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一个曾经辉煌无比,万国来朝的世界帝国,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走向了衰败之路,甚至连回光返照也没有出现过,一派死气沉沉之象。帝国主宰李适,为了释放压抑已久的私欲,杀光了为他前仆后继的仁人志士,带着一群无能宦官,不亦乐乎地啃噬着自己的江山。

永贞元年(805)元旦,63岁的李适在大明宫接受文武大臣的新年祝贺。

李适问司礼官:“今日何人没有到场?”

司礼官:“太子李诵尚未到来。”

李适:“为何?”

司礼官:“据说太子病重,几乎难以起身。”

李适听说太子李诵的情况后,流着眼泪,长吁短叹,群臣不明所以,没人敢出言安慰。本该是喜庆愉悦的一天,最后却在压抑的气氛中草草结束。李适回宫后,身染重病,且一日重过一日,连续二十余日罢朝,朝野上下愁云惨淡。

永贞元年(805)正月二十三日,64岁的李适在大明宫会宁殿突然驾崩,在位二十六年。李适为何突然驾崩,史书没有记载。而且,李适临死前,没有叫大臣到内廷立下遗诏,也没有交代身后之事,一切都是那么突然。

时任太子李诵(761—806),是李适的嫡长子,李适登基后,李诵就被立为太子,因此做了二十六年的储君。

在中国历史上,太子可谓最高危的职业,这个位置被皇帝猜忌,被敌对的政治势力打压,被亲兄弟觊觎,可谓强敌环伺。而且,能够成功登上皇位,不是靠资历,更不是靠才华和能力,而是靠运气和机缘。汉武帝的太子刘据,做了二十一年太子,最后被冤杀;李隆基的太子李瑛,做了二十二年太子,最后被政敌杀死;康熙帝的太子胤礽,两度入主太子宫,做了三十八年太子,最后仍然逃脱不了被废的宿命。做了二十六年太子,最后当上皇帝的,李诵算是独一份。

关于李诵储君生涯的记载,史料屈指可数。只知道,李诵的隶书书法非常出色,经常为老爹起草诏书。奉天保卫战,李诵身先士卒,率领大军抵抗朱泚的叛军,立下不少功劳。总而言之,李诵是一位优秀的年轻人。

说起李诵储君生涯最大的危机,应该就是郜国公主厌胜案。当时,李诵被李适猜忌,几乎就要被废,多亏李泌强势干预,这才让李适回心转意。此事过后,李诵低调了将近十六年时间,做得比较高调的事情,也就两件。

第一件事就是陆贽被罢相,李适想赶尽杀绝,李诵勇敢地站了出来,救了陆贽一命。第二件事便是李适在鱼藻宫大摆筵席,邀请宫廷乐师助兴,欣赏湖中美景之时,曾经问过太子李诵:“当此情景,你有何感想?”

李诵的回答非常巧妙,他给李适背了一段《诗经·唐风·蟋蟀》,其中有一句叫作“好乐无荒”,意思就是美好的时光我们都应该享受,但是作为一个优秀的人,不会因此而荒废自己的事业。

不是李诵不优秀,在强敌环伺的情况下,李诵只能低调谨慎。朝政大事,李诵能不碰就不碰,李适的奏对,李诵能中立就中立,有空的时候,绝不踏出太子宫半步。然而,如此压抑的生活,几乎是违背人性自由的,时间久了,李诵的内心非常忧郁,以至于严重影响了李诵的身体健康。

贞元二十年(804)九月,李诵身染中风之疾,也就是急性脑血管疾病,得这种病的人通常口角歪斜、语言障碍,严重的会半身不遂乃至死亡。李适突然驾崩,李诵卧病在床,大唐群龙无首。宰相们想的第一件事便是稳定局势,迅速完成权力交接。

当时,朝臣叫来了起草诏书的翰林学士郑絪、卫次公等人,让他们迅速为李适起草一份传位给皇太子李诵的遗诏,以安定人心。可就在此时,宦官带着禁卫军来到班房,大声质问道:“内廷还没有商议出到底谁来继承皇位呢。”

此言一出,群臣惊慌失措。有唐一朝,谁都干涉过新皇登基的事,唯独宦官集团没有先例,这是要干吗?现场剑拔弩张,气氛非常不友好。事实证明,太子李诵和宦官集团没有直接的矛盾,也没有历史恩怨,宦官集团这么着急,无非是担心李诵身体不好,无法登基,会造成宫内的混乱。

关键时刻,卫次公不卑不亢地说道:“虽然太子身患疾病,但毕竟是先帝的嫡长子,朝廷内外人心所归。如果没有别的办法,也应该册立太子的长子广陵王李纯(也就是后来的唐宪宗)。否则,肯定要出大乱子。”

宦官集团无言以对,因为这已经是最好的办法。

当时,李诵在太子宫养病,听说朝野人心不稳,于是强撑着病体,拖着麻鞋现身,安慰了宫中的禁卫军,并宣布在二十六日举行登基仪式。

永贞元年(805)正月二十四日,朝臣在大明宫宣政殿宣布了后来才写的皇帝遗诏,皇太子李诵身穿丧服接受了朝臣的祝贺。

永贞元年(805)正月二十六日,李诵在大明宫太极殿正式登基称帝。即便到此刻,依旧还有许多禁卫军不相信登基的是太子李诵。他们私下里伸着头,往殿里望去,发现确实是他们熟悉的那个身影,这才流出眼泪,说“是真正的太子”。

