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大哥有难,做兄弟的不能不踩(1 / 1)

隋开皇十九年(599)前后,独孤皇后为了证明杨勇可能无法继承大统的疯狂猜想,特地派人前往太子宫,暗中窥探杨勇的私生活,意图抓住他的把柄。皇宫大内历来就是耳目众多的地方。杨坚夫妇公然说杨勇的坏话,并对他能否继承大统表示怀疑,这种事儿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杨广虽然远在扬州,也听到了这个消息。

大哥有难,救还是不救?如果放在寻常老百姓的家里,大哥有难,全家帮忙,可是在皇室,这可是弟弟千载难逢的上位机会啊。

隋开皇十九年(599)前后,杨广为了讨爹妈的欢心,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了长安城。也正是从此时开始,杨广被居心叵测的史学家黑得体无完肤,在史家的笔下,杨广就是个卑鄙无耻、丑陋不堪的色胚。

有人说,杨广在扬州收编了一批美女,日夜和她们**。有人说,杨广生下了一堆连自己都不认识的孩子,后来听说爹妈厌恶大哥杨勇,于是弃小妾和孩子于不顾,开始和正妻萧妃出双入对。更有甚者,某些野史编排说杨广为了方便**,专门给宫女发明了一种开裆裤。何其荒谬的说法啊。

要想把这个问题说清楚,看看杨广的婚姻生活就足够了。

杨广的王妃是西梁明帝萧岿的女儿萧氏,此女出生在西梁皇族,祖宗们都是学富五车的文学家,萧氏的才学、品德和气质无与伦比。

隋开皇二年(582),杨坚亲自下旨,将萧氏册封为晋王杨广的正妃。

隋开皇四年(584),萧妃生下了嫡长子,取名杨昭。

隋开皇五年(585),萧妃生下了老二,取名杨暕。

隋开皇六年(586),萧妃生下了长女,史称南阳公主。

也就是说,在太子杨勇深得宠幸,地位稳固的时期,杨广和萧妃连生了三个孩子。当时,杨广还在外地,并没有取悦父母的机会,他是做给谁看呢?

事实的真相是,杨广和萧妃自始至终都很恩爱,在几个皇子中,杨广和老爹的性格最为相似,杨广的婚姻观也很符合独孤皇后的标准。

杨广还有孩子吗?有!第三子,夭折(不可考证)。第四子,杨杲(gǎo),出生于隋大业三年(607)。还有一个女儿,后来成为李世民的妃子。

试问,史家说杨广抛弃了自己的孩子,那究竟是抛弃了谁?说杨广为了取悦父母,不再理睬后宫女人,不再照料嫡子之外的儿女,究竟指的是谁呢?如果指责属实,史家为何不把这条证据坐实,反而留下了这么大的破绽?

再来看看杨广的太太团。除了萧妃之外,还有萧嫔、广德公主(陈后主的四公主)、陈婤(zhōu)(陈后主的六公主)、王氏(李渊的外甥女)、崔氏(隋东郡公崔君绰的女儿),这便是杨广的所有女人。

客观地说,广德公主、陈婤和宣华夫人、容华夫人一样,都是以伺候人的奴婢身份入宫,只不过前两人进了晋王府,后两人进了皇宫。陈婤在隋大业二年(606)被封为贵人,广德公主一直都没有封号。王氏是杨广和李渊家族的政治婚姻牺牲品,在宫内毫无地位可言。至于崔氏,情况也差不多。

试问,如果杨广真的是好色之徒,为何没有三宫六院?就算他善于伪装,为何做了皇帝,执掌生杀大权之后,反而变得清心寡欲,也没再生孩子?要知道,杨广的生育能力毫无问题,隋大业三年(607)的时候还生下了杨杲啊。

所有的证据都表明,史家的指控完全是子虚乌有。

俗话说得好,不想做太子的皇子,绝对不是好儿子。

大哥失宠之后,杨广的思想转变了:得适当伪装,争取父母的好感,尝试争取一下太子之位。比如,和萧妃更加恩爱,如果说以前是相濡以沫,现在就是形影不离。比如暗中派人前往长安搞公关工作,将自己的伟岸德行广为流传。

想想看,独孤皇后经历了杨坚的出轨事件,又对杨勇的婚姻失望透顶,几乎快要对天下的男人绝望了。就在此时,晋王杨广站了出来,扛起了好男人这面大旗,将老妈从濒临崩溃的信仰边缘拉了回来,多么大的恩德啊。

杨坚夫妇确实很感动,可是对不起,江湖上的传闻也不一定可靠,咱得调查一下老二。于是乎,杨坚夫妇屡次派人前往扬州调查此事。

于是,只要是从长安来的人,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杨广和萧妃都会亲自前往大门口,将他们恭恭敬敬地迎进来,先聆听父皇和母后的教诲,再准备好酒好菜,热烈招待,临走之时,还会送上价值不菲的礼物。

在此之前,使者都是服侍皇上的人,如今得了晋王的好处,又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尊严感,自然愿意为他说好话,时间一久,杨广在长安城的名声越来越好。

事实上,杨广虽然有演戏的成分,却并不是彻头彻尾的伪装。

就连一向苛责的司马光也不得不承认:杨广天生就是个大帅哥,举手投足间,饱含贵族的优雅气质。而且,杨广聪明好学,平日里爱好读书,写得一手好文章,文学修养极高。至于性格,沉稳至极,平日里待人谦卑有礼。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具备这样的气质,就算是伪装也很难啊。

隋开皇二十年(600)八月,杨广回长安城小住了一段时间。

杨坚:皇后啊,老二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要不咱去王府坐坐?

