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积贫积弱的局面一直困扰着北宋王朝。宋神宗时期,王安石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这一变法的出发点以及某些举措是好的,但是在现实运作时却遭到来自各方各面的反对,以至最后惨淡宣告失败,这是为什么呢?
扬起变法的旗帜
王安石少年时随为官的父亲去过很多地方,对于当时的社会有着一些感性的认知。公元1044 年,王安石以科举第四名的排名踏入仕途。此后几年的官海生涯,让王安石明显地感受到当时社会的贫困根源实际上是因为土地兼并。这个问题如若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很可能影响国家的安危。为此,心系国民的王安石在公元1058 年上了一份《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提出变革的想法。可惜,当时的皇帝并没有对此进行任何回应。
公元1067 年,宋神宗赵顼登基。宋神宗尚处东宫之位时,便十分看好法家的思想。他曾在读《韩非子》时表态道:“普天之下有许多弊病,不得不进行一番改革。”如今终于登基,宋神宗自然要进行一番改变,以扭转当前暮气沉沉的政局与危机四伏的现状。
公元1068 年,宋神宗决定开始变法。他先将王安石召回京中,给王安石安排了参知政事一职,让他督促新法的执行,同时又选拔了一批富有才华的青年官员为王安石的左膀右臂。就这样,王安石终于扛起了变革的重任,开始推动变法。公元1069 年,为了开展变法,王安石特地创办了制置三司条例司,用以指导新法执行。此外,他又和吕惠卿、曾布等人共同起草了新法,并在各路设置提举常平官,以督促州县变法。后来三司条例司被废,大部分变法事宜均由户部司农寺代为操办。自此,一场影响深远的变法运动正式开始。为了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王安石先后发布了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均税等新法。这场变法前后历经十五年,为宋朝巩固了政权,大大充实了国库,也为百姓减轻了许多负担,得到了农民、手工业者、小商人和中小地主的大力支持。
举步维艰的变法
王安石为人执拗,铁面无情,人送外号“拗相公”,这让他在变法上屡遇挫折。他所推行的新法明显损害了某些贵族、官僚、大地主以及大商人的利益,因而受到了这些人的强烈反对。就连颇有声望的司马光也不敢苟同于他,这两个原本关系密切的朋友为此还闹翻了。后来有一些王公贵族到宋神宗的祖母曹太皇太后以及母亲高太后那里说新法的坏话,这些言论听多了,两位太后也对王安石有意见了,便去给宋神宗施压,准备阻止变法。如此一来,王安石的变法之路便变得举步维艰。
然而,倔强的王安石却并未因此退却。他向宋神宗提出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三不足”思想,以此表明自己变法的决心。可是宋神宗没有王安石那么倔强,面对那些反对舆论,宋神宗的心慢慢动摇了。尤其是公元1074 年,河北遭遇旱灾,连续几月无雨,导致百姓流离失所。一些反对变法的官员便乘机散布谣言,指责变法引来天谴,导致现在灾民遍野。
曹太皇太后和高太后也在宋神宗处倾倒苦水,宋神宗为了这事每日都愁闷不已,不知该怎么办才好。王安石看到这样的情况,心中郁闷,便辞了官,回江宁府中休养。
变法失败
次年二月,宋神宗再次把王安石召回京中就任宰相。然而几个月后,有颗彗星从天际划过。人们都说这是不祥之兆,并借此疯狂抨击新法。人们的舆论极大地动摇了宋神宗的决心,王安石失去了来自宋神宗的支持,各地方见状便逐渐舍弃新法。又一年春天,王安石看到新法已经完全无法推进,便又一次向朝廷乞休①。公元1085 年,宋神宗驾崩,年仅十岁的太子赵煦登基,史称宋哲宗。新帝年幼,所以朝政大权掌握在太皇太后高氏手中。
她任命司马光为宰相,同时正式废除新法。远离朝堂的王安石闻讯后心中十分唏嘘,没过一个月便撒手人寰,享年六十七岁。虽然王安石变法最终以失败收场,但是由其引起的新旧党争却一直持续了下去,并一直延续到北宋灭亡。
①乞休:中国古代官员基于某种原因主动辞职行为的文辞表述。
相关链接:
千锤百炼的诗人
王安石其人十分追求完美,所写的诗的措辞也都经过仔细推敲,有的更是经过多次修改才定稿。他的《泊船瓜洲》便是一个很好的事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中第三联的“绿”字至今都被视为全诗的点睛之笔。
事实上最初王安石所用的并非“绿”字,而是“到”字。
读了几遍觉得不好,改成了“过”字。改完以后,他还是觉得不好,又改成了“入”字,之后又改为“满”字。改了十几次,最后才定稿为“绿”字。不得不说,“绿”字确实远比前面的那些选择好得多,王安石对待诗歌措辞的一丝不苟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