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敌人,其实是门阀士族(1 / 1)

改革有痛苦,改革有风险,为了中央集权,杨坚还是选择向他们开战。

隋朝的改革,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却经历了一番痛彻骨髓的磨合。当时,杨坚最大的敌人其实不是官员,而是他们的大后台:门阀士族。这帮人和关陇军事贵族一样,绝对是史上最恐怖的政治势力之一。

如果一个家族称自己为门阀士族,至少要有几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家族成员必须精通儒家经典,掌握一门学问的最终解释权。

说得直白点儿,家里要有本书,而且这本书一定是稀缺的镇家之宝。

为什么书很重要呢?

大家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年轻人都喜欢读书,没事儿的时候,他们就喜欢坐在一起侃大山,聊聊对时政的看法,对哲学的探讨,聊得不亦乐乎。搞来搞去,这才有了百家争鸣,大师辈出的时代。

遗憾的是,秦始皇看不下去啊,他觉得这帮读书人,尤其是儒家的学子们思想迂腐,不堪大用,而且不利于朝廷的统治,于是找了一支火把,将全国的儒学经典付诸一炬,以后想看儒家的书籍?没门儿!

古代不像现在,印刷技术这么强悍,还有数字技术存档,要用随时可以打印。书的原稿没了,意味着原始正宗、被大家认可的文化传承也没了。要写书呢,得先去砍竹子做竹简,再找原稿誊写,十分麻烦。幸运的是,秦始皇并没有把儒家的经典书籍彻底烧完,还有一批人将副本留了下来,思想解禁之后,这批书便重新面世。

汉文帝时,秦朝的博士伏生受朝廷的征召出山,口授《尚书》的内容,搞了一本《今文尚书》。后来,西汉的鲁恭王刘余在孔子的故居发现了一段残卷,称为《古文尚书》。然而,受书籍印刷能力的限制,能够看到《尚书》的读书人少之又少,十个人看过书,一个人精通尚书,那他就是大师。

比如弘农杨氏,家族四世三公,是举世公认的门阀士族。

可要说杨家发达的源起,还是靠杨震的父亲杨宝,他穷尽一生专研《尚书》,后来将学问传授给儿子杨震,杨震又拜《尚书》的集大成者桓郁为师,这才学有所成,奠定了弘农杨氏在儒学文化的门阀底蕴。

说白了,杨震在《尚书》的研究领域,既控制了书籍的传播,又拥有文化知识的最终解释权,纯属文化垄断的概念。到了东汉末年,纸张开始传播,儒家的经典书籍才开始慢慢流传开来,因此魏晋的门阀士族要远比东汉之前多。

第二个特点,门阀士族的核心成员,世代都要在中央朝廷做大官,如果是在老家做官,对不起,你还是属于土鳖世家,无法跻身到最上层的社会。

这个很好解释,弘农杨氏四世三公,在朝野的威望无与伦比,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只要杨老头说句话,中央政府也得慎重考虑。除了弘农杨氏,汝南袁氏,包括东晋王朝的陈郡谢氏、琅琊王氏,都能影响中央政策的制定,恐怖至极。

第三个特点,家族世居在某地,有自己的庄园、田产,家族要足够庞大。

不管是政治还是经济,都有滚雪球的效应,只有在某地扎根很久,雪球才会滚得更大。门阀士族只靠单打独斗也不行,还要笼络有发展潜力的官员,除了给他们洗脑,还要有经济实力,别人家里有困难,得掏钱扶持,收买官员也得靠钱,豢养门客也得靠钱。总而言之,用钱开道,门阀士族才能混得长久。

