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知道此快乐是虚幻,却不知彼快乐也是虚幻,这就引起了矛盾[50]。
111.矛盾修辞。我们觉得,使人开智就像弹琴一样。可以说人就像琴,但他奇特、可变、易变(音管的排列顺序也与普通琴不同),只懂弹琴的人是无法在人身上奏出好曲子来的。我们必须知道(琴键)[51]在哪儿。
112.矛盾修辞。事物的属性各不相同,灵魂的性情各不相同;任何可以触及灵魂的东西都不简单,灵魂从不简单地把自己呈现给谁。所以我们会对同一件事又哭又笑。
113.矛盾和个案。仅靠劳力过活与统治世间大国,是两件相反的事,但两者在土耳其大苏丹身上交汇。
114.多样性是繁多的,比如有各种口音,各种走路、咳嗽、擤鼻涕、打喷嚏的方式。我们区别各种葡萄果实,称其孔德鲁、德扎尔格,还有各种嫁接的品种。这就完了吗?一根枝子结过完全相同的两串葡萄吗?一串上会有两颗完全一样的葡萄吗?等等。
我很难对同一事物有完全相同的评价。我不能在写作时判断我的作品。我必须像画家那样,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但又不能站得太远。那么,应该多远呢?猜猜。
115.复合性。神学是一门学科,同时又是很多个学科?身体是一个整体,但如果解剖它,就是头、心脏、胃、静脉、每条静脉、每段静脉、血液、血液中的每一滴血了吧?
一个乡村,远看就是村镇与郊野,但随着我们走近,就见到了屋、树、瓦、树叶、青草、蚂蚁、蚂蚁的腿以至无穷。这一切都包含在“乡村”这个词里。
116.随想。一切即一,又各不相同。人性可以分为多少种天性、多少种职业?有多少人总根据别人的意见进行选择?一个不错的转折,像脚后跟漂亮地一扭。
117.鞋后跟。“啊,扭得很棒!”“多灵巧的文字匠人啊!”“你是多么勇敢的士兵啊!”这种话会塑造我们的性情,决定我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这个人酗酒!”“那个人滴酒不沾!”这使人清醒或烂醉,使人成为军人或懦夫,等等。
118.主要的天赋,统率其他天赋。
119.自然效法自然本身。种子被种进沃土就会结出果实,信念被注入健全的心智也会结出果实。数字[52]效法空间,但两者性质不同。一切由同一主人造就和引导:根、枝、果实,循天道和因果。
120.万物法道[53]而归宗,人法道而分宗。
121.自然总是回到起点,周而复始,年年天天时时;空间像数字一样,首尾相连,从0到无穷。这就创造出了空间上的无限和时间上的永恒。但存在于无限和永恒之中的,并没有什么是无限和永恒的。这些“有限的存在”只是在无限地重复。所以,我感觉好像只有用作度量工具的数字[54]才是无限的。
122.时间治愈忧伤和不和,因为我们会变成另外一个人。侵犯者和被侵犯者都不再是同一个人。就像我们这个民族,我们曾经分裂,但隔两代后又合一了。他们还是法国人,但已不是以前的法国人了。
123.过十年,人就很难再爱同一个人了。我确信。她已经不是那个她,他也一样。他当时年少,她也是。现在她完全不同了。假如她没变,也许他还会爱她。
124.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而且用不同的眼睛,我不觉得他们会发现同一个东西。
125.矛盾。人天然轻信又多疑,胆小又鲁莽。
126.人的特点:不独立存在,渴望独立存在,有各种需要。
127.人的状况:无常、容易厌倦、不安。
128.追逐过所钟情的对象后感到的厌倦。男人悠然地住在家里。
而如果他看到一个迷住他的女人,高兴地玩了五六天后回归原来的生活方式,他就会感到悲伤。这种事再常见不过了。[55]
129.我们的属性在于运动[56],完全的静息就是死亡。
130.躁动。如果一个士兵或劳工埋怨自己工作辛苦,那就让他什么都不做,看看他会怎样。
131.厌倦。对一个人来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全然的休息:没有**,无事可做,没有娱乐,也不学习。这时他会感到自己的渺小、凄凉、匮乏[57]、不独立存在、脆弱、虚无,灵魂深处很快就会升腾起倦怠、忧郁、悲哀、烦恼、躁动、绝望。
132.我以为恺撒年纪够大,不会以征服世界为乐的。征伐游戏对奥古斯都或亚历山大来说才是最好的,他们都很年轻,所以难以抑制。但恺撒本该更成熟些的。
