组成,被认为颇似代表朝廷的庙堂,这里的臣子“衣冠带剑,食兽,使二文虎在旁,其人好让不争”,故而衍生出君子国的形象。
天吴
与本条目对应,《大荒东经》也有关于天吴的记述:“大荒中有山,名曰明星,日月所出……有神人,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名曰天吴。”
“吴”字是会意字,从口从矢,“口”表示呼喊、叫喊,“矢”像一个人在奔跑时回头反顾。两个构件结合起来表示一个人一边奔跑一边高声喊叫并回头反顾。这种情形描绘的是一幅经典的人类在原始时代狩猎的画面。这样就发现了如同大型野兽的狩猎人,就叫吴人。
古代的猎人在狩猎时常常身披兽皮,就像我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武松打虎那一回中出现的披着老虎皮的猎户,今天在非洲土著部落的狩猎活动和原始舞蹈中仍保留这一特征。
古代“吴”字又常加“虍”首成为“虞”字,吴人因此又叫虞人,而在先秦文献中出现的虞人,指的正是专门掌管田猎的官吏。
《山海经》当中的天吴,已经演变为水伯,却鲜明地烙上了原始狩猎者的印记。
雨师妾
在《山海经》中,雨师妾既指国名,也指一个神话人物。雨师妾是一个女子的形象,皮肤是黑色的,据说与这一段前面的黑齿国国王(男子形象)动作相同,所以是一对配偶神祇。这两个神夹辅着用来测量太阳的扶桑树,构成一个春分仪式的场景。而雨师妾这个名字暗示着春天为庄稼祈雨,手持蛇或龟这个形象,在西汉的祈雨仪式中为重要法器。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雨师妾就是《大荒北经》中帮蚩尤作战的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