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朝廷的惯例,每到下半年,李隆基都会带着文武百官、后宫嫔妃前往洛阳居住,一来洛阳是大唐的东都,皇帝应该时常巡幸,以示皇恩浩**,二来入冬之后黄河封冻,给西京长安运送粮食异常艰难,前往洛阳居住,可以减少运输的压力,给国家财政减轻负担。

按照李隆基的行程安排,会在开元二十五年(737)二月初二启程回长安。

然而,开元二十四年(736)九月,李隆基紧急传召张九龄、裴耀卿和李林甫三人,说他在洛阳宫遇到了不干净的东西,希望能提前回长安城。三位宰相入宫前还在纳闷,以为是什么重要的军国大事,听闻之后,这才明白李隆基“撞上了鬼”。

张九龄听了劝说道:“陛下,长安和洛阳路途遥远,咱们经过半个多月的折腾才到洛阳,这还没有安定下来就要返回长安。这一来一回不打紧,可苦了老百姓啊,要不然等一段时间再说吧!”

裴耀卿也不想大家伙折腾,于是附和着张九龄的发言。

李林甫在干吗?

他眯着眼,观察着李隆基的面部表情,从盼望到失望,从失望到面色如霜,剩下的便是无奈。然而,李林甫却始终不发一言。

李隆基确实想回长安,碍于两位宰相的反对,只好作罢。会后,张九龄和裴耀卿率先离去,李林甫私下求见李隆基,声称有要事请奏。

李隆基:“爱卿,你怎么还没走,找朕有什么事吗?”

李林甫谄媚地说道:“陛下,您不必因为二位宰相的阻挠而忧虑,张大人虽然说得很有道理,但也不全对。洛阳和长安都是陛下的家,您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何须征求他们的意见?再者说,虽然朝廷的车驾很扰民,您只要宣示天下,免掉所过之地的赋税不就行了吗?怎么能让宰相主宰陛下的决定呢?”

李隆基精光一闪,对这位排行第三的宰相开始另眼相看。

人,最怕的就是对比。

李隆基欣赏张九龄吗?确实欣赏,不仅李隆基欣赏,朝中很多朝臣都被张九龄的才学和气质所折服。在李隆基的眼里,张九龄是一个完美的文人宰相,唯独情商不太过关。再看看李林甫,虽然一脸谄媚之相,但所思所想和李隆基出奇的一致,李隆基越看越喜欢,反而对张九龄越发不满。

李林甫紧接着问道:“陛下,您若是决定回长安,臣立刻就去安排!”

李隆基点点头,暗示李林甫赶紧安排。

开元二十四年(736)十月初二,李隆基的车驾从洛阳出发,历经二十天的时间,最终回到长安。然而,李隆基的屁股还没坐稳,便接到了河西节度使崔希逸的奏折。

崔希逸本来是右散骑常侍(从三品,中书省高级官员),刚刚担任河西节度使,而前任河西节度使牛仙客刚刚临危受命,前去朔方担任行军大总管。

崔希逸在奏折中写道:牛仙客镇守河西的时候,恪尽职守,厉行节约,仓库里所积巨万,极大地保证了边境的物质基础。

牛仙客是甘肃人,出身卑微,经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爬到高位。担任河西节度判官的时候,牛仙客遇到了河西节度使萧嵩,二人关系非常密切,萧嵩后来升任中书令,牛仙客被推荐为河西节度使。这道升官的诏令是李隆基亲手签批的,对牛仙客,他并不陌生。

封疆大吏不贪政绩,互相举荐,李隆基深感欣慰。不过,这毕竟是崔希逸的一面之词,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李隆基派刑部员外郎张利贞前往河西,核对崔希逸奏折中的陈述。回到长安之后,张利贞证实了此事。

李隆基实在是太高兴了,于是在群臣的面前狠狠地夸了牛仙客一顿,还表示要调他回中央政府,担任尚书之职。

李林甫瞧了瞧张九龄,你咋不说话呢?

说时迟,那时快,张九龄站出班来,声如洪钟地说道:“陛下,尚书就是古代的纳言,地位非常尊贵,大唐立国以来,唯有做过宰相,或者在朝野内外有名望,有德行的人才能担任。牛仙客只不过是小小的节度使,骤然被任命为尚书,恐怕有辱朝廷的威严啊!”

