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舌辩之士的最后一个高光时代
战国时代有一个群英璀璨的群体,就是那些游走在列国之间的辩士。这些人或器宇轩昂,或其貌不扬,但清一色的能言善辩,从连横的张仪,到合纵的苏秦,乃至完璧归赵的蔺相如,都有很多激动人心的故事流传,在之后的两千年间,深深激励了代代国人。
在他们的故事中,他们的风光辉煌有时候显耀得近乎神话,总是云淡风轻几句,就能刹那间将杀机化为无形,甚至翻云覆雨,扭转乾坤,寥寥数语,就能奇迹般启动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正如其中的佼佼者张仪所说:只要舌头不烂,我就有翻身的本钱。
可伴随着战国历史的演进,舌辩之士出彩的机会却越发稀少。如果说在连横合纵的**年代,他们都是多次抢镜的明星人物,那么随着秦国强大地位的形成,特别是长平之战后,秦国统一天下的脚步进入了加速阶段后,那些伶牙俐齿的辩士,虽说也涌现过毛遂自荐的奇迹,但真正的作用已逐渐弱化。
真正的原因,并非因为人才断层,而是时代变了。当天下一统的脚步加速,列国之间最后的客套也已不复存在,**裸的厮杀成了主旋律,舌辩之士的用武之地自然越来越少。
所以到了战国时代的尾声,昔日风光无比的辩士早已沦为打酱油的角色,伴随着秦朝统一天下的历史进程沉默地埋入历史烟云中。比起当年连横合纵时的星光灿烂,这时辩士们的面孔大多已普通如常。但偏偏就是在这个辩士行业十分萧条的时代出现了一个辩士,连唐朝眼界奇高的大诗人李白也独独对他表达过由衷的赞美,在李白的名作《古风》中,有一句流传千古的名句,抒发了对其无与伦比的敬重之情:“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这位连李白都认定为“高妙”辩士的人,正是齐国舌辩家:鲁仲连。
2.出名要趁早
齐国,这个曾经笑傲中原,甚至一度与强秦并肩的强大国家,自战国中后期起,就仿佛一颗流星不断地加速度坠落,国力越发衰弱。昔日能和秦王叫板的齐王也彻底沦落为秦王的小弟,死心塌地听秦国的话,直到齐国如一块案板上的弱肉被王贲的几十万秦军一举扫平。但即便齐国亡了,也依然无法掩盖这位齐国辩士的风姿。在几百年后的李白眼中,正是他以坦**的胸襟和侠义的风骨,为齐国这段悲情的沦亡留下了一抹夕阳般的亮色,以至于无论多么苛刻的后人,在他的风采面前都依然发出由衷的赞叹。
鲁仲连,又名鲁连,战国时期齐国茌平人。尽管今天对他的记录文献较少,但有一点是公认的,作为稷下学宫培养出的杰出辩士,他是最后一代,也是最杰出的一代。
如果用“出名要趁早”的标准评价,鲁仲连绝对当之无愧。他名满天下的时候,还是个12岁的翩翩少年。而他出名的方式,则是挑战当时享誉齐国的辩士老前辈田巴。
田巴这个人在今天不太出名,在当时却十分有名,是享誉东方六国的杰出辩士,素以思想激进外加口才犀利著称,属于天生战斗型人才,上了辩场,火力十分生猛。而且这人除了猛,还特别招恨,普天之下几乎就没他不敢骂的事,包括华夏民族素来信仰的三皇五帝,他说骂就骂,毫无负担,还变着花样地骂,甚至当着几千人的面火力生猛地来回骂,把一群人说得无言以对,憋着气看他表演。
这样的人物,放在哪个年代都很招人打,可他的光辉大名传到12岁的鲁仲连耳朵里,小鲁仲连却十分兴奋,立刻自告奋勇赶来,要和这位老前辈一战。
12岁毫无战绩的小朋友要挑战名声在外、火力生猛的老前辈,不出意外的话,这将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惨败。因此本着或同情或看热闹的心态,好些人都齐聚稷下学宫观看这场辩论,孰料,他们却看到了令他们终生难忘的景象。
少年老成的鲁仲连落落大方地走到田巴面前,既不摆造型撑场面,也不引经据典扯大道理,只是不紧不慢地说了一句和风细雨的话:现在楚国正兵临齐国南方,燕国正兵临齐国的北方聊城,十万火急的时刻,先生您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吗?没有的话,就请您这辈子都别干这行了。
只这一句质问,立刻抓住了田巴的要害,当场就吓得田巴满身冷汗,吭哧半天说不出话来。现场观众全都看傻了,但更令现场观众看傻的场面还在后头:田巴当场表示,永远退出辩士这一行,终生不再开喷。
