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皇后和杨素的密谋,已经是大隋高层公开的秘密。
杨勇虽然吊儿郎当,可面对这样的局面,他也开始坐不住了。这些年来,杨勇只顾着和奸佞小人玩闹,身边根本就没有信得过的人,以至于情急之下竟然找不到人给他出主意。杨勇苦思冥想了几天,最终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命人在太子宫内搞了个名叫庶人村的“景点”,“景区”所有房子都由茅草覆盖,大门凋敝不堪,一阵清风吹过,屋檐仿佛都要倒塌。随后,杨勇身穿粗布衣服,搬进了庶人村。与此同时,太子府散布了一则劲爆的消息:太子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
杨坚虽然不喜欢杨勇,却对废立一事犹豫不决,听说太子住进了庶人村,便派遣重臣杨素前去打探消息,想弄清楚太子到底在搞什么名堂。杨坚可能没有想到,正是这一安排将杨勇彻底地推向了深渊。
杨素到达太子宫的大门后,并没有着急进去,而是在门外盘桓。
杨勇呢,做这一切就是为了引起爹妈的注意,他一直在等使者的到来,然后真心诚意地秀一下自己的勤俭作风,可一直等到太阳下山,也不见杨素进门。此时,杨勇的情绪剧烈波动,他觉得杨素是故意让他难堪,于是满腔怒火地跑到大门口,将杨素狠狠地羞辱了一顿。
杨素虽然挨了一顿臭骂,可心情却很得意,因为杨勇掉进了他挖的大坑啊。
杨勇骂完之后尽兴而归,杨素则屁颠屁颠地回去交旨了:陛下,传闻不假啊,太子果然是顽劣不堪,臣本来在大门口候着,可太子却跑出来将臣羞辱了一顿,不难看出,太子怨愤极大,陛下不可不提早防备啊。
杨坚听闻此言,刚刚燃起的一点希望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接下来的几天,独孤皇后指使下人密切监视杨勇的一举一动,并添油加醋地说给杨坚听,大有杨勇马上就会发动宫廷政变的意思。
杨坚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防患于未然。
杨坚派了一批亲信去监视太子宫,严令只要有任何举动,包括杀了多少鸡鸭鹅鱼,都必须向他汇报。随后,杨坚再次下令,将太子宫中的禁卫军登记在册,移交到朝廷卫府管辖,并将太子左卫率苏孝慈调往淅州担任刺史。
杨坚毕竟是千古一帝,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接班人。在他的眼里,杨勇虽然行为浪**,但是说到底,他没有犯上谋逆的胆量。就算是朝中舆论啸天,已经到了非废黜太子不可的程度,杨坚还是选择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直到此时,杨广开始坐不住了,他决定再添一把火。
杨广命令,段达立刻前往长安城,从内部瓦解太子的根基。
段达用金钱开路,很快就拿下了杨勇的近臣姬威。一时间,关于杨勇的负面新闻不绝于耳,长安百姓的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段达看到时机已到,决定彻底摊牌:“姬威,我知道你是太子的亲信,但我有一言相告。”
姬威:“你想说什么?”
段达:“太子作恶多端,陛下早就心知肚明,我们已经奉了皇帝的密诏,准备废黜太子。如今,证据已经齐全,只差一个可信的人站出来力证太子失德,你如果不答应,我再去找其他的人!”
树倒猢狲散,这是千古不变的铁律。
史书上虽然没有记载姬威究竟举报了什么事情,如果是猜测,最劲爆的材料应该是诬陷杨勇和云昭训合伙谋杀太子妃元氏,原因有二:
第一,独孤皇后对元氏的暴毙一直耿耿于怀,只要把杨勇杀妻的罪名坐实,独孤皇后必定会采取措施。
第二,独孤皇后曾经和杨素提到此事,并让他赶紧去收集证据。
当然,既然是栽赃陷害,一件事肯定是不够的,更劲爆的材料还在路上呢。
隋开皇二十年(600)九月二十六日,杨坚从仁寿宫返回长安。
第二天,杨坚亲临大兴殿,准备向朝臣宣布一件大事。杨坚想了想,这件事难以开口,还是得委婉一些,因此打算以闲聊的方式让朝臣们替他说出来。
杨坚致完开篇辞后,意兴阑珊地说道:“朕刚从仁寿宫度假回来,按理说应该神清气爽,兴致高昂啊,可为何总是愁眉不展呢?”
