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句丽回来之后,李世民的心态似乎就已经变了:风波过后,大唐皇室再也经不起折腾了,李治这小子,虽然不是雄才伟略之主,可守成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当务之急,就是为他扫清身边的障碍,高句丽是外部的威胁,李世民肯定是要帮他拔除的,至于朝中的威胁,李世民也想亲自动手!
贞观十九年(645)十二月,李世民下诏:赐刘洎自尽!
刘洎,湖北省荆州江陵县人,祖上是南梁的高官,家族颇为显赫。
隋末的时候,刘洎为萧铣的政权打工,担任黄门侍郎。萧铣觉得他的能力很强,于是派他前往岭南收编城池,在刘洎的三寸不烂之舌下,五十余座城池相继归降,仗着这份功劳,刘洎马上就可以走上人生的巅峰。
遗憾的是,武德四年(621),唐朝大军南下,收编了萧铣的政权。
刘洎慌了,岭南怎么办?刘洎表示,他还没想好,只好先在岭南住下来,事实上,刘洎还有个选择,割据岭南,自立为王。
不过,刘洎是个文人,缺点就是喜欢患得患失,气魄不够。如果有铁饭碗和自主创业两条路摆在面前,他肯定会选择前者。
武德五年(622),刘洎主动上表投降,李渊顺势接管了岭南,并设置了南康州,刘洎则担任南康州都督府长史,代行一把手的职权。
从中央大员沦落为地方官员,这样的人生落差还是挺打击人的。不过,眼下过过苦日子不要紧,以后的苦日子还长着呢。
接下来的十年,大唐朝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家都很忙。再加上朝中人才济济,谁也没有注意到岭南刘洎的存在。刘洎的仕途原地踏步,一直到贞观七年(633),朝中大佬去世的去世,退休的退休,李世民才把刘洎调到中央,任命为给事中(正五品,有资格列席朝会听会)。
贞观十三年(639),刘洎升任门下侍郞(门下省二把手,正四品)。
贞观十五年(641),刘洎升任治书侍御史(御史台的二把手,正四品)。
贞观十七年(643),刘洎加授银青光禄大夫,散骑常侍(从三品)。
刘洎有什么特殊的本事吗?
准确地说,乏善可陈。如果非要说一个,那就是老成持重,四平八稳。刘洎的职业生涯,一直是走魏征的谏言路线,唯一不同的是,刘洎说话,李世民很少和他怄气,所以升官也在情理之中。
有一次,李世民召集三品以上的重臣饮酒作乐,席间君臣尽欢,李世民掏出毛笔,写了几幅书法作品,用来赏赐群臣。贞观一朝的君臣关系还是挺融洽的,比如这种时候,大家都是趁着酒劲抢皇帝的书法作品,谁抢到算谁的。
其中,有一幅飞白体的书法作品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关注,还没等李世民写完,群臣就围到了御案旁边,摩拳擦掌,准备动手去抢了。就在此时,一位老兄偷偷爬到了李世民的御座上面,李世民刚刚挥毫完毕,还没加盖墨章,这位老兄就把作品抢了过去,动作之快,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有人惋惜,有人暗骂,总归就是对失去作品的不满。
突然,有人蹦出这么一句话:“刘洎爬到皇帝的御座,这是亵渎皇帝的威严,按罪当斩啊!”
大家抬头看去,果然如此,一时间,群情激愤,不管是出于公道,还是私心,同事们都是奏请李世民拿刘洎问斩的意思。谁料想,李世民呵呵一笑,这事儿权当作个君臣佳话,就这样过去吧!
贞观十八年(644),刘洎升任门下侍中(门下省一把手,正三品)。
踩了皇帝的宝座,不但没有受罚,还可以升官,刘洎也算是可以笑傲江湖的存在了。古往今来,面对皇帝的宠幸,聪明的人懂得适可而止,收敛行为,愚笨的人则会变本加厉,至于刘洎,说不好是哪一种人。
贞观十九年(645),李世民征讨高句丽,命刘洎留守定州,辅佐太子李治,兼任太子左庶子、检校户部尚书,总管户部、吏部、礼部尚书事。
直到此时,刘洎算是走向了人生的巅峰。
李世民这样安排,就是看中了刘洎的稳妥。
临行之前,李世民特地叫来了刘洎,吩咐道:“朕马上就要御驾亲征了,任命你辅佐太子,实在是把江山社稷寄托在你身上,希望你能明白朕的深意!”