和后世的辩论不同,那个年代的辩士都是务实的人才,他们辩论绝不是为了出风头,而是为了解决国家的实际问题。因此一旦落下只会耍嘴皮子的印象,那就干脆别干这行了。
田巴事后的表现证明了他还是有职业操守的。事后他非但不恨鲁仲连,反而在各种场合极力赞扬这位少年的惊天才华,特别是当着鲁仲连的老师徐劫的面,更是好一顿夸奖。
能得到田巴如此夸奖,也正是因为鲁仲连这看似不温不火的表现里,透着一个惊天的能力:仅通过几下观察,就能轻松找出对手的弱点,并且在短短几句话中捏住对方的心态。这份揣测心术的本事,可谓十分强大。
3.用一封信拿下一座城池
小小年纪就能准确猜测人心,长大了这份本事更是出落得青出于蓝,同时他还添了一份识人断事之能。正是这个能力,让他在那场事关齐国生死存亡的浩劫中崭露头角:齐燕大战。
当时的情况是,齐国一开始被燕国猛打,一连丢了七十多座城池,后来总算在即墨大战中挺了过来,堪称再造齐国的名将田单虚虚实实来了个火牛阵,硬是把燕国又打了回去,随后齐国转守为攻,开始了轰轰烈烈收复失地的大反攻。
对当时的形势,正在缔造拯救齐国历史的田单自我感觉甚好:当年凭借小小的即墨,我就能灭掉燕国的倾国精锐,而今攻守易形,顺利收复国土还不是手到擒来?谁知高歌猛进间,骤然碰上了一个硬钉子:狄邑。对这座重镇,田单志在必得,以至于极度自信的他,战前还专门慕名拜访鲁仲连,美其名曰求教,其实是来炫耀:即墨我都救下来了,小小一个狄邑有什么打不下来的,求教你那是看得起你!
面对自信满满的田单,鲁仲连的反应却是相当不识时务,他反反复复表达一个让田单十分糟心的态度:打狄邑,你没戏!
这下可把田单惹了,可是身为名将,架子还是要端着,因此田单忍下一口气憋屈着就走了:你说没戏,我就打给你看看!
可后来的事情却无情地验证了鲁仲连的预言,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士气高涨的齐国大军猛打死冲,能用的招数都用了,却是损失惨重,连狄邑的城砖都没敲下一块。计划内高歌猛进的大战,却一下栽了个大跟头!
要说名将到底是名将,田单虽说起初态度很狂傲,但真碰得头破血流了也能立刻清醒,拉下面子再次到鲁仲连处登门求教。鲁仲连也不客气,直接把田单骂得狗血淋头:当年你守即墨时,几乎是身先士卒,激励得全军士气高涨。现在你的地位变了,成了大功臣,处处摆架子,举手投足傲慢无比,你自己说你的军队哪里还有啥士气!
此话一说,田单恍然大悟,紧接着第二天早晨,他按照鲁仲连的谋划,只做了一件事,就重新激励起这支军队的铁血雄心:天蒙蒙亮的时候,田单就身穿一身战甲巡视军营,认真慰问士兵,特别是对伤兵嘘寒问暖,立刻感动得全军再度信心满满。而后的齐军精神焕发,进攻仿佛洪水猛兽一般,把顽强抵抗的狄邑打得狼狈不堪,轻松顺利拿下!
经过这件事,田单对鲁仲连敬佩得不行,可如果说打狄邑只要靠激励士气就行,等碰到重镇聊城的时候,这招也玩不转了。
作为燕国军队负隅顽抗的最后一个重镇,聊城不但囤积燕国的精锐,更是名将燕冲坐镇,这位继乐毅之后燕国又一位铁血将军,在这场绝望之战中展示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整整一年的时间,令齐国一步不能前进。
面对如此强悍的敌人,田单再次想起了鲁仲连,专门把他请来。比起上次的狄邑之战,这次的困难简直翻倍。燕冲身为一代名将,立场和决心都十分坚定,率领的士兵们也几乎把这一仗当成一场必死的绝望之战,杀伐都无所畏惧,对这群无欲则刚的强人,劝降没用,强打没戏,除了干耗,似乎别无办法。
但鲁仲连有办法。
一直以来,鲁仲连的风格就是能准确地把一个人的心思拿捏到位。这次也一样,在接受这次艰难任务后,他就对燕冲进行了非常深刻的了解,知道这是一位铁骨铮铮的热血汉子,并非高官厚禄所能诱降,因此他对症下药,写了一封水平极高的信。
在这封信中,鲁仲连高度赞扬了燕冲忠诚铁血的精神,同时也给他指出一个无情的现实:如果你继续坚持顽抗,那就是不义之战,但如果你开城投降,就是对燕国不忠,因此不管你投降还是顽抗,不忠不义这两条,你都至少要占一条。
在这封信中,鲁仲连不但展现了自己犀利的词锋,更有挥洒的文采,整个书信句句直击人心,感人肺腑,以至燕冲边读边抹眼泪。可问题来了:饶是你写得再感人,可感动完了,你想要燕冲怎么做?
