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年,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被“仙药”毒死,他倒是如愿以偿地“成仙升天”了,却给弟弟朱由检,也就是崇祯帝留下一个烂摊子。
在崇祯皇帝看来,大明之所以烂得流脓,完全是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造成的,至少与其有很大关系,要想治好大明身上的毒疮,重振大明王朝,必须首先拿这个根子开刀,于是对阉党来了个彻底的大清洗,无论首犯还是从犯,该抓抓该杀杀,毫不手软。
新皇帝想励精图治,有一番作为,不使点手段怎么行?
可他没想到,他倒是痛快了,但由于疏于全盘考虑,结果却是惹了个大麻烦——由于打击面过宽、株连太多,直接导致朝廷人才匮乏,很多重要岗位无人可用,尤其是作为权力基础的内阁缺员太多,官僚机构几乎不能正常运转!
当然,这个问题好解决,增补内阁阁员就行了,但却惹了个更大的麻烦,使温体仁这种人品卑劣的奸贼,混进了革命队伍。
增补内阁阁员的诏令,是崇祯元年冬发出的,当时的温体仁虽然被刚继位的皇帝任命为礼部尚书,但他有自知之明,深知自己资历浅薄,毫无声望,没资格入阁。
果不其然,会推过程中一直没人选他,入阁的大门对他关得紧紧的,却对江南才子钱谦益敞开大门,把他推为第一。
所谓“会推”,是明代特有的一种高级官员选任制度,程序很简单:先由大臣商议后推举若干合适人选,然后提交皇帝点选,主要针对的是三品以上高级官员的选任。
当然了,会推制度到后来变味了,沦为某些大臣徇私的工具,不过那是另外一个话题,在此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