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申锡政治风波:文官集团节节败退(1 / 1)

大唐这个烂摊子,究竟烂到了何种程度,没人知道。如果唐宪宗李纯在世,他也不敢保证能够起死回生,更何况是年仅20岁,没有执政经验的李昂。

李昂有雄心壮志,却没有名臣悍将可以倚靠,他的身边只有一群明哲保身、碌碌无为的文臣,以及手握军权,死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宦官集团。

藩镇战争结束后,李昂决定整顿内务。原因很简单,放眼朝堂,竟然找不出几个可以信赖的大臣。战争期间,宰相韦处厚去世,接替他的是替宦官刘克明撰写皇帝遗诏的翰林学士路隋。至于大名鼎鼎的裴度,已经年近古稀,满头白发。不知道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自从李昂上台,裴度便淡出了大家的视野。

李昂无奈,只好问计于裴度,希望裴度为朝廷举荐一批人才。只要能干,品德过硬,哪怕曾经被打压,或者被贬斥的大臣都行。

裴度说:“要不浙西观察使李德裕吧,他的人品不错。”

李昂:“那好,就他吧。”

太和三年(829)八月二十七日,李德裕晋升为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太和三年(829)八月二十八日,枢密使杨承和向李昂举荐了吏部侍郎李宗闵,李昂下诏,加封李宗闵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太和三年(829)九月十五日,李昂下诏,李德裕调任义成节度使。

前面已经说过,李德裕是李派代表人物,李宗闵是牛派代表人物,双方之间的斗争叫作“牛李党争”。准确地说,从此时开始,牛李党争才算到达**。

李德裕出身赵郡李氏,名门望族之后,老爹是宰相李吉甫。

在唐朝,读书人步入仕途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科举入仕”,也就是参加科举考试,这种方式适合地主阶层、寒门学子;另一种是“门荫入仕”,也就是内部举荐,这种方式适合名门望族、官宦子弟。

据史料记载,李德裕从小就刻苦读书,精通《汉书》《左传》,也算是一枚学霸,可他就是讨厌科举考试,而且羞于和儒生同场竞技,因此选择了“门荫入仕”的途径。那么问题来了,李德裕究竟是以名门望族自居,鄙视寒门学子,还是有其他的想法呢?很遗憾,史书没有明确的记载。

不过,从李德裕家族的背景来看,答案或许没那么简单。

李德裕的爷爷叫李栖筠,堪称士子里面的天才。当年,李栖筠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再加上庄重寡言,气度沉稳,被人称为有“王佐之才”。按照李栖筠的出身,他可以通过“门荫”入仕,也可以通过考试入仕。后来,族人就说,你既然读书厉害,要不去感受一下科举考试吧。

于是,李栖筠就成了进士。

然而,科举考试带给李栖筠的不是成功的喜悦,而是担忧。在他看来,考试内容无非是诗词歌赋,这些都是华而不实的小把戏,选拔出来的都是没有眼界、没有内涵、没有经验的读书人,他们怎么能入朝为官,辅佐帝王呢?

李栖筠为官的时候,就力推科举考试改革。

事实上,不是科举考试有问题,而是科举考试的内容。

比如,考试内容多为诗词歌赋,作出锦绣文章的读书人,就能治理朝政,平衡复杂的人际关系?历史证明,确实有优秀的诗人官员,比如刘禹锡。然而,李白、白居易、王维等天才诗人,不都折戟沉沙,悲愤离朝了吗?

比如,科举考试允许读书人“行卷”。说白了,读书人想考中进士,也得走权贵、官宦推荐的路线,与“门荫入仕”没有本质的区别。

再比如,通过科举的读书人喜欢搞同年、门生等关系,这种游戏规则的直接后果就是暗结朋党,他们搞起内斗,有时候比门阀士族更甚。

准确地说,李德裕确实有点自命清高,可这种清高不全是门第观念带给他的,爷爷的经历、自己的经历,包括科举考试的弊端,都是李德裕鄙视寒门学子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李德裕不反对科举考试,而是反对徒有形式、不重内容的科举考试,因此为相之后,李德裕力推科举考试改革,选拔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寒门学子。后来,李德裕被贬崖州,才有“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的评价。

