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与司马:你想让我死,我必不叫你活(1 / 1)

01

曹魏嘉平六年,魏帝曹芳与权臣司马师、司马昭的矛盾公开化。九月,曹芳想找机会干掉司马兄弟。

但他临事不决,反而让司马家警觉起来。先下手为强,司马兄弟奏请郭太后,以作风不正为理由,废了曹芳的帝位。原本他们想立彭城王曹据为帝,但在郭太后的坚持下,魏文帝曹丕的长孙曹髦坐上了皇位。

曹髦,字彦士,聪明颖悟,少年老成,当时的爵位为高贵乡公。他受诏到了洛阳外的玄武馆,臣下请他进正殿,他却说这是先皇帝的旧所,自己只住西厢房。臣下要以天子的仪式车驾欢迎他,但他不同意。正式进入洛阳之后,群臣在西液门南面跪拜迎接,曹髦还要下车回拜。礼仪官提醒他说,按礼制,不须回拜,曹髦却回答说我是臣子,因此终究还是回礼了。到了宫殿止车门,曹髦要下车,礼仪官又说,以前是坐车进去的。曹髦说皇太后征诏我来,还不知道是为着什么事,坚持步行到太极东堂。见到了皇太后,皇太后亲手把皇帝的玺授交给了他,之后曹髦正式在太极前殿即皇帝位。整个过程中,曹髦一直以人臣自居,执臣子礼仪,从容得体。

其实这一年,曹髦才十四岁,满打满算也只是一个五六年级的小学生。他是这样的早熟懂事,做起事来很有主见,没有人云亦云。当天在群臣面前,他声音洪亮,神情爽朗,很多大臣都打心眼里感到惊异,觉得这个新皇帝不简单。

即位典礼过后,司马师私底下问心腹钟会:你认为新皇上是个什么样的人?

钟会随口就说:“才同陈思,武类太祖。”这是个多么高的评价啊!文采比得上陈思王曹植,武略类似于太祖曹操!

听此言,司马师阴森森地说:如果真的如你所说,是国家的大福气。

钟会战战兢兢回家,大为后悔:我怎么说这种话,会害死人的啊!

这一年是正元元年。

02

估计司马师看到曹髦的表现后,一定觉得自己中了郭太后的圈套。

如今虽然看上去是司马家把持朝政,但新皇帝不是一个听话的主儿,而且本来朝中效忠曹魏的势力也不小,表面平静的朝廷,实际上暗流涌动。和不甘于做一个傀儡的新皇帝的较量就摆在面前,司马家能不能继续控制住大局,就要看司马兄弟的政治智慧了。

正元二年正月,忠于曹家的扬州刺史文钦、镇东将军毋丘俭在淮南起兵讨伐司马氏。司马师带病出征,几番较量,淮南兵败,毋丘俭被杀,文钦逃奔东吴。司马师虽取得胜利,但在战斗中伤病加剧,班师回朝途经许昌时便死去了,司马昭暂时代替司马师统率全军。

曹髦在洛阳得到消息,意识到这是一个千古难得的翻身机会。他立刻下了一道诏书给征东大军,让尚书傅嘏率大军回朝,并要求司马昭留守许昌,照应各方。

这诏书一到,司马昭就识破了曹髦的用意:这不是要把我和军队切割开来吗?意思就是要拿掉我的兵权!司马氏手下的政斗高手傅嘏、钟会也这样认为。大家一致决定,由傅嘏给曹髦上书应付,同时大军立刻出发,直指洛阳。

几天后,军队到达洛水南边,驻扎下来。这一招兵临城下,让年轻的曹髦措手不及。满朝的重要位置都是司马氏的人,枪杆子也握在别人手上,想要搞倒司马昭,难于上青天。

曹髦没法,只得下诏以司马昭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司马师死于正月二十八,曹髦封司马昭在二月初五,就在这短短的几天内,小皇帝和司马昭已来了次无声的对决,结果是以小皇帝完败而告终。这下子,军政大权名正言顺地落在司马昭手上,司马家的权力顺利交接了。

甘露二年,曹魏的镇东大将军诸葛诞又在淮南起兵声讨司马昭。这一次司马昭一点儿机会都不留给曹髦,他亲率二十六万大军征讨诸葛诞,并挟持曹髦和郭太后一起出征,把朝中的不安分因素完全抓在了手上。

仗打了近一年,诸葛诞兵败被杀,最后一支效忠曹魏的势力让司马昭给彻底消灭了。

03

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叫寒浞的人篡夺了夏的天下。夏朝皇族中一个遗腹子名少康,他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打败了寒浞,夺回了政权,史称“少康中兴”。这是夏朝得以继续生存的关键一环,少康也因此成为中兴名主的代名词。