除此之外,世家是宗族的概念,老爷子有十个儿子,嫡子或长子继承他的爵位,其他的九个儿子也要衷心拥护家族的利益,家族内部有矛盾不要紧,关键时刻要一致对外。

第四个特点,必须清高,必须傲娇。这一点太重要了,因为缺了不可一世的气质,还是个土鳖世家。

具体的表现呢,就是绝不能和庶族通婚,否则会被别的世家看不起。要学会清谈的本事,比如读书人坐在一起,必须聊聊时政,聊聊政治,整天胡侃八卦,张家长李家短的,说明你的品位还是很低,不配做世家弟子。

还有,你的朋友圈必须是豪门望族的子弟,和街边的地痞流氓做朋友,你家老爷子一定会找机会打死你。这也就罢了,当你坐在某地,有几个庶民走过来就座,你必须愤然离席,飘然而去,否则就是自降身份,等着回家挨板子吧。

门阀士族的发展,其实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西汉的时候,中央集权还是很明显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西汉末年,王莽篡汉,为了占据舆论的制高点,王莽强行追认帝舜为先祖,说王氏家族是上古帝王的后裔,是天下第一望族,直接搞出了门阀的概念。

这也就罢了,王莽本是豪强贵族,盟友应该是大地主才对,可他有自己的理想,想要推行新政,分田地,打土豪。地主们不干了,直接揭竿起义,东汉光武帝刘秀仗着南阳的地主撑腰,趁势崛起,捡了个大便宜。

既然是地方豪强拥立的,就得保证我们的利益吧。啥也别说了,土地兼并,大搞庄园经济,做大地主,做豪强门阀。后来,刘秀也觉得这样不好,于是推行了职田制。意思就是,朝廷把国有土地分给高级官员,官员们雇佣农民劳作,除了农民的劳动所得,剩余的就是官员们的合法财产。

这样一来,钱和权直接绑到了一起,再加上东汉的人才选拔全靠推荐,豪门大族为了继续捆绑利益,造就了一批能控制经济和政治的门阀士族。

东汉末年,曹操横空出世。

事实上,曹操的家世很一般,父亲认宦官为爹,已经算是辱没门庭。曹操虽然是在颍川士族的支持下上位,可主流社会就是瞧不起他的出身,土鳖就是土鳖,执掌政权也是个高级土鳖,就是瞧不起你又如何?

想想看,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曹操该有多么郁闷。

曹操表示,他改变不了自己的出身,既然你们都瞧不上我,那只好与你们为敌了。于是乎,曹操执政的时候,先后弄死了孔融、崔琰、杨修、边让等一批名士,镇压了门阀士族的嚣张气焰。遗憾的是,门阀士族就是个庞然大物,曹操与他们纠缠了一生,最终还是选择了与他们合作。

曹丕继任之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改朝换代,因此奉行讨好门阀士族的国策。建安二十五年(220),在曹丕的支持下,出身豪门贵族的吏部尚书陈群隆重推出了九品中正制,将门阀士族推向了另一波**。

究竟什么才是九品中正制呢?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门阀士族保障他们既得利益的政治制度。九品中正制的核心是中正官,这帮人负责魏晋时期官员的选拔和晋升。

中正官也分为好几个等级。一般来说,州里面设大中正官,负责本州,以及下辖郡的人才选拔。郡里面设小中正官,负责县级人才的品评。

至于品评的标准,主要有家世背景、能力、品德三个指标。

家世呢,由中正官翻看你的简历,如果候选人的祖宗三代都是做官的,说明你们家根正苗红,给你打个高分,如果只有两代人做官,给你打个中等分。

能力呢,完全靠中正官的眼力,感觉你还不错,就给你打个高分,觉得一般嘛,就给你打个低分。

品德呢,完全看老师和学生的气场。中正官在评价的时候,基本上会给出天才英博、亮拔不群这样主观的评语,至于分数,大家都懂的。

完事之后,中正官会给你定个“品”级,中央政府规定了所有的评语都要量化为“品”级,也就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基本上对应着朝廷一品到九品的官职。