李德裕入仕,从藩镇幕僚做起,后来靠着自己的能力,还有老爹的影响力,最终做到翰林学士的高位。然而,就在仕途高歌猛进的时候,老爹的政敌李逢吉上位,将他撸到浙西观察使的位置,这一干就是八年。

这一次回归,多亏了裴度的举荐。

至于李宗闵,祖上是唐高祖李渊第十三子郑王李元懿,属于李唐远房宗室,到了他这一辈,家族已经彻底没落。为了跻身朝廷,只能参加科举考试。牛僧孺的背景比李宗闵更干净,能够在历史上大放光彩,完全靠自己的勤奋。

那么问题来了,裴度为什么推荐李德裕?

李德裕有才能是肯定的,可他们也都是门阀士族。

李宗闵呢?在朝中担任吏部侍郎,在裴度的眼皮子底下工作,可裴度却视而不见,李宗闵做何感想?于是乎,李宗闵走了一条阴柔路线。

据史料记载,李宗闵找到了唐宪宗的驸马沈汾,通过他认识到内廷老人、女学士宋若宪,通过她勾搭上了宦官杨承和。至于李宗闵和杨承和之间达成了什么政治交易,我们不得而知。然而,李宗闵确实是杨承和推荐入相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李德裕就在宦官集团的干涉下被罢相,朝野斗争的激烈可想而知。

太和四年(830)正月,李宗闵举荐了自己的亲密战友,武昌节度使牛僧孺回朝担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二人同朝为相,并肩作战。

时隔多年,曾经被李吉甫排挤的难兄难弟风光上位,再加上有宦官势力的支持,他们真正拥有了傲视群雄的资本。从这一天开始,他们对李德裕、裴度、元稹等人开始了无情的政治清洗。

太和四年(830)九月,裴度调任山南东道节度使,保留侍中的身份。

李德裕的好友郑覃被罢为翰林侍讲学士,改任工部侍郎。

尚书左丞元稹改任武昌军节度使。

很明显,这是非流血的政治斗争,也是“牛李党争”的历史特色:两派势力互看不爽,可又找不到对方致命的弱点,只能将对方排挤出朝堂。得势的一方暂时混迹在朝堂,打压异己,操控政局,失势的一方远离庙堂,蛰伏待机。这样的局势,从唐宪宗李纯开始,经历了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总计六朝。可想而知,大唐国运怎能兴隆。

最郁闷的就是唐文宗李昂,朝廷刚刚失去了对河北藩镇的控制,他还沉浸在皇帝生涯低谷期的情绪中,原以为李宗闵和牛僧孺是朝廷的希望,可肉眼可见的事实就是他们不择手段地排挤朝臣,大搞党争。

更可恨的是,李宗闵、牛僧孺居然和宦官集团互相勾结。要知道,李昂一直对宦官集团谋杀唐敬宗李湛的事情耿耿于怀,正在想办法铲除他们,这两派势力同流合污,狼狈为奸,李昂的锄奸行动还有实现的可能吗?想到此处,李昂只能无力地发出呐喊:此辈朋党比周,断不可当朕大任。

没办法,埋头读书,闷声吃饭,得过且过吧。

有一天,李昂实在憋得难受,想找个人倾诉一番。看了看身边的近臣,是翰林学士宋申锡,这位老兄出身卑微,通过自己的努力坐上翰林学士的宝座,再加上性格孤僻,从不与朝中大臣往来,应该不属于任何一派吧?于是,李昂开始大倒苦水,说宦官如何欺压他,让他没有皇帝的尊严,还说宦官把持兵权,贪赃枉法,破坏国家公器,大唐的前景堪忧,而他却是无能为力。

说到愤恨之处,李昂捶胸顿足,涕泪交零……

宋申锡:“微臣不才,愿为陛下舍生取义。”

人在孤独失落时,最容易接纳对他掏心掏肺的人。

想想看,满朝大臣都不可信,唯独宋申锡敢说出为他效命的话,这难道不是自己的萧何、韩信吗?有了李昂的信任,宋申锡官运亨通,数天之后,李昂加封他为尚书左丞,随后又给他戴了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帽子。

像个忠臣一样战斗吧,宋申锡!

