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的末日(1 / 1)

王鉷谋逆一案,最大的赢家不是李林甫,而是杨国忠。李隆基给出最终的判决之后,李林甫便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第一,主审官员是杨国忠和陈希烈,在此之前,李隆基必定会让李林甫亲自审讯大案要案,李隆基的态度转变,预示着他对李林甫开始失去信任。

第二,陈希烈的态度非常可疑。在此之前,陈希烈对李林甫无条件顺从,如今却和杨国忠一道,卖命地调查王鉷等人的谋反案,而且还意图将李林甫也给牵连进来,难道是得到了李隆基的密旨?

李林甫捉摸不透,他的选择并不多,要么奋起反抗,和杨国忠正式宣战;要么率先服软,将首席宰相的位置交出去,换取下半生的太平。

天宝十一年(752)四月,朔方节度副使李献忠背叛唐朝,逃归漠北,李林甫兼任朔方节度使,因此以自己失职为由,主动奏请李隆基,希望辞去朔方节度使之职。不过,附加条件是河西节度使安思顺接替他的位置。

安思顺是胡人,和安禄山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李林甫就算退步,也不想让杨国忠占到太多的便宜。可事实证明,这是一步臭棋。

天宝十一年(752)五月,李隆基下诏:任命杨国忠为御史大夫,兼任王鉷所有官职。明眼人都知道,在王鉷谋逆一案上,李林甫摇摆不定的态度让李隆基非常失望,这样的安排,无疑是打算让杨国忠接替李林甫的位置。

没过几天,杨国忠给李隆基递交了两份证据。第一份来自王鉷,里面承认李林甫这些年和他们密谋了很多事。第二份来自朔方节度军镇,他们举报朔方节度副使李献忠叛逃一事,李林甫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有通敌的嫌疑。

李隆基拿着两份举报供词,苦笑不已。自己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难道还分不清什么是真的谋反,什么是政治斗争吗?

既然李林甫参与了王鉷集团的谋反,为何当初不把供词拿出来?难道是王鉷等人死了之后,从阴间托梦,举报李林甫和他们暗中勾结?至于李林甫和朔方节度副使李献忠暗中勾结一事,更是无稽之谈。

李林甫的命运,完全取决于李隆基的态度。就在李隆基犹豫不决的时候,第二宰相陈希烈站了出来,他表示,自己全程参与了审讯,王鉷等人的举报完全属实,李林甫和王氏集团谋反案脱不了干系。

昔日唯唯诺诺的宰相,如今怎么变得如此勇敢?

陈希烈虽然是李林甫提拔的,但这些年来被李林甫压制得毫无存在感:李林甫将办公地点改到了家中,所有的官员先去向李林甫请示汇报工作,然后找他签字;商议政事的时候,李林甫搞一言堂,陈希烈别说抒发己见,就连插嘴都是一件奢侈的事儿。

自己是宰相,不是摆设,更不是让百官笑话的无能之人。此时站出来不为个人前途和荣誉,只为发泄积压在胸口的那份浊气。

陈希烈对李林甫的态度,让李隆基也大为震惊。可事情并没有结束,陈希烈之后,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也指证了李林甫。李林甫和安禄山交好,哥舒翰打算和杨国忠交好。

平心而论,李林甫为相十七年,确实干掉了不少能力比他强的朝臣,比如张九龄、韦坚等人,尤其是开元二十四年(736)张九龄被罢相,让朝廷的政治风气急转直下,贪污腐败、朋党勾结、政治斗争频繁发生,李林甫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换个角度来看,李林甫也成了李隆基执政后最重要的帮手。

李隆基登基的时候,百废待兴,需要治世能臣帮他处理政务,臣子惹他生气也无所谓。可到了后来,李隆基慢慢回归到一个平凡人的心态,他希望稳定安逸,希望享受帝王的舒适生活,先前的制度不符合他的诉求。谁是最好的利益代言人?只能说,在那个时间节点,李林甫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论政治智慧,李林甫驾驭属下属于大师水平。

论忠诚服从,李林甫从来不会和李隆基对着干。

论理财水平,李林甫手下的王鉷出类拔萃。

论执政结果,大唐国泰民安,天下宁定。

不以道德标准来衡量,李林甫确实是李隆基最满意的人选。

当杨国忠、陈希烈和哥舒翰集体打压李林甫的时候,李隆基十分为难,如果因为政治斗争而罢免他,李隆基做不到。更何况,此时的李林甫已经身染疾病,日渐严重,李林甫之后,谁可以接过首席宰相的重任,这才是李隆基优先要考虑的问题。

李隆基选择了最温和的处置办法:冷落李林甫,重用杨国忠,慢慢实现权力的交接和过渡。

天宝十一年(752)十月,剑南道传来消息:南诏国联合吐蕃发兵剑南。

隋末唐初,云南大理洱海地区有六个实力雄厚的部落,分别是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téng)赕(dǎn)诏、施浪诏、蒙舍诏。大家同住屋檐下,同饮一汪水,时间久了,问题就来了,究竟谁才是洱海地区的霸主呢?

