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李渊造反的首谋?(1 / 1)

李渊是个明白人,让他去学霍去病,骑着战马跑个几千里路,把突厥人赶得鸡飞狗跳实在不是他的强项。再者说,他也没那个体力啊。既然对方知道了他的厉害,又完成了小表弟交代的任务,李渊也就收手了。

回太原,搞大事业去了。

这下轮到王仁恭傻眼了。突厥人干不过李渊,可干他还是绰绰有余啊。李渊前脚刚走,突厥骑兵后脚就到了马邑郡。

王仁恭根本就不是突厥人的对手,几次交锋之后,突厥人就在城外耀武扬威,宣示主权,而官军只能当闭门不出的缩头乌龟,什么老百姓的死活,什么国家的利益,通通不是他们要考虑的问题。

王仁恭混不下去了,只好找李渊帮忙。

李渊:高君雅,要不你带人去看看?

很明显,李渊在给高君雅挖坑。果不其然,高君雅没让李渊失望,屡战屡败,全线溃败,让突厥人嗜血的本性越发强烈,老百姓深受其害。

奇怪的是,马邑的战况居然惊动了远在扬州的隋炀帝。

很多人都说,此时的隋炀帝已经当起了鸵鸟,彻底放弃了大隋江山,可无数的细节都表明,他始终关注着局势的走向。比如突厥,从一开始,隋炀帝就让大表哥坐镇太原,全面主持北地的防御工作,李渊唬退了突厥骑兵,杨广打心眼里高兴,可李渊不愿意支援王仁恭,导致大隋全面惨败,隋炀帝则是万分震怒。

这一次,隋炀帝急急忙忙地派人前往河东,传达了两个意思。

第一,王仁恭因为防守不力,必须处斩。

第二,李渊因为支援不力,立即逮捕。

说来也奇怪,全国各地都是杀人越货的盗匪,就连洛阳城的使者到扬州也得绕着路走,隋炀帝的使者居然可以穿山越岭,长途跋涉,然后安全到达河东,真可以说是神乎其技,命好得令人发指啊。

本来,大表哥还挺高兴的,因为马邑郡的战况说明了几个问题:李渊才是朝廷的栋梁,突厥人的命中克星。王仁恭,天字第一号打酱油的。王威和高君雅,只能算是皇帝不入流的狗腿子,唯一的价值就是起兵之前,拿来祭旗。

然而,当皇帝的使者站在他面前的时候,李渊也震惊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是皇权制度下的专利啊。难道要杀了使者,宣布造反吗?

李渊表示,现在还不到时候,只能硬着头皮,看事情有没有转机吧。

这几日,李渊活得很累,活得胆战心惊。

于是,《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就编排了一段对话。

李世民:“父亲,如今陛下昏聩无道,百姓民不聊生,咱们不如顺应民心,起兵造反,可千万不能辜负老天爷对我们李家的厚爱啊。”

李渊大惊失色,回应道:“臭小子,你怎么能说出这种谋逆犯上的话来,我现在就将你抓起来,向官府告发你。”

李渊说着,就要拿纸笔开始写举报信。

谁料想,李世民却毫不在意,慢慢悠悠地说道:“父亲,儿子是看时机已到,才敢说这样的话,父亲如果一定要告发我,那我宁愿受死!”

李渊话锋一转:“二郎,我怎会忍心告发你,你要谨慎,不要随便乱说!”

李世民劝了半天,李渊死活不愿意松口。

第二天,李世民又找到了李渊。

李世民:“父亲,如今天下的盗贼越来越多,父亲受诏讨贼,可贼讨得尽吗?不管结果如何,最后还是逃不过皇帝的责罚。世人都说李氏会应验图谶,成为天下共主,父亲要是能将贼剿灭尽,陛下必定会因为您功高震主而猜忌您。希望您能考虑我昨天说的话,免得让家族遭殃!”

李渊的态度开始变软了:“二郎,昨天晚上,为父一直在思考你说的话,我觉得你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如今就算是家破人亡也由你,变家为国也由你!”