悲剧的是,李昂的期待最终还是落空了。

说白了,宋申锡就是个翰林学士,没做过三省六部的长官,没有自己的嫡系亲信,也没有谋略心机,怎么玩得转云波诡谲的朝堂?他就是圣贤书读多了,听到李昂悲愤欲绝,于是想做个好听众,附和了一下李昂的情绪,仅此而已。可李昂交给他的是什么任务?除掉宦官集团,打倒李宗闵和牛僧孺。

宋申锡表示,自己没这个能耐,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

李昂:“爱卿,你有想法没有?”

宋申锡:“微臣惭愧。”

李昂:“别想了,朕打算动用武力铲除宦官势力。”

李昂:“你帮朕在朝中物色可信赖的人,朕授予他京兆尹之职。”

京兆尹是长安和附近地区最高行政长官,官居三品,办公地点在长安城西部的光德坊东南隅。京兆府下辖万年、长安、礼泉、鄠县、蓝田、咸阳等二十余个县,每个县都有自己的兵力,除了维护境内的治安,还需要拱卫京师。神策军在长安城很威风,可如果遇到了强势的京兆尹,也得低着头走路。想当年,韩愈担任京兆尹时,就把神策军治理得服服帖帖。

京兆尹的任命权在李昂手中,如果托付给强势而且有智谋的朝臣,李昂就有了翻盘的机会。宋申锡苦心观察,最终推荐了吏部侍郎王璠(fán)。他直接把话挑明,皇帝要任命他为京兆尹,希望王璠掌握兵权,为李昂保驾护航。

问题是,王璠能力和人品如何,能挑起重任吗?

据史料记载,王璠是李逢吉提拔起来的,没有出色的政绩,能力一般。有一次,王璠坐车出行,刚好碰到尚书左仆射李绛的车驾,按照官场规矩,王璠应该避让,让李绛先行。然而,王璠仗着李逢吉的神威,竟然超车而过,李绛愤恨不已,于是上奏弹劾,在李逢吉的干预下,两人同时被贬。也就是说,王璠没有太深的城府,只能算是仗势欺人、嚣张跋扈的下流货色。

宋申锡为什么选择王璠,谁也不知道。可以肯定的是,宋申锡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以至于葬送了唐文宗李昂的前途,还有他自己。

能够被皇帝亲授密旨,王璠感觉自家祖坟冒了滚滚浓烟,他想也没想,直接答应了宋申锡的请求。然而回家之后,王璠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听宋申锡的意思,皇帝想和王守澄等人对着干,而且还想动刀子?问题是,皇帝已经被宦官集团架空,又被朝臣弃之不顾,纯粹是孤家寡人,孤军奋战啊!

打赢了,加官晋爵。

打输了,家破人亡。

说白了,这就是亏本的买卖,王璠不想干。

接下来,王璠将李昂的意思转告给了宦官郑注,而郑注转告给了王守澄。被皇帝猜忌,还有被团灭的风险,王守澄顿时就坐不住了。随后的日子,王守澄胆战心惊,行事加倍小心,出行都有一群卫队跟着。

问题是,宋申锡等人一直不动手,难道就这样一直耗下去?

王守澄:“郑注,咱们这样有点弱,有啥好办法没?”

郑注:“要想一劳永逸,就必须斩草除根。”

王守澄:“宋申锡有没有什么把柄?”

