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开国大帝杨坚 我的故事,全部因你而起(1 / 1)

东晋元熙二年(420),东晋灭亡。隋开皇元年(581),隋朝建立。期间经历了一百六十年的漫长岁月,在中国的长江和黄河流域,一共出现了九个王朝政权,它们并称为南北朝。如果要概括南北朝时期的特点,有两个特点不得不说。

第一个嘛,就是伦理纲常丧失,政权更替频繁。

从西汉王朝开始,各朝各代的皇帝为了泯灭旁人对皇权的觊觎之心,不遗余力地推行“三纲五常”的观念,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皇帝就是臣子的天,你们要绝对服从,任何背叛都不被允许。

汉朝时,中央皇权非常强势,纲常伦理之说还挺有市场;东汉末年,枭雄们挟天子以令诸侯,皇帝成为名副其实的傀儡;晋朝时,皇室成员更是自相残杀,君臣伦理彻底走向没落。南北朝时期,外族入侵,大家都崇尚武力,遵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地痞思想深入人心,不同政治家族之间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禅让。

第二个嘛,就是关陇军事贵族强势崛起。

东晋时期,谢、王、庾、桓等门阀士族垄断政治权力,官员的选拔和晋升、国家政策的制定,几乎都出自这些门阀士族之手,司马氏家族形同虚设。后来,北方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南朝的门阀士族选择偏安一隅,以文人墨客为主的门阀士族开始没落,取而代之的是关陇军事贵族集团。

隋朝的开国皇帝,正是出身关陇军事贵族集团的杨坚。

杨坚(541—604),弘农郡华阴人(今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按照《隋书》的说法,杨坚的祖宗是东汉太尉杨震,而杨震家族连续四代都位列三公,显赫至极。

关于杨坚的家世,有人说杨坚是假冒的弘农杨氏,有人说是真的弘农杨氏,实在是一笔扯不清楚的糊涂账,分歧的焦点在于,杨坚是不是觍着脸找了个高大上的祖宗,以此来提高杨氏家族篡夺皇权的资本。

事实的真相是,南北朝讲的是“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江湖法则,谁的拳头硬,谁就有资格做皇帝。至于杨震家族,混了好几代也不过做到太尉,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家世清白,可是在关陇集团执政的年代,这种资本并不好使啊。

说白了,杨家已经成功晋级为皇族,不需要觍着脸去追认杨震为祖宗,更不需要在讲究丛林法则的年代洗白上岸。其实,杨坚最引以为傲的资本是老爸杨忠,因为杨忠是关陇集团领袖宇文泰的亲信,在朝中担任柱国大将军、随国公。有了这一条,杨坚便可以肆无忌惮地开挂前行。

据史料记载,杨坚出生的时候紫气充庭,神光闪现,娃儿刚刚落地,就有一个神奇的尼姑(简称神尼)上门贺喜。贺礼是没有的,话倒是说得很感人:“哎呀,这娃来历非凡啊,你们做父母的,绝对不能把他放在凡间抚养。”

瞧瞧,神尼的一句话,就给杨坚定下了美满的前途。

杨家人不理解了,自己生的娃,居然不能放家里养,那应该放哪里养呢?“神尼,希望你能把话说得更明白一些。”

神尼说:“这个嘛,如果你们瞧得起贫尼,就交给我来抚养吧。”

哦,原来是找工作的,高级保姆啊。杨家人表示,家里不缺钱,既然神尼画了一个大饼,杨家还是愿意拿一份支出来赌杨坚未来的。两拨人协商好了,找个安静的寺院,杨家主母和神尼一起在此带娃。

据传,杨坚稍微长大一些,头上居然可以长出双角,满身都是鳞片,说得通俗一点,这孩子的模样完全是按照神龙来刻画的。杨坚的母亲看到这种场景,惊吓到神志不清,居然不小心将杨坚摔到地上。

好的,这就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什么后福呢?神尼又给重新定义了一下:你呀你,你这一摔,这娃问鼎天下的时间就得往后推迟了。

此话一出,杨坚的母亲直接昏死过去。

这还不算完,后来杨坚的额头上居然有五柱入顶,无比神奇。如果是放到现在,杨坚极有可能是身体有严重的疾病,能娶到媳妇就不错了,别说入朝为官,问鼎天下了。不过,史书的这段记载虽然经过了渲染,可并没有改变一个事实:杨坚确实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杨坚的命运,那就是他天生只有做朝廷大官一条路可选择,想要经商,想要当教书先生,杨忠肯定会打断他的腿。

西魏恭帝三年(556),杨坚刚好15岁。有一天,家里来了几个宦官,他们公然宣布了一份诏书:封杨坚为车骑大将军、散骑常侍、仪同三司,外加成纪县公。

太不讲道理了,如果你的理想不是做官,这是何等的痛苦啊。

不过老爹杨忠知道,朝廷的封赏与杨坚的能力没有半毛钱关系。因为在这一年,关陇军事集团的领袖宇文泰去世,侄子宇文护执政,为了拉拢朝中的政治势力,宇文护送了很多官职出去,杨坚便是捡到便宜的幸运儿。