133.两张相似的脸放在一起,会因其相似让人发笑,尽管单独看哪张脸都不会有这种感觉。
134.画作因为和事物相似而引人称赞,但我们并不称赞事物本身!绘画何等无用。
135.让我们愉悦的是斗争,而非胜利。我们喜欢看动物相斗,而不是看胜利者狂暴地**失败者。我们只期待胜利的结局,但一结束我们就厌倦了。游戏是这样,追求真理同样如此。我们爱看争论中的意见交锋,而不愿深思被发现的真理;必须出现争吵,才能看得有兴致。**也是这样。内心有矛盾碰撞,那才看得有趣,当被一种**主宰,就只剩兽性了。我们并不追求事物,而是追求追求本身。戏剧中也是这样,如果一个场景无法激起恐惧情绪,那它就是毫无价值的,因此戏剧中会出现绝望的悲伤、贪婪的兽欲和极端的残忍。
136.一点儿小事就能给我们安慰,因为一点儿小事就能带来苦恼。
137.不用仔细研究人们分别在追求什么,统归为“消遣”来理解即可。
138.人天生具备做泥瓦匠等各种职业的素质,但不能安然地独处卧室。
139.消遣。当我偶尔思考人们的各种疯狂举动,他们在宫廷或战争中所遭遇的种种危险和痛苦,以及由此产生的诸多争吵、**、大胆而糟糕的冒险等等时,我发现人们的一切不幸都来源于一个事实,那就是他们无法静静地待在自己的房间里。一个生活富裕的人如果知道快乐地待在家里的方法,就不会离开家,去远渡重洋或攻城略地。购买军衔的价格本不必那么高的,但人们就是觉得待在家里是难以忍受的。人们寻找交际和进入游戏,只是因为他们不能快乐地待在自己家里。
找到我们一切痼疾的原因之后,我还想进一步发现造成这个原因的原因,而我发现了唯一的真正根源,就是我们脆弱、有限的生命天生的贫乏,太凄凉了,一旦真去思考,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给我们安慰了。
我们想要什么?如果把所有可能拥有的好东西都加起来,王位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位置了。但让我们想象一下,当国王拥有他所能想象到的一切愉悦时,如果他只是考虑和思索自己的存在,不分心,那么王位带来的微弱幸福感就撑不住他。他必然会陷入对危险的恐惧,预感可能会发生的叛乱,预知没有人可以规避的死亡和疾病。所以,如果他没有所谓的消遣,他就不幸福,比懂得玩乐的底层臣民更加不开心。
所以人们才追求赌博、情人、战争和高位,并非因为这些真能带来幸福,也不是人们真觉得赌赢和猎到兔子真能得福,我们不会把这些当作天赐的礼物。我们并不追求平静、安逸的命运,那会让我们想到自己状况的不幸,我们也不是追求战争的危险、职位的辛劳,而是忙乱可以使我们暂时不去思考某些问题。于是我们就开心了。
我们有理由喜欢打猎更甚于猎物。
正因如此,人们喜欢喧嚣和动**。所以监狱是可怕的惩罚,同理,孤独的乐趣是不可理喻的。而对国王来说,实际上他的幸福的最大来源,就是人们努力为他提供的各种消遣,使他一直分心,得享快乐。
国王身边围着一群人,专心使他分心,阻止他思考自己的存在。虽然他是国王,一旦思考自己也会陷入不幸。
一切都是为了使自己幸福而发明的消遣。有些哲学家思考过打猎的问题,认为花一整天去追一只自己并不想要的兔子是愚蠢的,这些哲学家并不了解我们的天性。兔子并不能挡住我们的视线,看不到死亡和毁灭,但打猎可以,因为追逐转移了我们的视线。
有人劝皮洛士王[58],苦追安宁,不得安宁,不追即安宁。这个忠告实施起来真是很难。
祝福一个人活得安然,就是祝福他生活幸福。这就是劝他有一种完全幸福的心态,可以悠闲地思考,而无一事苦恼。这是误解了天性。
人天然就理解自己的处境,所以在一切之中最逃避安宁,为了追求动**,无所不用其极。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并非一种本能……
所以,我们错怪他们了。他们追求消遣[59]时,错误不在于追求刺激,而在于误以为追到了目标就得到了真正的幸福。正是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才有权称其为徒劳的追逐。所以在整个问题上,指责者和被指责者都没有理解人真正的天性。
所以,当我们责备他们说,他们热切追逐的东西并不能满足他们时,他们(如果彻底想明白了)就会这样回答:他们只是想找一个能强烈地占据自己思想的东西使其无法思考自我,所以选了一个可以吸引、迷惑和热烈占据思想的东西。这样,他们的对手就无言以对了。但他们并不这样回答,因为他们并不了解自己,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所追逐的不是猎物,而是打猎本身。
