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战乱结束:李怀光之死(1 / 1)

收拾完朱滔之后,李适想到了河中的枭雄李怀光。

至德二年(757),朝廷在蒲州设置河中节度使。乾元二年(759),蒲州升级为河中府,长期管辖河中府、晋州、绛州、慈州(今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隰州等地,是北境、东北和关中的战略通道。占着河中地区,李怀光确实有嚣张的资本。

兴元元年(784)七月,节度判官高郢劝李怀光归降朝廷,以保全晚节,李怀光这才让儿子李璀入朝,向李适递交了投降书。李适是个讨厌麻烦的皇帝,看到李怀光示弱,立马就想着接受投降。至于出使的人选,他需要好好斟酌一下。

当时,最负盛名的慰抚专家叫孔巢父,这位老兄是孔子的三十七世孙,年轻的时候,和李白、韩准、张叔明、陶沔、裴政隐居在山东泰安府徂徕山,纵酒狂歌,谈诗论赋,号称“竹溪六逸”。最主要的是,孔巢父刚刚出使魏博,招降了田悦,解决了河北的乱局,这是李适最看重的资历。

李适说:“孔巢父,你带着敕书前去河中传旨,敕封李怀光为太子太保,恢复朔方将士的官职。”

河中府里,李怀光身穿庶民的服饰,看到孔巢父拿着皇帝圣旨,二话不说,直接奉上了自己的膝盖。按照惯例,李怀光脱掉官服请罪,表示愿意尊崇朝廷的任何安排,这是做给大家看的面子工程。身为钦差大臣,孔巢父应该要上前稍微扶一下,略施安慰,算是给对方留点面子。谁料想,孔巢父竟然视若无睹。

客观地说,不是孔巢父不懂规矩,这位老兄刚刚安抚了河北,心气很高,满身带着趾高气扬的钦差气场。再加上李怀光背叛朝廷,不得人心,早就成了过街老鼠,这才是孔巢父轻视他的原因。

在无比尴尬的气氛中,孔巢父念完了圣旨。

当时,李怀光的胡人亲信都在现场待命,看到老大如此委屈卑贱,又看到孔巢父如此嚣张,心中顿时来了气。某位不知名的将军抱怨了一句:“李怀光这次去了朝廷,恐怕连太尉也做不了喽。”

讽刺的意思非常明显,可孔巢父还是视若无睹。就在此时,孔巢父声若洪钟地说了一句:“军中有谁可以代替李怀光来统军啊?”

一时间,房中鸦雀无声,将军们面面相觑,仿佛眼前的钦差大臣就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外星人。是啊,跑到别人家里,说人家不是一家之主,还有比这更丧心病狂的事情吗?还没等孔巢父反应过来,胡人将领就剁翻了孔巢父,以及随行的太监啖守盈。

李怀光并未阻拦,而是淡定地说了一句:“整军,备战!”

这就是中晚唐时期中央朝廷和藩镇的心结。王武俊如此,李怀光也是如此。藩镇节度使明白,皇帝始终是要对付他们的,李适的一切努力,都是在安抚和拖延,等待最佳的削藩时机。

削藩之战,迟早还是要打的。

彼时,李适已经回到长安城。面对叛乱,他当机立断:任命浑瑊为河中、绛州节度使,充任河中、同华、陕虢行营副元帅,马燧为奉诚军、晋、慈、隰节度使,与镇国节度使骆元光、鄜坊节度使唐朝臣共同讨伐叛臣李怀光。

李适的底气在于,浑瑊、马燧已经搞定了晋州、隰州(今山西省临汾市隰县)、慈州,对河中府形成了战略包围。只要官军不犯错,李怀光兵败是迟早的事。不过,就在前线捷报频传的时候,朝廷的度支使告诉李适,国库的钱财、军备物资出现了严重短缺。

如果继续打仗,朝廷无法提供军需,是否会引起军队的哗变?帝国的高层商议之后,决定劝李适赦免李怀光,暂缓开战。在官员们轮流劝说下,李适也开始动摇了,毕竟和平稳定高于一切。事实上,河中的战争已经接近尾声,就因为缺粮而放弃战争,朝廷会失去收复河中的机会,还会给藩镇节度使一种错觉:以李适为首的中央政府就是软柿子,可以随意揉捏。

关键时刻,李晟否决了大家的提议。

第一,如果赦免李怀光,朝廷就要在同州(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设防。驻防士兵太多,李怀光觉得朝廷不信任他,驻防士兵太少,朝廷风险就会变大。

第二,如果赦免李怀光,晋州、绛州、慈州、隰州等地要不要归还,这样一来,朝廷如何安抚其他的功臣。

第三,如果赦免李怀光,吐蕃、回纥,以及淮西叛军都会重新评判朝廷的实力,这帮人不会说皇帝是爱护百姓的仁君,反而会觉得朝廷在军事上被制服,所以才罢兵不战,这样会给他们可乘之机。

第四,如果赦免李怀光,就要对朔方将士论功行赏,可如今国库空虚,如果奖赏不到位,就会逼迫他们继续反叛。

第五,如果赦免李怀光,那朝廷也要停罢各道兵马,如果朝廷不拿钱出来安抚人心,谁能保证他们的忠心。

在李晟看来,河中的粮食价格五百文一斗,战马的草料也将告罄,李怀光的部下也纷纷反叛,只要朝廷合围,河中必乱。为了坚定李适的信心,李晟主动请缨,带兵两万讨贼,至于将士们的伙食,李晟自己解决。与此同时,马燧也赶回长安,并且立下军令状,只要朝廷给他准备一个月的粮食,必平河中。

