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的功绩:你以为“万国来朝”那么简单?(1 / 1)

与此同时,隋炀帝派遣的另外两支人马也传来了捷报。

大隋之前,中原王朝根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个叫赤土国的政权(位于泰国曼谷以北,是非常古老的一个政权)。隋文帝的时候,大隋的兵锋也就打到了交趾(今越南北部地区)。至于交趾的南边是什么,谁也不知道。

当时,统兵元帅名叫刘方,平定交趾之后,刘方回朝复旨,说了这么一件事儿:据交趾国的百姓透露,交趾的南边还有一个叫林邑国的政权,他们国内有好多稀奇古怪的珍宝(多为香木、动物),北方人一定没见过。

事实上,汉朝的时候,林邑国就和中原建立了关系,那时候叫象林县,后来中原大乱,林邑国便从中国的版图中自然消失。隋文帝晚年的时候,为了林邑国的宝贝,派遣刘方再次率兵南下,顺便将大隋的版图扩展到越南的中部。

南洋就是个宝啊,老子挖了还不够,儿子也要继续挖嘛。

隋大业元年(605),隋炀帝登基没多久,刘方就又出发了。

林邑国不堪其苦,这算什么事儿啊,我们每年给你们大隋进贡,你们还要打啊?

对不起,泱泱大国,需求旺盛,不好明面上找你们要,只能找机会打。

见谅见谅。

刘方的下半生,就是在南洋出差的日子中打发的。闲来无事,他就在想一个问题,以前打交趾的时候,不知道南边有个林邑国,如今打林邑,南边还有什么国家呢?反正是没事可干,要不再往南边走走吧。

俗话说得好,不怕猪有脑,就怕猪思考。

刘方的胡思乱想,竟然让大隋发现了赤土国的存在。

有军队坐镇,赤土国只能服软。

刘方回朝之后,将此事向隋炀帝做了详细的汇报,并声称赤土国王很仰慕中原王朝的繁盛,随后就会派人前来朝见。

隋大业四年(608)三月,赤土国王的使者到达洛阳,并带来了东南亚地区的土特产。

隋炀帝非常开心,为了表示大隋和赤土国的友好关系,隋炀帝传下诏令,命屯田主事常骏、虞部主事王君政等人带着上好的丝织品,从南海郡乘舟南下,准备对赤土国进行国事访问。

屯田主事和虞部主事隶属尚书省工部,前者负责农民和军队的开荒种田,后者负责山泽、苑囿、供顿等事。看得出来,隋炀帝并非让他们去进行简单的国事访问,而是想让他们勘测赤土国的大小,顺便摸清楚周围还有哪些小国家,希望将他们一块并入大隋的版图。

隋大业四年(608)十月,常骏等人到达赤土国的边境。

赤土国王派遣婆罗门鸠摩罗带着三十艘大船前往迎接,即便是这样,常骏一行又走了一个多月才到达赤土国的首都。

刘方来访的时候,赤土国王就已经见识到了大隋的国力,此番面对大隋皇帝的使者,国王显得小心翼翼,好吃的,好玩的,毫不吝啬,这让常骏、王君政等不入流的小官受宠若惊。

常骏虽然享了不少福,却没有忘记隋炀帝交代给他的事情,他以赤土国为中心,派出数名使者前去联系南洋地区未曾与中原建交的政权,并代表大隋王朝和他们正式建立了交流关系。自此,隋朝的国威正式宣扬到了东南亚地区。

完成了这一切,常骏和王君政二人乐呵呵地带着赤土王子那邪迦回洛阳交旨。当然,还有许多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比如金芙蓉冠、龙脑香、香水等。

试问,隋炀帝打通了海上丝绸之路,这份荣耀又该怎么算?

另一路更为霸气。

先前,隋炀帝听裴矩说过,西域有三个重要的国家,伊吾、高昌和焉耆,都在西突厥的控制下,挡住了西域各国朝拜中原的神圣之路。就在不久前,隋炀帝派崔君肃搞定了西突厥,又让西域诸国递交了服软的国书,至少在面子上达到了万国来朝的目的。

问题是,“天朝上国”“尊敬的大隋陛下”“英明神武”这样的敷衍之词已经不太能满足隋炀帝的心理追求,既然得到了口头上的尊敬,怎么也得搞出点实际行动,稍微宣示一下主权啊,比如霸占某个小国的领土?

