捌 群雄逐鹿在中原 王世充:营销玩好了能当皇帝(1 / 1)

李渊将西北和河东收入囊中,洛阳就成了下一个目标。

还是看看王世充在干吗吧!

李密被杀,最开心的人就是王世充。

遥想当年,他巴结皇帝,坐上升迁的火箭,屠杀三万降卒,威震江淮,临危受命,成为官军总指挥,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啊!自从碰到了李密,王世充的人生就掉入了无底深渊,凡是能败的战争,一场都不落下,凡是能胜的战争,也可以被李密翻盘,这是何等的悲摧人生啊。

眼下好了,李密位列仙班,王世充不仅少了个敌手,还收编了瓦岗军的残余势力,最令人振奋的是,我夺回了回洛仓、兴洛仓,以后再也不用为饿肚子的事儿发愁了!洛阳的包围被解除之后,王世充身心愉悦,走路带风。

你,你,还有你,都给老子靠边站!

哟,这不是皇泰主杨侗嘛,今儿个心情很不错啊。不过,臣有个坏消息要告诉你,你的帝王生涯恐怕马上就要结束了。据史料记载,李密被杀之后,王世充对杨侗的耐心明显少了许多,忌惮也少了许多。

在王世充的授意下,杨侗很不情愿地下了一道任命诏书:封王世充为太尉、尚书令,许王世充节制内外诸州的军政大事。

古往今来,走向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是每个男人都渴望的事儿,可数来数去,也就那么几个人做到了。王世充是命运之神的宠儿,从一个打工仔变成最高统治者,还能用什么词来形容他的心情呢?

唯我独尊,不错,就是这个词儿!

为了让唯我独尊的体验感更加强烈,王世充大刀阔斧,给自己的府邸做了豪华的精装修,随后换了块明晃晃的鎏金牌匾:“太尉府”。

王世充的家世一般,靠溜须拍马和镇压起义军得宠,深受同僚们的鄙视,再加上根基在江都,洛阳城中的达官显贵,似乎不愿意买他的账。

比如,大伙儿还是在朝廷办公,至于太尉府,一边儿玩去!

王世充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想要开创一番宏图霸业,自然不能允许这种事情存在,好啊,既然你们不买账,老子自己开朝廷。

先前,王世充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在朝中的关键岗位安插了不少亲信。后来,又提拔了一批依附他的朝臣,逐渐控制了朝局。最后,王世充在太尉府开设编制,将隋朝的重臣全部纳入太尉府的体系,彻底架空了中央朝廷。

自古以来,实力决定了权力,实力在哪儿,权力就得跟到哪儿。

说白了,有话语权的朝臣全在太尉府混日子,中央朝廷还有什么意义?你们这帮大臣,想要继续在官场上混,必须拜到太尉府的门下。搞定中央朝廷之后,王世充便想着收买洛阳士子和老百姓的人心。

武德二年(619)正月,王世充在太尉府门前竖起了三个牌子:

第一块:求文学才识,堪济时务者。

第二块:求武勇智略,能冲锋陷敌者。

第三块:求身有冤滞,拥抑不申者。

意思是,只要符合这三条中的一条,就可以直接给王世充上书陈事。

在隋朝,你想踏入官场大门,端着朝廷的铁饭碗,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没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纷纷上书言事,希望借此机会得到王世充的青睐。拥有一身武艺的,直接在大门口耍起大刀,舞起长枪,希望求得进身之阶。身有冤屈却状告无门的百姓,更是希望王世充能给他们的命运带来转机。

据史料记载,这三块牌子刚一挂出来,王世充的大门就被挤爆了,场面之火爆,群情之激动,堪比后世的房地产营销中心。再看看王世充,不管阿猫阿狗前来投书,全都是笑脸相迎,嘘寒问暖,俨然房地产销售的首席代表,唯恐你的人生轨迹会出现半点偏差。

“保证让您满意!”

“您说得太对了!”

“我一定好好采纳您的意见!”