当然,后生不可能拿到一品官职,就算是二品和三品也够呛。想想看,中正官才三品、四品,如果给学生定三品,他们还怎么混江湖?因此,九品中正制就是门阀士族为了提携门生,或者安排世家子弟走上仕途的一种工具而已。

按照制度,选举活动每三年举办一次,但是中正官有个特权,凡是他打过分的学生,可以随时升品,或者随时降品。意思就是,老师如果看你不爽,可以随时降低你的品级,让你的仕途受挫(意味着后进者必须选择依附州郡的门阀世家)。

这也就罢了,朝廷为了提高中正官的权威,禁止学生提起上诉。

前途和命运完全掌握在别人的手里,这是何等的悲剧啊。

这样的制度,让我想起了后世的玉石交易,一块石头,先看看是从哪个矿里扒拉出来的,再看玉石的成色,再看做工,再由专业的鉴定机构给出评级,然后流向市场进行交易。魏晋时期的人才选拔,不就是这个原理吗?

魏朝的时候,大中正官由各郡的长官推举产生,这帮人打分还比较看重你的能力和品行,可到了晋朝,一切都变了:大中正官,由朝廷的司徒(三公之一)任命,至于小中正官,虽然由大中正官推举,可还是需要司徒任命。也就是说,仅剩的公开选举权也被中央政府给收走了。

晋朝的中正官,就看中一项关键指标:你的祖上是不是做过官,你做官的基因怎么样,如果不行,对不起,麻烦您退到一边,等下一轮。在这样的制度下,官员晋升全都由豪门贵族控制,官场就是一潭死水。

更为恐怖的是,东晋皇族完全受门阀贵族的控制,熟悉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东晋皇族的历史存在感几乎为零。可想而知,在东晋王朝统治时期,如果有皇帝敢对门阀士族宣战,估计分分钟就能被赶下台来。

中国人讲究“日中则昃(zè),月中则亏”,时间到了,自然要走下坡路。

没有了皇权的限制,门阀士族便可以为所欲为,腐败至极。

东晋末年,军阀混战不断,门阀士族的武力战斗值跟不上节奏,促使一批出身寒门的将领走上了历史舞台,比如宋、齐、梁、陈的开国皇帝都是寒门出身,这样的年代,门阀士族虽然还保持着江湖地位,可对政治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小。

北朝的统治者是军事贵族集团,崇尚暴力和丛林法则,他们虽然很欣赏擅长儒家文化的门阀士族,可是对不起,还是要打击他们。

在整个北朝,九品中正制几乎是形同虚设。然而,制度上的取缔,并没有改变门阀士族的江湖地位。

历史,走到了大隋王朝。

杨坚是个资深政客,深知门阀士族的政治影响力。他思来想去,决定一边利用,一边打压,让门阀士族慢慢退出政治舞台。

隋开皇三年(583),杨坚公开喊话,九品中正制不是个好玩意儿,尤其是中正官,你们办事儿不客观,坚决予以取缔,以后由中央政府的吏部负责考核和提拔官员。

吏部尚书的背后,自然就是杨坚本人。

取消九品中正制,意味着寒门难入仕的时代正式解冻。

隋开皇十八年(598),杨坚宣布开科取士,让州刺史每年向朝廷推举三个读书人,一起参加朝廷的考试,如果考试过关,由吏部授予官职。不过,杨坚为了照顾门阀士族的敌对情绪,只开了“志行修谨”(有德)和“清平干济”(有才)两科,充其量只是科举制度的雏形。

许多人都说,杨坚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创了科举制度,功莫大焉。

客观地说,从北朝开始,统治者就已经向九品中正制开刀,因为他们是暴力统治者,不需要熟读儒家经典的门阀,杨坚做的,只不过是在合适的时间,宣布了合适的决定,并没有什么伟大之处。

相比北朝,南朝的门阀世族更加树大根深,枝繁叶茂,因此陈朝灭国之后,这帮人不服大隋王朝的管教,以至于杨坚和杨广父子深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