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王朝虽然分家了,但两家合力,于公元1559年赢得了意大利战争的最终胜利。

公元1564年,费迪南一世去世,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权杖,交给了费迪南一世最小的儿子马克西米利安二世(Maximilian II)。两个哈布斯堡王朝进入了各自的发展轨道,虽然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二者都十分亲近。

我们回头再看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

西班牙的腓力二世,是个野心勃勃的人。这样的个人特质,一方面是由于系出名门,天生富贵,另外一方面则是得益于海外殖民地就像是西班牙人庞大的造血机器,源源不断地为西班牙政府带来大量财富。

如此雄厚的家底,助长了腓力二世称霸欧洲的想法。

而且更加重要的是,腓力二世延续了从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天主教双王传统到保守甚至于极端的天主教思想,不遗余力地为宗教而战。

腓力二世的第二任老婆,就是英格兰都铎王朝的血腥玛丽。虽然在血缘关系上玛丽是腓力二世的表姑,但两个人的结合却十分符合逻辑。两个人都是天主教的忠实拥趸,都在不遗余力地帮助罗马教廷推行极端宗教政策。

所以,当时流行于欧洲的宗教改革以及资本主义大生产,似乎都跟西班牙人没有什么关系。

西班牙人太有钱了,墨西哥和秘鲁有银矿,智利有铜矿(葡萄牙人的巴西有金矿),并且在广阔的拉丁美洲,西班牙人利用从非洲贩卖来的黑奴开发了大量种植园,在种植园中出产的甘蔗、咖啡、葡萄等经济作物,都是欧洲市场上的抢手货。国内的老百姓也纷纷不甘心在西班牙本土待着,大量人口都流入了“新大陆”,人人做老板的狂热时代,谁还在本土做正经营生,那就是十足落伍了。

正因为如此,在欧洲其他国家不是新兴资产阶级当道吗?那就让他们的工场开足马力生产。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不需要生产,只需要消费。用来自殖民地的金银财宝,换取生产生活必需品。全民享乐的时代,人人有钱花的一个弊端,就是引起了结构性的通货膨胀。不仅是西班牙葡萄牙通货膨胀,大量的金银流入欧洲,甚至造成了整个欧洲的通货膨胀。

不仅享乐,西班牙王室还带头参与宗教战争——意大利战争刚刚偃旗息鼓,六年之后的1565年,腓力二世就扛起了战争的大旗,在地中海同奥斯曼帝国一决雌雄。

公元1571年,因奥斯曼帝国抢占塞浦路斯岛,腓力二世率领海军同奥斯曼帝国海军会战于希腊西部小城勒班多近海。这场被称为“勒班多海战”(Battle of Lepanto)的大战,最终以西班牙联军的胜利而告终。这一次,腓力二世的舰队保卫了天主教,保卫了更为广义的基督教世界。因此这场战役在很多时候,都被拿出来同当年法兰克王国铁锤查理在伊比利亚半岛上击退阿拉伯军队相提并论。

海战期间,西班牙人的火绳枪出尽风头,依靠接舷战中的近距离射击,造成奥斯曼突厥人伤亡惨重,最终多达四万奥斯曼士兵阵亡,两百多艘战船被摧毁。因此在战后,用人力作动力的双排浆战船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越来越多的火炮被搬上以风帆为动力的新型战舰,人类历史进入炮舰时代。讽刺的是,海战不久之后奥斯曼人就重建了他们的海军舰队,规模比之前还要大。而且,西班牙人在海战中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损失的士兵也多达一万多人。从此之后,西班牙人甚至再也无力组织如此大规模的海上作战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位叫作塞万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的西班牙士兵,他在勒班多海战中失去了自己的左手。复员返乡之后的塞万提斯潜心文学创作,最终撰写出了享誉世界的作品《堂·吉诃德》(Don Quijote de la Mancha)。《堂·吉诃德》这部小说,恰好就讽刺了那些不合时宜的还活在中世纪的骑士以及骑士精神。

其实我们反过头来想一想,堂·吉诃德这样的人,跟腓力二世是不是有一种隔空的惺惺相惜呢?但腓力二世依然不自知,他对异教徒的憎恶,对武力的痴迷,让他愈发像是一个从欧洲中世纪早期穿越回来的好战国王,而并非一个能够带领西班牙人利用家中余钱发家致富的欧洲民族主义时代的杰出君主。

公元1567年,腓力二世颁布命令,命令旨在对西班牙境内的摩尔人消除最后一点穆斯林痕迹,包括宗教、语言、穿着等。宗教极端政策,最终引发持续三年的摩里斯科战争(Morisco Revolt)。战后,西班牙穆斯林陆续被驱逐,大量地区变成无人区。

公元1578年,腓力二世又抓住葡萄牙王国绝嗣出现的继承权之争的机会,出兵进入葡萄牙。随后,腓力二世在“阿尔坎塔拉战役”(Battle of Alcantara)中取得决定性胜利。

公元1581年,腓力二世被加冕成为葡萄牙国王腓力一世。

从此,西班牙兼并了葡萄牙,两大殖民帝国合二为一。

如此的穷兵黩武,当然需要大量的金钱投入,当拉丁美洲殖民地的巨额财富都不能支撑腓力二世的战争机器运行时,就必须在欧洲本土收税了。

收税的对象,自然就是那个能够占到西班牙国库收入一半的尼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