隋炀帝大手一挥,就拿伊吾开刀吧。

伊吾国,所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吾县,是北部通道的起点国家。

如此重要的地方,不能让外族人霸占着吧。

隋炀帝:薛世雄,从今天起,你就是玉门道行军总管了,旨到之日,立即出发,到伊吾国修一座城池,接管伊吾政权吧。

太草率,太霸气了。直接跑到你的国家,宣布这里以后就归我管辖了。没有任何官方解释,也没有任何交换条件,不知道应该理解为霸气,还是嚣张?

千年之后,再来重读这段历史,总觉得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啊。

按照计划,东突厥启民可汗也要出兵,二人约好了,先在玉门关集合,然后结伴前往伊吾,共同领略一下西部的沙漠风光。有趣的是,启民可汗居然声称自己没有兴趣,放了薛世雄的鸽子。

怎么办?回去交旨还是继续行军?

在薛世雄的人生字典里,还没有退缩二字。收到启民可汗的婉拒信后,薛世雄就说了一句话:大军全速开进,不拿下伊吾,誓不罢休。

彼时,正值隆冬季节,黄沙漫天,天寒地冻,伊吾国王独坐家中,永远也不会想到,大隋的军队会来此地收编他们的国家。

薛世雄昼夜行军,终于在天暖之前陈列在伊吾城下。

薛世雄:国王啊,我是大隋陛下的使者,特地来收编你们的。

伊吾国王:收编?

薛世雄:对,以后就没有伊吾国了,只有大隋的伊吾郡。

伊吾国王:既然这样,要不咱们谈谈条件?

薛世雄:对不起,陛下叫我来干活(修建新城),不是来和你谈条件的!

伊吾国王汗颜。

按照老规矩,薛世雄在伊吾城旁边修建了一座新的城池,取名为柔远镇,作为大隋控制东西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军事据点,伊吾国直接变成伊吾郡。

薛世雄:王威,我给你留下一千名士兵,你们就在此地上班吧。

王威:那你干吗去呢?

薛世雄:我啊,潇洒转身,深藏功与名呗。

收拾完西域诸国之后,隋炀帝又将目光转向了南方的流求政权。

关于流求,历史上众说纷纭,有说是中国的台湾地区,有说是台湾到日本沿线的海上群岛,也就是后来熟知的琉球群岛。

在这里,先尝试着厘清几个概念:

流虬(qiú):这是隋朝对台湾地区的叫法。

流求:这是唐朝的叫法,因为虬是一种传说中的小龙,把龙给流了似乎不太吉利,所以后来就改成了流求,不过地理位置和流虬一样。

琉球:台湾以北,日本以南的海上岛屿。

在我看来,流求是台湾的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原因如下:

第一,隋朝海军可以隔着海隐隐约约地看到漂浮的岛屿。如果是距离较远的琉球群岛,仅靠人的视力似乎不大可能,但是碰到晴朗的天气,还是可以从鼓浪屿看到小金门岛的。

第二,《隋书》里面专门介绍了流求国,和台湾高山族的习俗很相似,因此历史学家们认为,流求可能就是台湾。

第三,隋炀帝两次派人上岛,都没有摸清楚流求国的实际大小,第三次攻打流求的时候,军人们发现,岛屿上有好几支分属不同部落的小政权。如果是琉球群岛,隋军不大可能摸不清楚岛屿大小,琉球群岛也无法容纳如此多的部落政权。

第四,公元12世纪,琉球群岛才从氏族社会进入到政权统治时代,也就是开始出现了国家。明朝的时候,正儿八经的琉球国(琉球群岛的主政权)到中原朝拜,可他们还是延续了氏族社会的传统,连姓氏也没有,最后还是明宣宗朱瞻基赐琉球王姓为尚氏。

问题是,流求政权的王姓是欢斯,也不是什么氏族社会。简而言之,如果隋朝出现的流求是琉球群岛,那明朝横空出世的琉球又是什么?

