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冒顿单于击败东胡,东胡分裂,其中的一支退到大鲜卑山,被称为拓跋鲜卑。关于“拓跋”这个姓氏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是拓跋族自己的说法,拓跋族认为自己是黄帝的后代,黄帝以土德王,而在拓跋族的语言中,“土”为“托”,“首领”叫作“跋”,所以他们把“托跋”作为姓氏,后来称“拓跋”;二是史学家的说法,有史学家认为“鲜卑父匈奴母”的后裔称为“拓跋”。1980年,考古学家在今大兴安岭北段、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发现了嘎仙洞,里面的刻石祝文与史书记载一致,证实了大鲜卑山的存在。

后来,拓跋鲜卑南迁至今河套平原及大青山(属阴山山脉)一带,拓跋首领拓跋力微又率部族迁徙到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曹魏景元二年(261),拓跋力微把儿子拓跋沙漠汗送到中原做人质。拓跋沙漠汗身高八尺,英俊魁梧,相貌不凡,他在洛阳广交朋友,这让西晋幽州刺史卫瓘大为忌惮,他贿赂拓跋部落酋长,让他们除掉沙漠汗。晋咸宁二年(277),部落酋长联手把沙漠汗杀害了,拓跋力微因此黯然神伤,一病不起,于当年逝世,年一百零四岁,在位五十八年。若干年后,道武帝拓跋珪建立魏国,尊奉拓跋力微为始祖。

拓跋力微去世,他的儿子拓跋悉鹿继位,在位九年后去世。拓跋悉鹿的弟弟拓跋绰继位,在位七年后去世。之后继位的是拓跋沙漠汗的小儿子拓跋弗,在位仅一年就去世了,然后是拓跋力微的儿子拓跋禄官继位。这时匈奴刘渊建立了汉赵(汉国),并州刺史司马腾请求拓跋部一同出兵攻打刘渊,刘渊大败。

拓跋禄官在位十三年后去世,拓跋沙漠汗的另一个儿子拓跋猗卢继位。拓跋猗卢有勇有谋,统一了拓跋三部,后来和晋幽州刺史刘琨合兵大败匈奴刘氏,被晋封为代公,后又被封为代王,“代”这个政权正式建立。公元316年,代王拓跋猗卢被儿子拓跋六修杀死,此事引发部落内部动乱,部族分裂,拓跋氏逐渐衰落。

之后拓跋弗的儿子拓跋郁律继位。晋大兴四年(321)拓跋郁律被害,拓跋沙漠汗的孙子拓跋贺傉(nù)继位,于晋太宁三年(325)去世,在位五年。同年,拓跋贺傉的弟弟拓跋纥(hé)那继位。

咸和二年(327),当时的后赵中山公石虎攻击代王拓跋纥那,拓跋纥那大败,把首府迁到了大宁。咸和三年(328),代国发生内乱,贺兰部落及各位酋长共同拥立原代王拓跋郁律的儿子拓跋翳(yì)槐为代王,拓跋纥那逃往宇文部落。拓跋翳槐迁首府至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派弟弟拓跋什翼犍出使后赵为人质,请求同后赵和解。

咸康四年(338)十月,拓跋翳槐病重,下令立拓跋什翼犍为代王。但酋长梁盖等人认为拓跋什翼犍在遥远的后赵做人质,后赵不一定会允许他回来,即便允许,恐怕拓跋什翼犍还没有来到,就已经发生动乱了,因此计划另立新君。按年龄,这时候继位的该是拓跋翳槐的二弟拓跋屈了,但拓跋屈为人阴险狡诈,拓跋翳槐的三弟拓跋孤则很忠厚,显然,拥立后者上台会给酋长们更多安全感,于是他们一起杀死了拓跋屈,立拓跋孤为王。

这时候事情又起变化了,仁厚的拓跋孤坚决不同意做代王,他自己跑到邺城,向后赵表示愿意留下来作为人质,请求让拓跋什翼犍回去。他的举动感动了石虎,石虎让他和拓跋什翼犍一同回国。

咸康四年(338)十一月,拓跋什翼犍在繁畤(shì,今山西浑源县西南四十里)即代王位,改元“建国”,他把国土分了一半给拓跋孤。

拓跋什翼犍智勇双全,深得民心,继位后便开始按照以往中原政权的构架在国内设置文武百官。他任命燕凤为长史,许谦为郎中令。同时也命人着手制定叛逆、杀人、**、偷盗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简单明了,便于记忆,便于操作,国内法制建设走上正轨。他还命人在盛乐旧城南八里修筑新的盛乐城。

代国日益强大,一时间,周边各国纷纷归附,拓跋什翼犍的部众达到数十万人。代国人把来投靠的其他少数民族统称为“乌桓人”,拓跋什翼犍把这些“乌桓人”分为两部,各部设立一个总监作为领导——他的弟弟拓跋孤为北部总监,儿子拓跋寔(shí)为南部总监。

国内稳定,拓跋什翼犍又派使者携带贵重礼物,向燕国(前燕)求婚,燕王慕容皝把妹妹许配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