六个部落各执一词,都觉得自己是老大,希望另外五个部落臣服。到最后实在谈不拢了,只好宣布开战。由于实力旗鼓相当,又互相牵制,打了好多年也没分出胜负,反倒是苦了黎民百姓。

云贵地区的战乱引起了吐蕃和大唐的关注。

被人重视的感觉是美妙的,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在大唐和吐蕃之间摇摆不定,想要通过博弈获得最大的利益,而蒙舍诏却认定中原帝国有前途,想跟着大唐混饭吃。

永徽四年(653),蒙舍诏的首领细奴逻派遣儿子前去长安,正式表达了归附大唐的愿望,唐高宗李治也给足了诚意:封细奴逻为巍州刺史,享受大唐的军事保护。开元二十六年(738),大唐帝国进入开元盛世,李隆基下诏册封蒙舍诏的第四代首领皮逻阁为云南王,并在当年派遣大军,协助他灭掉了其他五诏。

因为蒙舍诏位于其他五诏的南边,因此被称为南诏国。

此后,皮逻阁每年都会派遣使者,带着大批的云南特产前往长安进献,而大唐也会派遣使者回访,两国邦交令周边小国羡慕。

天宝四年(745),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派人前往南诏,谁料想,此人以天朝使者自居,言语中多有侮辱之词。皮逻阁是李隆基钦封的第一代云南王,对大唐一直有感恩之心,虽然愤怒,却还是忍住了。

天宝九年(750),南诏国王阁逻凤路过姚州(今云南省姚安县),云南郡太守张虔陀负责接待。谁承想,他看上了南诏队伍中的一名美女,强行将其奸污。不仅如此,张虔陀还放出话来,阁逻凤想要路过此处,必须缴纳数量可观的钱财。

阁逻凤提出抗议,希望让大唐的剑南节度使,乃至中央朝廷的官员来处理此事,否则跟他没完。

张虔陀表示,县官不如现管,云南郡由他说了算,不交钱就不准走,有本事就在这儿耗着。问题是,张虔陀真的敢拦南诏国王的车驾吗?

历史证明,张虔陀没这个虎胆,他放了几句狠话,赚了一点面子,随后便让阁逻凤过境而去。阁逻凤离开的时候,眼中燃烧着熊熊的怒火,那是吞噬一切敌人的感觉。反倒是张虔陀,做贼心虚,赶紧给长安方面传信,声称南诏国蠢蠢欲动,似乎有不轨的行为。

天宝九年(750)十二月,愤怒的阁逻凤发兵云南郡,杀死张虔陀,一鼓作气攻占剑南道三十二个州县。直到三个月后,李隆基才得知此事,他没有时间去调查其中的原委,只好紧急下诏,命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出兵八万,火速平乱。

鲜于仲通是杨国忠的党羽,靠着杨国忠的举荐才坐上剑南节度使的宝座,他非常需要一场华丽的战争来证明自己。接到诏令后,鲜于仲通兵分两路,快速向南诏国的边境线推进,直到此时,阁逻凤才从复仇的快感中清醒过来。

自己犯糊涂了,赶紧认错吧!

阁逻凤二话不说,赶紧派人递上降书,态度极其陈恳:南诏肯定是打不过大唐的,如果大唐接受求和,南诏继续归顺,并归还所有城池。如果大唐不接受南诏的求和,他们只能依附吐蕃,到那时,云南郡将不再归大唐所有。

鲜于仲通拒绝了,他刚刚主政剑南道,需要一场军功增添自己的政治资本。天宝十年(751)四月,鲜于仲通率领唐军行进到西洱河,与南诏大军展开主力会战。

自古以来,中原的军队到南方打仗,都会遇到水土不服的现象,更何况鲜于仲通急功近利,大意轻敌,犯了兵家的大忌。几场战役后,唐军因为疾病和战役损失竟然达到六万余人。

阁逻凤觉得,南诏国只不过是侥幸取胜,按照李隆基的脾气,必定会组织大军前来征讨,直到灭了南诏为止。阁逻凤非常后悔,南诏原本和大唐保持着友好关系,却因为自己一时冲动酿成大祸,可形势所逼,阁逻凤不得不为南诏找一条出路,于是吐蕃顺理成章地成了南诏的投靠对象。

阁逻凤虽然被吐蕃封为“东帝”,心里却十分憋屈,于是专门命人刻了一块碑,上面写着:“我南诏世代事唐,受其封爵,这次叛离实属不得已,如果后世容复归唐,当指碑以示唐使者,知道我的叛离绝非本心也。”

开元朝以来,大唐还没吃过这么大的败仗,不管南诏国是凭实力打败唐军,还是凭运气捡了个便宜,对长安的君臣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