吏部尚书牛弘:“都是臣等不称职,才让陛下忧思过多。”
这话说得多么谦卑,多么到位啊。然而,杨坚却十分不满。在杨坚的眼里,最近太子的事儿闹得沸沸扬扬,朝臣们应该明白他的心思啊。自己随口一提,只不过是抛砖引玉,让你们先提废黜太子的话题。谁曾想,堂堂的吏部尚书竟然如此不上道。真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啊。
牛弘是隋朝著名的历史学家,高级知识分子,皇帝的话他岂能不明白?然而牛弘的心里还存着一丝幻想,想为杨勇再说点好话。
此时,大殿内的气氛非常诡异。
皇帝想要说太子的坏话,朝臣们却憋着一口气,不愿意搭理杨坚。
杨坚有气无处使,转而问其他人:“仁寿宫离长安城不远,但是朕每次回来的路上,都得提前准备安保,搞得紧张兮兮,就像进了敌营一样。朕身为天子,晚上睡觉居然都不敢脱衣服,昨天晚上,朕想要上厕所,却不敢跑太远,你们说,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大臣们唯唯诺诺,不知道皇帝今天到底想干吗。
杨坚略显尴尬,独角戏确实不好演啊。
就在此时,杨坚平地一声吼:“太子左庶子唐令则何在?”
唐令则:“臣在!”
杨坚:“太子宫最近发生了那么多事,难道你一无所知吗?太子之所以走到今日,都是你们这些近臣平日里不规劝他向善的缘故,你们知罪吗?”
直到此时,朝臣才反应过来,皇帝打算拿太子的人开刀了。
杨坚:“来人,把唐令则押下去严加审讯,杨素,你给大家说说吧。”
杨素正色道:“臣奉陛下的旨意,回京让太子捉拿刘居士的党羽,不料太子却说刘居士的余党都已伏法,他没办法去捉拿,还扬言道,我杨素才是朝廷的尚书右仆射,应该由我去调查此事,和他太子府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刘居士的老爹是彭国公刘昶(chǎng),标准的贵族子弟,欺男霸女,行事蛮横,是长安城有名的恶霸,后来被人举报图谋造反,杨坚下令将他处死。事实上,谋反一事应该是被诬陷,让杨勇去捉拿党羽,纯属没事找事。
然而,杨素的吐槽还没结束呢。
杨素:“太子激动之余,还说起了过去的事。他说,陛下当年从北周皇族手里夺权,如果稍有不慎,他肯定是第一个受死的人,如今在朝中的地位反倒不如几位弟弟。陛下啊,臣看得出来,太子心中的怨愤很深啊。”
杨素看了看皇上,示意该他表演了。
杨坚:“哼!朕早就觉得太子不能继承皇位,皇后也曾劝朕废黜他。不过,杨勇毕竟是嫡长子,朕希望他能改正错误,为其他兄弟做出表率,因此一直忍让。朕不介意给你们说几件事儿,有一次,太子指着皇后身边的侍女说,这些人迟早都是他的,这岂是人臣该说的话?太子妃元氏去世的时候,朕怀疑是他暗中下毒,曾经责问过他,可是他却说,太子妃的父亲该死!后来,长孙杨俨出生,朕和皇后非常喜爱,因此将杨俨抱进宫,可这个畜生却担心因为元氏一事,朕和皇后会害他的孩子,居然屡次派人前来索要。”
群臣默然。
杨坚顿了顿:“朕虽然不是尧舜那样的贤明之主,可终归不能把江山社稷托付给这样的儿子。朕的内心总是战战兢兢,害怕太子会误入歧途,因此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废黜皇太子杨勇。”
吐槽大会结束,杨坚直接做出了宣判。
杨坚对杨勇的指控,究竟是不是事实,我们无从得知。不过,杨坚的宣判还是引起了部分朝臣的质疑和反对。
左卫大将军元旻劝道:“陛下!废立太子是国家大事,陛下如果颁布诏书,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希望陛下可以再派人仔细调查这些事情。”
杨坚:“姬威,你给大臣们说说吧!”
姬威只不过是太子府的小小家奴,杨坚居然把他带到了皇宫?由此可见,发生在大兴殿的废太子一事,肯定是早有预谋。
有皇帝做靠山,姬威显得非常有底气:
“各位大人,太子之前跟我说过,想从樊川到散关(现在的西安城南到宝鸡,面积非常大)划一块地方出来做禁苑,就像汉武帝的上林苑一样。太子还说:‘东方塑曾经规劝汉武帝不要做这个事情,还得了许多赏赐,这真是太可笑了。本太子这里没钱,有谁敢站出来反对,本太子就杀了他,杀他百十来个人,耳根子也就清静了!’
