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兴三年(320)十二月,晋大将军、江州牧王敦杀了不听话的武陵郡太守向硕。

前面我们说过,晋元帝司马睿是在王导、王敦的全力支持下才登上帝位的,因此司马睿非常倚重和信任王氏兄弟,甚至在当时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

王敦负责军事,手握重兵,先后杀死了反叛的江州刺史华轶、交州刺史王机、猛将杜曾、流民头目杜弢(tāo)等人,可谓是劳苦功高,名震江左。但渐渐地,王敦骄傲起来,他自持有功,行事飞扬跋扈,甚至开始自行任命州郡官员。

司马睿对王敦既惧怕又厌恶,渐渐开始对王家有所疏远,把御史中丞刘隗(wěi)、尚书左仆射刁协引为心腹,以此抑制王家的势力。刘隗和刁协都是个性较强、容易冲动的人,他们不畏强权,对王家做大耿耿于怀,多次向元帝直言应削弱王家势力。

王导生性谨慎,能够隐忍,对于目前的处境他做到了泰然处之,但王敦忍受不了,和元帝司马睿之间的关系产生了裂痕。王敦每次喝酒以后,都要背诵曹操的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并拿如意敲打痰壶做节拍,壶边被敲得尽是缺口。

当年,王敦征聘沈充为参军,沈充又把老乡钱凤推荐给了王敦,王敦任命钱凤为铠曹参军。沈充和钱凤性格狡诈,善于察言观色,他们知道王敦有不臣之心,常常在暗地里帮王敦出谋划策,王敦对他们二人越来越信任。

王敦上书给司马睿,为被打压的王导鸣不平,言辞之间充满了不恭敬。王导收到奏章后赶紧退给了王敦,但王敦对王导的良苦用心置之不理,又派人把奏章送交朝廷。

司马睿召刘隗过来商议对策,刘隗建议应该派己方阵营的人到全国各地任职,削弱王家的势力。正巧这时湘州刺史的位置空缺,王敦上书请求让沈充去补缺。湘州战略地位重要,位处荆州、交州、广州三个州的交界处,是咽喉要地,如果被王敦的人控制了,朝廷会更加被动,于是司马睿没理会王敦,任命谯王司马承前往赴任。但为了给王敦等人一个交代,太兴三年(320)十二月,司马睿下诏说:“自开创基业以来,方镇官员都是皇亲和贤达并用,所以我选择以谯王司马承为湘州刺史。”

太兴四年(321)七月十七日,司马睿任命自己信任的尚书仆射戴渊为征西将军、司州刺史,兼都督司、兖、并、雍、冀六州诸军事,镇守合肥(今安徽合肥市),同时任命刘隗为镇北将军、青州刺史,兼都督青、徐、幽、平四州诸军事,镇守淮阴(今江苏淮安市)。司马睿给这两个人的任务是讨伐胡人,实际上是让他们牵制王敦。

虽然刘隗出镇在外,但朝廷的机密要事、重要人事任免等等,司马睿都会秘密地同他商量,这自然逃不过王敦的耳目,王敦也因此越来越厌恶刘隗。王敦写信给刘隗说:“圣上垂青足下,今胡人未灭,中原鼎沸,我愿意和足下等人齐心辅佐王室,一同平定海内。如果进展顺利,那么帝业必将兴隆;如果不顺利,则天下就永远没有希望了。”刘隗没有接他的话,只是在回信里淡淡地说:“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术。我将竭尽全力,用忠贞报效朝廷,这是我的志向。”王敦看到回信,勃然大怒。

七月二十五日,司马睿任命骠骑将军王导为侍中、司空、录尚书事、领中书监,假节。这一下,王导的位置提高了,但被剥夺了兵权,实际上是被架空了。

豫州刺史祖逖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领土,却突然过来了一个掌管司、兖、并、雍、冀六州军事的戴渊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坐享其成,而且戴渊又是南方人,这让出身北方的祖逖非常郁闷。祖逖又听说王敦与刘隗、刁协之间结怨,感到内乱将要爆发,自己的北伐大业就要成为泡影了,于是更加忧心忡忡,急火攻心之下,他竟一病不起了。

太兴四年(321)九月,祖逖病逝于雍丘,时年五十六岁。整个豫州的百姓都像失去了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难过,谯国、梁国都为祖逖建立祠堂。朝廷任命祖逖的弟弟祖约接任豫州刺史,掌管祖逖生前率领的部队。

王敦很忌惮祖逖,听说祖逖去世,他感觉朝廷再无人是他的对手,更加肆无忌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