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亨北上灵武,李隆基让位助力(1 / 1)

话分两头,太子李亨留在了马嵬坡,就意味着要挑起大唐江山的重任,可前途究竟在哪里,李亨茫然不知。天色渐渐黑了下来,李亨的长子、广平王李俶开始变得焦急,于是催促道:“天就要黑了,此地不宜久留,咱们得决定去哪儿。”

河西、陇右、朔方、河东、长安,众人七嘴八舌。

建宁王李倓表态了:“咱们只能去朔方!”

李亨:“为何只能去朔方?”

李倓给出了四条理由。

第一,河西、陇右的军队战败投降,许多人都在叛军效力,如果去河西和陇右招募军队,危险系数太高。

第二,李亨曾经做过朔方节度使,朔方军镇的将领和官吏每年都会派人到长安送礼,李倓大概记得他们的名字。

第三,朔方离马嵬坡最近,军备完好,兵强马壮,可以倚靠。

第四,叛军正在长安大肆劫掠,无暇东顾,官军只需要在朔方站稳脚跟,徐图大计,收复长安指日可待。

李倓的一番话太提士气了,众人纷纷点头称赞。

李亨担心安禄山会派遣骑兵前来追击,因此率领禁卫军连夜北上,走到渭水河畔,禁卫军遇到了一支从潼关方向退下来的军队。两边的首领都没有心情问对方的番号,直接在渭水边上打了起来,一场恶战令双方损失过半。直到此时,双方主将才觉得这仗打得很莫名其妙,因此鸣金收兵,扬长而去。

北上的途中,李亨愁眉紧锁。李隆基虽然给了他两千军队,却只有数百匹战马,这就意味着许多人只能当步兵,这让他们如何跟上昼夜兼行的骑兵?更何况,一路上大小战役无数,许多人逃跑和掉队,人数越来越少。

数天之后,李亨一行到达平凉郡(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在这里看到了一个超大规模的马场,李亨以太子身份将马场的数万匹骏马全部征为己用,随后又出榜安民,招募军队。

李唐毕竟是正统,又曾把江山治理得井井有条,因此太子深得全国百姓的爱戴。老百姓听说太子在平凉郡招兵买马,纷纷前来投军,李亨仅用了几天的时间就招募了上千人。有了这支生力军,李亨焦虑的心才慢慢安定下来。

李隆基前往成都,李亨北上灵武的时间里,安禄山在干什么?

据史料记载,安禄山还在潼关观察形势。

在安禄山看来,长安城好歹也是帝国的首都,随便安排几万人守城就够自己喝一壶的,因此日夜与智囊团商议,如何攻取长安。直到李隆基逃走十天后,长安方面才传来消息:宦官边令诚和西京留守崔光远愿意献城投降。

直到此时,安禄山才派遣心腹孙孝哲率兵进入长安,任命中书令张通儒为西京留守,崔光远为京兆尹。据史料记载,安禄山的嫡系都是只会打仗的粗人,没人懂得治理国家,他们进入长安之后,立即采用武力镇压,控制长安的局势,随后便对长安城展开了地毯式的搜刮。

当时,基层军队专门抢劫权贵、官宦、富人家的财产,糟蹋良家妇女,饮酒作乐。安禄山则带人搜刮皇宫的金银珠宝、宫女太监,然后装上大车送往洛阳。

真可谓分工明确,各取所需。

那么问题来了,长安城的数千名官员怎么办?

安禄山表态了:李唐皇室、宗室成员,不分年龄大小,一律处斩。普通的官员一律送往洛阳,命运待定。被李隆基、李林甫等人抛弃和打压的朝臣(比如宰相陈希烈等人),一律重新起用,官复原职。

然而,安禄山始终没有派遣军队西进,更没有下达追杀李隆基的命令。时间正在慢慢流逝,李唐皇室犹如一块巨大的磁铁,慢慢聚拢着人心,人们逐渐从安史之乱中清醒过来,愤怒、怨恨和复仇的情绪在每个人身上暴发着。

