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郡失守后,史思明率领无敌骑兵横扫河北战场,邺城、广平、巨鹿、赵郡、上谷、博陵、文安、魏郡、信都等地再一次背叛朝廷,唯有饶阳(今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太守卢全诚坚决不降,被史思明给围了起来。
就在常山郡失守的同时,李隆基的诏书到达大同,圣旨中说,让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整顿军务后立即返回朔方,等待朝廷大军一起开赴洛阳,并让他举荐一位德才兼备的良将出井陉口,继续骚扰河北战场。
郭子仪举荐了副手李光弼,李隆基封他做了河东节度使。
李隆基召回郭子仪,并不是防备他。李隆基预感到,官军和叛军的决战地点不会在河北。安禄山虽然暂时被骚扰,可手下的十五万大军不是纸糊的,如果安禄山决定攻打潼关,毕其功于一役,朝廷该怎么办?
客观地说,李隆基对局势的判断非常准确,洛阳到潼关一线才是安禄山和官军决战的地方。不过,安禄山并未着急进攻,他只是派遣儿子安庆绪前去潼关转了一圈。安禄山一直在等史思明的捷报,在等范阳更多的生力军南下会合。
饶阳太守卢全诚是个硬点子,他和史思明在饶阳城耗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直到李光弼率领一万多步骑,三千多弓弩手前来支援。
至德元年(756)正月十五日,李光弼到达常山郡,城内的三千名团练兵发动突袭,活捉守城的主将安思义,随后迎接李光弼入城。
所谓的团练兵,可以理解为地方民兵。忙的时候务农,休息的时候训练,每逢战争,官府会抽调男丁,免除其赋税,由官府提供军备物资,让其上阵杀敌。安禄山起兵之后,河北许多州县为了自保,都组织了一大批团练兵。
常山郡城内,李光弼和安思义玩起了真心话大冒险的游戏。
李光弼:“安思义,你不是久经沙场吗?依你看,我的军队怎么样才能打败史思明,如果你的计策可取,我就答应不杀你。”
安思义:“李大帅,贵军远道而来,士卒疲劳,贸然和强敌交锋,恐怕难以抵挡,不如率兵入城,坚守以待。叛军虽然兵锋很盛,却坚持不了多久,一旦遭遇败绩,必定会军心涣散,到时候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打败他们!”
李光弼:“史思明接下来会怎么安排?”
安思义揣测道:“史思明如今在饶阳城下,距此不到二百里地,我昨天晚上已经向他发出了求援信,估摸着先锋部队明天早上就会到达。”
这仗打的,真是无话可说!刚出了个何千年,帮颜杲卿拿下了井陉口,如今又出了个安思义,将史思明的动向告知给了李光弼。如果安禄山知道,恐怕会哭晕在洛阳城吧。事实上,安思义的预测丝毫不差,史思明听说常山郡和井陉口再次失陷,急忙率领两万骑兵前去支援。
至德元年(756)正月十六日,史思明将常山郡围得水泄不通,打算将李光弼耗死在城内,李光弼当即下令,派遣五千名步兵从东门出击,不料叛军将城门堵死,官军只好退入城中。随后,李光弼命五百名弓弩手放射,叛军这才后退。尝到甜头后,李光弼又命一千名弩机手分为四队,从城墙上轮流放射,由于弩机射程远,穿透性极强,史思明不得不选择后退。
继续射吗?恐怕很快就没弩箭了。
史思明撤退后,李光弼变换策略,让五千名步兵排成方形队伍,个个手持矛枪,由弩机手掩护,在呼沱河两岸安营扎寨,与城中形成掎角之势。史思明发动了数次冲锋,可官军的弩机实在太厉害,骑兵和战马损失惨重,史思明不得不宣布停战,等待饶阳方面的步兵前来支援。
就在此时,附近村民来报,他们在九门县南边的逢壁发现了一支步兵,大概有五千人之多,正在那里埋锅造饭,估摸着是从饶阳前来支援常山的叛军。
逢壁,离李光弼只有三十里地,这可是天赐良机啊。
李光弼当机立断,派遣两千余人偃旗息鼓,沿着呼沱河悄悄行军,到了逢壁的时候,叛军正在埋头吃饭,官军骑兵发动袭击,五千多名敌军迅速被冲散,许多人甚至连武器都没拿到,就被官军给全歼了。
当时,常山郡九个县,已经有七个归顺了官军,只有九门与藁(gǎo)城还在叛军手中,史思明得知消息后,被迫退回到九门县。战争的难度,超过了所有叛军的想象,他们原以为官军只是毫无战斗力的纸老虎,可几场战役之后,反倒是自己开始绝望,就这样,双方又僵持了四十多天。
史思明非常痛苦,打又打不过,退又退不成,只能干耗着。
有一天,史思明开窍了,他派了一支骑兵,游走在李光弼的运粮通道上,并成功地干了几票。粮道被骚扰,李光弼也开始慌了,他最终决定向恩师郭子仪求救,并派遣一队弓箭手押运着五百辆粮车前往附近的郡县去筹备粮草。
至德元年(756)四月初九,郭子仪率领数万精兵赶赴常山郡。
至德元年(756)四月十一日,郭子仪、李光弼、史思明展开主力会战,参战骑兵、步兵、团练兵多达十万。官军人数占优,再加上朔方军也有不少胡人骑兵冲锋,一场恶战之后,史思明率军逃往赵州(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蔡希德逃往巨鹿。
在郭子仪和李光弼的追击下,赵州也被收复。当时,官军攻入赵州城后,大肆劫掠,犹如土匪进城,老百姓恐慌不已,多亏李光弼坐镇城头,收缴了官军抢劫的所有钱财物资,并归还给百姓,这才没有引起大乱。
赵州城破之后,史思明率领残兵进入博陵城,由于博陵城早先归顺了朝廷,史思明在城中展开了惨无人道的屠杀,百姓们奋起反抗,安禄山看到河北局势大有失控的意思。河北的战况让安禄山忧心忡忡,他已经派遣了最得力的助手前去平乱,可局势却变得更加严峻,他还能有什么后招吗?
安禄山思来想去,决定彻底放弃进攻潼关的打算,紧急调集蔡希德的两万主力,范阳牛廷玠的一万多主力,前往常山郡,准备放手一搏。
战争的重心,慢慢转移到了常山郡。
小小的常山郡,短时间内集结了近二十万精兵,郭子仪、李光弼、史思明、蔡希德,这四位风云人物,在常山郡附近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双方胜负难分。
至德元年(756)四月二十九日,双方展开了一场超大规模的主力会战,史书没有记载详细的战役过程,最后的结果是这样的:四万多名叛军当场阵亡,一千多人被生擒。史思明从马上跌落下来,发髻散乱,赤脚步行而逃,到了晚上,史思明拄着折断的长枪回到军营,随后连夜逃奔博陵。
这是一场决定河北局势的大战,官军艰难取胜,成功切断了范阳和洛阳的联系,安禄山困守洛阳,群雄汇集河北。谁也不知道,明天会有什么样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