这些,就是王世充当年干的事儿。

自古以来,权臣想要谋朝篡位,要么是功高震主,完全架空了皇帝,走武的路线,比如东汉末年的曹操。要么让自己远近闻名,让天下人都知道你的贤明,让所有人都臣服于你,求着你做皇帝,这是走文的路线,比如西汉末年的王莽。

客观地说,王世充平定了江南的叛乱,又将宇文化及、李密等人阻击在洛阳城下,武功方面还算做得不错,不过也只能和李密、窦建德等人平分秋色,远不及当年的孟德兄弟,拿不上台面来说事儿。

因此,王世充只能选择第二条路,走阴柔的路线。

问题是,王世充挂出三块招牌,不单纯是为了“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政治作秀的可能性恐怕会更多一些。据史料记载,王世充开了许多空头支票,画了许多大饼,可真到了落实的时候,却没办成几件事。

当时,隋朝的马军总管独孤武都一家人就看清了王世充的嘴脸,认定他是个卑鄙无耻的小人,专门搞一些儿女情长的事情来取悦下属,根本就不是中兴大隋的料,因此暗中勾结唐军,意图出卖洛阳城,最后被王世充斩杀。

政治家嘛,受到对手的质疑是很正常的事情。要想干成大事,都得具备“唾面自干”的优良品质。对王世充来说,辱骂、猜疑、鄙视,都是弱者的情绪,都是浮云!王世充要的就是天子之位,其他的一切都是事前的铺垫,仅此而已。

事实上,事情发展到现在,绝大部分朝臣都已经知道了接下来的套路:出现各种祥瑞,群臣劝谏,加九锡,总百揆,最后接受隋帝的禅让,自己做皇帝!

有趣的是,王世充因为求贤一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让群臣对他的人品产生了严重的质疑,导致称帝的进程受到了意料之外的耽搁。

耽搁之处在于,没人带头劝谏啊!王世充的吃相确实太难看了,众人便反其道而行之,就是不让你如愿以偿!王世充很无奈,还是自己动手吧。

武德二年(619)三月,王世充上奏:自己想去攻打新安。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帝位罢了!

行军途中,王世充召集群臣开了一次中高层官员的座谈会,俗称洗脑会。

王世充:这些年,老哥带着兄弟们东征西讨,灭了多少反隋的起义军!洛阳城下,老子和李密苦苦纠缠,这才换来了大家的幸福生活!要不是老子,元文都这帮傻蛋早就将洛阳城拱手送人了。

王世充对过往的事情如数家珍,讲得唾沫四溅,欲罢不能。

众人却听得昏昏欲睡,恨不能咬舌自尽。

临近结尾的时候,王世充抛出了一个话题:像他这样积极向上,工作勤勉的优秀官员,有关部门是不是得考虑让他的职业生涯更上一层楼,让他在更关键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比如说,让皇泰主将帝位禅让给他?

搞了半天,还是要说做皇帝的事儿。

既然老大明说了,群臣也就不能再继续回避。

第一次讨论,意见产生了明显的分歧。

支持者:太尉府长史韦节、杨续,太史令乐德融。

他们认为,隋朝天数已尽,如今又出现了祥瑞之兆,太尉应该顺天应人,不必和大家商议,如果继续拖延,恐怕王朝就要走下坡路了。

反对者:兵曹参军戴胄。

他觉得王世充已经位极人臣,差不多就得了,不要到时候弄得家破人亡的。

和稀泥者:李世英等人。

他们认为,四面八方的群雄愿意投奔洛阳,主要是看到了王世充中兴大隋的希望,如果王世充着急称帝,大家恐怕会纷纷离去,得不偿失。

第一次会议,王世充在试探群臣的底线。总之,大家说什么都是对的,没必要把关系搞得太僵。很快,王世充就组织了第二次讨论会议:你们说的都很对,既然做皇帝有点着急,要不先搞个加九锡的典礼?

自古以来,凡是接受禅让的皇帝,都必须走加九锡的过场,这是先祖们留下的礼仪制度,禅让的标准动作。由此可见,王世充一直在掌控着称帝的节奏。

谁料想,王世充的话音刚落,兵曹参军戴胄就站了出来,力劝王世充不要行此昏着,情绪非常激动,大有抱头迎柱的意思。

王世充愤怒了,做皇帝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现在只不过是走走过场而已,皇帝我不做了,先退一步,群臣也退一步,既符合礼制,大家面子上也好看,你戴胄是个什么玩意儿,是想邀名买直,还是太没眼力见儿?

不管是哪一种可能,王世充都下了一个结论:此人不堪重用。

王世充:“戴胄啊,和你商量个事儿,要不你就去做郑州长史,和我的侄子王行本一起镇守虎牢关吧!”