独孤皇后:这话说得没毛病,去吧。

此时,杨广的好人缘开始发挥作用了。比如,某某宦官提前将杨坚的行程告诉杨广,希望他可以做好接待工作。杨广本来就是清心寡欲之人,就算老妈来了也挑不出毛病,可为了让自己的形象更加完美,他还是决定将府中的美貌侍女藏起来,留下一些年老色衰的宫女服侍,而且严令她们不能穿色彩绚丽的衣服。

再比如,杨广命人将房中乐器的琴弦弄断,再撒上一层灰,表示自己已经将业余爱好彻底阉割。

杨坚夫妇踏进晋王府的时候彻底震惊了,他们没想到,老二是如此的清心寡欲,江湖传闻他只是个贤王,实际上是个断绝七情六欲的圣人啊。自此以后,独孤皇后对杨广更加满意,逢人就说杨广是个聪慧孝顺的乖宝宝。

再联想到杨勇的所作所为,夫妇二人只能摇头叹息,扼腕长叹。

转眼间,杨广又得回扬州了,按照规矩,需要进宫向独孤皇后辞别。如果是以前,独孤皇后饱含泪水,送子远去也就罢了。可这一次,情况真的很特殊。

太子杨勇已经彻底失宠,和独孤皇后形同路人。秦王杨俊刚刚病逝,独孤皇后为此肝肠寸断,茶饭不思。本来五个儿子,转眼间只剩下三个。至于晋王杨广,其实已经在扮演着储备太子的角色。

据说,独孤皇后看到杨广来辞别,不禁伤心动容,以至于相拥而泣,难舍难别。杨广不是傻瓜,他能从老妈的眼神中感受到殷切的期望,此情此景,换成任何一个人,恐怕都懂得利用时机和把握细节。

杨广心里明白,老妈很厌恶大哥,可这种厌恶还不足以让她下定决心废黜杨勇,临行之前,杨广决定亲自下一剂猛药。

杨广抓着独孤皇后的手,痛哭流涕道:“母后啊,儿臣不孝,虽受您的养育之恩,却不能在跟前侍奉孝顺,实在是惭愧之极!”

独孤皇后:“皇儿,母后也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你虽然奉命镇守扬州,可我还是希望你能常回长安看看。”

听闻此言,杨广的演技顿时就炸裂开来:“母后,恕儿臣不孝,儿臣这次离去,还不知道能不能再见到您啊!”

独孤皇后大惊失色:“皇儿,何出此言啊?”

杨广:“儿臣是个愚笨的人,和众位兄弟一直都是和睦相处,可近来也不知哪里得罪了太子殿下,惹得他满口怨言,声称迟早要杀了我。母后,儿臣日日担心,夜夜惊惧,唯恐遭人暗算啊。”

在长安城的这段日子,杨广的名声如日中天,指控杨勇嫉恨他,并想对他动手,这套说辞确实很容易让人接受。更何况,独孤皇后打心眼里厌恶杨勇,对杨广的话自然是深信不疑。

独孤皇后:“哼!太子近日越来越过分了,我给他娶了元氏,他竟然置之不理,反而宠信云昭训,生下了这么多猪狗一般的儿子。元氏去世,我就怀疑是被他毒害,但也没有追究此事。为什么他又对你生出如此念头。我还活着他就如此,我死之后,他就该残害你们了。我每每想到东宫没有正室,在你们父皇百年之后,让你们兄弟几个跪拜问候云昭训,就觉得无比痛苦。”

杨广痛哭流涕,继续说道:“母后,儿臣怎会诬陷太子,还请您做主啊。”

独孤皇后咬牙切齿:“哼,这个杨勇,我迟早要废了他。”

人在过度悲伤的时候,很难去理性思考。更何况,独孤皇后正常的时候,也不太理性。在独孤皇后的眼里,她和杨广的此次分别貌似是永世诀别,因此对杨勇的痛恨几乎是深入骨髓。很显然,她不会为了失宠的儿子开脱,更不会派人去调查杨广的指控是否属实,就这样,一盆脏水全部扣到了杨勇的头上。

要说杨广,确实是绝顶聪明的人。如果想扳倒太子,说他在外面乱搞女人,说他叛逆都没用。唯一的办法就是将他诬陷成登基之后会残害兄弟的恶魔。

这一招,确实够狠。史书上记载:

“此别之后,知皇后意移,始构夺宗之计。”

“自是后决意欲废勇立广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