安禄山等待的,是一股可以摧毁一切的洪荒之力。

李亨在平凉郡的消息被迅速传开了。

此时,驻屯在灵武郡(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的朔方军司令部正在密切关注着李亨的动向。朔方留后杜鸿渐、朔方节度判官崔漪、朔方支度判官卢简金、朔方盐池判官李涵暗中商议,他们觉得平凉郡地势平坦,无险可守,不适合大军驻屯,不如劝李亨前来朔方军大本营,有了李唐皇室这面大旗,便可以征调朔方、河西等地的军队,到时候再挥师南下,平定中原。

派谁去呢?朔方盐池判官李涵!因为他是正儿八经的李唐宗室。

为了表示诚意,杜鸿渐写了一封劝李亨北上灵武的亲笔信,还将朔方军镇的军队数量、战马、武器、粮食、布帛等军用物资的账籍也一同送了过去。

面对杜鸿渐的投诚,李亨显得十分受用,他当即任命李涵为左司员外郎(尚书左丞的副手),后来又加封为宗正少卿。此时,河西司马裴冕也来到了平凉郡,此人刚刚被封为御史中丞,正准备前往长安任职,在得知长安城被破,李隆基已经前往蜀中避难的消息后,决定留下来辅佐李亨。

然而,要想收拢兵马,号令天下,必须有一面令人信服的旗帜才行。杜鸿渐和裴冕等人商议后,决定劝李亨在灵武登基称帝。

按照套路,李亨拒绝了第一次劝谏。

随后,裴冕等人再次进言,理由也变得更加直白:太子啊!咱们这帮兄弟打算跟着您一起夺回大唐江山,可说到底都是为了得到好处,比如加官晋爵,封妻荫子。如果太子不给他们一点念想,将士们恐怕会寒心,形势实难预料啊!

裴冕等人一连劝谏了五次,李亨这才答应他们的请求。至德元年(756)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登基称帝,时年45岁,史称唐肃宗。

第一道诏书:任命裴冕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杜鸿渐、崔漪为中书舍人。李亨登基称帝时,算上所有文武官员,总共不到三十人,其中又以武将居多,这些人不懂朝廷礼仪,上朝的时候懒散无度,毫无新朝的气象可言。

客观地说,李亨必须解决这几个问题:

第一,他自己确实想做皇帝,可李隆基毕竟还活着,违背君臣和父子伦理擅自称帝,该如何善后?

第二,平叛需要军队和财力,这些都掌握在地方官员和军镇节度使的手里,他们究竟会选择支持李隆基,还是支持自己?

第三,新朝廷满打满算三十名官员,绝大多数人又没有在中央朝廷为官的经历,说人才凋敝一点也不为过,靠他们能打得过安禄山吗?

这些问题不解决,李亨的前途不会太好看。

然而,命运之神似乎很眷顾他。

至德元年(756)七月十五日,李隆基在没有得知李亨登基的情况下,向天下发布了一道诏书:封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命其统辖朔方、河东、河北、平卢节度使,共同南下,收复长安和洛阳。

李亨喜极而泣!俗话说得好,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李唐皇室遭逢国难的时候,并没有因为皇权斗争而上演父子猜忌、兄弟阋墙的人伦惨剧。

信任和扶持,成了平叛最可靠的力量。

有了李隆基的支持,李亨接连下了两道旨意:

第一道扔给了河西节度使梁宰和副使李嗣业,让他们率领五千精兵前往灵武。

第二道扔给了安西大都护府,李亨让他们友情赞助点军队,安西行军司马李栖筠接到圣旨后,立即率领七千精兵向灵武靠拢。

然而,河西和安西加起来不过一万两千名精兵,还不够安禄山塞牙缝的,此后十多天,李亨显得束手无策。

七月底,灵武来了一位贵客:朔方节度使郭子仪。

在此之前,郭子仪在河北道牵制安禄山的叛军,后来又奉李隆基的圣旨前往长安,准备抵御安禄山西进的主力,可郭子仪还没出发,长安城便失陷。

郭子仪手握五万雄兵,军事实力仅次于安禄山,完全可以和他一起逐鹿中原,再不济也可以找李唐皇室谈判,争取最大的政治利益。因此,李亨上位之后,宁愿找河西和安西调兵,却未曾向郭子仪开口,也许正是担心郭子仪会拥兵自重,脱离朝廷的控制。然而,郭子仪不仅来了,还将五万主力全部交给了李亨。

至德元年(756)八月初一,李亨下诏:加封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封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北都留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郭子仪和李光弼的加盟,让灵武方面产生了滚雪球的效应,溃败的官军,各地的义军,地方官府和军镇、少数民族政权望风归降。

灵武,正在积聚着摧枯拉朽般的能量。

至德元年(756)八月十二日,灵武的使者到达蜀中,如实禀告了李亨登基的消息。据史料记载,李隆基拿着李亨的奏折,喜极而泣:“朕的儿子顺应天命和人心,朕还有什么可忧愁的呢!”