皇上寄予厚望,刘洎感动万分,为了表示自己的衷心,也为了让君臣的感情升温,刘洎回了这么一句:“您就放心出征吧!大臣们如果出现过失,臣立刻将他们诛杀!”
李世民欣赏刘洎的四平八稳,所以才愿意把大后方交给他打理,没想到,刘洎竟然说出这样不知轻重的话。刘洎啊刘洎,朕身为一国之君想杀个人都得三思而行,你动不动就想杀大臣,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儿,还是想拆朕的台啊?
李世民很不高兴,可还是耐着性子劝说道:“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你性情疏阔刚直,恐怕会因此获罪,你自己还是谨慎行事吧!”
李世民的敲打,并没有让刘洎反省自己。
从高句丽回来之后,李世民得了皮肤化脓性炎症,一直谢绝群臣的拜见。刘洎和中书令马周位高权重,自然有机会前去探望病情,出宫之后,以褚遂良为首的大臣便围了上去,想要打听皇帝老儿的病情。
刘洎神色郁闷地回答道:“圣体患痈,极可忧惧!”
意思就是,皇帝的病很重,着实让人担心啊。
没过几天,朝野便疯传一件事:说是刘洎曾经放出大话,说朝廷大事不足为虑,只需要依照霍光、伊尹的旧例,辅佐年幼的太子即可,实在不行,杀掉一批心怀鬼胎的大臣就可以了!
所谓年幼的太子,自然是指李治。
所谓的霍光、伊尹,自然是指刘洎。
据史料记载,谣言出来的时候,李世民并没有过多的搭理,直到他的病情稳定,他才将刘洎叫到跟前询问。这样的一个时间差,确实很有意思。
李世民:“刘洎,你有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刘洎:“陛下,臣只说过,圣体患痈,极可忧惧。马周可以做证。”
李世民叫来了马周,马周也是力证刘洎的清白。
有刘洎的陈情告白,又有中书令马周的力保,这件事其实完全可以就这样揭过去。刘洎踩踏李世民的御座,不也是这样过去了吗?
谣言发生的时候,李世民没有着急处理,其实就是信任刘洎,不想把这件事情闹大,可他后来又亲自过问此事,说白了,就是这段时间,李世民的思想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并不想放过刘洎。
面对马周的辩护,李世民叫来了褚遂良,而褚遂良一口咬定,刘洎确实说过大逆不道的话。好了,只要有人证明你有罪,这就足够了。
究竟是不是褚遂良诬告的,史书上一直就有争议。
唯一能肯定的是,李世民想要刘洎的命。
理由一:这些年来,刘洎仗着李世民的宠幸,越来越狂妄自大,踩踏李世民的御座在先,放出豪言要斩杀大臣在后,最后竟然放出皇帝病重的消息。事实证明,刘洎此人,难堪重任,如果放任下去,恐怕会捅出天大的篓子。
理由二:太子之争的时候,刘洎力保魏王李泰,已经深度参与到李世民的家事当中。在李世民的眼里,刘洎至少在主观意愿上,对权力有一种执着。
如果回到五年前,李世民或许会留下刘洎一条性命,成全君臣之间的一段美谈,可是如今李世民的身体每况愈下,而李治的政治智慧还没有培养起来,如果让李世民做出选择,那就是铲除掉潜在的政治风险。
就这样,刘洎成了高句丽战争后的第一个牺牲品。
李世民心里清楚,刘洎是冤枉的,本着宽大为怀的政策,李世民只杀刘洎一人,至于他的家属,全部无罪。
李世民去世之后,刘洎的儿子刘弘业想为老爹翻案,并状告褚遂良诬陷老爹,唐高宗李治本来想亲自过问此事,可是被有关部门压了下来。原因其实很简单:刘洎一案就是冤案,只要你过问,那就是太宗皇帝的问题。
光宅元年(684),武则天临朝称制,刘弘业再次为老爹翻案。
事实上,这件事情武则天可管可不管,可她知道两件事:褚遂良这小子曾经反对自己当皇后;如果帮刘家翻案,说李世民做得不对,正好可以提升她的形象。武则天大手一挥,追封刘洎的官职,正式为此案做了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