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78年,第一次弭兵大会结束后的第二年,周历五月。

晋厉公亲率大军攻打秦国。统帅将领如下:

中军将 栾书   中军佐 荀庚(荀林父的儿子)

上军将 范燮   上军佐 郤锜(郤克的儿子)

下军将 韩厥   下军佐 荀?(yīng)(荀林父的侄子)

新军将 赵旃   新军佐 郤至(郤克的儿子)

郤毅(郤克的儿子)担任厉公的车御,栾鍼(栾书的儿子)担任厉公的车右。

由于下宫之难,赵氏大宗被诛杀,再加上几位将领去世,晋景公趁机收回手中权力,将十二卿改为八卿。

为了彻底干掉秦国,晋厉公还召集了齐、鲁、宋、卫、郑、曹、邾、滕国共同出兵,浩浩****地杀向秦国。

秦国从崤之战受到重创后,实力一直没有恢复到巅峰时刻,国内只有三军,兵力最多四万人。

九国联军越过洛河,直扑秦国腹地,很快杀到泾水东岸的麻隧(今陕西省泾阳县)。

此时秦国的老大是秦桓公,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因为敌人已到达泾水东岸了!如果让敌人渡过泾水,深入秦国富庶的渭河平原,那秦国危矣。

秦桓公于是率领三军渡过泾水,背靠泾水,决心将九国联军挡在泾水东岸。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果秦桓公提前做好情报工作,他死都不会与九国联军在泾水东岸决战,因为对方有十二万人。

有人说,背水一战可以让大军置之死地而后生,最成功的案例,莫过于楚汉战争时的“兵仙”韩信,但是人家部署全面,有佯攻,有偷袭,背水一战只是战术里的一部分。

没有与后世韩信交流过的秦桓公,竟把背水一战当作唯一的战术。

周历五月丁亥日,麻隧之战爆发。

九国联军以十二万人的优势兵力,在泾水东岸全歼秦国三军。

史书上虽然没有战争全过程的详细记载,但是我们可以猜到,秦人为了保卫家乡,一定拼死抵抗,战况绝对惨烈。联军里的曹宣公战死,秦将成差和不更(官名)被俘。

九国联军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全歼秦国三军,但是自身也遭受重创。联军已无力再战,随后班师回朝。

如果说崤之战秦国被打残了,那么麻隧之战秦国被打成植物人了。虽然秦国没死,但也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

此战后,秦国数世不振,再也无力与晋国较量。

秦国的威胁解除后,晋国已无后顾之忧,晋厉公的战略计划已经成功实施了第一步,下面就要调转枪头,对准南方的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