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下半叶,英法在海上打得热闹,而且还跑出来一个美国独立战争的幺蛾子。与此同时在东欧,则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自从三十年战争结束以来,波兰立陶宛尝到了站队失败的彻骨之寒。

几百年来,波兰人一直都自视为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之外的东欧排名第二的扛把子。甚至在很多时候,波兰立陶宛甚至觉得自己是天主教世界的捍卫者,是罗马教廷在东欧最忠实的代言人。遥想在15世纪和16世纪,当时波兰人吊打条顿骑士团,甚至到了17世纪,波兰人还可以狂屠莫斯科。没有想到世易时移,三十年战争站队失败,最后落得个孤家寡人了。

看周边,东边的沙皇俄国两眼充血,北方小霸瑞典虎视眈眈,勃兰登堡-普鲁士始终对波兰人卡在两邦国之间感到不爽,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也对波兰人的辽阔的领土觊觎已久。

更不用说,波兰人自己发明的那个作死的自由选王制度,造成各路外国人都想来过一把国王瘾。远的不说,刚刚提到的波兰王位继承战争,就是一次典型的外国贵族要来做波兰国王引发的乱战一通。此外,波兰议会流行自由否决制度,也就是说只要有一个人不同意,这个决议就压根通不过。如此地浪费效率,波兰人的行政水平之差可想而知。

除了内部行政的问题,哥萨克人的问题也逐渐成了波兰人的心腹大患。

三十年战争之后,落井下石的沙皇俄国在1654年搞了个俄波战争,而就在第二年,瑞典军队直接冲进波兰,掀起了第二次北方战争。而到了1660年,勃兰登堡-普鲁士也硬逼着波兰人承认了普鲁士的独立地位。

虽然,波兰人也曾经回光返照,会同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参加了天主教圣战,一举击退了大突厥战争中的奥斯曼军队。但进入18世纪的波兰立陶宛,越来越感到自己的日暮途穷,油尽灯枯。

更何况,当年自己风光时候欠下的账,得罪的人,如今可都逃不掉。

波兰立陶宛,就像一只待宰的大肥羊。

列强们虽然外交革命之后不断重新组合,合纵连横玩得不亦乐乎。但那样的游戏只属于强者,对于弱者来说你根本就没有资格谈什么战略战术。况且波兰立陶宛一直以来都有一颗大国之心,不像荷兰跟了英国做跟班,也不像西班牙跟了法国一起经营波旁王朝。波兰第一是没人带,第二也不屑于看人脸色,几百年来的老大王国心态,让波兰人似乎麻醉了自己的心灵。

弱不可怕,可怕的是积贫积弱还不自知,还不主动寻求生路。

这样的话,几乎根本就不用通过战争,只需要列强之间打个招呼就搞定。

可悲的是,当时的波兰立陶宛,遇到的又恰恰是那个时代列强中间最强硬的几个政治强人——我们前文提到的,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胜出的哈布斯堡家族的玛丽娅·特蕾莎女王,七年战争涌现出的普鲁士不世出的英主腓特烈二世,此外还有闻名遐迩的沙皇俄国女王叶卡捷琳娜二世(Catherine II)。

尤其是后者,叶卡捷琳娜二世。

在中文语境中,她被称为叶卡捷琳娜大帝(Catherine the Great),是彼得三世(Peter III)的媳妇,彼得一世的外孙媳妇。这位出身于普鲁士破落贵族家庭的小女人,只身闯**沙皇俄国宫廷,并最终奇迹般地掌握了最高权力。她在私生活上放纵不羁爱自由,无论婚前婚后守寡前守寡后,都拥有众多情夫;她在政治上开明专制,铁腕治国。远东方向上占领了楚科奇半岛(Chukchi Peninsula),跨越白令海峡(Bering Strait),并官宣阿拉斯加(Alaska)与阿留申群岛(Aleutian Islands)为沙皇俄国领土;向南,她最终吞并了克里米亚汗国,为沙皇俄国获得了垂涎已久的黑海出海口。

在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沙皇俄国的领土达到极盛。

波兰立陶宛这个曾经名震东欧的大块头,最终被奥地利、勃兰登堡-普鲁士、沙皇俄国这欧洲三大列强所瓜分,这就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历史事件——瓜分波兰(Partitions of Poland)。

公元1772年,第一次瓜分;

公元1793年,第二次瓜分;

公元1795年,第三次瓜分。

三国之中,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分到了12.89万平方公里的地盘,占到了分赃总额的17.57%,这个结果,些许安慰了一下奥地利人当年失去西里西亚工业区的痛楚;勃兰登堡-普鲁士分到了14.14万平方公里,占19.28%。从此之后,勃兰登堡与普鲁士之间再也不是互为飞地,而是在地理上连成了一片。也就是说,从1772年开始,普鲁士王国的概念不再局限于东普鲁士一隅,勃兰登堡-普鲁士这个共主邦联,摇身一变成了真正的普鲁士王国;而沙皇俄国则一口吃了个饱,拿到了46.32万平方公里,63.15%的波兰领土尽在掌握。这一口吞下去,沙皇俄国的西部边陲直接深入到了欧洲腹地。

用了二十三年的时间,三个国家齐心协力,充分发扬了墙倒众人推的精神,将波兰立陶宛这个立国二百多年的共主邦联,从地图上硬生生抹掉。

欧洲历史,进入了最**裸地恃强凌弱的时代。

所以在这样的时代,民族主义强人的出现,也绝对不意外。

(1) 作者注:详见第六章第二节莫斯科公国。

(2) 北方战争:Northern Seven Years' War,也称为北方七年战争。

(3) 作者注:Russian Empire,后文我们依然沿用沙皇俄国的叫法。

(4) 第二次北方战争:Second Northern War,结合上文,这场北方战争在时间上处于第一次北方战争与第三次北方战争之间。

(5) 作者注:Great Turkish War,大突厥战争。

(6) 腓特烈二世:Frederick II,腓特烈一世的孙子,军曹王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