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韦坚、李适之和皇甫惟明,李林甫可以用权谋,可对付王忠嗣,李林甫就得找个旗鼓相当的对手,安禄山自然是首选之人。想想看,王忠嗣霸占着四大节度使的位置,手握二十七万兵马,势力远超过安禄山。这样的一块肥肉,安禄山难道不觊觎?只要有共同的利益,就有合作的可能。
天宝六年(747),安禄山奏请朝廷,希望在河北承德市兴隆县建造一座雄武城,用来存储兵器和粮食,作为抵御少数民族的军事基地。与此同时,安禄山给王忠嗣送了一封信,表示两人的防区很近,希望王忠嗣能亲自前去商量。
据史料记载,王忠嗣去了,不过留了个心眼,去的时候没有提前和安禄山打招呼,他偷偷摸摸调研了一番,发现安禄山并没有建造城池的动作,于是星夜兼程地逃回老巢。随后,他就给李隆基递了一道密折,将此事的原委和盘托出,同时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安禄山居心叵测,日后必反。
这话说得够明白了吧,李隆基你自己看着办吧!
遗憾的是,李隆基却习惯性地忽视了。张九龄在的时候,就扬言安禄山会造反,如今十年过去,安禄山毫无谋反的迹象,而且和长安方面越走越近!换作任何人来思考这个问题,都不会怀疑安禄山的忠诚吧?
王忠嗣,你如果不是杞人忧天,就是别有用心。
不幸的是,李隆基选择相信后者。在他的眼里,王忠嗣的地盘比安禄山大,却选择诋毁安禄山,这是想吞并安禄山,继续扩大防区的阴谋。
李隆基将王忠嗣的奏折放在一边,并没有理会。
不过,王忠嗣却坐不住了,直觉告诉他,自己可能失宠了。李隆基、李林甫和安禄山站在一起,如果自己还是不识时务,离死的日子恐怕真的不远了。没过几天,王忠嗣就主动递交了辞呈:辞去河东、朔方节度使之职!
为什么选择河西和陇右呢?
第一,河东和朔方两个军镇与安禄山的防区挨着,王忠嗣拼不过安禄山和李林甫,也不想拼,最好的办法就是躲着人家。
第二,河西和陇右是王忠嗣的大本营,而且总兵力有十四万八千,超过河东和朔方军镇,傻子也知道选哪个。
李隆基:臭小子,还算是明白人,朕准了。不过,吐蕃一直霸占石堡城,这算怎么回事,既然是在你的防区,就帮朕把石堡城夺回来吧。
石堡城位于青海西宁市湟源县境内,是唐朝的军事重镇,后来被吐蕃占领,吐蕃以石堡城为战略跳板,屡屡出兵侵袭河西、陇右道的州县,并将河西道和陇右道的交通切断,这让李隆基非常被动。
开元十七年(729),信安王李祎夺回石堡城。开元二十九年(741),石堡城再次丢失。这些年来,李隆基一直惦记着这事儿。实际上,这确实是王忠嗣的工作。
有趣的是,王忠嗣对李隆基颇为不满,居然上表抗拒了:“陛下啊,您又不是不知道,石堡城易守难攻,如今吐蕃军队全力防御,如果唐军想要强力攻取,非得在城下阵亡数万将士不可!臣认为,所得不如所失,不如暂且秣马厉兵,积蓄力量,等合适的时机再出兵吧。”
李隆基拿着王忠嗣的奏折,脸色铁青,愤怒至极。朕如此宠信你,原以为你会不顾千难万险,实现朕的所有豪言,如今却反打朕的脸?
王忠嗣是西北地区最高的军事长官,李隆基除了换掉王忠嗣,还真没有别的办法。就这样,这件事暂时被搁浅。可谁也没想到,王忠嗣的属下董延光越级给李隆基上了一道奏折:陛下,臣主动请缨,替陛下重新夺回石堡城。
李隆基看着董延光的请战奏折,热血澎湃,朝廷还是有忠良啊!
李隆基:“王忠嗣,分兵给董延光,全力支持他攻打石堡城。”
事实上,王忠嗣并没有因为董延光的出卖而愤怒,相反,他在乎的是将士们的性命。这些年来,他一直在军中服役,与将士们早已经融为一体,让他用数万人的血肉之躯去夺回石堡城,实在是最残忍的下策。董延光,一介名不见经传的小将,居然想拿数万人的性命去博自己的前途?没门儿!
