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帝意外受个刺激,竟立下了保卫中华文明的大功(1 / 1)

4月17日,对于清朝历史来说,意味着不少想来就肉痛的憋屈人和憋屈事。1818年4月17日,那位亲手割了中国领土160万平方公里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出生了;而1895年4月17日,日本人又大大咧咧动刀,一纸《马关条约》正式签字,台湾、澎湖列岛被日本一张大口当场撕走,捎带连本带利三亿两白银。相关屈辱场面,简直鲜血淋漓!

但同样是4月17日,留下很多类似耻辱时刻的清王朝,也曾上演过中华历史上荣耀一刻:清仁宗嘉庆十九年,即1814年4月17日,随着一套厚厚的卷宗送入大清皇宫,中国举国的文化学者无不闻讯后轻舒一口气。这是一个动用上百名学者,令大清朝几乎使出洪荒之力的文化工程,它的重大价值,更比任何一本书的分量都重得多。甚至不夸张地说:中国文明史上,一场多少领土金钱都换不回的惨痛损失,被它完美补救!这个特殊意义的文化工程,正是清朝嘉庆年间编纂完工的唐朝五代文章总集《全唐文》。

区区一本文集,真有如此重大意义?说说这本文集的编纂缘起就知道:嘉庆十二年(1807),登基后就一直被内忧外患折腾的嘉庆帝顒琰总算暂时喘了一口气,忙里偷闲想找点唐代文章看看。谁知从内府弄来的一本《唐文》是由南明官员陈邦彦呕心沥血编纂完成,号称最全最权威。可嘉庆一翻就花了眼,明明只是仓促选取了几篇代表文章,连体例都没有分,让人越看越是一头糨糊。忍够了的嘉庆帝终于拍板:必须编一部最全的唐代文集!

这样的缘起,看似是个意外,但这意外背后,更是一个触目惊心的真相:在中国古代史上留下无数骄傲辉煌的大唐王朝,它的文明遗产却在历经摧残之后,仿佛连番破碎的精美瓷器般被无情摧毁,连传承最简便的文章都一篇篇遗失毁弃,这一本《唐文》中几篇惨淡的文章,竟然都成了仅存的宝贝。倘若继续恶化下去,大唐王朝留在后人记忆的,恐怕只剩下一个空幻的想象。这个至今撑起国人骄傲的王朝记忆势必被彻底无情抹去!

对于每个民族的历史传承来说,没有什么能比这样的后果更叫人“细思极恐”。此时长期号称文治武功辉煌的大清朝,怎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有些原因确实是不可抗力,在岁月这把杀猪刀面前,文明传承很多时候都很脆弱,比如唐朝时朗朗上口的唐诗,流传到明清就已大量散失。如果不是清初集前代心血编纂了《全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人如诗如画的诗篇极有可能就剩下一鳞半爪。

诗歌这一门类尚且如此,浩如烟海的文章更不用说,战乱王朝更迭,一不留神就惨遭摧残,千年来各路文人以讹传讹,错漏更是一抓一把,不专门整顿一下,跑偏失传都在所难免!

但也有些原因,嘉庆帝是替祖宗背了锅。岁月杀猪刀再锋利,也不及大清朝开国后文化口的大刀片子长期猛砍,写诗行为稍微用错点词句,分分钟就招来灭门的文字狱大祸,以至于好些可能犯忌讳的文章,不是被封杀就是被人主动毁掉。特别是到了大清朝招牌文化工程《四库全书》的编纂年代,更是有用的就采编,没用的直接烧,幸运没被烧掉的就连抹带改。如此代代折腾,终于成了嘉庆帝看到的惨淡模样!

对于嘉庆帝来说,这不是他背的第一口锅。自从君临天下,他背锅就没停下过,腐败透顶的吏治,穷得掉渣的国库,甚至席卷西南的白莲教起义和未来差点端掉皇宫的天理教之乱,那么多父辈留下的又重又糟心的大锅,连绵不断砸过来。但他明白自己此时必须撑起来的还有这一口锅:抢救濒临失传的大唐文明,不要让这个悲惨责任落在自己身上!

于是,经过周密细致的准备,由彼时清朝文官集团头号名臣,真实历史上曾经硬杠过大贪官和珅的文华殿大学士董诰领军,汇集了当时大清王朝最优秀的一百零七位大师级学者的团队,随着嘉庆十三年(1808)一道圣旨,从此拼尽全力忙起来。乍一看人员规模,比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寒酸,可联想此时清王朝惨淡的国计民生,这个规模已经是拼尽全力了!

以这拼尽全力的“补锅”精神说,嘉庆皇帝算得上是清朝历史上百分百的好皇帝。而以“补锅”的成果说,这次编纂工作,无论效率还是思维,都远远超过前人。主持编纂工作的董诰,当年就是《四库全书》的副总编,编书水平早已登峰造极,他的脑子就是活字典,需要采编哪些资料全在头脑里装着,出手就博采众家,撒网撒得十分广,既有《四库全书》里的相关收录,还有《永乐大典》《唐文粹》等各类资料,甚至还从佛道典籍里大量采编,连每个州县的地方志细节,哪怕简单几句话摘录也不放过。这是自《全唐诗》后,大清朝再次以不惧艰辛的可敬精神挽救中华的文明遗产!

尤其需要赞叹的是,这一番广撒网、细较真的采编,不但抢救出大批理论上已经失传的唐朝文献资料,甚至把好些自唐朝灭亡后几百年里掰扯不明白的历史问题都折腾明白了。比如有些争议文章到底是哪个作者写的,再比如一些重大宫廷事件乃至战争的真实场面究竟如何?《新唐书》《旧唐书》漏缺的内容,甚至有些文章里的错别字,一个都不放过,全都纠正了过来。

六年烦琐至极的辛劳,到嘉庆十九年(1814)4月16日这天,终于完美收官。纠正历代编辑错漏的《全唐文》正式定稿,收录了三千零三十五位作者的两万零二十五篇文章,共一千零四十卷。全书收录了从隋唐至五代十国这段风云历史里方方面面的历史画卷,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类精品文章,每一篇文章的作者,都有翔实的小传,隋唐五代的人物历史,从头到尾完美呈现。

在整个中国古代编书史上,这一部《全唐文》堪称经典,是一部超越时代的精品。在19世纪中叶的英法联军侵华浩劫里,中国的库藏典籍遭到了洗劫,连大部头的《永乐大典》都没有幸免,倘若没有这部幸存的《全唐文》,唐朝历史文明的诸多经典文章就将永远在战火中消失,永远不能复原!只此一样,拍板修书的嘉庆帝,还有一百多位呕心沥血的学者,都是民族英雄。

当然对这段历史,除了赞叹,也许还得有一声叹息:世界上最怕的就是“认真”二字,倘若接下来的晚清王朝能够自强探索,能够像编一本书一样认真,我们后人的叹息也许还可以再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