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任权之争,虽然在同时期的法兰西与英格兰也轮番上演,但总体来说,德意志这边打得最为热闹。而且最终,也是在《沃尔姆斯协议》中最终达成了大妥协。

王权与教权之争,催生了更加强有力的王权专制诞生。

这一次站到历史台前的,是霍亨斯陶芬王朝(Hohenstaufen)。

霍亨(Hohen)被认为有“高贵的”意思,放在某个家族的前缀上,以证明此家族之荣耀。“斯陶芬”呢,则得名于德意志的一座城堡;而这座城堡呢,则又得名于城堡边上的一座锥形山。如此一来,我们再去看前面的“霍亨”这个前缀,则又有可能是另外一个意思——“高大”(对应英文中的High)。换言之,根据目前的资料显示,“霍亨斯陶芬”的原始含义,应该就是“高大的斯陶芬山”。

霍亨斯陶芬家族发迹于亨利四世与鲁道夫的德意志内战期间。

多年以前,亨利四世与伪王鲁道夫激战正酣,德意志王国境内的各路大小诸侯纷纷选边站,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家族领袖腓特烈一世(Frederick I,Duke of Swabia)也适时地加入战团。要说腓特烈一世和鲁道夫一样,出身于士瓦本公国,但偏偏腓特烈一世倔强地站在了法兰克尼亚公国的亨利四世一边。大喜过望的亨利四世,于公元1079年封腓特烈一世为新的士瓦本公爵,以对抗伪王鲁道夫在士瓦本公国的影响力。因此,后世史家为容易区分此后德意志境内的很多个“腓特烈”,也经常将这个腓特烈一世,称之为“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一世”。

不仅如此,亨利四世还将自己年仅七岁的女儿阿格尼(Agnes of Waiblingen)许配给了已经二十九岁的腓特烈一世。

事实证明,腓特烈一世的押宝是完全正确的,他和亨利四世的联盟后来大获全胜。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一世不仅为自己赢得了一个公国爵位,还成了帝国皇帝的东床快婿。在帝国公主阿格尼十四岁这一年的时候,腓特烈一世同阿格尼大婚。婚后,两个人开枝散叶,一共生出了十一个孩子。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一世,也就成了整个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奠基者。

后来,老一辈的亨利四世与腓特烈一世谢世,新王亨利五世即位登基。腓特烈一世同公主阿格尼所养育的腓特烈二世(Frederick II),也就继承了老爹的爵位。由于这个腓特烈只有一只眼睛,因此也被称为“独眼腓特烈”(the One-Eyed)。

独眼腓特烈以及小他三岁的弟弟康拉德(Conrad Ⅲ),两个人延续了士瓦本家族对于王室的效忠。尤其是他们兄弟二人身为阿格尼的亲生儿子,同新王亨利五世之间还多了一层姻亲关系。

俗话说外甥随舅,当然也要无条件地支持舅舅。

连续两代人前赴后继做“保王党”,肝脑涂地的热血与忠诚,换来的是亨利五世的高看一眼。于是在公元1115年,没有子嗣的亨利五世,立自己的外甥独眼腓特烈为自己的王储。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公元1116年,亨利五世第二次进军意大利之前,他又封康拉德为法兰克尼亚公爵。并且把独眼腓特烈和康拉德兄弟二人,提拔为德意志摄政王(Regent for Germany)。于是,德意志四大公国(3)里面,哥哥独眼腓特烈占了士瓦本,而弟弟康拉德又占了法兰克尼亚。一番辗转腾挪之下,眼看整个德意志王国,单单是霍亨斯陶芬家族,就坐拥半壁江山。