郑注:“听说他和漳王李凑交往颇深,咱们可以拿此事做文章。”

李凑,唐穆宗李恒的六皇子,李昂的弟弟,地位显赫,皇权斗争的最佳牺牲品。为了配合郑注的计划,王守澄推荐了嫡系亲信,右神策军都虞候豆庐著。

太和五年(831)二月二十九日,王守澄抢先下手,他把豆庐著的奏折交给李昂,扬言宋申锡指责李昂没有帝王的才干和品德,打算拥立李凑为帝。

刚刚给你发了年终奖,你就想捅死老板?李昂气急败坏,扬言要弄死他。王守澄闻弦歌而知雅意,表示自己会立马带上两百禁卫军,亲自对宋申锡抄家灭门。

这样积极的态度,李昂没有理由反对。然而,站在旁边的飞龙厩飞龙使、宦官马存亮说道:“事情尚未明朗,如果贸然带兵诛杀朝廷宰相,恐怕会引起京师震动,后果不堪设想,此时应该召集宰相共同商议此事,查出真相。”

按照辈分,马存亮是宫中元老级的宦官,为人正直,恪守本分。想当年,唐敬宗李湛在清思殿遇袭,就是马存亮出面解围,李昂也得给他几分薄面。

接到皇帝召唤,宰相们立马赶往大明宫。至于宋申锡,传旨宦官告诉他,皇帝并没有召集他的意思。宋申锡明白,皇帝的计划可能暴露,李昂最好的选择是丢车保帅,而他需要做的,便是三缄其口,沉默应对。据史料记载,宋申锡遥望着延英殿,重重地磕了几个头,只等权力高层的最终判决。

事实上,李宗闵、牛僧孺、路隋也不知道其中内情,李昂把王守澄的奏折交给他们的时候,大家都是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事情的真相如何,皇帝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目前又是什么态度,宦官集团是什么态度,他们根本摸不清。

这种情况,沉默不语才是做臣子的王道。

延英殿内,宰相们唯唯诺诺,李昂唱了几个时辰的独角戏,最终累得不行,于是对王守澄说道:“就依照你的意思,抓捕宋申锡的亲信侍从王师文,以及掌管长安城十六宅(李唐宗室居住之地)的晏敬则。”

太和五年(831)三月初二,宋申锡降职为太子右庶子。

直到此时,朝臣也不明白其中的缘由,政治直觉告诉他们,水很浑,不要乱蹚!说白了,举报宋申锡的是宦官势力,抓人的是宦官势力,审判过程也是宦官集团主导,朝臣就算知道其中有猫腻,也是束手无策。

满朝文武,只有大理卿王正雅等人出面说话,他的台词很简单,只要涉及政治审讯,御史台就有复核的权力。然而,晏敬则的口供已经出炉,宋申锡确实和漳王李凑互相勾结,打算废除唐文宗李昂。

太和五年(831)三月初四,李昂召集太子太师、太子太保、御史台高级长官,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大理寺的专家开会,共同商议宋申锡的处理办法。

很遗憾,没人出面干预,宋申锡谋反的罪名成立。

快到了中午的时候,左常侍崔玄亮,给事中李固言,谏议大夫王质,补缺卢钧、舒元褒、蒋系、裴休、韦温等低级官僚终于抱成一团,赶到宫中,希望李昂能将此事交给御史台审核。

李昂:“朕已经和朝中大臣商议过了,你们都退下吧。”

百官嚷嚷道:“杀一个百姓都要慎重,更何况是朝廷的宰相。必须复审,不然就死在你的面前。”

李昂:“好吧,朕再找宰相们商议一下。”

此时,和宦官集团若即若离的牛僧孺拿出了宰相的气魄,他说道:“身为臣子,地位再高也不过是宰相,如今宋申锡已经是宰相,就算他拥立漳王,又能得到什么呢!臣认为,宋申锡绝不会傻到这种地步。”

这件事的原委,王守澄心知肚明,如果继续拖下去,宰相班子、御史台肯定会揭开其中的谜底,到时候宦官集团恐怕会吃不了兜着走。当天晚上,王守澄找到李昂,希望能够尽快结束此事,以免引起连锁反应。

太和五年(831)三月初五,李昂贬漳王李凑为巢县(今安徽省巢湖市巢县)公,宋申锡为开州司马。

宋申锡事件,宦官集团、皇室成员、宰相班子、文武百官都卷入其中。按常理,李昂应该打压宦官集团,可李凑被迫入局,让李昂只能和宦官联手,先保住自己的皇权。这样一来,因为宋申锡事件,宦官势力再下一成,文官集团节节败退,而他们的最后一点气节,也在皇权的打压下消失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