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贰 皇室的那些事 搞封建世袭制:如此复古,李世民要搞事情?(1 / 1)

讲完了西域,还是把镜头拉回长安城吧。

接下来要说的事,恐怕会让大家大跌眼镜。因为对李世民的名声非常不利,许多书里面都没有深入地聊过,基本上会颠覆大家对李世民的认知。

说起封建制度和郡县制度,各位看官可能不会太陌生。

所谓的封建制度,本质上就是分封制,盛行于商周时代。

掌握封赏权力的是中央的天子,比如周朝的就是周天子。接受封赏的人有很多,比如周朝皇室的成员、周朝宗室成员、外戚姻亲、功臣子弟,以及前朝的皇室贵族。

分封制的目的,其实就是将中央王朝的核心利益全部交给天子的家族,保证国家的利益自始至终都掌握在自家手中。

封赏的资源,基本上就是土地,毕竟在古时候,土地就是所有的生产力,只要你占有一块地盘,人口、财富随之而来。

被天子分封的一般叫作诸侯,比如齐桓公、秦穆公等。诸侯从天子那里得到土地,就掌握了这块土地上的所有权力,包括造钱、招募和训练军队、收税等,也可以理解为诸侯就是他一亩三分地上的“小天子”。

不过,诸侯想要获得天子的认可,还要遵守一些政治规则。

比如,天下只有一个共主,那就是中央政府的天子,要以他为尊。再比如,诸侯是代替天子管理,千万别以为你是独立的王国。天子要打仗的时候,诸侯必须无条件地派兵支援,一切开销自己承担。天子把土地交给你,那你就是最大的包工头,不管你自己如何经营,每年要给天子缴纳一定的赋税。每年还需要到国都向天子述职和表忠心,以便让天子放心地把土地交给你打理。

诸侯在自己的封地里,也实行封建制度,下面是卿大夫和士。卿大夫指的是诸侯的臣子,一般地位比较高,权力比较重,比如春申君、孟尝君。士指的是有才华的贵族,地位比卿大夫稍微低一点。在那个年代,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是统治阶层,老百姓心中的贵族。

分封制度是个好东西,可也有难以解决的问题。

比如,分封制度如果成为封赏的常态,那诸侯打了胜仗,或者新添了许多新贵,天子就得拿土地封赏他们吧,不然怎么说得过去。这样一来,天子的土地越来越少,贵族越来越多,双方的势力就失去了平衡。

再比如,天子能控制诸侯,要么靠血缘关系,大家都是一家人,要么靠武力威慑,让他们不能敢挑战你。可是在政治利益的面前,别说血缘关系,就是亲爹和亲兄弟也能下手。想想看,诸侯一旦得势,天子还能玩得转吗?

分封制度在中国持续了上千年,走到最后,因为周王朝的衰落,逐渐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野心勃勃的诸侯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抢夺土地,大兴战争,以至于爆发了春秋战国之乱。

秦始皇是个明白人,他看出了分封制确实不利于中央集权,更不利于他的长久统治,于是果断放弃了沿袭千年的分封制度,进而采用郡县制。这样一来,中央政府不再通过世袭贵族去管理地方,而是由皇帝本人亲自任命郡守。

至于贵族,对不起,请你靠边站!

汉王朝虽然继承了秦始皇的郡县制度,可是旧势力还是没有放松对权力的控制,从劳动人民中间选拔人才,也仅仅停留在“举孝廉”这样的层次。

在郡县制度下,贵族们可以选择在中央朝廷担任官职,也可以选择霸占一方土地,靠着收租子和拿着朝廷高额的养老金过活。不过,在那个年代,贵族当然是两个都会选择,因此日子过得非常滋润。

事实证明,郡县制度确实比分封制度要强很多。

想想看,中央政府释放了地方的生产力,通过人事上的改革,让更多有才能的人担任郡守,国家可以逐渐地强盛起来。最明显的好处就是,皇帝的权力更大了,皇帝这个职业也越来越有意思了。缺点就是,王朝怎么越来越短命了呢?