汉高祖刘邦白手起家,一路干掉强秦,消灭项羽,建立大汉。他知人善任,豁达有度,是帝王中的佼佼者,历代统治者都对他推崇备至。

曹髦召集了一批大臣讨论这两个人谁更优秀。开始时大家都认为少康是在祖辈的光环下复国,和东汉光武帝刘秀中兴汉朝的功劳一样,而刘邦赤手空拳开创一个朝代,更加不容易,所以刘邦最优秀。

但曹髦不同意。他以为少康早年流亡天涯,与刘邦一样是一点儿基础没有,却以仁德得到了大众的支持,最终得以复国。刘邦生在乱世,以武力和诡计夺得天下,只算智者,不是仁者。

见皇帝这样说,大家也都“同意”了皇帝的见识,全体一致通过皇帝的论断:少康实施仁政,是仁者中的英雄;刘邦凭借武力,是智者中的豪杰。相比之下,少康是最优秀的君主!

这个结论,一点儿也不掩饰地说出了曹髦要做一个中兴名主的心愿:我曹髦要做少康,恢复祖先的光辉业绩。那么谁是那个夺我曹家天下的“寒浞”呢?大家心知肚明。

皇帝和权臣的斗争已日趋白热化。

司马氏经司马懿、司马师的苦心经营,到司马昭手上时,已经算得上是权倾朝野,此时的曹魏基本上是司马家的天下了。以司马昭的智慧和手段,曹髦这种指桑骂槐的小手段怎么会逃得过他的法眼?他在曹髦的身边布满了眼线。曹髦的一举一动,都完全掌握在司马昭的手上。

甘露五年四月,司马昭进位为晋公,加九锡。这是承袭王莽篡汉的招数,“九锡”乃是权臣篡位的先声,司马氏已然加快了篡魏的步伐。

曹髦是曹操的子孙,血性十足,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断。早年间,传说邺城的水井中有龙出现,曹髦便叹息道,龙是飞天的神物,困在水井中真是大灾难,完全以龙游浅水自况。此时,他又对臣下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坐等任他废立!誓要和司马昭来个了断。

04

甘露五年五月初六,曹髦召见大臣王经、王沈、王业:我现在就要去讨伐司马昭!

王经苦苦劝阻道:朝野上下皆归司马家,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他的爪牙遍布四方,咱们这边没有一点儿实力,陛下你用什么去对付他?

曹髦从怀里掏出诏书掷在地上,喝道:我已经决定了!大不了一个死字!说完,转身就去内殿禀告郭太后。王沈、王业见状慌忙逃走,要去向司马昭报告。他们叫王经一同去,王经不肯。

曹髦拔剑在手,上了辇车,率领宫中站岗的、敲钟的、跑腿的数百号杂役,呐喊着冲出宫门。他先在东止门碰上了司马昭弟弟司马由的人马,曹髦左右厉声呵斥对方,士兵们见皇帝亲自上阵、怒气冲天,吓得一哄而散。曹髦再往前走,迎面碰上了全副武装的一支部队,打头的是司马昭的心腹,中护军贾充。

曹髦挥着剑叫大家往前冲,对面的兵士们看到皇帝要拼命,纷纷后退。贾充的部下成济勒住乱奔乱跳的战马,着急地问:现在怎么办?贾充说:司马公养着你们这些人,就是为了今天,还有什么可问的!成济立刻拍马上前,一枪把曹髦刺了个透心凉,枪刃从背上穿了出来,曹髦一下子从车上摔到地上,挣扎着死去了。

曹髦就这样被杀死了,一个皇帝用自己的鲜血捍卫了自己最后的尊严。

司马昭得讯,匆忙赶来,见满地鲜血,一下跪倒在地上——毕竟杀掉皇帝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不过司马昭很快就开始了善后工作。他威逼郭太后下诏,说曹髦性情暴戾、悖逆不道,此番是他自己闯祸,随后褫夺了曹髦的皇帝称号,仍作高贵乡公。又杀了成济,以掩悠悠众口。曹髦被草草安葬于洛阳西北三十里的瀍涧之滨,司马昭只派了几辆车去办理安葬事宜,也没有旌旗等引导仪式。许多老百姓相聚围观,说这个就是前些天被杀的皇帝,有人忍不住哭了起来。

芳草萋萋一抔土,一位君王是这样的下场,真是无限凄凉。

曹髦虽然没有成功,但他求仁得仁。在司马氏的**威之下,他没有屈服退让,而是奋起抗争,以死来对抗残酷的命运。他是个战士,用生命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后来北魏的皇帝元子攸就声称:“宁为高贵乡公死,不做汉献帝生!”

后人敬佩曹髦,同时也惋惜他没有韬光养晦,而是不平之色形诸言行,终于快刀快折,死于权臣之手。但司马家做了这样的亏心事,也一直放不下这个心理包袱。到了晋明帝时,大臣王导把司马兄弟在魏末的所作所为告诉明帝,明帝羞愧地掩面伏在**,叹息道:如您所说,大晋的天下还会长久吗?

可见公道自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