“先前,太子左卫率苏孝慈被解除官职的时候,太子气得浑身发抖,他挥舞着胳膊,扬言绝不会忘记此事,还发誓迟早有一天会找补回来!
“还有一次,太子找尚书省要东西,官员按照制度便没给他,太子愤怒之余,扬言会找机会杀几个尚书省的官员,让他们知道怠慢太子的下场。”
杨坚接话道:“哼,还有更可恶的事呢。”
姬威:“太子曾经在宫中请了一批女巫,暗中诅咒皇帝,说开皇十八年(598)就是父皇的忌日……”
杨坚:“够了!谁不是父母所生,谁不是父母所养?杨勇昏聩暴虐到如此地步,朕如何能够再容忍!即刻下诏,将太子和诸位王子囚禁起来!”
明眼人都知道,太子被废一事已经提上日程,只差证据坐实这些事。
随后,杨坚命杨素前往太子宫调查取证。
杨素是个精明人,他明白,想要彻底扳倒太子,寻常的证据可有可无。皇上最在乎的,无非是太子有没有谋反逆天的证据!
据说,杨素的搜查队赶到太子宫后,展开了地毯式的搜索,最后在库房里找到了几样东西:几千个取火的火燧、几斛艾绒、一千匹骏马。
遗憾的是,这些玩意儿都是有来历的。
在此之前,杨勇外出游玩,发现了一颗粗壮枯萎的大槐树,因此下令砍伐此树,将它做成了数千个火燧,打算分赏给下人,不料福利还没发下去,居然被杨素视为起兵造反的证据。用几千个火燧造反,是不是有点太滑稽了?
艾绒又是个什么玩意?易燃,却没有火焰的中药药材,一般拿来灸用,和造反没有半毛钱关系。杨素看完这几样东西,直接将话题引向太子府的骏马。
此时的杨素,就像是一只骄傲的大公鸡,昂首挺胸,不可一世地问道:“太子殿下,宫中养的一千匹战马是干吗用的?难道不是为了造反吗?”
旁边的姬威认真补刀:“杨大人!您有所不知啊,太子有他的谋算,他当时就说过,要把皇宫围起来,饿也会把他们饿死。”
用一千名骑兵包围皇宫,然后活活饿死杨坚?不可否认,杨勇的造反思路,堪称标新立异,亘古未有啊。
杨勇闻言又气又想笑,反驳道:“杨素,听说公家养了几万匹战马,我作为太子,难道养一千匹马就是造反吗?”
杨素强词夺理,恶意诬陷,自然也没脸和杨勇继续辩论下去。于是咆哮道:来人啊,将太子宫中所有的精美家具全部搬到皇宫,让文武百官观赏观赏。杨素已经无话可说,只能让文武百官觉得杨勇是个贪图享乐,不适合做储君的人。
直到此时,杨勇才明白,自己已经玩完了。
隋开皇二十年(600)十月初九,一个改变无数人命运的时刻到来了。
皇宫大内,杨坚咆哮道:来人啊,立刻前往太子府,让杨勇赶赴武德殿。还有,召集文武百官,以及所有的皇室宗亲入宫,朕有事情要宣布。
此时,废黜太子杨勇的诏书已经拟好,只差最后一步官宣。
据史料记载,杨勇听说宫内来人宣旨,还以为是杨坚派人来杀他的,吓得魂飞魄散,六神无主,得知父皇想要在宫中宣布一件大事,杨勇变得冷静下来,领着自己的儿女一同前往武德殿。
当时,杨坚在宫中安排了数十名全副装备的禁卫军,气氛极其威严。
杨勇进殿之后,还没来得及行礼,内史侍郎薛道衡便宣布了杨坚的旨意:皇太子杨勇,连同太子府的王子和公主等人,全部贬为庶人。
虽然是预知的结果,可文武百官还是颇为震惊,更多的是感叹。
再看看杨勇,脸上波澜不惊,古井无波。
是啊,经历了这么多事儿,杨勇已经从废太子风波的绝望中走了出来。宣读诏书的官员话音刚落,杨勇便嘲讽地叩谢道:“儿臣早就应该被斩首弃市,幸亏陛下的垂怜,才苟活到今日。”说罢,杨勇就转身离开了武德殿。
这是什么套路?太不给皇帝面子了吧!