杨忠虽然曾经很崇拜宇文泰,但后来势力分化,需要重新站队,杨忠更靠近老领导独孤信,而独孤信和宇文护又是对头,因此杨忠对宇文护的拉拢不是很感冒,而且,接下来的十余年,杨家一直承受着宇文护的政治打压,非常痛苦。

西魏恭帝四年(557),杨坚迎来了人生最重要的事:迎娶独孤伽罗。

独孤伽罗(544—602),独孤信的第七女,最受宠爱的掌上明珠。

说起来,独孤信这位老爷子完全就是逆天的存在。

大女儿嫁给了宇文泰的儿子宇文毓,女婿宇文毓就是北周明帝。四女儿嫁给了李渊的父亲李昞,外孙李渊就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七女儿嫁给了老部下的儿子杨坚,女婿就是隋朝的开国皇帝。身为三位皇帝的老丈人,独孤信在中国历史上算得上独一份,唯有民国时期宋氏家族的掌门人宋嘉树可以稍微媲美一下。

社会地位高也就罢了,问题是,独孤信还是个风流倜傥的大帅哥。

“侧帽风流”这个词,就是独孤信的专利。

有一天,独孤信出城打猎,玩得兴致高昂,差点忘记了时辰。当时,天色逐渐黑了下来,他必须在宵禁之前赶回家,因此纵马狂奔,颇为狼狈。就在此时,独孤信的帽子被风吹了起来,他不得不用手去扶。巧的是,独孤信用手扶帽的帅气动作被守门的小吏看在了眼里。

第二天,城中的低级官吏圈子开始流行一种时尚:故意把帽子带歪,时不时地用手去扶一下,很像后世迈克尔·杰克逊的招牌动作,姿势潇洒至极。没过几天,首都百姓居然全都在模仿独孤信的侧帽风尚。可想而知,独孤信对北朝社会的影响力有多大。

独孤伽罗有这样一个英俊潇洒的父亲,外貌、品位自然不是问题。

独孤伽罗的母亲是郑州崔氏的后裔,属于清河崔氏的一支,这样的家族最重视儒家礼仪和文化知识的传承。独孤伽罗在母亲的谆谆教诲下,学识和品德也是出类拔萃。当然,仅仅有这些,自然是不够的。

独孤伽罗生活在北朝,深受鲜卑民族母系社会文化的影响。

简单地说,当时的妇女不受社会伦理的束缚,妇女平日里可以随意出门,抛头露面,家里要打官司,和邻居家吵架,可以亲自上阵,甚至为丈夫和儿子求官,给上级领导送礼,也都由她们抛头露面。

独孤伽罗和杨坚结婚之后,性格中有独断和泼辣的一面,杨坚纵容她是一方面,北朝社会风气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西魏恭帝四年(557),独孤伽罗13岁,正值豆蔻年华,到了出阁的年龄。

掌上明珠的婚事,独孤信自然要亲自操持。彼时,长安城有许多豪门贵族都想预定这门亲事,可独孤信都很礼貌地拒绝了,因为在他眼里,杨忠的儿子杨坚才是完美的女婿人选。

一来,杨忠是独孤信的老部下,关系非常亲密,这样可以亲上加亲。

二来,杨坚这小子,虽然只有16岁,可性格沉稳,气场非常强大。根据独孤信的观察,杨坚还是很有城府的,假以时日,即便不能飞黄腾达,也能在复杂的政局中明哲保身,也不算辱没了独孤伽罗。

那一年,杨坚年仅16岁,正值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独孤伽罗则只有13岁,光彩照人,温柔贤惠。在两家人的安排下,两人步入婚姻的殿堂。

婚房之内,夫妻二人含情脉脉,注视着对方。

独孤伽罗看出来了,杨坚长得一表人才,绝对没有什么“五柱入顶”、头顶长角、身披鳞片的传奇标志。身为一个女人,她感受到了杨坚的热情和温情,那一刻,独孤伽罗就已经认定:你是我今生的唯一。

杨坚也很兴奋,老婆的颜值很在线,虽然出生在权贵之家,可骨子里却温柔贤惠,而且喜欢读书,颇有见识,能找到这样的女人,绝对是三生有幸。

杨坚没想到自己以后会做皇帝,面对柔情似水的老婆,他心生怜惜之意,情不自禁间,竟然对独孤伽罗许下了一个诺言:娘子,夫君这一生就娶你一人。历史证明,不要轻易对女人说这句话,否则后果会很严重。

结婚之后,夫妇二人出双入对,如胶似漆,度过了一段终生难忘的时光。可好景不长,长安城发生了变乱。宇文护执政之后,先后弄死了宇文觉和宇文毓两位皇帝,北周武帝宇文邕(yōng)上台之后则选择主动放弃抵抗。