一段对话,李世民就成了李渊起兵反隋的首谋者,而李渊呢,只不过是个畏首畏尾,左右摇摆的政治投机分子。

《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是研究唐史最重要的资料,三本书的作者都有或明或暗的指向,认为李渊是在李世民的唆使下才起兵反唐。然而,温大雅的《大唐创业起居注》却提出了完全相反的看法。

还是一个个来说吧。

《旧唐书》,成书于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皇帝石敬瑭下令修撰的。

当时,唐朝长安城经受了无数次战火摧残,官修的国史,以及记录皇帝起居生活的史料在战火中被焚毁了不少,石敬瑭在修撰的时候,不敢过多采用野史,只是说太宗皇帝和刘文静首谋,并未说李渊不知情,在这里是模糊处理的。

《新唐书》,是宋朝的大文豪欧阳修等人编撰的。

宋朝的统治者很喜欢搞意识形态,全力把皇权,以及君臣之间的伦理美化成神圣不可侵犯的规则,对那些胆敢挑战皇权,挑战社会伦理秩序的人大加贬斥。

比如,武则天登基称帝,隋炀帝丢掉江山,窦建德起义造反等历史,欧阳修等人极尽鄙视和诋毁之能事,向来就没什么好评。

更何况,欧阳修在编写《新唐书》时,采用了很多野史、杂书、笔记,故事色彩极其浓厚。就拿李渊来说,人家做了皇帝,根本就没有渲染出生时的异象,也没说自己有难以启齿的残疾,可在欧阳修的笔下,李渊竟然成了坐拥三颗**的神人,这样的写法,只为了渲染李渊有做皇帝的潜质。

人家不想要的,你偏偏要写,真可谓画蛇添足。

《新唐书》里,李世民直接变成了一位先知,知道隋朝要灭亡,因此提前结交各路英雄豪杰,收买亡命之徒,和刘文静定下了太原起兵的方案。这样写也就罢了,在欧阳修的笔下,李渊没有造反的意识,没有意识到李世民将有大动作,完全就是一个被蒙在鼓里的糊涂蛋,外加软弱无能。

看起来,欧阳修爱李渊,更爱千古一帝李世民。

这不是说李世民不是明君,而是这两本史料对李渊太过忽视,歪曲了不少事实,这一段被掩埋的历史,自然要从《大唐创业起居注》去寻找。

此书的作者是温大雅,此人出生在官宦士族之家,家族都是搞历史和文学的,底蕴非常深厚。温大雅属于年少成名的青年才俊,30岁的时候,被隋文帝授予东宫学士的官职,后来外放为长安县尉,父亲去世后,温大雅丁忧回家,居住在太原城。

隋大业十二年(616),李渊回太原做官,听说温大雅也在太原,因此三顾茅庐,用厚礼将他网罗到自己的麾下,任命他为记室参军,专管李渊身边的文字记录工作。从工作性质来讲,温大雅常年跟随在李渊的身边,对他的言谈和秘事都非常清楚,这也可以保证,他掌握的事实比别人要更加准确。

《大唐创业起居注》记录了李渊的整个创业过程。这部书撰写在温大雅随军期间,李渊登基称帝的同时,书稿正式定稿。和《旧唐书》《新唐书》相比,这本书最大的不同就是,温大雅比较客观地描述了李渊起兵的初衷和他的雄才大略,以及废太子李建成在大唐创业过程中的丰功伟绩。

换句话来说,如果太原起义的首谋功劳真的是李世民的,而温大雅为了强行讨好李渊,抹去李世民的功劳,那李世民登基称帝后,必定会对温大雅提出严厉的谴责,或者将他的这本书焚毁,甚至将温大雅本人定罪也未可知。

有趣的是,温大雅不仅没受到责罚,反而受到了李世民的厚待。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封他为礼部尚书、黎国公,至于《大唐创业起居注》这本书,也出人意料地被保存下来。

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温大雅记录的就是当时的事实,李世民没有什么好反对的,而且李世民对谁提出起兵反隋一事,根本就不在意。李世民甚至都没有想到,后来的史学家会因为要追捧他,硬生生地把起兵的功劳安在他的头上。

就拿这件事来看,李世民的胸怀确实比常人要强太多,他的包容足以称得上是明君风范。真正应该对歪曲历史负责的,是那些刻意塑造圣君形象来达到统治目的,或者盲目崇拜李世民而刻意歪曲、隐晦历史的史学家。

这一节纯属考据,写起来很累,看起来也很累,算是贻笑大方了。

话又说回来,高君雅就是不入流的货色,李渊派他去和突厥人干架,注定会失败啊,李渊为什么要冒着被问责的风险,行此下策呢?