跳舞时我们必须想好如何放脚。贵族真的相信打猎是一项伟大而高贵的运动,但猎人并不会这么想。
贵族们臆想,如果自己成了猎户,就能获得田园式的愉悦和安宁,并不知道自己的欲望是无法满足的。他们认为自己真的在追求安宁,其实只是在追求刺激。
他们受一种秘密本能的驱使,梦想去远方,追求能占据思想的娱乐,这是因为他们持续感觉自己不幸。[60]他们还有另一种秘密的本能,是我们原始本性的伟大残余,它教导他们,幸福实际上在于安宁,而非动**。这两种互相冲突的本能,在他们内部形成了混乱的意向,这意向隐蔽在灵魂深处而不升入意识,驱使他们通过刺激寻找安宁,总是在幻想尚未获得的满足终将到来,只要克服了面前的所有困难就能打开安宁的大门。
整个生命就这样流走了。人们通过与困难斗争来追求安宁,而当他们战胜了困难,安宁却变得令人难以忍受了。因为这时我们要么思考眼下的不幸,要么思考威胁我们的事情。即使我们看到自己四面都有充分的保护,天然扎根在心底的倦怠也会自动从深处升腾,毒气会灌满我们的思维。
所以,人是可怜的,即使没有任何理由感到很累,本性中固有的状态也会使其感到疲惫。同时人又如此轻佻,即使有千百条原因可致无聊,一件最小的事,比如打台球或打其他球,就足以使他开心了。
但你能说玩球到底有什么目的吗?明天可以向朋友们吹嘘自己比别人玩得更好。同样,另一些人则在自己家里满头大汗地向学识渊博的人证明自己又解决了一个迄今为止没人解决的代数难题。[61]还有更多的人经历极大的(在我看来是愚蠢的)冒险,就是为了日后夸口自己曾攻下过某某城。最后,还有人耗尽毕生精力研究这一切,并非为了增长智慧,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懂这些。[62]这种人是这群人中最愚蠢的,因为他们是有意变成这样的,只有当他们知道了这些才不再愚蠢。
还有人终其一生,每天都毫不疲倦地小赌怡情。不让他赌,而是在早上给他这一天会赢的钱,你就会使他感到不幸了。有人会说,他追求的是赌钱的乐趣而非赢钱的乐趣。那么就让他只赌不赢,他一定不会有热情的,会感到乏味。所以,他追求的也不只是娱乐,毫无**、慢吞吞的娱乐会使他觉得无聊。他必须激动,他必须欺骗自己,并幻想自己很高兴地获得了某种不赌就不会赢的礼物;他必须为自己的**创造一个对象,激活自己的欲望、愤怒、恐惧,以达到自己想象中的目的,就像小孩子故意把脸涂黑再吓自己一下一样。
有个人几个月前刚刚失去了自己的独生子,或者今早还在为官司和诉讼烦恼,为什么现在不考虑它们了?不必惊讶,猎狗正追得起劲儿,他六个小时来一直全身心地寻找那头野猪的下落。他不需要别的。不管一个人怎么难过,只要能引导他进入“不思考”的状态,他就能暂时幸福起来。而一个人无论多么幸福,如果没有某种**或追逐挡住阵阵袭来的倦怠,使他开心或沉醉,他马上就会变得不安和不幸。没有消遣就没有快乐,有了消遣就没有悲伤。这同样也是位高权重者的幸福所在,有一大群人在逗他们开心,而且他们有权利使自己一直处于这种状态。
考虑一下,总督、权臣或总理是否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一大早就有一大群人从四面八方赶来拜会,使他们一整天也没有一个小时独立思考?而当他们垮台,被遣回老家,既没有财富又没有仆人随时侍奉,他们会全部陷入不幸和孤独,因为没有人阻止他们思考自己了。
140.那个因妻子或独子的死亡而悲伤的人,或因为打官司而烦恼的人,一时间忘了难过,貌似摆脱了一切痛苦和不安的情绪,这是为什么?我们无须惊讶,因为有人打过来一球,他必须打回去。他满心要接住从上面落下来的球来赢得比赛。手头有这件事占着,他怎么能去思考自己呢?这是一种可以占据这个伟大灵魂的牵挂,把他心里其他所有思想都赶走了。无论是生来为了认识宇宙的哲学家,还是为了判断一切事物的大法官,还是为了统治一个国家的王者,他的头脑都会完全被猎兔的事情占据。如果他不肯把自己降到这个水平,希望永远都处于紧绷的状态,那他就是更加愚蠢的了,因为他想超乎人性之上。归根结底,他是一个人[63],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野兽,他只是个人罢了,所以只能做很多小事,无法完成任何大事。
141.人可以花时间去追一个球或一只野兔,这是人的快乐,甚至国王也是这样。
