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孝成王多次下令廉颇火速出击,一举打败秦军。

作为北方无敌手的廉颇,他决不干冒险的事,况且秦军巴不得赵军出击,好将其歼灭。不愿意给秦军送人头的廉颇,选择坚守不战,面对赵王的命令,就是我不听我不听!

年轻的赵孝成王彻底暴怒了。

“廉颇你只顾在前线打仗,后勤补给都是我来筹措。你个死老头,知不知道,就是你的无能,把战争打成了消耗战。现在后方百姓已经到了啃树皮的地步。你不打,到最后四十五万赵军将成为饿死鬼。与其饿死,不如放手一搏,尚有一线生机!”

在气头上的赵孝成王想立刻撤了廉颇,可是谁又能接替廉颇呢?

于是史书上出现了一个著名的反间计。

秦国相国范雎派间谍前往赵国,散布流言。

“秦军不怕廉颇,最畏惧的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只要赵括出马,秦军必败。”

赵孝成王一听说赵括如此厉害,立刻撤销了廉颇职务,换赵括为将。

重病在身的蔺相如立刻向赵孝成王劝谏。

“赵括只是死读兵书的人,跟他老爹赵奢简直不能比!”

赵孝成王依旧不听。

直到一个人出现,让赵孝成王不得不思考,该不该派赵括上场。这位就是赵括的妈。

赵括的妈求见赵孝成王后,开始聊起来家常。

“我家这个儿子,从小就很聪明,熟读兵书。我家老公赵奢活着的时候,每次与赵括做战争推演,都赢不了他。可是事后,赵奢却说儿子不行,因为他总是把战争看得很简单,没有实战经验。如果让赵括当将军,赵军必败。”

赵孝成王:……

赵妈:“当年赵奢活着的时候,大王赏赐给他的东西,都分给下属。而赵括当了将军,把大王赏赐的东西,自己拿回家。父子二人的心是不同的,大王还是不要委任赵括为将吧。”

赵孝成王:……

赵妈看到赵孝成王无语的样子,说了最后一句话:

“如果大王硬是要派赵括为将,万一赵括战败,千万不要连累我们家属。”

赵孝成王听完后,差点儿哭晕在厕所。这是什么妈啊!哪有这样咒自己儿子的啊!

赵孝成王:“好吧,如果赵括战败,不牵连家人。”

这个毫无作战经验的赵括前往长平前线,替代驻守三年的廉颇。后世人们给这个战争小白创造了一个成语——“纸上谈兵”。

其实赵括被泼了两千多年的脏水,他未必是个只会说不会干的蠢材。

“纸上谈兵”的纸是东汉发明的,离战国还有几百年。其次,范雎实施的反间计,与后世众多反间计的故事高度雷同。

比如我们熟知《三国演义》的蒋干盗书,周瑜故意让蒋干偷走伪造的书信,曹操中了反间计怒杀蔡张二人。

明朝末年,后金努尔哈赤围攻北京,袁崇焕率兵来救。明朝的一个太监被俘,关押在屋内。然后后金派了两个人在隔壁说,袁崇焕早已和后金串通好了。

后来太监被释放了,回到宫里,就向崇祯皇帝告发袁崇焕,袁崇焕被凌迟处死。

故事越是戏剧性,杜撰的可能性越大。这故事无非是想告诉你,赵孝成王刚愎自用,任用了一个毫无军事经验、只会夸夸其谈的赵括。

如果把你放在赵孝成王的位子上,你也会选赵括。廉颇死活不进攻,善于大胆进攻的赵奢已死,只剩下他的儿子赵括。赵括继承了他老爹胆大、敢于进攻的优良传统。用赵括正合适。

有人会问,为什么不调赵国名将李牧上前线。

不好意思,现在李牧还没有崭露头角,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赵括就你上吧,从你身上,能看见你老爹赵奢的影子。赵孝成王真心希望赵括能像他老爹一样,绝地而生,逆风翻盘,重现阏与之战的辉煌。

可是赵括的军事才能真的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差吗?

未必!

赵括到了长平前线后,改变原有的制度,换掉廉颇原先的将领,提拔了和自己一心的将领。

这一措施,并不是赵括要在军中培植自己的势力,而是要有坚决贯彻执行自己命令的基层将领。阏与之战中,赵括老爹赵奢为了贯彻军令,把不服从的人直接斩杀。廉颇驻扎长平三年,守了三年,基层将领都是善防的人。而赵括要的却是敢打敢冲的人。

经过一番人事调动后,赵军明白总攻的号角,即将吹响。

赵括出任长平赵军总指挥的消息传到了秦国,秦国高层判断,赵国换人是因为三年的消耗战,已经掏空了国力,必须转守为攻,速战速决。对于秦国来说,这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秦国也快扛不住了。

三年耗下来,秦国只比赵国好一点儿,秦国的存粮也快告急了。再不决战,秦国也要紧随赵国,跟着破产了。

赵孝成王如果要换将,就要做好保密工作,可惜赵国在此方面一直很欠缺。

秦国刺探到赵国换将的消息后,秦昭襄王立刻做出了正确反应,他调了一个人前往长平。

就在赵括上任不久,秦军王龁的大帐内,一位遮着脸的人径直走了进来。王龁刚想怒斥这位不知分寸的人,竟然敢不经通报就擅闯主将大营。

当蒙面人露出自己的脸时,王龁震惊了,立刻向他行礼。

“不知武安君前来,失礼了!”

武安君白起旁边站着秦王使者,说道:“国君有令,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尉裨将,命令军中有谁敢泄漏武安君身份的杀无赦!”

史书上对于秦王这次秘密调动,是这样记述的“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

注意这个“阴”字!

秦昭襄王玩了一辈子阴的,知道如何欺诈对手。白起作为秦国中原方面军司令,驻扎野王,震慑东方诸侯。中原是秦国重点扩张的区域,只要白起在野王不动,东方诸侯就不敢对秦国捅刀子。

将白起偷偷调走,可以造成东方诸侯误以为白起仍在中原的假象,更重要的是让赵括放松警惕,误以为对手还是王龁。

秦赵双方均完成了换将,目的就是为了打破僵局,速战速决,全歼对方。

一场规模宏大的史诗级大战,即将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