周朝实行分封制度,国运长达八百年。

秦朝实行郡县制度,国运两代而已。

汉朝实行郡县制度和分封双轨制,国运撑了四百年。

这是个两难的选择啊。

不过不要紧,皇帝们经过不断挣扎,最终还是选择了郡县制度,因为这样可以保证他们自己过得很好,至于家族绵延的事儿,还是交给天意吧。

分封制度之后,遗留下的是门阀贵族,其实两者的性质都是一样的,不利于中央朝廷的控制。隋文帝出生的时代,使他深切地感受到,豪门贵族对权力的控制可以将天子玩弄于股掌之间,可以随时取皇帝而代之。

作为智商和情商双高的人物,他自然不允许豪门贵族继续纵横在中央朝廷的权力疆场之上,因此科举制度就这样诞生了。隋文帝没法将豪门贵族彻底消灭,只能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不断挤占豪门贵族在中央朝廷的名额。

事实证明,底层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寒门学子一代代的努力之下,尤其是唐宋之后,门阀贵族除了家世显赫,在政治斗争、治理国家上完败给读书人,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些都是后话。

李渊做了皇帝之后,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自己的江山永固,如何让李家天下代代相传。

于是乎,李渊想到了一个办法,大肆分封自己的儿子,还有宗室的兄弟和侄子,让他们人人都顶着王爷的帽子,个个手里都掌握着土地,就连刚刚出生的婴儿,也都得到了王位。李渊相信,谁都会背叛他,唯独姓李的人不会背叛,就算是背叛,江山还是在自家的手里,岂不是最保险?

李世民虽然和老爹不是一路人,可是在江山永固、分封家人的事情上,态度出奇一致。至少在李世民的心里,他是认可老爹做法的。

武德九年(626)十一月,李世民上位没多久,就在朝廷议政大会上提出了一个问题:“爱卿们,把皇族子弟都封为王爷,对江山永固有好处吗?”

封德彝回答道:“陛下,在此之前,只有皇子和皇帝的兄弟才会被封为王爷,宗室如果没有大功于朝,是不能分封的。太上皇分封了大批的宗室,又赐给了许多仆役,这已经是破了前朝的纪录,对朝廷来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负担啊。”

李世民:“你说得非常对,朕做天子就是为了恩养百姓,怎么能够拿百姓的血汗钱去养活李姓宗室呢!”

君臣一番对话之后,李渊亲封的宗室郡王悉数降为县公。

问题是,李世民说的是真心话吗?他刚刚上位,拿李姓宗室开刀是什么意思呢?既然很关心李唐的国运,他的解决办法又是啥呢?

贞观元年(627)八月,在一次小范围的议政会议上,李世民再一次向李唐高级官员抛出了一个议题:朕想让子孙长久,社稷永安,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不管在任何场合,老板屡次提出他的问题,说明他很想知道答案,这一定是他最关心的事儿。李世民话音刚落,群臣就陷入了沉思,讨论过程究竟是什么样的,谁也不知道,但是萧瑀最后说到了点上。

萧瑀:“陛下,臣认为夏、商、周三朝因为实行封建制度而国运长久,秦国兼并六国,废除分封制度,才两代就灭了国。西汉虽然实行了郡县制度,但是依旧靠刘姓王爷镇守边疆,大汉才有四百年国运。魏晋再次将分封制度废除,因此迅速灭亡。由此可见,分封制度确实可以让国运长久啊!”

请注意,萧瑀的意思,并不是给姓李的人封一个王爷的爵位,而是实行古时候的分封制度。封王只不过是名义上的尊贵,而分封是让王爷前往藩地,可以行使藩王的权力,这可是完全不一样的性质。

据史料记载,李世民对萧瑀的回答非常满意。

如果所料不错,李世民想要推行分封制度的念头恐怕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他在朝堂抛出这样的话题,目的就是为了试探各方的态度。

大臣们该说就说,可满朝大臣心知肚明,分封制度已经被历史淘汰,李世民就算想要复古,恐怕推行起来的难度也很大。因此,大家似乎达成了一个默契:李世民自己不嚷嚷着推行分封制,咱也不必上赶着帮他推,走着瞧呗。

其后的数年,李世民为了应付纷繁复杂的朝局和边疆的外交关系,分散了许多精力,分封一事再也没有提及。贞观五年(631)二月,李世民突然下诏:封皇弟李元裕为郐王,李元名为谯王,李灵夔为魏王,李元祥为许王,李元晓为密王。封皇子李愔(yīn)为梁王,李恽为郯王,李贞为汉王,李治为晋王(也就是后来的唐高宗李治,此时年仅3 岁),李慎为申王,李嚣为江王,李简为代王。