事实上,鲁仲连早就判定,燕冲在被感动后会做出怎样的抉择,果然在燕国三军士兵惊愕的注视下,刀光剑影面前从无退缩的燕冲将军,抹了一把滚烫的热泪后立刻慨然拔出佩剑,在闪闪寒光中,毫无惧色地往脖子上一抹!刹那之间,血红的颜色布满了将士们的眼帘,这位血战一年不曾退缩的热血将军,像一座轰然倒塌的铜像一般,壮烈地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聊城,这座绞肉机一般洒下齐燕两国士兵无数血泪的顽固城池,就这样被一封书信轻松平定。而用一封书信鼎定大局的鲁仲连,至此彻底名满天下。
4.坚定的信仰
作为一位名满天下的辩士,鲁仲连另一个值得赞叹的地方,就是他的信仰。
鲁仲连最重要的信仰,就是极度痛恨虎狼一般的秦国。特别是在战国晚期那个列国人才争相投奔秦国的年代里,他依然保持着对秦国的厌恶。
正是这种厌恶,令他在赵国上演了一番几乎改变历史进程的痛骂表演。
当时是公元前257年,参考战国历史就知道,经历过长平之战的赵国,这年正是雪上加霜的时候——被秦国重兵围城,眼看就要城破国灭。当时的局面万分凶险,后人耳熟能详的典故也多发生在此时,最有名的当属“信陵君窃符救赵”,稍微仅次于这事的,是“毛遂自荐”。
但是如果没有鲁仲连的那一声吼,这几件有名的事情几乎都是无用功。因为就在信陵君等人在为窃符救赵忙活的时候,秦国的一个阴谋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客居邯郸的魏国将军新垣衍,摇身一变成了秦国的说客,出面劝说赵孝成王:何必要抵抗呢?秦国要的不过是个面子,你给个面子不就得了,尊称秦昭王为帝,这样秦国不就撤兵了吗?
这个建议在早已灰心丧气的赵孝成王心中,可以说是极有**力:对啊,不就是个名分吗?总比继续打下去玉石俱焚要强。于是赵孝成王真的心动了:要不咱就这么办?
而这一劝说背后,正是秦国的大阴谋:倘若赵国和秦国真的确立了这样的君臣关系,也就确立了秦国至高无上的地位,从此之后,他们就完全可以以此为口实,继续肆无忌惮地侵占赵国的土地。以前是明火执仗的强盗,这下却成了耀武扬威的主子,算盘可谓打得极为精明。
如此精明的算盘,就算大臣们看出来又有什么用?旁边魏国等国也都积极支持赵国投降,因为邯郸打得水深火热,他们也是提心吊胆,生怕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只要赵国低头认了这怂,秦国也能消停个三年五载,至于以后如何,还是先把眼前应付过去再说,哪里还管得了以后的洪水滔天。
总之,倘若这件事办成,秦国毫无疑问又啃下了一块大肥肉,一统天下的步伐必然会进一步加速。可就在这个历史时刻:鲁仲连横空出世了。
他专门来到朝堂上,就像当年舌战田巴一样,这次他的态度更加坚定,在赵国的朝堂上,他一件件历数秦国欠下的各类血债,把秦国的虎狼性格揭露得淋漓尽致,还掷地有声地扔下一个誓言:“吾不忍为之民也!”就是死,我也绝不做秦国的亡国奴!
他这番慷慨陈词,仿佛一记响亮的耳光顿时打醒了赵国君臣上下:是啊,他一个齐国人都如此激动,我们为什么要认怂?