142.消遣。想到自己的存在,王位的尊严是否仍然足以使拥有者感觉幸福呢?他是否必须像普通人一样从这种思考中转移?我很能理解一个人可以不关注家庭烦恼,一心只想着跳舞,从而变得幸福。但国王也会这样获得幸福吗?追逐这些琐碎的消遣,而不是反观自己的伟大?这些东西不是同样能取悦他的心性吗?如果他的灵魂中充满了“如何根据曲子的节拍调整自己的步伐”或“如何灵巧地发球”的思想,而是转身去满心静思围绕着自己的帝王气象,那难道不是对他的愉悦的剥夺吗?让我们做个试验,让国王独自一人悠闲地思考自我,没有任何感官愉悦,心里没有任何牵挂,没有仆从……这样我们会看到一个痛苦的国王,因为他没有可转移注意力的事物。所以人们尽力避免这一点。国王身边永远都少不了一大群人,保证他处理公事后总有娱乐。他们一直关注国王的空闲,一有机会就提供愉悦和游戏,使他没有空闲。实际上,环绕在国王周围的人,密切关注国王并保证他不会有独处的时间,从而陷入思考自己的状态,因为他们知道,即使是国王,只要一思考自己的存在,就会陷入痛苦之中。
其间我谈及基督徒国王时,并未把他们当作基督徒,仅仅是当作国王。
143.消遣。人们从小就被赋予责任,照顾家族的荣誉、财产、朋友,甚至照顾朋友的荣誉和财产。光大家业、学习语言和锻炼身体的任务都压在他们身上,他们被教导要珍惜自己的健康、荣誉、财产以及他们朋友的这些东西,缺少其中任何一样,他们就会不幸福。所以他们被赋予种种事务需要操心,天一亮就开始忙碌。你会惊讶,为了让人幸福,这个方式可真奇怪!的确是这样。该怎么办呢?假使我们取消这一切操劳,他们就会看到自己,就会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那样就得费更多的力气去转移他们的关注点了。所以,在给了他们那么多活计之后,还得建议他们:有时间就放松一下,娱乐、玩耍,使自己的生活一直是充实的。
人心是多么空洞又充满污秽啊!
144.我曾长期研究抽象科学[64],和我同行的学者数量之少,令我失望。后来我又开始研究人,发现抽象科学不适合人类来研究。我在研究抽象科学后,比那些不懂的人更迷茫了。我原谅了人类对此类知识的匮乏,但我想至少可以在人学中找到很多同伴,因为这是最适合人类进行研究的真正领域了。但我错了,研究人的人比研究几何的人还少。正是因为不懂如何研究人,人们才去探讨其他东西。但人学也不是人应该有的知识,因为为了幸福,人最好不要了解自己,不是这样吗?
145.一种思考就能占据我们的脑海,我们不能同时思考两件事。[65]这是幸运的,合乎世上的我们,但不合乎上帝。
146.显然,上帝造人时是为了让他思考,这是他全部的尊严和价值,他全部的义务就是去思考。而顺序是,先思考自我,再思考“创造了思考的作者”,最后思考“思考的目的”。
但人们都在思考什么呢?人们从来不思考这些,而是只想着跳舞、吹笛子、唱歌、作诗、赌博、打仗、做王等等。人们并不思考做国王意味着什么、做人又是怎么回事。
147.我们不肯满足于自身的生活和存在,而渴望能活在别人的想象中,并为此竭力表现。我们不断努力美化自己,以维持这种想象中的存在,而忽视真正的存在。如果我们拥有冷静、慷慨、真诚的品质,我们便急于让人知道,将这些美德添加到那种幻象中去,为此我们宁可把这些美德从自己身上分离出去。为了获得勇敢的名声,我们可以做懦夫。我们存在的虚无性的一大证据,就是我们不满足于只有“这一个我”而没有“那一个我”,甚至可以用“此我”来换取“彼我”!如果不能为保全荣誉而死,他就会声名狼藉。
148.我们是如此自我膨胀,希望整个世界都知道我们,甚至希望我们死后才出生的人也知道。我们又如此虚荣,周围五六个人的尊敬就能让我们愉快和满足。
149.路过一个小镇,我们并不在乎自己在这里是否受到尊敬。但若要停留一阵子的话,我们就非常在乎这一点了。需要多长时间?这个时间和我们微不足道且徒劳的一生成正比。
150.虚荣在人心里下锚,士兵、士兵的仆人、厨师、搬运工都自夸并希望拥有崇拜者,甚至哲学家也希望能有人崇拜。撰文反对虚荣心的人是想拥有文笔出色的荣耀[66],读者想拥有读过该书的荣光。
写这段的我也许也有这种愿望,可能读到此处的人……
151.荣光。赞美从幼年时期起便侵蚀所有人。“啊,说得真棒!”“啊,做得真好!”“他真体面!”诸如此类。
赞美会激发虚荣和嫉妒,波·罗雅尔修道院[67]的儿童不被赞美,无人疼爱。
152.骄傲。求索也是一种虚荣。我们学知识,多是为了与人讨论。同理,我们出海航行不只是为了开眼界,还希望能和别人谈论此事。