群臣呆呆地望着杨坚,他不表态,谁也不敢乱发言。此时,杨勇的长子杨俨站了出来,情真意切地恳求道:“皇爷爷,臣愿意做您的侍卫,以此为父王赎罪。”
人心都是肉做的,面对皇孙的求情,杨坚显得有些动容,他还在犹豫,是不是要让秦王杨俊的悲剧再次上演。时间在一点一滴地流逝,大殿内的官员屏住呼吸,等待杨坚的最高指示。
“陛下,这种事情都是除恶务尽,绝对不能留下任何祸患。”
循声望去,说话的人正是宰相杨素。这一刀补得真是够扎实,够政治啊。就这样,太子府的核心成员被悉数贬为庶民。
隋开皇二十年(600)十月十三日,杨坚下诏:“处死左卫大将军、五原郡公元旻、太子左庶子唐令则、太子家令邹文腾、太子左卫率司马夏侯福、典膳监元淹、前吏部侍郎萧子宝、前主玺下士何竦等人。”
客观地说,杨坚确实受到了杨素等人的蒙蔽,杨勇必有冤情。然而,杨坚有一句话却说得很到位,太子府的官员非常失职,在杨勇危难之际,这些人没能出面挽回局势,甚至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就拿唐令则来说,身为太子身边最重要的谋臣,本应该时刻规劝太子,为他出谋划策,处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然而,唐令则却将自己定位成娼妓优伶,没事便带着琵琶进宫给太子弹奏,把堂堂的太子宫搞得乌烟瘴气。
因此,这批人虽然遭受牵连,可死得并不冤枉。
历史上有不少废太子的先例,但是皇帝、皇后和大臣联合起来搞太子的先例还真不多,杨勇生在这样一个家庭,确实是他的不幸。
太子已废,可朝堂的风波并未平息。
杨素、杨约等人因为举报太子有功,加官晋爵,各得赏赐,不亦乐乎。如果说废太子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政治斗争,杨素等人已经大获全胜,可以高奏凯歌了,然而,他们却拿太子之事借机在朝中兴风作浪,打击政敌。比如超级战将史万岁就死于这场政治风波中。
不可否认,史万岁是隋朝最著名的悍将之一,平定尉迟炯、对抗突厥,平定江南,一生南北征战,战功无数,深得隋朝百姓的爱戴。遗憾的是,史万岁的军事成就引起了杨素的强烈妒意,扳倒杨勇之后,杨素便给史万岁搞了个太子同党的罪名,杨坚在不察之下,下令将他处死。
后事证明,史万岁是被冤枉的,杨坚后来也深感惋惜,可为了自己的尊严,杨坚选择死不悔改,还故意罗织了一批新的罪名,将史万岁坑到无底深渊。
别说杨坚是被低估的皇帝,他骨子里的狭隘和自私,和明君相差甚远。
隋开皇二十年(600)十一月初三,杨坚正式下诏:封晋王杨广为皇太子。
为了不重蹈杨勇的覆辙,杨广极力收敛锋芒,将爹妈高高地捧了起来。晋升没几天,杨广就主动上表:父皇啊,儿臣认为,以后东宫的幕僚不能再对儿臣称臣了,大隋天下,唯有您才配得起这样的尊荣!
杨坚拿着奏表,读了一遍又一遍,感到十分受用。直觉告诉他,杨广就是他要找的接班人。既然儿子表达了善意,做父亲的也得有所表示啊。这样吧,监管杨勇的权力就交给你吧,不要让父皇失望哦!
隋仁寿元年(601)正月,杨坚因为废太子一事,决定改元仁寿。
想当初,杨勇在武德殿说完自己该被处死的豪言之后,转身离去,举止非常洒脱,可是被囚禁之后才回过味来:自己并没有犯什么大错啊。
在太子府独处的这段时间,杨勇反思了许多,迫切地想见父皇一面。
二弟,麻烦你给父皇说说,我想再见他一面。
二弟,老哥冤枉啊,你能帮帮我吗?
杨广监视着太子府,自然不会给他这样的机会。
当然,事情也不能做得太绝啊,每次杨勇请求帮忙,杨广都会装作痛心疾首的样子,答应会替他传话给老爹,可每次都放了他的鸽子。
杨勇无奈之下,只好爬到树上,朝宫内大声喊叫,希望得到父皇的召见。
杨素表示,这孩子的求生欲望很强啊,既然这样,那就再给你挖个坑吧。
杨素:陛下,臣听说废太子杨勇最近的精神状况不太好,好像是被恶鬼缠了身,为了您的安全着想,还是不要去搭理他为好啊。
自从有了杨广这个乖宝宝,杨坚确实不愿意再去搭理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