长平的血债历历在目,几乎每一个邯郸家庭都在对秦国的战斗中失去过至亲骨肉,承受过家人离散的痛苦,当长平大战的败报传来时,赵国上下家家号哭,那悲惨的景象难道你们就忘记了吗?难道就这样认命,乖乖地引颈就戮,迎接秦国随后到来的征服和屠杀?难道就这样丧失掉最后抵抗的勇气,低三下四接受做亡国奴的命运?要知道,赵国一直都是以铁血刚勇著称,当年一个小小的晋阳都可以扛住智、韩、魏三家联军的铁壁合围,在缺衣断粮,甚至整个城池被大水淹没的时候都没有屈服,难道今天,赵国人就要低下高贵的头颅?
在鲁仲连近乎尖锐的痛骂中,所有的赵国人心中都似滚滚开水一般沸腾,先祖往昔铁血的勇气顿时复苏。整个邯郸城在一片残破和血泪中,从士兵到百姓,每个人都强忍着疼痛站立起来,血红的眼睛望向凶神恶煞的秦兵:来吧!
打得一手如意算盘的秦军忽然看到了令人惊愕的一幕:在近乎绝境的邯郸城上,守城的军民们骤然爆发出无比的勇气,与潮水般汹涌攻击的秦军展开了最后也是决死的大战。
正是这样惨烈的厮杀,极大震撼了原本还在观望的魏军。那声声传来的喊杀声,更似一股疯狂传播的热流,瞬间激起了赵魏战士们同仇敌忾的死战之心。窃符救赵的壮烈场面就这样如闪电一般爆发,将气势汹汹的秦军瞬间打回了原型!
在这场赵国灭顶之灾终于解围后,被鲁仲连激起血性勇气的赵国人深深记住了这位辩士杰出的才华。接下来,鲁仲连以他高贵的品质,再次令赵国人动容。
在赵国的庆功宴上,为了表达对鲁仲连的感激之情,平原君特意使人送来了千两黄金。面对这黄澄澄的财富,鲁仲连连眼皮都不眨一下,反而轻轻一笑,说出了一番闪光的豪言:对于天下士人来说,真正的价值是帮助世人解决苦难,而不是追求财富,否则我们不是和商人没有区别了吗?说罢,他拱手告辞,飘然远去,留给赵国人一身高风亮节。
这样的行为,对于鲁仲连来说十分正常,这也是他与苏秦、张仪等人最大的区别,当绝大多数的辩士都在为建功立业的目标奋斗时,鲁仲连却有更加飘然高远的追求。他所追求的,绝不是个人的荣耀辉煌,而是心中一直奋斗不息的信念。为了天下的大义,他可以甘冒险地,出生入死,又可以功成不居,飘然而去。
5.理想主义者的绝唱
其实早在当年辅佐田单时,鲁仲连就以这番高贵的精神名扬天下,他的两次主意帮助齐国平定了一场灭顶之灾,如此惊天功劳,令田单十分赞赏,许诺给他高官厚禄。面对如此大好前途,鲁仲连也是眼皮都不眨。何况早在田单攻打聊城时,他就因为鄙视田单屠城的行为决定和他分道扬镳。因此当齐国度过危机后,他便不顾田单的挽留,执意归隐东海,这段佳话也成了流传列国的神一般的传说。
在《史记》的记录中,成功激起邯郸血战勇气的鲁仲连,在这次绝唱般的演出后选择了归隐。他归隐的地方叫作“东海”,根据《太平御览》等书的记录,应该是在现山东桓台境内的马踏湖附近。不管确切地点在哪里,归隐的鲁仲连给世人留下了不少美丽的民间传说,曾有人说他纵舟于湖上,也曾打鱼垂钓,生活得十分悠闲快乐。
但他生活的年代,注定不是个悠闲快乐的年代,特别是他的祖国齐国,很快就要迎来覆灭的命运。在诸多关于鲁仲连的民间传说中,其中最为壮烈的一个结局,也和当年他在邯郸的那场表现有关。当时痛斥秦国的鲁仲连,留下了“义不帝秦”的豪言,宁死不做秦国的顺民。在齐国覆灭的消息传来后,很多野史记载,隐居在桓台的鲁仲连,选择用一种最壮烈的方式来实现这个誓言:他当场老泪纵横,继而仰天长啸,声称自己绝不辜负那个誓言,然后毫不犹豫地纵身一跃,跳入茫茫湖中。
这个在正史中不曾得到确认的结局,如那个时代辩士们的命运,更像一代理想主义者的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