与此同时,李世民再一次抛出了分封制度的话题,而且来势汹汹。这一次,群臣觉得有些不妙,感觉李世民真的想恢复古制,推行分封制度啊。

站在丹陛之下的都是学富五车、胸怀韬略的名臣,这帮人比猴子还要精明,他们深知,如果此事处理不好,极有可能改变后续的历史,也会让唐朝的发展前景变得扑朔迷离。令他们欣慰的是,李世民还不是一意孤行的皇帝,还能听得进话,因此大家开始搜肠刮肚,准备用大道理说服李世民放弃这个疯狂的想法。

来吧,臣子们,擂台已经搭好,开始排队唱戏吧。

魏征:“陛下,您想想,我们这些官员都是靠俸禄生活,如果分封诸王,让他们建立诸侯国,国家的税收不就直接给他们了吗?长安一带的赋税本来就不多,完全仰仗外地,如果把土地都给了王爷,到时候国家经费短缺,这可怎么办?再加上边境情况复杂,一旦出现战事,向诸侯国征兵将会非常困难啊!”

平日里,魏征就是什么都敢说,不过这一次,关乎李世民和皇子们的信任问题,发言还算比较收敛。他从国家财力、军事部署的角度给李世民提醒,认为分封制度不可行。说白了,到时候国家要用钱,朝廷要打仗,你得有把握让这帮王爷拿出钱才行啊。

李世民不置可否,还想再听听。

礼部侍郎李百药:“国家运数长短,全部由上天决定。尧、舜、禹都是大圣人吧,可他们也没法让国运长久啊,刘邦虽然出身低微,上天却给了汉朝四百年的国运。如今,陛下让皇室宗亲都有自己的封国,几代之后,皇子们骄奢**逸,互相攻伐,对老百姓的危害非常大,还不如朝廷随时更换郡守县令呢!”

李百药也是个聪明人,挑拨离间的话不说,皇子的坏话嘛,点到为止。他的观点很明确,国运长久都是老天爷的安排,甚至和皇帝的本性都没有关系,李唐应该顺应时势,该怎么走就怎么走,该走多久就是多久。

点睛之笔就是:李世民,你难道要和老天爷反着来吗?

李百药将讨论的气氛直接推向了**,文武大臣不断接力,说得吐沫横飞,这一次,大家不是因为政治利益斗争,而是将矛头直接指向了李世民。

中书侍郎颜师古看到李世民的脸色有点阴沉,知道如果大臣不让步,今天的事恐怕难以收场,因此提出了一个比较折中的办法。

颜师古:“陛下,如果要分封的话,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为了朝廷的长治久安考虑,可以分封亲王的儿子,要以州县相隔,互相牵制,让他们同心协力,扶持皇室。

同时,为藩国设置的官吏,必须由尚书省选拔录用,除了中央朝廷的法令外,不允许他们擅自实施刑罚,其他的事儿也都要订个规矩。”

形势很明朗,绝大多数人都是反对的,此事难度很大。

李世民:“朕再想想吧。”

贞观五年(631)十一月,李世民突然下诏:皇室宗亲以及勋贵大臣,应该让他们担任地方行政长官,并将官职和爵位传给子孙,如果没有太大的变故,朝廷不得随意废除,各部门可以明文规定条例,随后上报给中央朝廷。

说白了,李世民退了一步,不再坚持分封诸侯一事,但是州县的长官必须换人,由李世民亲自指定皇室宗亲以及勋贵大臣担任。这样一来,他们不仅有世袭罔替的爵位,还能接触到地方实权,李世民觉得自己能拿得住他们。

这样的制度,基本上颠覆了南北朝以来权贵阶层淡出政治舞台的历史趋势,之前是门阀士族的天下,李世民反对门阀士族,却想把皇族子弟扶持上位。

按照这种世袭罔替的分封制度,朝廷各州的刺史、长史、司马、县令等职位恐怕会逐渐回到门阀手里。寒门学子从下而上的晋升渠道将会被权贵再一次蚕食,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科考制度将会逐渐失去意义。

问题是,这样的制度能够实行下去吗?还是那句话,能实行的才算数,不能实行的,只是天方夜谭。

想想看,李世民分封的皇子和宗亲年纪都还小,十几岁的算正常,许多都只有几岁,把他们封为一州刺史,他们能够有何作为?如果给他们再安排一批辅佐的臣子,能够保证他们对朝廷忠心不二?