当时,度支使给李适算了一笔账:如果继续打下去,朝廷的钱财只能支撑七十天,七十天过后,李适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破产的皇帝。李适权衡许久,最终决定继续开战,为了节省经费,李适下诏停止朝廷一切不必要的开支,清点吃大锅饭的公务人员,内廷宦官,只要是多余的人员,一律裁撤。

贞元元年(785)八月,马燧、李晟开赴河中战场。

当时,李怀光的防御体系分为两块,河中大本营和河西的长春宫。长春宫是皇帝离宫,位于同州朝邑(今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朝邑镇),守将是李怀光的亲信徐庭光。长春宫守卫森严,官军在这里吃了不少苦头,即便拿下长春宫,也需要北渡黄河,官军面临“兵半渡可击”,背水作战的风险。

马燧上任后,换了个新思路:单枪匹马前去招降。马燧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他只是想赌徐庭光有投靠朝廷的兴趣,如果赌错了,马燧就会深陷敌营。长春宫墙之外,马燧大声喊道:“叫你们的守将徐庭光出来一见。”

徐庭光现身了,对马燧拜了拜,以示尊敬。

在马燧眼里,如果徐光庭死命抵抗,是不会如此礼貌的。于是,他壮着胆子继续说道:“我是从长安过来的,有皇命在身。”

徐庭光:“不知你有何话说?”

马燧:“自安禄山以来,你们献身国家,建立功勋已有四十余年,为什么突然要做这种灭族的打算呢。听我的话,不仅可以免祸,还可获得荣华富贵。”

马燧说完之后,发现守军没有暴跳如雷的激动情绪,反而有些动摇,心里便有了计较。据史料记载,马燧解开上衣,敞着胸口,慢慢走到长春宫城下面,仰着头说道:“既然你们不相信我的话,为什么不用箭射我。”

李怀光兵败是迟早的事,未来何去何从,将士们都有想过。蝼蚁尚且贪生,更何况是活生生的人呢。不过,将士们也知道,这种情况下,谁做出头鸟,谁就得死,于是大家聪明地跪在地上,等徐庭光做出抉择。

时间过了许久,徐庭光既没有说反抗的话,也没有说投降的话。马燧看穿了徐庭光的心思,于是给了个台阶:“这些罪过都是李怀光犯下的,你们是没有罪的。徐将军,你们只要坚守城池,不出来就是了。”

徐庭光:“好!”

贞元元年(785)八月十日,马燧绕过长春宫,抵达焦篱堡(今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守将尉珪带着七百名守将归降。在此之前,李怀光已经和各地打好招呼,如果官军到来,大家举火把示警,相互支援。当天傍晚,李怀光命人焚烧火把,可一直到天黑,周边也没人回应,李怀光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贞元元年(785)八月十日,徐庭光看到大势已去,正式向马燧投降。

贞元元年(785)八月十二日,河中府的军队将军旗改为“太平”,正式投降了朝廷。就在当天,李怀光因为惧怕而上吊自杀,享年56岁。

据史料记载,部将牛名俊将李怀光的首级送到长安,李适念及李怀光的功劳,特地下旨允许李怀光留下一位儿子继承家族香火。然而,李怀光之子李璀听闻父亲兵败,亲手将弟弟杀死,然后自裁而亡,因此李怀光并没有留后。

河中战乱结束,预示着从建中二年(781)到贞元元年(785),持续四年时间的削藩战争,基本上到了尾声。遗憾的是,这种尾声不是以朝廷的胜利作为结局。

唐代宗李豫经历过安史之乱,明白战争对国家的破坏力,更明白中央政府和藩镇之间的关系就是天平两端的砝码,只需要维持平衡便闹不出大乱子,所以采取了朝廷和藩镇和平共处、老百姓休养生息的国策。

至于唐德宗李适,确实不是个合格的皇帝。如果没有政治智慧,可以倚仗朝廷的重臣,如果没有丰富的阅历,可以坐看云卷云舒。然而,李适偏偏想做中兴之主,而证明自己价值的第一步,就是拿藩镇割据开刀。面对藩镇节度使进行权力交接的时机,李适主动挑起矛盾,以至于引发全面战争。

大乱之后,李适接连犯下各种错误。比如河北战场派上李抱真、马燧两位主将,可打起仗来却群龙无首;比如襄阳之战,在不明情况之下,遥控指挥,以至于主力部队全军覆没;比如奉天之战,李怀光千里奔袭,却换来朝廷的猜忌。

性格多疑,好高骛远,这便是李适的致命伤。

李适的想法很好,建立强大的中央政府,树立皇权威严。为了证明自己的眼光,不惜发动全国性的战争,可战争过后,唐代宗李豫一朝建立的政治平衡和经济制度彻底崩溃,李唐几乎到了亡国的地步。

战争过后,藩镇割据状态依旧持续,可李适已经不想再关注他们。迫在眉睫的,其实是朝廷的生死存亡问题,为了挽救危局,李适决定探索帝国中兴的办法。然而在他的带领下,大唐帝国的复兴之梦,似乎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