153.渴望被周围人尊敬。我们身处悲哀、错误等之中,骄傲自然就攫住了我们。如果能得到世人的流传,我们甚至会欣然献出生命。
梦幻泡影:游戏、打猎、游历、假装惭愧、流芳百世。
154.我没有朋友,于你有利。
155.有一个真正的朋友是件大好事,即使对最显赫的君主来说也是如此。朋友可以说你的好话,并在你缺席时支持你,所以人们应该尽力获得一个真正的朋友。但择友要慎重,因为如果结交的是愚人,再怎么对他们好也没用,无论他们如何讨你欢心。如果你没有影响力,他们甚至不会说你好话,反而会一起败坏你的名声,因为他们发现你是弱者。
156.残暴的民族认为一个城市没有武器就失去了生命。[68]有些人不打仗毋宁死,有些人不和平毋宁死。
双方的观点都可以理解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是强烈而自然的。[69]
157.矛盾:死得轻于鸿毛,轻视自己的存在,痛恨自己的存在。
158.追求。荣耀的魔力很大,我们喜欢它身上的每样东西,甚至死亡。
159.德行隐而弥贵。当我看到历史上的高尚行为(比如第184页[70])时,总会很高兴。但它们没有完全隐藏起来,因为最后还是被人知道了。人们尽力隐藏它们,但暴露一点儿就暴露了全体,因为其中最美好的部分是将其隐藏起来的愿望。
160.打喷嚏也需要人全部官能的参与,就像工作一样。从人的工作中我们可以得出“人没有那么伟大”的结论,但从打喷嚏中不能,因为打喷嚏是不由自主的。虽然这是我们自己做的,但并非来自意志。事件本身并不重要,它另有目的,所以它无法证明人的脆弱性以及在这种行为下所处的奴役状态。
人屈服于痛苦并不可耻,但沉溺于快乐则是可耻的。这并不是说痛苦是外界强加给我们的,而快乐则是我们自己追求的;因为人也可能追求痛苦并有意屈服,而这并不可耻。那么,为什么屈服于痛苦的力量是荣耀的,而沉溺于快乐则是可耻的呢?因为痛苦并不**和吸引我们,是我们自己主动选择了痛苦并受其主宰。所以我们掌控着形势,并非屈服于自己。但在快乐中,人是屈服的。所以,只有掌控者和统治者才获得荣耀,而奴隶只会得到耻辱。
161.梦幻泡影。人们竟然对梦幻泡影这种显然的道理知之甚少,实在很神奇。我们说追求伟大是件蠢事,这竟然让他们惊异!
162.如果你想充分理解人的虚无性,只需考虑一下爱情的原因和结果。爱情起源于“我也说不清”(高乃依),其影响则是可怕的。这种“我也说不清”的原因小到我们也不知道它是什么,却煽动了整个国家、君主、军队,甚至全世界。
克利奥帕特拉[71]的鼻子:若它生得再短一点儿,全世界就会变成另外一个样子了。
163.梦幻泡影。爱情的原因和结果:克利奥帕特拉。
164.看不见世界的虚空的人,一定非常空虚。而且,除了沉溺于名誉、享乐和对未来的憧憬中的黄毛小子,谁会不明白呢?剥夺他们娱乐的权利,你就能看到他们因消沉而枯竭,这时他们会感到自己的虚无而不自知。我们一旦无法分心而陷入对自己的思考,就会真正处于无法忍受的悲伤之中。
165.杂思。在一切之中,我寻找安宁。假如我们本就真的幸福,不需要避开思考自己的存在就能高兴起来了。
166.消遣。没有危险而陷入对死亡的思考,比起没有想到而遇到死亡更容易忍受。
167.人类生命的不幸是这一切的根源。人们知道。人们捡起了消遣。[72]
168.消遣。人无法战胜死亡、凄凉,不懂的又太多,所以他们把消遣装满大脑。为了幸福,决定根本不去想某些事。
169.尽管有这些悲惨,但人仍然渴望幸福,也只能渴望幸福,不会渴望不幸福。但他会怎么做呢?为了幸福,他本该希望得到永生;但他知道无法永生,所以阻止自己思考死亡。
170.消遣。假如人是幸福的,那么越集中精神思考自己就会感到越幸福,就像圣徒或上帝那样。是这样的。但有能力转移注意力到外界,难道不也是一种幸福吗?不是的,因为这幸福是由外而内的,所以不独立存在,所以会遭遇千百种干扰,带来不可避免的痛苦。
171.凄凉。凄凉的真相中,何以解忧?唯有消遣。但这也是最大的凄凉。正是消遣在很大程度上妨碍我们思考自己,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堕落。假如没有它,我们就会陷于身心俱疲之中,而这种状态则会刺激我们去寻找真能解脱的可靠方法。但消遣使我们开心,引导我们稀里糊涂地走完一生。