第五,有人说,军队是从浙江金华的东阳市出海,如果是去台湾,没必要从这里走,然后再逆时针转个大弯。问题是,南海和东海一直有强大的洋流,即便是到琉球群岛,也必须沿着东南海岸行船,从台湾那里绕行才能顺利到达,历朝历代出海,大多是选择从舟山群岛出发,这不是太难解释的问题。

事实上,隋炀帝拜访流求之前,根本不知道流求的国王叫欢斯渴刺兜,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存在,只知道海上有个岛,岛上有很多奇怪的人。

在大隋的历史上,一共有三次和流求往来的记录。

隋大业元年(605),隋朝的海军在东南沿海执勤,恰好天清云淡,风和日丽,士兵们四十五度角仰望东南,发现天际线附近似乎有烟雾缭绕,很像是一座神仙之岛(蓬莱、方丈、瀛洲也是这个样子)。带头将领很快就将这一发现报告给了隋炀帝。

隋大业三年(607),隋炀帝派遣羽骑尉(隋朝的武散职)朱宽带人前去寻访。

据史料记载,朱宽确实找到了流求,可令他郁闷的是,大隋官话和当地人的语言完全不同,双方鸡同鸭讲,实在是聊不到一起。朱宽无奈之下,只好绑了一个当地人,将他带回了中原。

隋炀帝看到流求代表,心里顿时有了两个想法。

想法一:乖乖,流求人长得可真奇怪,他们必定和大隋不一样吧。

想法二:先让这帮人跪倒在我的面前,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

隋大业四年(608),隋炀帝再次派遣朱宽前往流求,不过此次出使的任务很明确:不管是什么样的国度,让他们的首领赶紧来洛阳朝拜,随便带点儿特产。

朱宽轻车熟路,很快就找到了流求本土。这一次,朱宽在土著人的带领下,见到了流求的首领,也不知朱宽用了什么样的沟通方式,居然将隋炀帝的意思完整地转达给了他们。

谁料想,流求首领态度很强硬,称臣不行,不服来打。

朱宽看了看手下的兄弟,决定好汉不吃眼前亏,先行撤退。临走之前,朱宽抢了几件流求人身穿的盔甲和服装,算是此次出使的成果。

洛阳宫内,大隋君臣盯着这些服饰,非常头疼,完全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物种,什么样的文化啊。巧的是,倭国使者正在洛阳出差,又恰好撞到了此事,于是说了这样一句话:“这是夷邪久国人所穿的衣服啊。”

在倭国使者不厌其烦的讲解下,大隋君臣这才有点明白了。

隋大业六年(610)正月,隋炀帝下诏,让虎贲郎将陈棱和张镇周从东阳(今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征调了一万名士兵,然后从舟山群岛出发,沿着东南海岸线行驶,在广东义安(今广东省潮州市境内)经过短暂休整后,到达流求本土。

当时,流求人还以为是海上行商的船队,于是张开双手来欢迎。一边是热情好客的主人,一边是收编国土的“悍匪”,这误会可就闹大了。

据史料记载,陈棱等人上岸之后,和流求百姓聊得热火朝天,好像是失散多年的亲人一样,摸清楚岛上的情况之后,陈棱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了惨无人道的军事袭击。

土匪,一群土匪!琉球国王欢斯渴刺兜郁闷无比。

岛上的百姓有很多,可仓皇之下,欢斯渴刺兜也只能组织起数千名士兵守卫国土。悲剧的是,不管是身体素质,还是武器装备,流求人都不是隋军的对手,一场恶战之后,流求士兵全部当场丧命。

随后,大隋兵分五路,一直打到流求都城波罗檀洞,双方在此地激战一天,欢斯渴刺兜最终被杀身亡,王子欢斯岛槌和数千名流求百姓被俘虏回中原。

历史证明,新生文化的碰撞可能会产生异样的火花,也有可能电闪雷鸣。

三次无言的交流,流求莫名其妙地就成了大隋的附属国。也许,国王欢斯渴刺兜到死也没明白,自己到底得罪了谁。

六百多年前,一位叫陈汤的汉朝将领对匈奴小伙伴们说了这样一句话: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简单的八个字,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信念和精神支柱。

遗憾的是,此后的数百年,竟然没有一个帝王能够重拾民族的信心。直到隋炀帝横空出世,用实力向西域番邦再次证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如果你不想犯我,那就乖乖的做大隋的臣子。

东突厥启民可汗俯首称臣。

西突厥处罗可汗牵着汗血宝马前去洛阳服软。

将吐谷浑灭国,重新打通了隋朝和西域波斯湾的丝绸之路。

高昌、焉耆、伊吾等数十个西域边陲的少数民族前来归降。

与南洋赤土国、迦罗舍等从未在地图上出现的国家建立关系,跨出了大隋和南洋诸国友好往来的第一步。辽东除了高句丽之外,新罗、百济、倭等国纷纷派遣使者给隋炀帝进献奇珍异宝和当地特产,主动称臣纳贡。

看了这一切,还有人只对大唐帝国的天可汗五体投地吗?还有人对隋炀帝指手画脚,说他庸碌无能吗?