领导说要和你商议,可别真以为是听取你的意见,否则就是自取其辱。赶走戴胄是个明显的政治信号,王世充准备和反对派翻脸了。随后,王世充让段达前往洛阳,想要说服(威胁)皇泰主杨侗给他加九锡。

杨侗虽然知道王世充称帝的心思,却还是有点难过和不舍,为了刷一下即将要消失的存在感,杨侗向段达哭诉道:“郑公平定李密之后,已经官拜太尉,自此以后,并没有特别的功劳啊,待天下逐渐平定,再论此事也不晚吧。”

段达酷酷地说道:“陛下,郑公想要一个九锡!”

皇泰主杨侗:“好吧,那随便你!”

武德二年(619)三月十二日,段达等人以皇泰主的名义下诏,封王世充为相国,让他持饰有黄金的斧头,总理百官政务,爵位晋封为郑王,加九锡。

搞完了这套把戏之后,接下来就是造舆论了。

在古代,不管是王侯将相,还是平民老百姓,都很笃信老天爷的意思,收成好不好,要问雨神和太阳神;能不能生孩子,要问送子观音;权臣要做皇帝,自然要问老天答不答应;皇帝做得合不合格,也得让老天来回答你。

有一天,东都来了个名叫桓法嗣的道士,号称擅长解释占卜图书。

桓法嗣说,自己无意间得到了一本奇书,书名叫《孔子闭房记》,书中有个男人拿着一支竹竿在赶羊。王世充问他是何意,桓法嗣说道:“隋朝皇帝姓杨,一支竹竿就是一干,合起来是个王字。王在羊后,预示相国将代隋自立。”

桓法嗣又拿出了庄子的《人间世》《德充符》呈递给王世充,解释说:“上篇谈‘世’,下篇谈‘充’,这就是相国的名嘛,预示您应当恩德遍布人间,顺应天命当天子。”

王世充乐了,这老道士住在仙山之中,觉悟就是不一样,情商就是高啊。不留下来做官简直就是暴殄天物,那就封他做个谏议大夫吧!

王世充受了启发之后,下令捕获了不少飞禽走兽,在它们腿上绑满了布帛,上面写着王世充如果不做皇帝,天理不容之类的话。这些鸟兽刚刚放飞,就有人将他们擒获,以祥瑞之由进献给了朝廷。

洛阳的官员心知肚明,还差最后一道程序。

武德二年(619)四月,王世充派遣太尉府长史韦节、杨续,太常博士孔颖达等人制定了接收禅让的所有文书和礼仪,随后派遣段达、云定兴等十几位朝廷重臣前往洛阳宫,恳求皇泰主能够效仿尧舜之礼,将帝位让给王世充。

欺人太甚,乱臣贼子啊。

杨侗早就受够了这帮大臣的虚伪和无耻,当即拍桌子怒吼道:“天下是隋文帝打下来的,如今隋朝国运未亡,怎么能提这种话呢?”

群臣:“陛下,太尉厥功甚伟,深得人心,陛下应该……”

杨侗:“你住口!如果老天爷不让我杨家坐江山,何须搞什么禅让典礼!各位不是祖辈旧臣,就是朝廷功勋,连你们都说出这种话,朕还能指望什么!”

段达等人没想到,皇泰主的性子居然这么刚烈,一脸迷茫地退出了大殿。

小娃娃发火了,就因为你发火,老子就不做皇帝了?可笑之极!

第二天,王世充又派人前来传话:“如今天下尚未安定,需要立年长一些的人作君主,待到天下安宁,一定公开恢复您的帝位,决不违背原先的誓言。”

这样的承诺,实在是有失王世充的身份,连杨侗也无力反驳了。

王世充称帝心切,管不了那么多虚礼,他直接派兄长王世恽将皇泰主软禁在含凉殿,并于武德二年(619)四月初五正式发布诏书:皇泰主将帝位禅让给他了。

武德二年(619)四月初七,王世充在洛阳正式登基称帝,国号为郑,大赦天下。

武德二年(619)四月初十,王世充下诏:

封长子王玄应为皇太子,次子王玄恕为汉王;皇泰主杨侗为潞国公;苏威为太师,段达为司徒,云定兴为太尉,张仅为司空,杨续为纳言,韦节为内史令,王隆为尚书左仆射,韦霁为尚书右仆射,齐王王世恽为尚书令,杨汪为吏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