172.我们对当下从不满意,无法安宁。我们期盼未来,觉得它的脚步太慢了,好像这样就能加快它的进程;或者我们回想过去,好像这样就能阻止它飞逝。我们太冒进,只在并不属于我们的时间里徘徊,对自己唯一拥有的时间却毫不关心;我们又迟钝,总幻想回到已经化为乌有的过去,漠然无视唯一存在的时间。这是因为现在往往是让我们痛苦的。它困扰我们,我们便无视它,假如它使我们愉悦,我们就会感叹于它的消逝了。我们努力用未来去支撑现在,想着如何把那些能力范围外的事情安排在一个我们根本没有任何把握的时间里。
让每个人都内观自己,他会发现自己的思想完全被过去和未来占据。我们很少思考现在,如果想到了,也不过是借着它去安排未来,当下永远不是我们的目的。过去和现在是手段,只有未来才是我们的目的。所以我们从未活着,我们只是希望活着。我们永远都在为明天的幸福做打算,所以不可避免地,我们将永远求而不得。
173.人们说日食、月食预示着灾难。不幸很常见(因为恶的发作频率很高),所以凶兆预测得很准。而如果说那预示着好运,就猜不太准了。人们把好运归因于罕见的天象,所以很少预测失败。[73]
174.悲惨。所罗门和约伯最了解且最善于谈论人的悲苦。所罗门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而约伯则是最不幸的。前者切身体会到了快乐的虚幻,而后者则认识到了罪的真实。
175.我们对自己了解得太少,所以很多人在健康时担心自己会死,许多人濒临死亡却认为自己很健康,感觉不到越来越热[74],那东西越来越清晰可辨[75]。
176.克伦威尔已经准备好践踏整个基督世界,王室已被推翻,他自立王朝,建立万世不拔之基,只是他的输尿管里生成了一小块结石。罗马在他的脚下战栗,但那一小块尿道结石已经形成,于是他就死了,他的家族垮台,一切都恢复了平静,国王复位。
177.三个主人。[76]一个曾享有英国国王、波兰国王或瑞典女王的友谊的人,难道会相信整个世界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地吗?
178.马克罗比乌斯[77]:论被希律王[78]杀害的无辜者。
179.希律下令杀光两岁以下的婴儿,包括自己的儿子,奥古斯都读到此处时说,宁做其猪,不为其子(马克罗比乌斯,《农神节》第2卷第4章)
180.大人物和小人物有同样的苦难、悲伤和**,但后者就像附着在轮子外沿,前者则靠近轮子的中心,所以大人物在同样的革命动**中受到的影响要小些。[79]
181.我们是大不幸的,一有坏事或烦恼就去寻找消遣。我们有成千上万的选择,所以可以时时刻刻不思考。谁要是发现了为善而喜而不为恶所忧的秘密,他就找到了秘诀。而这就是运行不息的道。
182.知道自己的大不幸,不被小不幸所扰。只为小幸而喜的人,常被怀疑善于幸灾乐祸。他们高兴地发现了希望的理由,表达对他人的关切,而他人会认为那是在假装高兴,掩盖目睹朋友倒霉时的真实感觉。
183.当我们以一叶遮目、不见悬崖时,就会无忧无虑地飞奔起来。
注释
[1].??上一章中作者思考了自己应有的风格,他在这里开始酝酿这本书的内容。
[2].??原文是“根据《圣经》”,但帕斯卡其实没有根据《圣经》,而是以概率、无穷大、无穷小等为基础的。帕斯卡相信自由意志,并相信自由意志是信仰的基础,所以不可能说“因为有《圣经》所以有基督”这种话。想必是辑录者或编辑者搞错了,或出于对当时的教会的尊敬,有意搞错了。
[3].??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意大利神学家、哲学家。
[4].??这里说的是微积分和统计。
[5].??沙伦是蒙田的朋友,他的书《智慧论》篇幅并不长,但分了117章,每章又再分了很多小节。
[6].??《蒙田随笔》中,各篇之间没有什么秩序可言。蒙田发明了随笔这种体裁,帕斯卡这本也是随笔。但这本书并不是帕斯卡打算最终发表的那本,这是他在构思自己的最终作品,不过他没有完成,所以现在这本书记录的只是他对那本书的构思。
[7].??古尔内是蒙田的养女,在1595年出版过一版《蒙田随笔》,在序言中为蒙田的文风辩护。
[8].??化圆为方,是古希腊尺规作图(用无刻度的尺子和圆规画图解决数学问题)的问题之一。
[9].??基督徒把“死亡”叫作“蒙上帝召唤”,所以从理论上讲会欣然接受死亡。
[10].??即无穷大和无穷小。
[11].??原文为希腊语。用法语说出“我行动”时,帕斯卡的脑子里会自动跑出一句“动物奔跑”的希腊语。一句是母语,一句是外语;一句主语是人,一句主语是动物;一个动作慢,一个动作快。这就是帕斯卡所谓大脑中的平衡。