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人心都是自私的。在政治利益的面前,谁都敢铤而走险,西汉的“七王之乱”,西晋的“八王之乱”,包括前朝的汉王“杨谅之乱”,还不能说明问题?不可否认,这样的制度就是取祸之道。

更何况,古往今来的官员都希望能钻到中央朝廷,毕竟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才好出成绩,谁愿意外放到地方为官?有谁愿意以中央大员或者皇子宗亲的身份前往地方,为李唐王朝看守门户?别说一般的勋贵大臣不愿意,一向养尊处优的皇子和宗室王爷更是不乐意。

李世民根本就不了解朝中勋贵大臣和皇子们的真实想法,一味地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他们身上,结局自然不被看好。

贞观十年(636)二月,李世民终于动手了。

封李元景为荆州(今湖北省荆州市)都督,李元昌为梁州都督,李元礼为徐州都督,李元嘉为潞州都督,李元则为遂州都督,李灵夔为幽州都督,李恪为潭州都督,李泰为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市)都督,李祐为齐州都督,李愔为益州都督,李恽为安州都督,李贞为扬州都督。

贞观十一年(637)六月,李世民再次下诏:封李元景等二十一王的刺史之职世袭罔替,长孙无忌等十四个勋贵大臣的刺史之职世袭罔替,没有特殊缘故,不得废黜。

这是多么大的恩典,世袭罔替啊!

皇子和大臣们又是什么反应呢?大家毫无反应,直接漠视了李世民的诏令。李世民突然发现,自己遭到了兄弟、皇子和所有大臣的孤立和反对。

在李世民的眼里,这是天大的好事啊。他们身上都有国公爷的爵位,再搞个铁帽子,然后配点儿实权,还能留给后世子孙,还有比这更划算的生意吗?

遗憾的是,此后的两年,谁也不愿意搭理李世民的任命,因此这道诏书搁置了两年之久。皇权和臣权在博弈,看谁能继续低头吧。

贞观十三年(639)二月,李世民按捺不住自己的怒火,下旨催促已经得到分封的人前往地方就职,语气非常严肃和紧迫。然而,令李世民没想到的是,他的诏书遭到了所有朝臣的反对,接下来的几天,奏折如雪花般飘到他的龙案之上。

太子左庶子于志宁:古今事理不同,分封制度不是长治久安之策,希望皇帝能够慎重考虑,收回成命。

侍御史马周:实行世袭制度,如果后人出现了糊涂蛋,或者品行不好,残害百姓怎么办?如果让未成年的儿子承袭父职,百姓们必定遭殃,国家也会因此动**不安。

如果朝廷想取消他的世袭职位,如何面对他们的先人?如果保留他们的职位,如何掩盖罪行,如何照顾百姓的感受?最好的办法是,朝廷给他们食邑封户,如果真有才能,再量才授予官职,使他们享受世代恩宠。

好吧,这些人的地位太低,说的话李世民听不进去。

李世民的小舅子长孙无忌也表示了反对。

此时,长孙无忌是朝中的司空,位极人臣,但是李世民还是给了他一个赵州刺史的指标,没事就催促他前去赵州任职。长孙无忌彻底无语了,他想不明白李世民到底是为了什么,作为臣子,他又不得不拿出公事公办的姿态。

长孙无忌给李世民上了一道奏折,大致的意思是:陛下啊,自从您下诏以来,我们做臣子的如履薄冰。李姓的宗室更是忧心忡忡,坐卧不安啊。夏、商、周三朝搞封建制度,是因为无法有效地制衡诸侯,只能以利益收买他们,并不是这种制度可以让国运长久啊。两汉以来,废除了诸侯国,以郡县治理国家,这才让帝国走上正轨。如今因为我们这些人,您又重新起用古制,恐怕会扰乱王朝的纲纪,如果碰上了愚昧无知的不肖子孙,有些人触犯国家法令,自取灭亡,或者因为袭封的赏赐遭到灭顶之灾,那得多可怜。希望陛下停止赐封世袭刺史的旨意,让我们能保全性命。

讲道理,李世民不听。

长孙无忌已经彻底崩溃了,皇帝是不是犯迷糊了,为啥就一根筋呢?按照公事公办的态度,李世民肯定不会答应了。于是,长孙无忌开始发动自己的儿媳,也就是李世民的嫡长女长乐公主,让她去劝李世民回心转意。

长乐公主是自家人,说起话来非常直接:“老爸啊,朝中的大臣心中怨恨很深啊,大家都说为了打下李唐江山,吃了无数的苦,眼下天下太平,国家富足,正准备来享福,你却要他们到外地去受苦,说您不厚道啊!”

