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到这里,有个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骁果卫将士的怒气确实很大,可江都宫的军事政变,真的是骁果卫主导的吗?这句话说出来,恐怕就有人质疑笔者的历史水平,书上写得很清楚,兵变是司马德戡策划的,司马德戡是骁果卫的首领,这件事还有任何疑问?

事实上,司马德戡并非骁果卫的真正首领。

先说说司马德戡这个人。

司马德戡(580—618),扶风雍县人氏,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是杀猪卖肉。

不过,司马德戡并非出生在杀猪世家,他的父亲司马元谦官居北周王朝的都督,还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不幸的是,司马元谦早早去世,留下了司马德戡和他的母亲和氏,在那个年代,孤儿寡母,无依无靠,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司马德戡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拿起了屠刀,开始和大肥猪为敌。

后来,司马家来了个和尚,此人名叫释粲,可能是下山化缘来的,得知司马德戡的母亲是个寡妇,于是生了还俗之心,在司马家住了下来。和尚还算是本分的人,占了别人老婆的便宜,也没忘记教育别人的子女。在和尚的教导下,司马德戡白天杀猪,晚上读书,文化水平和武力值齐齐飙升。

开皇年间,司马德戡也不知碰到了什么机缘,居然做到了皇宫的侍官,进而被提拔为大都督。当时,杨素执掌朝政,刻意招揽党羽,司马德戡便拜了他的码头上,由于司马德戡能说会道,善于揣摩人心,因此深受杨素的喜爱,在老板的举荐下,司马德戡被加封为仪同三司。

隋大业三年(607),司马德戡跟随隋炀帝征伐辽东,因功升迁为武(虎)贲郎将。

虎贲郎将,隶属于朝廷的卫府。

按照卫府编制,最高首领是大将军,官居正三品,大军区司令员,下设两个将军,官居从三品,大军区军长级别,再往下便是虎贲郎将,官居正四品,师长级别,再往下便是虎牙郎将,副师长级别,官居从四品。

也就是说,司马德戡其实是卫府的将领。

再来说说骁果卫。

大家都知道,隋朝规模最大的其实是十六卫府兵,而骁果卫的诞生,主要是为了解决高句丽战争的疑难杂症。

战争时期,骁果卫拥有无与伦比的战略地位。不管是晋升的机会,还是军队一把手的级别(正四品),和卫府相比都不逊色。事实上,骁果卫的表现确实对得起隋炀帝给的待遇,打辽东城的时候,就是这支军队冲锋陷阵,力挽狂澜。

一句话总结:骁果卫是骁勇善战的野战军背景。

按照隋朝的军制,骁果卫的最高长官叫左、右折冲郎将,官居正四品,左右各三人,副首领叫左、右果毅郎将,官居从四品,左右各三人。此外,骁果卫还设置了左、右雄武府,首领分别为左、右雄武郎将,级别不详,左右各三人,下设左、右武勇郎将,级别比雄武郎将低一阶,左右各三人。

按照现代的管理理论,一个团队想要高效的运作,必须有最高的决策人,此人负责重大信息的收集,团队的决策,业务的沟通,最关键的职能就是,哄好幕后的大老板,进而获取源源不断的支持和资源。

明朝的锦衣卫最高首领叫锦衣卫指挥使,东厂、西厂的最高首领叫东厂掌印太监,他们的首领天天围着皇帝转,自然可以把团队搞得红红火火。就算是隋朝的十六卫府,也有官居正三品,地位超然的大将军。

再来看看骁果卫,设置了一堆自说自话的高级别郎将,可整个军队却没有一名地位超然的带头大哥,更没有人可以和皇帝直接对话。

时过境迁,咱们没办法去了解隋炀帝当时的想法,可这样的团队架构,造成了一个无可挽回的悲剧事实:骁果卫有中层将领,却始终没能培养出举世罕见的超级无敌大将军,也没能培养出懂得溜须拍马,会走上层路线的军事政治家。

记录在册的折冲郎将有两位。

沈光:江南人氏,特长是骑马,打仗也很卖命,颇得隋炀帝的青睐,悲剧的是,此人就像是三线的女演员,有著名导演的力挺,可就是红火不起来,隋炀帝被杀之后,沈光感念皇帝的提拔,暗中组织力量对抗宇文化及,后来英勇就义。

赵行枢:隋朝的超级富二代,靠钱财开路,打通了宇文述家族的关系,后来被举荐为骁果卫的折冲郎将,可没干多久,就跑到卫府做了从四品的虎牙郎将,后来直接跟随司马德戡、宇文化及革了隋炀帝的命。

说白了,一个团队如果没有人人敬仰,拥有话语权的核心人物,想要在丛林中出头,该有多么的困难!这也是骁果卫政治地位一直都很尴尬的原因。

隋炀帝南下江都之后,骁果卫野战军的优势**然无存。

要不把江都宫交给你们来打理?对不起,骁果卫擅长打野战,不适合搞皇帝的禁卫保护工作,而且骁果卫的军中没有隋炀帝可以放心托付的将领。

既然这样,你们就驻守在江都宫的外围(敌人进攻时,第一批战死的炮灰),防范敌人来袭吧!至于江都宫的防御,还是由左右监门府、左右卫府来打理!