[12].??帕斯卡所谓“原子”的意思,也就是小到几乎可以忽略,相当于无穷小,或称“虚无”“细胞”(见下文)。它是一个无限接近又不等于0的数。说它是0,它比0大一点,是存在的且在理论上不可忽略;说它不是0,它又无限接近0。0就是它的极限。
[13].??该思想来自希腊哲学家恩培多克勒。他的另一个哲学贡献是提出物质的基本单位由火、水、气、土四元素组成。
[14].??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说,人体中有四种体液,血液(占比例最大)、黏液、黄胆汁、黑胆汁,体液所占比例的不同决定了人的气质不同。这被当代人格心理学所借鉴。
[15].??假说、理论、定理、真理,这四个词在科学研究中常会用到,比如,心理学里没有定理,爱因斯坦的理论是理论,霍金的叫假说,这些都不是定理,当然就更不是真理了。
[16].??德谟克利特(约前460—约前370),古希腊哲学家,在本体论(探讨万物本源的学问)上提出了原子-虚空说,认为是原子的旋涡运动生成了宇宙。
[17].??笛卡儿的论文。
[18].??意大利哲学家皮科·米兰多拉在书中提出了900条命题,认为这些都是定理,囊括了宇宙智慧的全部。
[19].??语出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的《编年史》。
[20].??绝对零度是-273摄氏度,理论上的最高温度是宇宙大爆炸时的无穷大。
[21].??语出圣奥古斯丁《上帝之城》。
[22].??语出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农事诗》。
[23].??苏格拉底说:“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
[24].??《楞严经》中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25].??语出贺拉斯的《书信集》。
[26].??至善就是不做任何判断,灵魂的安宁随这种态度而来,如影随形。(古希腊哲学家皮浪)
[27].??怀疑论(怀疑主义)的反义词是独断论(教条主义)。怀疑主义者认为,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如果你发现了什么确定的东西,那是你还没发现它自身内部的悖论。教条主义者认为,一切(尤其是教义)都是确定的,如果你暂时不理解一个确定的东西,那是你并非足够睿智。
[28].??此则是帕斯卡在构思将要写的文章。
[29].??语出西塞罗。
[30].??这一节意译较多,原因是中法文之间概念的不对等。corps这个词可以表示“尸体”“物体”“非生命体”“身体/躯体”,而原文中用这一个词指代不明。
[31].??数字指帕斯卡《论真空片段》的章节。这个片段的意思是:“我要写的这本书的第一部分,要参考我的《论真空片段》的某某部分。”
[32].??这种把整个宇宙比作一台大机器或超级电脑的方式,是笛卡儿发明的,但我们更熟悉的是牛顿说的:“上帝给宇宙踢了一脚。”
[33].??“机器”是笛卡儿派的一个术语,整个世界是一台超大的机器,动物就是小机器,是一种自动装置。对笛卡儿来说,我们所产生的任何东西,比如想象和**,源于身体,流向心智,都是机械反应的必然产物;而对于帕斯卡来说,凡是经过深度思考的,就不再是机械的。所以,人必须改变,必须调整这台机器。
[34].??爱比克泰德原为一个跛脚奴隶。
[35].??此处的“想象”,包括几个概念:真正的想象、幻想、错觉、幻觉……这些概念包括在一个法语单词之中。
[36].??骡子是旧时医生的标配,军人和贵族才骑马。但骡子更有耐力,所以其实更适合医生,因为医生可能要走山路去为山村中的人服务。
[37].??毕业照中的标配。
[38].??这个书名很吸引人,但其实没有这么一本书。我们常被一本书的书名所打动,想象它是一本好书,买回家后才发现内容很差。
[39].??这里应该缺半句话:“并在错误中了悟真理”。
[40].??帕斯卡用托里拆利的水银柱实验证明了真空的存在。
[41].??“坏”不等于“错误”,“不完全”更坏。
[42].??在一个基督徒的眼中,除了基督徒,最终人们都进不了天堂。当他们看到一些亲人、好人不信,就会心生同情,因为他觉得看到了最终的结果——一个好人的毁灭。当然,帕斯卡是虔诚的教徒,而我们可以辩证地看他的观点。
