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敦在重兵的簇拥下进入石头城,他不去拜见司马睿,却放纵士兵四处抢掠,把建康城弄得鸡飞狗跳。

司马睿脱下铠甲,换上龙袍,他扫视了一下四周,说道:“想得到这个位置,何不早说!我自会回琅琊去,为什么要让百姓受苦?”他派使者对王敦说:“公若不忘本朝,就此罢兵,则天下还可以平安。如若不然,朕将回到琅琊,为贤人让路。”

刁协和刘隗来面见司马睿。司马睿拉着他们的手,放声痛哭,让二人赶紧逃走。刁协流着泪说:“我待在这里保护皇上,不敢有别的心思。”司马睿一摆手,催促他:“事情紧急,现在还走得了,再迟恐怕就来不及了!”

司马睿给刁协、刘隗准备出行马匹和随员,让他们自寻生路。刁协年龄大了,受不了马上的颠簸,平日里也缺少对部下的恩惠,大家都不愿意和他一起走,走到江乘县(今江苏句容市北)的时候就被人杀死,首级送给了王敦,王敦允许刁家人为他收尸安葬。刘隗向北投奔了后赵,后官至太子太傅。

王敦势大,无奈,司马睿只好携百官到石头城拜见,迎接王敦。

永昌元年(322),司马睿大赦天下,任命王敦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江州牧,封武昌郡公,食邑一万户。王敦假意推辞。

当年长安陷落,大家都劝司马睿即帝位,只有王敦图谋控制朝政,怕已经四十出头的司马睿难以听任摆布,想立个年幼的,但因为王导不同意,这才作罢。现在王敦攻入建康,见到王导,对他说道:“当年你不听我的意见,现在差点使全族被灭。”

王敦刚起兵的时候,王导带领在建康的一众王家人到宫外请罪,尚书仆射周顗正巧路过要进宫去,王导冲他高喊道:“伯仁(周顗的字),我全家百十口的性命,托付给你了!”周顗头也不回,径直入宫。见到元帝司马睿后,周顗倒是竭力向他申诉王导的忠心耿耿,劝司马睿放王导等人一马。周顗所说的和司马睿的想法一致,司马睿同意了。

周顗喜欢喝酒,几乎天天喝醉,有“三日仆射”之称。这一次,周顗又是喝高了才出宫来。王导等人还在宫门外等候,王导又喊周顗,周顗依旧不答话,还笑着对左右说:“今年要杀掉诸位贼子,换来斗大的金印挂在后面。”回到家后,周顗却又给司马睿上书,替王导开脱。但王导对此并不知情,以为周顗不帮他说话,对周顗恨之入骨。

王敦入建康后,问王导说:“周顗和戴渊名望较高,任命他们为三公级的官员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王导不答话。

王敦又问:“如果不任三公,应该让他们做尚书令还是仆射?”王导又不答话。

王敦再问:“如果不这样任用,就只有杀了他们!”王导还是不答话。

永昌元年(322)三月二十三日,王敦派人逮捕了周顗和戴渊。周顗在被押赴刑场的途中经过太庙,大喊道:“贼子王敦,倾覆社稷,枉杀忠臣,如果神灵有知,请速速诛之!”押送人员用大戟把周顗的嘴刺烂,鲜血直流到了脚上,但周顗面不改色,旁观者都为之动容,流下了眼泪。戴渊也被押到石头城南门外斩首。

司马睿派身为侍中的王敦堂弟王彬去犒劳王敦。王彬为人正直,又一向与周顗关系要好,便先去哀悼了周顗,然后才去见王敦。王敦见他表情哀伤,心中纳闷,就询问他,王彬回答道:“我刚从周伯仁那里吊孝回来。”

王敦发怒道:“周顗自己找死,你为什么要去吊孝?”

王彬回答:“周伯仁是长者,也是您的亲友,虽然他在朝廷不算忠直敢言,但也没有结党营私,却在大赦之后被处以极刑,所以我感到悲伤。”

王彬越说越生气,竟数落起王敦来:“兄长抗命犯上,杀害忠良,图谋不轨,祸及门户!”他慷慨激昂,声泪俱下。王敦听了暴跳如雷,严厉地呵斥道:“你真是狂妄至极!以为我不敢杀你吗?!”

当时王导也在场,暗自替王彬担心,见王敦生气了,他赶紧劝王彬起身谢罪。王彬道:“自从有脚病以来,我见了皇上都不想下拜,现在没有什么可跪拜的?”

王敦威胁道:“脚痛和脖子痛,哪个更痛?”

王彬毫不畏惧,最后还是没有下跪,毕竟是亲族,王敦也没有杀他。

王导后来整理中书省的档案,见到了周顗替自己辩护的奏章,他颤抖着拿起奏章,眼淌热泪,悔道:“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幽冥之中,有负好友!”

唉,从这件事也能看出,对别人好要让别人知道,闹了误会可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