李隆基很想掐死张九龄,这已经是第三次反对李隆基的任命了。

李隆基耐着性子问道:“那好,朕封他食邑可以吗?”

情商高一点的臣子,应该立马举双手赞成,然后夸赞皇帝奖赏功臣的行为,这样既可以成全皇帝的面子,也可以免去自己的麻烦。

然而,张九龄接下来的举动让所有朝臣都惊呆了。

张九龄:“陛下,绝对不可以!牛仙客作为边将,充实仓库,修理军器,都是他职责之内的事情,对朝廷来说谈不上是什么功劳。陛下如果真要奖赏他,只需要赐给他金帛之类的东西就可以了,裂土封疆,似乎不大妥当啊。”

张九龄说得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身为首席宰相,要有提拔后辈的雅量,能给人方便的时候还是得退让一些。更何况,此事是李隆基一心想要促成的,当着众位大臣的面把话说死,岂不是让李隆基很难下台?

再者说,牛仙客的政绩大家有目共睹。

萧嵩作为中书令,难道空口说白话,只为抬高牛仙客?

崔希逸作为新任河西节度使,完全可以把牛仙客的功劳据为己有,这在官场上叫作摘桃子,他为何会专门上表,夸赞自己的前任?

张利贞和牛仙客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为何要为他说话?

所有的事实都表明,牛仙客确实干出了成绩。

张九龄刚刚说完,李隆基的脸上便挂了一层白霜,他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阴沉沉地盯着张九龄,随后宣布散朝。

李林甫将一切尽收眼底。

从人际关系来说,牛仙客并不是自己的人,但是张九龄反对的人,就是李林甫要拉拢的人,这样才能显示他的容人之量。李林甫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决定助牛仙客一臂之力,同时借此机会打压一下这位顶头上司。

事后,李林甫找到了李隆基:“陛下,您真是慧眼识英才啊!牛仙客此人确实具备宰相之才,张九龄虽然万般诋毁,总归是改变不了现实的。”

李隆基的心情不太好,可听完李林甫的话,顿时底气十足。第二天上朝的时候,李隆基旧事重提,想要给牛仙客封食邑。

话音刚落,张九龄便表达了反对意见。

李隆基顿时火冒三丈,指着张九龄咆哮道:“张九龄,难道朝廷的大事以后就由你一个人说了算,我们这些人就都是盲人,是摆设吗?”

张九龄彻底吓蒙了。自从担任宰相以来,李隆基对他言听计从,万般赏识,谁承想今天竟然发飙了,张九龄无法消化这个突然的打击。

李隆基咆哮完之后,张九龄的语气软了下来:“陛下,您任命臣为宰相,臣就得为江山社稷考虑啊!”

李隆基不依不饶:“哼!你不就是嫌弃牛仙客出身卑微吗?难道你的出身就比他好?”

张九龄:“臣虽然是岭南地区的贫贱之人,通过科举考试,在朝廷历练多年才做到了如今的位置。牛仙客出身边疆,虽然有功于朝廷,但是一下子提拔到如此重要的岗位,恐怕朝廷上下会不服啊。”

李隆基:“退朝退朝,改日再议。”

事后,李林甫再次找到李隆基,进言道:“陛下,只要大臣有才能,何必一定要会写诗歌文章。天子要重用一个人,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语言艺术实在是太有魅力了,李林甫轻飘飘的两句话,传递了两个意思:会写诗歌文章的,不一定是人才;李隆基才可以一言九鼎,张九龄说了不算。

开元二十四年(736)十一月二十三日,李隆基强行颁布诏书:加封牛仙客为陇西县公,食邑实封三百户。说白了,首席宰相是李隆基选出来的,他也很尊重宰相们的意见,可只要李隆基的帝王尊严受到挑战,强行下诏,打脸宰相便是李隆基的一贯套路。

有张九龄这样忠正耿直的宰相,是李唐江山社稷的大幸;有这样不通情理,一根直肠通大脑的宰相,又是李隆基的不幸。中国古代的皇帝,都不愿意被别人挑刺,更不愿意被当面打脸。张九龄和李隆基对抗,纯属玩火自焚,自取灭亡。只能说,他生在了好时代,所以能全身而退。