你不是要军队吗?给你老弱残兵,武器还是生锈的。
你不是要军粮吗?给你最难吃的粮食,而且还不按时发放。
你不是要军饷吗?对不起,钱还在路上呢。
总之一句话,让你出不了兵!
直到此时,事情已经变质了。你可以违抗李隆基一次,但还想违抗第二次,是不是有点丧心病狂了?
部将李光弼颇为担忧:“大人,知道您爱护将士们的性命,这才不想成全董延光。然而,您把数万将士交给董延光,却不制定重赏的制度,将士们又怎么肯为他出力。如果拿不下石堡城,董延光必定会归罪于你,皇帝也饶不了你。”
王忠嗣:“哼!对大唐来说,就算没有石堡城也不碍大局,可是要夺取石堡城,就要牺牲数万将士的生命。陛下如果不满,最多罢免我的职务,让我到长安担任金吾或者羽林卫将军,再不济将我轰出京城,担任长史或司马。我的主意已经打定,你要真心为我好,就不要再多说了。”
李光弼肃然起敬:“大人,我害怕您受到牵连,所以不得不说。您的胸怀和风度堪比先贤,下官自叹不如。”
爱护将士们的性命是真,赌气也是真。遗憾的是,王忠嗣误判了形势,真正想杀他的是李林甫,如果他放弃兵权,迎接他的将会是无法阻挡的狂风暴雨。
回头再说董延光。失去了王忠嗣的支持,他还能干啥?
军事经验丰富吗?不丰富。
手上有钱财收买人心吗?没有。
在军中有威信吗?没有。
有胆量冲锋吗?没有。
不仅如此,军中流言四起,说石堡城是不可能被攻克的,董延光为了自己的前途,竟然置数万将士的性命于不顾,是自私自利的可耻行为。试想,一支军队有了消极作战的情绪,靠什么上阵打仗,靠什么长途奔袭,奇袭夺城?
在王忠嗣的阻挠下,董延光败下阵来。随后,告状信就送到了长安:陛下,王忠嗣违背陛下旨意,配合不力,这才让大军无功而返,应该按罪论处。
李隆基很生气,因为王忠嗣屡次违背他的意志。李隆基也很犹豫,就算王忠嗣出兵,也未必拿得下石堡城,因为这样的罪名处罚他,以后怎么服众?就在李隆基犹豫不决的时候,一匹快马驶出长安,直奔济阳(今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县)而去。
此人是李林甫的亲信,他受李林甫的指派,前往山东面见济阳别驾魏林。在此之前,但凡是李林甫的亲信前往外地,所过州县都得好吃好喝地接待,然后隆重地将他送出边境。然而这一次,使者星夜兼程,甚至连官营的驿站都不住,直接进了魏林的私宅。
几个时辰之后,使者便离开魏府,连夜启程回长安报信。
数日之后,济阳别驾魏林上了一道奏疏:“陛下,关于王忠嗣违反陛下旨意一事,臣有不同的看法。臣曾经听王忠嗣说过,他从小在宫中长大,与太子殿下关系密切,他是想拥兵尊奉太子为皇帝。”
不得不说,李林甫的策划太周详了。
魏林是唐朝宰相魏知古的儿子,名门之后,没有违法违纪的前科,说出的话有一定的公信力。其次,魏林担任过朔州刺史,是王忠嗣以前的下属,既然他举报王忠嗣曾经在朔方节度使的任上说过拥立太子的话,那应该不假。
最巧的是什么?就在不久前,李林甫处置李亨的党羽,并向李隆基进言,说这些人心怀怨愤,随时可能做出对李隆基不利的事。因此,面对魏林的举报,李隆基最终还是动摇了,他当即传出旨意,责令王忠嗣立即赶赴长安,命御史台、中书省、门下省联手调查王忠嗣违反圣旨一事。
此时此刻,中书省、门下省和御史台都是李林甫的心腹,这样的调查小组有什么意义可言?主审官员很快就给了判决结果:王忠嗣违背圣旨一事属实,济阳别驾魏林的举报也属实,王忠嗣应该按大逆罪论处,判处死刑。
王忠嗣是什么样的人,李隆基最清楚,说他违背圣旨是可能的,但拥立李亨为皇帝,甚至起兵谋反,李隆基没法说服自己。
李隆基的态度很明确:王忠嗣的谋反罪罪名,有待商议。就在这时,新任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前来长安述职,事情发生了转机。