一朝天子一朝臣。

李诵为人很低调,为了自保,刻意避开了复杂的朝局,可他并不是没有理想追求的皇帝。早在太子宫的时候,李诵便扶持了自己的一班人马,他们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二王八司马”改革集团。

二王:王叔文、王伾。

八司马:韦执谊、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

王叔文(753—806),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因为擅长下围棋,被李适安排到东宫,作为李诵的侍读。这位老兄胸怀大志,心机深沉,虽然是围棋老师,却时常拉着李诵讨论国家大事,深得李诵的尊重。

王伾,杭州(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写得一手好字。

有一次,李诵与王叔文等人谈到了宫市的弊端,众人都认为皇帝老儿这件事办得很不地道,不是长久之计,并希望太子牵头给李适上书。

李诵说:“寡人正准备就此事尽力进言。”

大家看到太子有担当,赞赏之情溢于言表,唯独王叔文坐在那里一言不发。众人退走之后,李诵问道:“先生刚才一言不发,是为什么?”

王叔文:“您身为太子,只需要关心陛下的身体和饮食,不要过问朝政。陛下在位已久,如果有人趁机挑拨离间,说殿下收揽人心,您该怎么解释?”

李诵也知道老爹猜忌心很强,可太子宫这么多幕僚,唯独王叔文愿意为李诵考虑前途,这让他非常感动,于是渐渐将他引为心腹。王叔文看好李诵的前途,不管为了他自己,还是为了李诵,都需要培植势力。为此,王叔文开始广泛结交同党,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等人相继被团结到李诵的周围,其中最被王叔文看重的就是刘禹锡和柳宗元。

王叔文是李诵的首席幕僚,不仅谈论军国大事,还给李诵说以后某某可以做宰相,某某可以做将军。

王叔文结交大臣之时,李诵也是乐见其成,他还为王叔文介绍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同盟——翰林学士韦执谊。这位老兄聪明有才,能诗善文,以进士入仕,官拜右拾遗,供职翰林院,长期跟随在皇帝的身边。

有一次,唐德宗李适过生日,李诵献佛像贺寿,李适吩咐韦执谊为佛像写赞文,完事之后,李诵的赞美不绝于耳。李适便打趣道:“太子啊,既然你觉得写得不错,是不是应该赏赐他呢?”于是,李诵便给韦执谊赏了不少缣帛(双丝细绢,非常名贵)。紧接着,韦执谊到东宫拜谢,李诵对他说道:“韦学士知道王叔文吗?他是难得的人才。”韦执谊自然不会放过结交未来皇帝的机会,他按照李诵的吩咐,开始与王叔文密切交往,建立了非同一般的友谊。

李诵做皇帝后,病情日渐加重,只能在内廷休养身体,嫔妃牛昭容、宦官李忠言在左右服侍,至于太子集团的成员,只有王伾一人进宫。李诵如果有旨意,便让牛昭容、李忠言转达给王伾,王伾再转告给坐镇翰林院的王叔文。至于中央朝廷,交给了尚书左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韦执谊。

李诵因为身体原因,无法执行自己的君权,这就给了王叔文集团、宦官集团,包括后宫嫔妃参与朝政的机会。

永贞元年(805)二月,李诵的病情似乎有些好转,这才开始和百官见面。为了让王伾和王叔文等人上位,李诵进封王伾为左散骑常侍,依旧保持翰林待诏的身份,封王叔文为起居舍人、翰林学士。

讲到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晚唐崛起的权力部门——翰林学士院。

唐朝初年,只设立了翰林院,专门供养一些有才艺的人,比如吟诗作赋的文辞之士,饱读典籍的经学之士,算卦者、杂耍者、司棋者、论道者、念佛者、求仙者、书画者,吹拉弹唱,三教九流,无所不有。由于他们在翰林院里随时等候皇帝的召见,所以被称为翰林待诏,也叫作翰林供奉。

唐玄宗执政时期,情况开始发生了变化。李隆基的文人气息非常浓,他认为诏书不仅要传达皇帝的旨意,还要写得华丽,以彰显大唐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此同时,李隆基认为中书舍人是外朝的人,有时候诏书还没发布,外界就已经知道了皇帝的意思,根本就没有保密性可言。于是,李隆基在翰林院找了一群精通文辞、学识渊博的文人帮他起草诏书,代替了中书舍人的部分职责。

这帮人掌握机密信息,加上学问深厚,李隆基觉得他们与翰林供奉不是一个路子,于是在翰林院的南面修建了翰林学士院。就这样,翰林学士在翰林学士院办公,主要从事政治决策、政治顾问、起草诏书的工作。翰林供奉继续在翰林院办公,主要陪皇帝下棋、赏花、吟诗、喝酒。

中唐晚唐时期,翰林学士院不仅从中书舍人那里拿到了起草诏书的权力,还从宰相那里分割了一部分参政的机会,职责堪比中央军委办公厅。客观地说,翰林学士院是唐朝最高级别的文人机构,为世人称羡,而整个部门只有六个人,职级虽然不高,却是天子最信任的人,可谓是影子宰相。

李诵登基的时候,郑絪、卫次公、李程、张聿、王涯、李建六人在岗,编制已满。李诵在保留编制的前提下,陆续将王叔文、凌准、王伾塞进翰林学士院。在李诵的安排下,形成了以翰林学士王叔文为外廷核心,翰林学士王伾为内廷核心,韦执谊为执行核心,刘禹锡、柳宗元等人作为成员的执政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