这事儿,其实就是笔糊涂账。

比如,李渊觉得隋炀帝在扬州混日子,山高皇帝远的,根本就管不到太原,可能也没心思管,即便是把天给捅破了,也无所谓。

比如,李渊想要借突厥人的手,除掉高君雅这个心腹大患。

比如,李渊故意放水,让王仁恭和高君雅吃瘪,以此来衬托他高大伟岸,射箭无敌的英雄姿态。

比如,李渊认定自己是太原城最合适的当家人,就算闹出了事儿,隋炀帝也只能嚷嚷几句,绝对不敢要他的脑袋。

比如,李渊想要起兵造反,可理由不充分,因此选择用一场华丽的败仗来逼迫隋炀帝处罚他,李氏家族有了性命之忧,李渊再振臂一呼,奋起反抗,背叛小表弟的罪名也就小了许多。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开放到无边无际的话题。不过有一点确实可以肯定,李渊有恃无恐,不担心隋炀帝要他的命。李渊的底气在于突厥人。

当时,突厥人靠着骑兵优势,横扫河东根本就不在话下。一旦河东丢失,长安、洛阳将会彻底暴露在突厥的铁骑之下。隋朝的高级官员,包括他们的家属和族人基本上分布在关中和洛阳,尤其是关中,盘踞着各种政治势力,对隋炀帝来说,保护大隋官员家人的性命,甚至要重于江山社稷。

从细节也可以看得出来,隋炀帝对太原的关注程度,要远高于其他地方。

问题是,谁才能守得住太原城呢?

答案呼之欲出:在当时的情况下,大表哥是唯一合适的人选。

论战斗力,李渊是大隋王朝为数不多,可以和突厥骑兵过上几招的人,这一点已经有了事实证明。再者说,李渊模仿突厥骑兵的奇特战术,居然能让突厥人退避三舍,就冲这一点,李渊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论群众基础,大表哥在太原经营了好几年,如果说连他都控制不住局面,还真找不出别人了。论血缘关系,这个就不说了,亲不亲都是一家人,关键时刻,肥水还是不能流到外人的田地里。

论忠诚度,隋炀帝确实很头疼。

大表哥这个人吧,被杨家两代帝王打压了大半辈子,可也没听说他有只言片语的怨言啊。雁门郡城之外,大表哥就是冲着救你命来的,不仅有功劳,态度还特别端正,又帮朝廷灭了母端儿、历山飞两大黑恶势力,面对无敌的突厥骑兵,大表哥向来不怂,忠诚度应该是没问题的吧。

这些利益关系,李渊知道,隋炀帝也知道。

对李渊来说,无非有三种结果。

第一种,跟使者回扬州,小表弟要么申斥一番,然后放他回太原,继续为杨家卖命,要么伸头就是一刀,坐等太原沦陷敌手,平叛的局势继续恶化。

第二种,死活不去扬州,和小表弟博弈,看谁先认输。

第三种,二话不说,直接起兵造反,该祭旗的祭旗。

不管是哪一种,李渊几乎控制着所有赢面。

就这样,发生了有趣的一幕:使者传达完皇帝的意思,没缉拿李渊,也没诛杀王仁恭(事成之后,使者就得回去交旨,还得穿越战火弥漫的战区,冒着掉脑袋的危险),事情就这样拖着。没过多久,第二波使者就到了,隋炀帝的最新旨意,李渊和王仁恭依旧掌管本部兵马,继续北御突厥,为国分忧。

在这期间,太原和扬州没有任何联系,双方完全是根据局势的走向,理智地做出了最优的决策。隋炀帝赦免了大表哥,肯定不是对他的悲悯,他担心处理了李渊和王仁恭,北部的突厥将会更加猖獗,而且因为这点小事就处罚重臣,以后谁还敢替他镇守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