遗憾的是,北周皇室就算是自相残杀,也没忘记打压杨坚。当时,以赵昭为首的相面大师多次奉命调查杨坚的“异相”,多亏他们看好杨坚的前途,这才没有在皇室跟前乱说话,保了杨坚的一条小命。

外人找自己的晦气也就罢了,令杨坚无语的是,兄弟们也对他颇为不爽。

杨坚有两个亲兄弟。二弟杨整,老婆是北周吴国公、柱国大将军尉迟纲的女儿;三弟杨瓒(zàn),老婆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妹妹顺阳公主。

就拿老二夫妇来说,他们觉得杨坚是个灾星,担心杨家受他的牵连,因此刻意与他保持距离,还经常数落杨坚夫妇的不是。有一次,一个叫边隐的医师为了讨好杨整,居然放出谣言,声称杨坚可能会得无法治愈的神经病,杨整听说后,兴冲冲地跑到老爹面前大谈此事。

原因很简单:如果杨坚得了病,杨整就是杨家的顺位继承人,爵位、官职、祭祀的权利,包括田产和财产都是他的。杨忠听闻后,泪如雨下,苦叹奈何,为杨坚的前途深感忧虑。据史料记载,杨忠去世之后,老二夫妇担心宇文护会继续整人,屡次在他的面前说杨坚的坏话,逼迫杨坚只能夹着尾巴做人。至于老三夫妇,更是以宇文邕的利益为重,几乎和杨坚老死不相往来。

杨坚晚年的时候,回忆起这段痛苦的经历,最常说的就是一句话:当时实不可耐,羡人无兄弟。可想而知,杨坚的痛苦已经深入骨髓,常人根本无法理解。

被权臣猜忌,被兄弟们挤对,这就是杨坚的生存状态。时间就这样慢慢推进,杨坚只好退居幕后,观察着朝中的局势变化。

建德元年(572),宇文邕成功铲除宇文护。建德二年(573),宇文邕下诏为皇太子宇文赟挑选太子妃,杨坚的女儿杨丽华成功上位。杨坚升级为皇亲国戚,生存压力小了不少。

宣政元年(578),宇文邕在宫中暴毙而亡,宇文赟登基称帝,史称北周宣帝。宇文赟为了提高中央集权,决定复兴周朝古制,设置了天子四官:大前疑、大右弼、大左辅、大后丞,并让其跃居百官之首,给予了最高的政治地位。至于杨坚,因为是皇后的父亲,被皇帝任命为大前疑,正式蜕变成北周王朝的第一人。

北周大象二年(580),宇文赟暴毙,年仅7岁的长子宇文阐登基,由杨坚担任辅政大臣。没过多久,杨坚单独开设丞相府,彻底架空了宇文阐,随后又诛杀了以赵王宇文昭为首的五十多名北周宗室成员,为自己登基称帝做好了最后铺垫。

北周大象二年(580)十二月,宇文阐下诏:拜杨坚为相国,进封随王,赞拜不名,享九锡之礼。杨坚坚辞不受,只领了个随王的头衔。隋开皇元年(581)二月,杨坚接受相国、总百揆、九锡之礼。接下来就是标准的礼仪动作——宇文阐两次禅让,杨坚两次辞让。

隋开皇元年(581)二月十四日,宇文阐第三次禅让。当天,太尉、杞国公宇文椿捧着册书,大宗伯(掌管礼仪制度的最高级别官员)赵煚(jiǒng)捧着皇帝的玺印,跪求杨坚将帝位收入囊中。杨坚头上顶着白纱帽,身穿黄袍接受了册封诏书,随后登基称帝。

新的国号为随,新的年号是开皇。后来,杨坚觉得“随”字有走的意思,担心这样的国号会给杨家带来灾难,因此才改为我们熟知的“隋”。

彼时,杨坚已经40岁,正值壮年。回首过去,杨坚饱受权臣宇文护的折磨,又被宇文邕、宇文赟无端猜忌,还有觊觎他权势的臣僚在一旁虎视眈眈。

北周皇族猜忌也就罢了,就连自己的兄弟也与他为敌。杨坚政变之前曾经找过两位兄弟,令人沮丧的是,他们并不看好大哥的前途,对于政变夺权一事,他们避之不及,讽刺杨坚霸占随国公的爵位不说,还抱着得陇望蜀的心思。

二十多年的时间,杨坚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知前途和命运究竟在何方。庆幸的是,杨坚熬了过来,自己用双手改变了命运。在与命运抗争的路上,杨坚得以看透人心,看穿朝廷的利益关系,更感受到了权力倾轧的路上,北周王朝的制度弊端。一切的一切,全都成为他帝王生涯的宝贵财富。

回首再看,路在何方?路在自己的脚下,乾坤就在你的掌中。

伟大的开皇盛世,必须由你亲手缔造,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