王忠嗣一生都在军旅中度过,要说提拔过的人,可谓不计其数,但真正能在大唐的舞台上绽放光彩的就两个:李光弼和哥舒翰。
哥舒翰,突骑施哥舒部落首领的后裔,父亲哥舒道元,曾经担任过安西大都护府副都护,母亲尉迟氏是于阗王的公主。哥舒翰从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精通《左氏春秋传》《汉书》,是个文武双全的贵族后裔,而且视金钱如粪土,肯为朋友两肋插刀。不过,哥舒翰有两个致命的陋习:赌博和酗酒。
40岁那年,哥舒翰的父亲在长安城去世,哥舒翰不得不为父亲守孝三年,在这期间,一个不知名的长安尉屡次侮辱哥舒翰,声称他只不过是个仗着父亲的余威混饭吃的废物,是朝廷的寄生虫。长安尉的话让哥舒翰大受刺激,从此以后,哥舒翰立下大志,奋发图强,决心干出自己的事业来。
身为安西副大都护的后人,自然不缺工作机会,他的第一站就是河西节度使王倕的军中。在这里,哥舒翰文武双全的优点,以及酗酒赌博的缺点发挥得淋漓尽致,优点可以让他的起点更高,快速晋升到将领的职位,而缺点可以让他收获基层将士的信任和认可。
天宝五年(746),王忠嗣担任河西节度使,他认准哥舒翰会成大事,因此将他提拔为大斗军副使。有一次,哥舒翰外出执行任务,走到半路上,某位副将大发牢骚,说哥舒翰依靠裙带关系才能带兵打仗,言辞非常傲慢,拒绝服从哥舒翰的指挥。哥舒翰怒了,他二话不说,随手捡起一个木棍,照着副将的脑袋便抡了上去。
一击致命,所有人都肃然起敬!
哥舒翰作战勇猛,在战场上身先士卒,风格像极了年轻时的王忠嗣,因此深得长官的信任。天宝六年(747),在王忠嗣的举荐下,哥舒翰晋升为右武卫将军、陇右节度副使、都知关西兵马使、河源军使,正式成为军中的高级统帅。
在陇右道境内,有一支长期驻扎的军队,名为积石军(在今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他们在这里开垦了面积可观的麦田,每年都会出产不少军粮。在此之前,只要麦子成熟,吐蕃军队就会前来抢夺,以至于落了个“吐蕃麦庄”的名头。哥舒翰上任之后,放出豪言:吐蕃人再敢来割麦子,老子就割他们的人头。
这一年,麦子成熟之际,哥舒翰让部下王难得、杨景晖提前埋伏,等待吐蕃人入套。当时,五千名吐蕃骑兵和往年一样,兴致高昂地蜂拥到麦田收割,就在离去的时候,哥舒翰的伏兵发动进攻,杀得吐蕃大军尸横遍野,血流如河。
据史料记载,这一仗打得酣畅淋漓,不仅全歼吐蕃骑兵,还反抢了数千匹战马和吐蕃人收割好的麦子。消息传到长安,李隆基倍感欣慰。王忠嗣回京之后,李隆基立马起用哥舒翰为陇右节度使,兼任西平太守。
哥舒翰感念王忠嗣的提携之恩,更相信王忠嗣是蒙受冤屈,因此准备星夜前往长安,说服李隆基赦免王忠嗣。临行之前,部将劝哥舒翰多带点金银珠宝,哥舒翰却说道:“如果天下还有公道,王公必定不会受冤枉而死;如果天下无道,拿再多的金钱行贿也没用!”
就这样,哥舒翰孤身一人前往长安,见到李隆基后,哥舒翰非常强势,认定王忠嗣蒙受了冤屈,希望李隆基主持公道。如果有可能,哥舒翰愿意用自己的官职来换王忠嗣的平安。李隆基本来就不想以谋反罪处理王忠嗣,哥舒翰的仗义执言给了他一个完美的台阶。
天宝六年(747)十一月,李隆基下诏:贬王忠嗣为汉阳太守。
天宝七年(748),王忠嗣转任汉东郡太守。
天宝八年(749),王忠嗣在任上暴毙而亡,享年45岁。
宝应元年(762),唐代宗李豫追封王忠嗣为兵部尚书、太子太师。
在唐朝历史上,王忠嗣的军功、能力、人品都是屈指可数的。北宋年间,一位叫张预的人花费数年时间收集资料,编写了一本《十七史百将传》,其中囊括了周朝到五代十国最牛的一百名超级统帅或战将,唐朝占据二十个席位,而王忠嗣赫然在列。也许,这算是对王忠嗣最好的褒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