直到此时,隋炀帝让万国来朝的目的已经差不多实现,建立一个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超级帝国指日可待(至少唐朝以前,咱们可以这样说)。

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国家,只要想建立霸主地位,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大隋国内,无数的百姓和军人为皇帝的意志奔波劳苦,这都是现实。站在百姓的角度,他们做出了牺牲,所以有怨言,也有资格抱怨。站在皇帝的角度,这是国家利益所在,就算是付出血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客观地说,隋炀帝想要谋夺霸主地位,肯定有自己的虚荣心在作祟。可是话又说回来,南北朝以来,中原政权不受番邦待见的问题,隋文帝灭陈之后,遗留下的人心归附问题,都需要后代的帝王去解决啊。

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永远都是以利益为重。斗不过你的时候,就低三下四。斗得过你的时候,就昂首挺胸。隋文帝去世之后,这种国家之间的外交逻辑重新启动。说白了,他们就是想看看隋炀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君主。隋炀帝不拿出点儿实际行动出来,能让困守中原的大隋有出路吗?

史料记载,隋炀帝曾经和给事郎蔡征有过一段对话:

隋炀帝:“自古天子有巡狩之礼,而江东南朝的各位皇帝都喜欢坐在深宫,饮酒作乐,左拥右抱,不愿意和老百姓相见,这是什么道理呢?”

蔡征:“这就是他们王朝不能长久的原因。”

隋炀帝对南朝诸帝的亡国有自己的看法。他觉得,那些皇帝整日待在深宫,搞不清楚外面的状况,吏治和民生都没办法掌握,所以政权才不能长久下去。因此从隋大业四年(608)到隋大业六年(610),隋炀帝四处巡游,宣示大隋帝国的威严。

在国内,隋炀帝屡次大赦天下,并让隋文帝以来流配的犯人(汉王杨谅属籍的人之外)悉数还乡,陇右诸郡免除赋税一年,车驾所经之地,免除赋税两年。年七十以上者,官职七品以上者,都由国库赡养。

无论是对待百姓,还是对待手下的官员,隋炀帝都要比隋文帝强太多,难道这就是我们熟知的暴君?遗憾的是,世人都喜欢以结果为导向,戴着有色眼镜去评价他,这让隋炀帝承受了多少不实的骂名?

当我们感叹贞观盛世、开元盛世的时候,隋炀帝为中国统一做出的努力却被某些人给掩盖。殊不知,真正的盛世其实出现在隋炀帝统治的时期。

隋大业五年(609)底,隋朝拥有八百九十万户籍,四千六百万人口,国家政权的影响力到达中国历史的巅峰。就连一向对隋炀帝苛责无比的司马光也不得不承认:隋氏之盛,极于此矣。

自古以来,老大就不是这么好做的。在君王的交椅上,你考虑的东西会越来越多。比如,你自己强大了,也得兼顾大家的利益,有时候还得照顾属下们的情绪,解决属下之间的矛盾,还要防备大家在背后捅你的刀子。再比如,隋朝的疆域确实扩大了,还设置了许多郡县,可你要派官员前去治理,派士兵前去驻守啊。为此,隋炀帝必须要在全国各地征调府兵。

隋朝虽然不缺钱,不缺粮食,但是把军用物资运送到千里之外的边疆,路上需要耗费的粮食通常是军资的好几倍。

老百姓为了服役,常年在外奔波,再加上前往西域的道路艰险难测,百姓服役的过程中十有九伤,地方官员对他们又非常苛刻,以至于民怨极大。

万国来朝,隋朝作为东道主,自然要提供一路上的衣食住行,国家少了还好说,当四面八方的使者前来大隋的时候,这种道德的绑架让大隋骑虎难下。

据史料记载,大隋上上下下为了响应皇帝的号召,对外国人大献殷勤,有的商铺甚至搞起了大促销的活动,酒肆里也推出了免费喝酒的大酬宾活动,以至于外国使者都有些受宠若惊,难以理解。

大隋纵然国力强盛,也经不起如此大的耗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