公元1125年,自认已经安排好身后一切的亨利五世辞世。

然而,亨利五世死后,剧本并没有按照他所期望的那样进行铺陈。各怀鬼胎的德意志诸侯们,“选举”了拥有苏普林堡伯爵(Saxon count Gebhard of Supplinburg)和萨克森公爵两个爵位的洛泰尔二世(Lothar II)。拥立洛泰尔二世的理由非常充分——第一,这位老哥是坚定的萨利安王朝的反对派,亨利四世在世的时候他跟亨利四世斗,亨利五世时期他又坚定地站在了反对亨利五世的立场上;第二,洛泰尔二世登基的这一年,已经年满五十周岁,知天命的老人家,已经没有太多想法大起刀兵;第三,洛泰尔二世跟亨利五世一样,同样是没有子嗣。因此,让洛泰尔二世作为一个过渡人物,接下来等到他百年之后,诸侯们谁都还有机会。

看上去,皆大欢喜。唯一吃亏的人,就是亨利五世的两个宝贝大外甥,独眼腓特烈和康拉德。

于是在公元1127年的纽伦堡(Nuremberg),康拉德在士瓦本公国诸侯以及奥地利公国(4)的支持下,被拥立为“对立国王”(anti-king)。

接下来的内战打了八年,其间康拉德曾经南下意大利,被加冕为意大利国王。然而到了1135年,眼看战场上越来越难以为继,独眼腓特烈与康拉德兄弟双双归顺了洛泰尔二世,并且恢复了自己的爵位。

公元1137年,洛泰尔二世驾崩。

公元1138年,康拉德再次被选为德意志国王,从此之后我们可以堂堂正正地叫他一声康拉德三世了。于是从康拉德三世开始,霍亨斯陶芬王朝也就正式进入了历史的大舞台。

然而,虽然由亨利五世到康拉德三世的血缘传承是成立的,但是由洛泰尔二世到康拉德三世,则已经不存在血缘上的任何关系。而且关键是,有一个人是比康拉德三世更加有资格成为新任国王的候选人,这个人的名字叫作亨利(Henry the Proud)。根据欧版谥号的叫法,我们不妨称其为“娇子亨利”。

娇子亨利出生于巴伐利亚贵族世家韦尔夫家族(House of Welf),是洛泰尔二世的女婿,而且是唯一的女婿。不仅如此,娇子亨利还坐拥萨克森公爵与巴伐利亚公爵两个爵位。原本四大公国的德意志王国,现在的情况是康拉德三世拥有士瓦本公国与法兰克尼亚公国,而娇子亨利则占有了其他两大公国。无论是出身血统,还是看当前实力,毫无疑问娇子亨利也同样具备做德意志之王的资格。

况且,长期以来韦尔夫家族就跟霍亨斯陶芬家族不怎么对付,两家在整个萨利安王朝一朝,在政见上都多有龃龉,时不时还要兵戎相见。于是当年娇子亨利的老爹黑亨利(Henry the Black),选择将自己的一个女儿,也就是娇子亨利的姐姐朱迪斯(Judith)嫁给了霍亨斯陶芬家族的独眼腓特烈为妻。于是,阶段性的韦尔夫家族与霍亨斯陶芬家族各自相安无事。

想来韦尔夫家族也是流年不利,本来在康拉德三世即位这件事情,整个家族就吃亏了。韦尔夫家族同霍亨斯陶芬王朝的家族恩怨就要开始新的篇章,但没想到的是,还没有等到娇子亨利施展拳脚同康拉德三世大战一场。公元1139年,三十一岁的娇子亨利就离开了人世,留下了只有十岁的狮子亨利(Henry the Lion)继承了偌大一个家业。

由于狮子亨利年纪尚小,霍亨斯陶芬王朝的创朝太祖康拉德三世采取手段,没收了韦尔夫家族手中的萨克森公国以及巴伐利亚公国。公元1142年,康拉德三世归还了萨克森公国。而巴伐利亚公国,一直到康拉德三世驾崩,都没有从他的嘴里吐出来。

十年之后的公元1152年,康拉德三世驾崩。

由于康拉德三世又是无嗣,德意志王位就传给了他的侄子,也就是独眼腓特烈的儿子——腓特烈一世(Frederick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