前面已经说过,隋炀帝南下江都之后,骁果卫将士的不满情绪最先爆发。

问题是,卫府将士的老婆难道就在他们的身边?难道他们就没有男人的生理需求?骁果卫将士作战勇猛,所以生理需求比卫府将士要更猛烈一些?别人可以半年一次,他们就必须每天好几次?答案显而易见,其中另有隐情。

隐情就是,朝廷不给力,没机会建功立业;家眷又在关中,思乡心切;地位比不上卫府士兵,升迁没可能。结果就是,大家都想回老家。

那么,谁将会是策马扬鞭自奋蹄,追逐自由随我心的叛逃将领呢?

据说,是一个叫窦贤的骁果卫郎将,此人实在是绷不住了,拉了一堆关中子弟,乘着月色的掩护,朝西狂奔而去。

任何年代,做逃兵都是不可饶恕的事儿。

窦贤的背叛让隋炀帝怒火中烧,暴跳如雷,也感觉到了危机,为了遏制住这股子歪风邪气,隋炀帝从马厩调出了一批千里马,派遣最精锐的骑兵前去追杀,并成功地砍下了窦贤的脑袋。此情此景,还指望隋炀帝继续信任骁果卫吗?

情况很严重啊,绝不能让局势再继续恶化下去。

隋炀帝派人找来了司马德戡(走上层路线的大臣),准备对他委以重任。

隋炀帝:司马德戡,骁果卫的情况你可能已经听说了,将士们都想着叛逃回关中,再不治理一番,后果不堪设想,就由你去统领骁果卫吧。

就这样,司马德戡走马上任了。在此之前,司马德戡的身份是左右备身府的虎贲郎将,统领骁果卫一事,完全是隋炀帝给他安排的临时工作。

司马德戡郁闷了,这算什么事儿啊?

骁果卫搞外遇,养情人的时候,有我吗?骁果卫娶媳妇的时候,有我吗?如今他们都叛逃了,让老子去收拾烂摊子,不是把我往火坑推吗?

这事儿干的,实在是很不讲究啊!

抱怨归抱怨,你毕竟是个打工的,还是得完成老板交代的事啊。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搞一线调研,看将士们的脑子到底在想什么。

司马德戡:校尉元武达,这事交给你了。

数日之后,元武达带回来一个悲观的消息:骁果卫人心惶惶,人人都想着回关中,事情恐怕不妙啊!司马德戡感觉天旋地转,眼冒金星,六神无主。

隋炀帝把骁果卫交给他打理,别问之前是什么事,在他手里出现大面积溃逃,那就是司马德戡的责任。想要甩锅?没门儿!

司马德戡摸了摸脖子,仰天长叹道:脑袋真是个好玩意儿,可过不了多久,它就不复存在了啊!古往今来,人到了最危急的时刻,最先想到的肯定是保护自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司马德戡考虑了很久,最终决定展开自救行动。他找来了左右备身府的虎贲郎将元礼、直阁裴虔通(并非骁果卫的将领,而是司马德戡的现任同僚),将自己的想法对他们和盘托出。

司马德勘:“兄弟们,咱们现在是骑虎难下啊!”

元礼:“究竟出了何事?”

司马德勘:“骁果卫的这帮猴崽子,私底下谋划逃回长安,咱们得把这个消息告诉给陛下,可你们都知道,陛下近来听不进忠言,如果现在找他说骁果卫即将叛乱的事儿,恐怕会遭到猜忌,如果不去说,到时候陛下又会怪罪咱们没有及时禀报,还是逃脱不了被杀的命运。”

元礼:“既然如此,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司马德勘:“如果骁果卫逃跑,咱们就跟着一起跑!你们回去之后,在朝野多找一些同盟,大家共同行动!”

元礼:“好主意!”

随后,自救行动开始全面展开,三人分头行动,联合了内史舍人元敏(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办公厅副主任)、鹰扬郎将孟秉,符玺郎李覆、牛方裕、许弘仁、薛良、城门郎唐奉义、医正张恺、虎牙郎将赵行枢、杨士览等人。

这些人的官位不高,却有一个共同特点:家眷要么在长安,要么在洛阳,他们和普通的士兵一样,迫切地想回家。这一刻,他们不分官职尊卑,不分过往恩怨,紧紧地团结在司马德戡的身边,日夜谋划叛变之事。

司马德勘虽然背叛了隋炀帝,可说白了,这是在莫名恐惧下的潜逃和自保行为,他们并没有想发动军事政变,谋杀隋炀帝。

按照司马德勘的计划,武德元年(618)三月十五日,他们会在军中哗变,然后率领部队劫掠江都,顺道返回洛阳和长安,可计划进行到一半,却发生了要命的意外。

意外便是:宇文家族得知此事,想要强行入局。

问题就出在虎牙郎将赵行枢、勋贵杨士览的身上。

前面已经说过,赵行枢是超级富二代,用钱打通了宇文家族的关系,说是宇文家的走狗一点也不为过。杨士览呢,宇文化及的外甥,跟着外人混总归不是王道,树大根深的宇文家族才是他们最终的归宿。

据史料记载,赵行枢和杨士览得知司马德戡的详细计划之后,兴奋地跑到宇文智及那里,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怎么样,哥俩儿身为宇文家的猎犬,还算是尽职尽责吧?

这两人可能不知道,因为他们的“忠心”,宇文家族强行卷了进来,这也让一场毫无杀伤力的军事哗变,直接变成针对隋炀帝的斩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