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11年,年仅二十一岁的德意志年轻人阿尔布雷希特(Albert of Prussia),被选为条顿骑士团的第三十七任大团长(the 37th Grand Master of the Teutonic Knights)。

他看不惯波兰人对条顿骑士团手中的东普鲁士宗主国身份,也拒绝承担一个合格藩属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于是,一言不合,波兰人与条顿骑士团再一次兵戎相见。

这场战争叫作“波兰-条顿战争”(Polish-Teutonic War),战争从公元1519年打到了公元1521年,结果条顿骑士团又一次被修理得灰头土脸。心高气傲的大团长阿尔布雷希特心情郁郁地返回了德意志本土,在那里,他正好赶上了德国宗教改革(Reformation),并且很快,年轻人就接受了这门被叫作“路德宗”(Lutheranism)的新教理论。

阿尔布雷希特,来自德意志霍亨索伦家族(House of Hohenzollern)。

后来我们知道,阿尔布雷希特其实是条顿骑士团的最后一任大团长。后来我们还知道,就在多年之后,以新教为基础重新武装过的“条顿骑士团”即将承载更为艰巨的历史任务,新生的德意志王国,即将焕发新的生机。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我们后文还会详细说。

总而言之,雅盖隆王朝期间,波兰人在同条顿骑士团的一番纠葛中,表现得中规中矩,既为自己赢得了面子,也赢得了里子。同时,也在强敌环伺的波罗的海沿岸,为波兰民族巩固了一片赖以生存得栖身之地。

到了公元16世纪来临的时候,波兰人发现,自己东边悄悄兴起了一个国家,这个国家虽然年轻,但却雄心勃勃,来势汹汹。这个新兴的国家,叫作“莫斯科大公国”(Grand Duchy of Moscow)。

波兰人虽然不怕条顿骑士团,也并不怎么感冒当时四分五裂的神圣罗马帝国,但对于东边这个邻居,却表现出了十足的可敬与可畏。于是,经过一番外交努力,波兰人决定跟自己的老朋友立陶宛成立一个永久性的联盟。将之前这种亲密的关系,索性就以立法的形式进行固化。这样一来,才足以西挡德意志,北拒北欧诸国,南抗奥斯曼突厥,尤其是向东还能压制新兴的莫斯科大公国。

公元1569年,波兰与立陶宛两国议会在波兰城市卢布林召开会议,会议决议成立“卢布林联盟”(Union of Lublin)。自此,一个统一的波兰与立陶宛联邦(Polish-Lithuanian Commonwealth)横空出世了。当然,这个国家后来也被史学家们称为“波兰-立陶宛王国”,甚至于“波兰第一共和国”。

从此,这个联邦在历史上存活了两百多年。

这个联邦,存在很多弊端,比如立陶宛人被迫接受了波兰语作为他们的官方语言。一直到今天,立陶宛境内还在使用着波兰语。又比如联邦采取了选举式君主制,保证了绝对的公平,但丧失了集权为王国带来的效率。但无可否认的是,这个联邦在短时间内,为波兰和立陶宛两个国家带来了空前的强大,至少在公元17世纪的时候,它在欧洲是非常进步的一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