[43].??蒙田语。
[44].??见第11则中的脚注,这是个中性词。
[45].??这里说的是告解。如果教徒觉得自己暂时不配参加教堂的礼拜,比如他在为朋友的升迁感到的高兴中,发现了一丝嫉妒,就会去向神父告解,坦白并卸下自己的罪,直到自己觉得够洁净可以进入圣殿。这份高兴中的这一丝嫉妒,就是他的罪,是不能和任何人讲的,除了神父。这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治疗方式略相似。
[46].??指欧洲的宗教改革,新教中就没有告解了。但帕斯卡的解释似乎有点儿牵强。
[47].??古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在伊苏斯之战中打败波斯帝国的大流士后,对其妻女以礼相待。
[48].语出《奥德赛》。
[49].??这个“我们”指帕斯卡自己。
[50].??这里的“矛盾”,指“死循环”。
[51].??琴键=关键。
[52].??指正有理数,包括0。
[53].??“道”是补译出来的,“道”就是《新约》“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即神”中的“道”。
[54].??这里说的其实是代数中的幂,可以很大,大到只有计算机科学和天文学才用得到,比如,银河系的直径约12万光年。
[55].??这一则没有说透,大意是,人所追逐的是追逐本身,而不是前方的目标。
[56].??物质的属性是运动,但人也是物质。
[57].??也就是老觉得少了点儿什么,比“虚无”或“空虚”轻一点儿。
[58].??皮洛士(前319—前272),古希腊伊庇鲁斯国王。
[59].??这里的“消遣”指一切可以占据人的思想使人规避思考自身存在的东西,不仅包括打牌、打猎、打球等,还包括追求成功、追求伟大,甚至包括追求学术成就等。
[60].??自然(如田园生活)、古代、远方,这是浪漫主义的三大主题,帕斯卡说了两个。
[61].??指著书立说。
[62].??指哲学家。
[63].??这句话几乎成了一个惯用语,比如你想赚三百万为家人买一套 房子而失败了,在自责时,朋友就会对你说:You??are??human?? being.??/You??are??a??human??being.??/You??are??a??man.
[64].??就是理论数学、理论物理这些东西。
[65].??这里说的是“平行思考”的问题。比如创造,创造是在意识中完成的。而人在创造的时候,是意识不到自己正在创造的(现在时);只有创造完成了,才能去评价说“我创造了”(过去时)。而意识中被“我正在创造”或“我将要创造”的思想占据(现在时),就很难真正地进行创造了。这时候创造的,可能是一个关于创造的理论,而无法进行真正的创造。我们无法在创造的同时意识到自己在创造,也无法在创造的同时评价自己的创造行为。因为,我们无法同时思考两件事,无法进行“平行思考”。
[66].??语出西塞罗。
[67].??帕斯卡晚年隐居于此,并写了本书。波·罗雅尔修道院,有时候还会被翻译成圣港口修道院、皇家港口修道院。
[68].??语出古希腊历史学家李维。
[69].??语出蒙田。
[70].??参见《蒙田随笔》——原注。
[71].??即埃及艳后,曾以美貌先后迷住了恺撒和安东尼。
[72].??另见139则的脚注。
[73].??这一段的意思是,用频率高的自然现象预测坏事,当然预测得准;用低频率的自然现象预测好事也是同理。
[74].??此处原意为“热病”,当时致死率很高的一种病。但此处这样译的真正原因是,它还隐藏着“地狱之火的温度”的意思。
[75].??此处原意为“疹子”,也可意为“地狱”。
[76].??查理一世于1649年被斩首,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1654年放弃王位,波兰国王卡齐米尔1656年被废。前朝旧臣自然会流亡,国王并不是世界的主人。
[77].??公元5世纪罗马作家、新柏拉图主义者,著有《农神节》。
[78].??希律王统治时,耶稣生于伯利恒。希律王得悉有个圣者将要做犹太王,于是下令屠杀伯利恒及四周所有两岁以下的婴儿。
[79].??流亡贵族最不缺的就是钱和物质的保障,他们是政治上的流亡者,但生活仍然是非常安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