遗憾的是,牛仙客事件过后,张九龄并没有吸取教训,反而在得罪李隆基的路上继续马不停蹄地狂奔。接下来的事情,彻底践踏了李隆基的底线。

王皇后去世之后,后宫的争斗一直没有停息,尤其是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没事就聚在一起吐槽,希望找机会干掉武惠妃和寿王李瑁。问题是,这三人只会关起门来议论,没有任何实际行动,还让人窃听了。

窃听者名叫杨洄,驸马都尉,他转身就把消息卖给了武惠妃。女人嘛,第一反应就是自保,她找到李隆基,声称三位皇子阴谋聚会,准备诛杀寿王李瑁。如果不出意外,李隆基也有可能被一起干掉。

李隆基的前半生就是在阴谋中度过的,深知宫廷政变的厉害,如果太子李瑛真的发动政变,而皇宫不加防范的话,结局真的说不好。李隆基不想冒险,他立即传旨,召集张九龄、李林甫和裴耀卿入宫,将后宫发生的事和盘托出,李隆基的意思很明确:废黜太子李瑛,让寿王李瑁上位。

涉及天子的家事,群臣都不敢轻易发言。

最后,还是张九龄一马当先:“陛下,您登基将近三十年了,在此期间,太子和诸位王爷几乎没有离开过皇宫,每天都会聆听您的训诫,天下人都认为陛下治国有道,教子有方。如今,三位皇子已经长大成人,也没有听说过有大的过失,陛下千万不可听信无稽之言啊!”

李隆基面无表情,不为所动。

张九龄继续奏道:“陛下,太子是大唐的根本啊!晋献公听信骊姬的谗言诛杀太子申生,最终引起晋国大乱。汉武帝相信江充的诬告诛杀太子刘据,以致遗恨千古。晋惠帝相信贾后的诬陷废掉了愍怀太子,致使五胡乱华,中原涂炭。隋文帝听信独孤皇后之言,废掉太子杨勇而立隋炀帝,以至于最后失掉了天下。陛下!您不能因为一时的愤怒,轻易废掉太子啊!”

事实证明,中国的皇帝老儿天不怕,地不怕,最怕丢掉自己的江山社稷,只要臣子们搬出这套语言体系,基本上都会服软。虽然李隆基很不开心,可不得不承认,张九龄的话确实很有道理。这场君臣奏对,李林甫并没有发言,不过事后却对李隆基宠信的宦官说道:“俺们搞不懂陛下的意思,明明是陛下的家事,为什么要找大臣商议呢,奇哉怪也!”李林甫说罢,潇洒地离去。

这场君臣奏对,李林甫和裴耀卿完全没有存在感,任谁都看得出来,张九龄对李隆基的影响力依然不容忽视。武惠妃也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因此让心腹牛贵儿前往张九龄的府中传话:只要张九龄可以帮助寿王李瑁登上太子之位,武惠妃力保他的宰相之位可以长久!

张九龄苦笑了一番。他确实想做宰相,可武惠妃的承诺又有什么意义?李隆基正值壮年,而他张九龄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等寿王李瑁登基,他的棺材板恐怕都快腐朽了吧。这样的合作,不谈也罢。

张九龄:“滚滚滚,别在我这里丢人现眼!”

赶走牛贵儿之后,张九龄陷入了沉思。他的目的是保太子李瑛登上皇位,而寿王李瑁和武惠妃是最大的障碍,如今不正是天赐良机吗?张九龄整理了一下思路,随后便进宫面圣,将武惠妃的小心思向李隆基做了汇报。

宠幸归宠幸,涉及家国大事,李隆基还是有格局的。张九龄的坦诚,让他意识到后宫的事绝没有想象中的简单,为了不引起兄弟的纷争,李隆基暂时打消了废黜太子的念头。武惠妃棋差一招,鸡飞蛋打。

对李林甫来说,他最关心的不是寿王李瑁的前途,当务之急是怎么把张九龄扳倒。看得出来,李隆基不喜欢张九龄,却还是很欣赏他的为人品性,经历过这么多次君臣对峙的局面,李隆基依旧没有下定决心罢免张九龄的宰相之职,看来必须得找个十足的事由,将李隆基彻底激怒。

机会,总是给耐心等待的人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