至德元年(756)八月十六日,李隆基颁布诏书:

改制敕为诰令。

朝臣的奏折一律改称太上皇。

军国大事由李亨全权处理,然后报奏朕知即可。

收复长安和洛阳之后,朕不再过问朝政之事。

至德元年(756)八月十八日,李隆基命韦见素、房琯、崔涣等人拿着传国玉玺和宝册前往灵武,将皇位正式传给李亨。宝册是皇帝祭祀天地的册书,古时只有皇帝才有祭天的权利,因此宝册就是皇权的象征。

李唐皇权,在父慈子孝、君臣和谐的气氛中顺利完成了过渡。

李亨不是傻子,韦见素、房琯、崔涣三人在蜀中分别担任兵部尚书、吏部尚书、门下侍郎,而且都挂着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李隆基派他们送传国玉玺和宝册,除了让传位仪式更庄重,更是替他们在新朝廷谋个好的前程。

按道理,李亨应该有所表示的。然而,李亨是个特立独行的帝王,他并没有因为李隆基的退位而做出政治上的妥协,事情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韦见素,杨国忠的死党,在他的庇护下一路升官,最后做到了兵部尚书的高位,因此和李亨向来就不是一路人。不过,考虑到此人是李隆基的亲信,在逃难的途中又不离不弃,李亨还是接纳了他,保持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不动,至于参知政务,李亨压根就没给他任何机会。

相比之下,房琯的待遇就不是一个档次了。

据史料记载,房琯是河南偃师人,唐朝宰相房玄龄的族人,父亲房融入朝为官数十载,曾经担任过宰相。房琯本来可以借助家族的势力入朝为官,可他却选择到洛阳附近的陆浑山中隐居,这一住便是十余年。27岁那年,李隆基前往泰山封禅,房琯写一篇《封禅书》进献给朝廷,得到了中书令张说的赏识,因此被提拔为秘书省校书郎,后调任冯翊县尉。

此后数十年,房琯勤恳为官,廉政为民,出了不少政绩,仕途也跟着高歌猛进,最后做到了刑部侍郎之职。李亨做太子的时候,对房琯的印象极其深刻:务实肯干,头脑清醒,是宰相之选。

悲剧的是,房琯虽然贵为刑部侍郎,可在李隆基眼里却是个小官。逃难的时候,有关部门并没有通知他,直到大部队离开长安,房琯才得知消息。

当时,房琯拉着大理寺卿张均、驸马张垍兄弟连夜出城追赶,到了长安城南的一个破庙之后,张氏兄弟以家眷还在京城为理由,死活不肯继续前行。房琯明白,张氏兄弟不看好李唐的前途,想回去投靠安禄山,房琯又何尝没有想过此事呢。

然而,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房琯做出了选择:继续投靠朝廷。

和张氏兄弟分手后,房琯星夜兼程地赶路,终于在到达成都之前赶上了李隆基。就在当日,李隆基将他提拔为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对李亨来说,房琯的才具和品德都无可挑剔,因此对他的到来十分欢迎,李亨不仅保留了他的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职,还将他引为心腹,允许其参知军国大事。

崔涣,博陵郡王崔玄暐(wěi)之孙,礼部侍郎崔璩(qú)之子,博陵崔氏的当家人。崔涣的家世背景不错,却缺少在中央朝廷为官的经历,气魄和格局也不够,并不是李亨心仪的辅政大臣。

说白了,不管是李亨的灵武班底,还是李隆基安排的宰辅大臣,都不足以辅佐李亨收复长安。就在此时,中唐时期最传奇的主角终于要登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