面对长乐公主的直白劝谏,李世民良久无语。

李世民觉得,自己是一片好心,不惜割地分封,让这帮人可以和李家共享万世富贵,可没想到大家完全不领情,还有一片埋怨之声。

贞观十三年(639)二月,在皇族和大臣的一致声讨下,李世民被迫下旨:停止世袭刺史的诏令。至此,持续了十多年的分封制度和世袭刺史的事情就此搁置。

回过头来再看,李世民不惜用了十年的时间,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力推分封制度,究竟是什么样的考虑呢?史书上没有明说,不过可以肯定,李世民确实想要追求国家的长治久安,至于靠什么办法,李世民也没有完全想好。

总而言之,李世民觉得还是只能靠人,要么是血缘关系浓厚的人,要么是对他忠心耿耿的人。巧的是,贞观一朝的君臣关系堪称中国历史上的奇迹,别说李世民为此欣慰,就连后世的人也对他们的关系感到不可思议。这恐怕也是李世民力推长孙无忌等人世袭刺史的根本原因。

有这些自然是不够的。

要说揣摩人心,李世民还是有水准的,他肯定知道,人终究是会变的,除了信任,还有什么能够说服他坚定自己的信心呢?

如果所料不错,应该是摆在眼前的事实。

李世民是一个非常喜欢看历史书的皇帝,几乎到了痴迷的状态,如果有图书馆,他应该会天天泡在里面。历史书里最吸引他的就是前朝治国理政、皇帝心术的内容,贞观史书上关于他读书治国的记载屡见不鲜。

还是李世民最关心的那个问题,从夏朝开始,一直到隋朝,哪个朝代活的时间最长?答案呼之欲出:夏朝四百七十年;商朝六百五十年;周朝七百七十年;汉朝四百三十年。

准确地说,从夏朝开始实行分封制,一直到周朝的分封制度到达鼎盛,王朝活的时间也是越来越长。汉王朝和封建制度沾了点边,还能撑到四百年。再来看看秦王朝、魏蜀吴、东西晋、南北朝,尤其是力推改革的隋朝,凡是和封建制度不沾边的,基本上都是死得最快的,这就是摆在眼前的事实啊。

李世民和众臣商议此事的时候,也多次提到了这些历史。

除此之外,分封制还有个明显的特点:权力制衡玩得最好。

周天子的套路就是,把国土切成最小块的,让你们苟活在其中,就算你有反抗的心思,也没有这个实力。别说中央政府可以弄死你,旁边的小弟也不会任由你坐大!随后的几百年,诸侯们每天睁开眼,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在丛林中挣扎求生,而不是找周天子的晦气,大家都想坐大,所以只好互相开战,周天子稳坐钓鱼船,有时候出面干预一下,刷点存在感,多么美好的事儿。

就算是到了周朝灭亡的时候,诸侯们也在精打细算,究竟是灭掉毫无油水的周天子划算,还是兼并强大的诸侯划算?傻瓜也明白,周天子就一个都城,所以到了最后,反而是周朝比其他的诸侯活得时间更长。

别说周天子活得没有尊严,没有体面。在乱世之中,好死不如赖活着,谁活的时间长,谁就有笑到最后的资本。宗庙都没了,还扯其他的干吗?

李世民想让唐朝活得久,自然要效仿封建制度。

李世民不是傻瓜,推行封建制度肯定会遭到大家的反对,也是历史的退步,可他为什么还要坚持己见呢?唯一的解释就是,他确实有自己的考虑。然而,他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众人不认可,要推行分封制度,先和众人闹矛盾,这可不符合他的初衷,所以这件事一直僵持了十几年的时间。

在推行分封制度一事上,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李世民和所有人一样,只是个凡人,会犯凡人都会犯的错。李世民的英明之处在于,他善于纳谏,能够在关键时刻悬崖勒马,为大局着想,所以唐朝并没有出现复古版的分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