李隆基放出狠话了,你受了委屈也得给朕憋着,朕先调集大军教训你,再心平气和地谈合作。一时间,河北、河南、洛阳、西安等地的军队快速集结,而吐蕃和南诏也集结了六十万大军,西南边境风云再起。

剑南道兵败之后,鲜于仲通日夜担惊受怕,杨国忠为了保护他,努力在长安周旋,鉴于杨国忠是未来的首席宰相,朝臣没有要求调查剑南道兵败的真相。随后,在杨国忠的安排下,鲜于仲通被调回长安,接任京兆尹之职。

谁接替鲜于仲通呢?剑南道官员表示,必须是杨国忠。

当时,李林甫抱病在家,听说剑南道的官员提出如此“过分”的要求,于是一跃而起,进宫面圣:“陛下,如今剑南道局势不稳,朝廷应该派遣得力重臣前去主持大局,臣认为杨大人熟悉剑南道,做事稳重,出使剑南再合适不过。”

对李隆基来说,剑南道情势危急,如果朝廷派其他的人前去主持大局,剑南道的官员恐怕不会服从调遣,因此李林甫的提议并非下策。

李隆基最终决定,还是由杨国忠出使剑南吧。

临行之前,杨国忠哭诉道:“陛下,臣临危受命,并无任何抱怨,唯一担心的就是此次前去剑南,恐怕会遭到李林甫的陷害啊。”

李隆基一把扶起杨国忠,语重心长地说道:“爱卿,你先去剑南道处理军务,朕随后就会将你调回长安,并任命你为宰相。”

有了李隆基的承诺,杨国忠这才打消了疑虑。

事实上,李林甫绝顶聪明,李隆基虽然没有表示对他的反感,但从朝廷的人事任命,最近的召见情况都可以看得出来,他已经失宠了。如果继续和杨国忠一争高下,只会让李隆基觉得他不懂事,不顾大局。为了自己能够体面地退休,李林甫做出了最后的抉择:躺在家里养病(此时的李林甫已经病入沉疴)。

每年十月,李隆基都会去华清宫居住,华清宫由骊山行宫、昭应城和骊山禁苑组成,李隆基下榻在骊山行宫,大臣居住在附近的昭应城,谁和皇帝亲近,谁得皇帝的宠爱,在骊山的召见就可以看得出来。李隆基虽然有意冷落李林甫,却还是让有关部门带上了他。失去了权力的光环,李林甫倍感煎熬,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有人告诉他,只要和皇帝见上一面,你的病就会好转起来。

李林甫苦笑着,跟了皇帝这么多年,也没听说李隆基能治病啊。

时隔千年,我们很难去揣测李林甫弥留之际的心态,他虽然是个残忍嗜血的政治家,但是对李隆基,或许还真的存在一份君臣的恩义。在弥留之际请求见李隆基最后一面,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李隆基的心境也很复杂,杨国忠是他钦定的宰相人选,无可更改,此时去见李林甫,是否会让朝臣误会呢?如果不去,于心不忍。李隆基犹豫半天,最终还是做出了决定:摆驾李林甫的府邸。

身边的近臣非常惶恐,纷纷劝阻李隆基,让他不要轻易去看李林甫,态度之激烈,言语之果决,大有一言不合就撞死在他面前的意思。

李隆基:“摆驾降圣阁,传朕旨意,让李林甫见驾!”

骊山行宫,雄丽高寒,降圣阁的顶楼,李隆基伫立在寒风之中,等待着李林甫的到来。不远处便是李林甫的驻所。此时,李林甫在家人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来到庭院,眼巴巴地瞧着降圣阁,君臣再次相见,已是诀别之时。

李隆基拿着红色的罗帕左右挥舞,像是在和他打招呼,李林甫如同见到生命的希望,努力挣扎,希望能给李隆基行最后一个君臣之礼,可始终无法挣脱病魔的控制。李林甫强忍着疼痛,说出了一句:“快……代我给陛下行礼!”

天宝十一年(752)十一月,杨国忠前往剑南不到一个月,李隆基便将他召回骊山。

据史料记载,杨国忠回到昭应城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拜访李林甫,二人见面的场景并没有仇恨和尴尬的氛围。李林甫拉着杨国忠的手:“我已经病入膏肓,时日无多,我死之后,你必定会做宰相,李府的后事就全拜托你了!”

将全家老小托付给政敌,莫不是病糊涂了?

不过,善于表演的杨国忠还是显得诚惶诚恐:“李相国,您太抬举我了,实在是不敢当啊!”

天宝十一年(752)十一月二十四日,李林甫在华清宫昭应城病逝,享年70岁。

据史料记载,李林甫去世的消息传到华清宫,李隆基下诏辍朝三日,并举行了隆重的吊唁仪式。至少在此时此刻,李隆基给了李林甫最高的礼遇,李隆基率先表态,文武百官便不再顾忌,纷纷前往李府吊唁。一个月后,李林甫的尸身被装殓起来,由昭应城运送回长安府邸,准备择日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