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13年,在位十一年的楚穆王去世了,纵观他的一生,在楚国历史上并不算太惊艳,反倒是他的儿子却成了春秋历史上最具有个性的君王。

楚穆王的儿子正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熊旅。

在历史上,春秋五霸名单经常会变更,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

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但是无论名单怎么变,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始终无可争议地霸占着春秋五霸排行榜,因为这三位完全是用赫赫战功来说话的。

楚庄王能成为春秋历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这一点估计连他爹楚穆王都没有想到。因为楚穆王完全没有把儿子的事放在心上,就连儿子的家庭教师都是随便找的。

楚穆王给儿子熊旅找了两个失败者当老师,一位叫子仪,他原是申县县公,曾经因为作战不利被免职。另一位叫王子燮,他是楚成王的叔叔,心比天高,想当令尹,却一直当不上。

如果子仪与王子燮教学质量差,教出来的熊旅同学最多成绩不行,误人子弟罢了。但是这两位任课老师的问题,不是教学质量的问题,而是师德问题!

当这两个失败者在一起的时候,主要不是讨论如何教学,而是相互抱怨。后世很多人,都以当帝王师为荣,他俩却正好相反,觉得大材小用,给太子当老师亏了,才华并没有得到充分展现,不如做个执掌大权的官员。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由于这两个不称职的老师在熊旅灵魂建设上偷工减料,结果造成楚庄王暴虐成性,做事惊世骇俗,成为春秋君王里的非主流。

在楚国历史上,为了保证太子的教育质量,都会挑选有才能的人担任太子老师。要知道,楚国的核心权力一直被公族牢牢把持,国家就像一个集体所有制公司,每个公族都是法人代表。楚王就是公族的带头大哥,要是干不好,是会被公族换人的。所以楚国历代都很重视太子的教育,但楚庄王却是一个例外。

楚穆王给儿子找了这两个奇葩当老师,估计是他当太子的时候,一心想从老爸手中夺取王位,而忽略了孩子的教育。

楚穆王死的那一天,不满二十岁的熊旅继位为楚王。子仪与王子燮作为太子老师的教学任务算是完成了。但是这两位老师并不想就此罢休。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那只是普通教师的崇高理想。

“捧着一颗心来,带着荣华富贵去”才是子仪与王子燮的毕生追求。

很快子仪与王子燮找到了机会,他俩要把教师编转成公务员编!

就在楚庄王继位没几个月,楚国边境的群舒发生暴乱。楚国令尹与太师为平定叛乱,率军远征。

当时令尹是成嘉,他正是当年城濮之战楚军主帅子玉的小儿子。

由于楚穆王当年围宫逼死楚成王的时候,若敖族是楚穆王的幕后支持者,所以楚穆王当上国君后,再次重用若敖氏,让子玉的长子成大心担任新任令尹,从此若敖族再次垄断令尹职位。但成大心做了十二年的令尹就去世了,接任者就是他的弟弟成嘉。

成嘉作为令尹表现比较一般,毕竟是靠关系上去的。而和成嘉搭档出征的太师却不一般,他就是楚穆王的老师潘崇。

潘崇作为楚穆王的老师,虽然在德育教育上很差劲,唆使学生逼死自己的亲爸爸,但是他能让自己的学生在险些被废掉太子的危急时刻,逆袭成为楚王,凭此一点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

子仪与王子燮一直看潘崇与成嘉眼红。潘崇可是由太子的老师升级为当朝太师,子仪也是太子的老师,他也梦想着像潘崇一样当太师。王子燮的梦想有点大,他要打破令尹被若敖族垄断的情况,令尹是他的终极目标!

子仪与王子燮以为只要心存梦想,梦想就定会成真。

此时楚国两位重要人物率大军远征,郢都空虚。子仪与王子燮认为是实现梦想的大好时机。虽然他俩才能平平,但是手里有可以号令楚国的楚王呀!

于是他俩挟持楚庄王,发布成嘉与潘崇是反贼的诏令。

失败者就是失败者,虽然胸怀大志,但是智商却令人着急。

成嘉与潘崇率军远征,郢都城内空虚,夺权组合可以兴风作浪。但是有一点别忘了,人家是率领大军,浩浩****出征,要是他们杀个回马枪,攻打空虚的郢都,干掉夺权者,那也是易如反掌。

子仪与王子燮却不管这些,先把成嘉和潘崇的家给抄了,顺带把他们年轻貌美的妻妾收归自己。在前线的成嘉与潘崇,收到自己被定罪和妻妾被辱的消息,气得歇斯底里,立马调转枪头,杀回郢都。

子仪与王子燮想在郢都负隅顽抗,自己手下却没有一兵一卒,毕竟之前只是个教书匠,不是指挥打仗的。捅娄子容易,想挽回却难于上青天,于是他们挟持楚庄王出逃,半路却被忠于楚王室的大夫杀死,楚庄王自此恢复了自由。

子仪与王子燮是生得猥琐、死得窝囊,作为楚庄王的老师,真是“毁”人不倦。

本应该是自己最亲密的老师,却把自己当作上位的工具,受到心理冲击的楚庄王想正常也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