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会到底是个啥东西(1 / 1)

西方博弈往事 九边 1115 字 2个月前

我看到很多人经常转发一些文章到朋友圈,才发现大家对慈善、基金会等东西有很多的误解。要是在美国的话,人们听说某个富翁把钱都捐给基金会了,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没反应,到底是捐了还是财产转移了得等等看。其实这些东西从来也不是什么秘密,而是一些明摆着的东西,只是我们大部分人并不了解。

当然了,首先不得不承认,非政府的基金会在20世纪的社会进步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比如在动物保护、妇女权益方面。但是大部分组织或者机构跟菜刀一样,是中立的,而且菜刀本身不在乎自己要砍什么,关键在于握着它的人。正邪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我们今天重点说下大家平时不了解的那面。

基金会起源于奥斯曼人。当时奥斯曼有个习惯,骑士们都是国王的奴隶,骑士们可以把官做得很大,甚至做到帝国宰相,但是将来死后财产要充公。这很坑人,但是有个补救的办法,就是死前搞个独立机构,把钱放进去,让儿子打理,声明要修桥补路什么的。就这样,富翁的钱捐出来了,虽然不归儿子,但是归儿子打理,儿子可以给自己发工资。

这个方案很快就被西方人学去了,主要是美国,美国倒是没有死后充公的习惯,但是遗产税高得离谱,有时候接近一半资产都得当税给纳掉。所以西方富人很快就发现可以把资产放到一个基金会里,说是要去做慈善,这就叫“以捐代税”,然后富人死前委托专人打理。这个钱已经不属于富人家了,但是他们家一直管着,当然了也可以委托别人管着,虽然不是他们家的,但是归他们家控制。

在“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一法律前提下,很快进化出一堆玩法来,比如这个基金会可以给富人家的后代发工资,也就是他儿子可以从这个基金会里领生活费。孙子也可以领,而且还可以做复杂的操作,比如从一开始就定好规则,让优秀的娃多拿钱,不让纨绔子弟碰这些钱,或者单纯养着纨绔子弟,饿不死就行。反正不搞平均主义,在家族内部搞优胜劣汰,有效防止富不过三代。后代赚了钱,也可以添加到基金会里,这样可以确保基金不会日渐枯竭。

基金会也可以拿钱去投资,赚了的钱继续补充进基金会,如果基金足够大,可以投资一些相对稳赚的东西,比如保险、地产、古董之类的投资组合,甚至可以拿出少量的资金投资高风险的业务。事实上给后人的零花钱,往往是投资收益,不用碰本金。

基金会是独立于家族之外的,如果家族后人发生大额亏损,那破产清算的也是家族本身,不会把基金会一起给爆破了,相当于用法律筑起了一道防火墙。

所有的基金会都是以慈善的名义,还可以吸收社会捐款。这些捐款用处比较复杂,可以直接捐给受灾地区,或者从事研发,解决特定的难题。但同时由于缺乏监管,经常爆出来大量的基金会丑闻。

此外,各种基金会一直都是“合法”腐败的温床,怎么理解这个事呢?比如某国大选期间某基金会的吞吐量惊人,但只有2%用于“慈善”,其余为行政开销。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要给谁钱,不能直接送张支票过去,那既不方便,而且也是违法的。但可以聘请他做基金会顾问,给他发巨额工资,这就叫“合法”腐败,这些开支都计入基金会开支。而且还可以接受大量的“捐赠”,从当初披露的情况来看,也是贿赂的一部分。

部分基金会影响极其巨大,超越经济体,比如某基金会普遍信奉的是“进化论”,认为把钱给穷人分了并没有用,而是投资给人类里的精英,希望他们能给人类找到出路。

这些基金会不会自己跑出来上蹿下跳,他们一般先搞个智库,然后往智库里“充值”,通过智库来影响别国政策。这些基金会经常在很多国家内推销他们的“思想”。

最近几年,智库和基金会有合流的趋势,这一点在美国特别明显。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说过“K街”,是美国的著名“游说一条街”,这条街遍布各种智库和游说公司。

智库到底是怎么运转的?其实这玩意儿本身是政府职能的外包,比如政府想研究一个项目的可行性,就外包给智库来研究。

当然了,政府出钱一般不会太多。美国的前财长保尔森讲过一件事,他想搞明白一件事,需要从高盛找一堆专家来做,那些华尔街的人贵得要死,政府能给的钱还不够这些人的时薪,但是高盛特别乐意替政府支付这些人的工资。高盛为什么这么大方呢?因为这是一个施加影响的机会。

智库也一样,政府支付的那点钱往往不够那些人吃顿饭的,不过他们平时拿着比如A国的研究项目,或者各种稀奇古怪的基金会的项目,研究出来的结果往往倾向于出资人。这些出资人当然不能直接打钱,就通过第三方转。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慈善基金会就有先天优越性。

这些智库往往自发倾向出资人,这也好理解,你研究出来的成果不替出资人说好话,今后谁还养你?你没钱了,自然就“饿死”了,属于一种进化选择。

(1)??低地国家是对欧洲西北沿海地区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的统称。地理学家们在有关欧洲的地理著作中,常把比利时、荷兰放在一起叙述。由于比利时、荷兰濒临北海和英吉利海峡,同卢森堡及北部的部分地方称为“尼德兰”,即“低地”,所以1830年比利时脱离荷兰独立后,人们仍称比利时、荷兰为“低地国家”。

(2)??“中二病”指的是青春期少年特有的自以为是的思想、行动和价值观。随着这个词在网络上的广泛运用,“中二病”主要指那些自我意识过盛、狂妄,又觉得不被理解、自觉不幸的人,尤其是那些“成形的价值观与尚未脱离的幼稚想法互相混杂”的成年人。

(3)??柠檬精是一个网络流行词,柠檬精的字面意思是“柠檬成精”。柠檬味酸,与嫉妒他人时“心中酸溜溜”的感觉相合。意思是指嫉妒别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