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宋朝如何玩转官制(1 / 1)

宋朝号称是中国历史上官僚机构设置最复杂的一个朝代,同时也是文官制度最发达的朝代。在宋朝的官僚制度中,职官分离的现象十分突出。科举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武将则遭受了极大的打压。

中央集权下的官僚机制

为了方便中央集权,宋朝对相权进行了强力的削弱与分割。

最开始先是设立中书省,主要负责主持行政类的事务。紧接着又设立副相一职,负责参知政事,和宰相并称为“宰执”。与此同时,还设立枢密院与宰相共同执掌军政。至于盐铁、度支、户部等事则由三司使代为管理。而原本归宰相负责的财政权也归由号称“计相”的三司使负责,此外,还有一个专门负责司法权的审刑院。行政、军事、财政与司法的大权悉数被皇帝掌握,而宰相手中所能掌握的权力便只剩下管理全国的行政事务了。

除此之外,宋朝对地方权力也进行了分权处理。宋朝朝廷先是把地方的行政机构分为两级,其中府、州、军、监为一级,县另为一级。节度使不再有权辖领“支郡”,各州、郡长官都只有管理本地事务的权力,不得插手其他地区的管辖。为了避免武将手握重权,宋朝将地方官职全部交予文官出任,每三年换一次,且本地官员不能由本地人担任,这很好地杜绝了地方官在某地久留培植个人势力的情况发生。

为了制衡地方权力,宋朝还在各州分别设立通判一位。州级政府要签发文件必须要有通判进行签署才可生效,如此一来,地方知州与通判之间便有了相互制衡的关系。然而,这样的做法在执行时却导致地方行政职能难以正常发挥。

职官分离

为了加强皇权,宋朝还采取了“职官分离”的手段将各级官僚分为官、职、差遣三类,以此来削减官僚机构手中的实权。其中,官只用于衡量俸禄与品序,职只是一个荣誉头衔,唯有差遣有管理实务的实权。如枢密院与三司使是宋朝朝廷手握实权的职位,而原有的户部、礼部尚书均只是官,没有实权。所以在当时,士人们并不以品阶、勋位、爵位为荣耀,反而以差遣为贵途。

在职官分离中,职是用于体现文官特殊地位的。宋太宗时期,只有进士出身的人才有资格进入龙图阁。馆阁职称代表了名流的身份,是笼络士大夫的一大重要手段。

总的来说,职官分离使权力得到了很大的集中,但是这样的政策却也导致大量行政机构成为虚化的傀儡,冗官弊端暴露无遗。

武比文轻

北宋时,三级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文人只要通过科举,就不需要再经过吏部考试审核。此外,取士也不再考虑家境,下层文人也有了入仕的机会。通过这样的科举考试,社会各阶级的人都有可能入仕,极大地扩大了朝廷的统治基础。

宋朝还制定了皇帝亲自殿试取士的制度,如此一来,进士便成了皇帝的门生,更能得到厚待与重用。

与此相反的是,武将们所受的待遇却远远比不上文人。军事正印官全部由文官任职,武将充其量只能当个副职。当然,这样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前朝“帅强而叛上”的影响。宋太祖时期,“杯酒释兵权”等举措便是基于前朝教训。宋朝皇帝对武将的打压,很大程度避免了将官专权的情况,但也直接导致了整体军事实力下降。不得不说,此后北宋在与其他少数民族的斗争中常年处于弱势,其实就是宋朝重文而轻武所种下的恶果。

不仅如此,宋朝还延续了后周时的传统,于地方军中选拔出健硕的人补充到中央禁军里,使得满朝上下陷入“强干弱枝”的局面。宋朝廷如此作为是出于兵力制衡、保证内外相制的考虑,但是如此一来,重兵全部集结于京师之中,边防却反而兵力短缺。

相关链接:

名存实亡的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确立于隋唐时期,而后宋朝对其进行沿用。

在北宋时,门下、中书、尚书三省以及工、刑、兵、礼、户、吏六部依旧被保留了下来。而到了南宋时,由于职官分离制度的日益推广,除了刑部仍然有审查天下大案的职权外,三省六部的主要职权都已经被其他部门所取代。主判官员也改为其他官员,原三省六部的长官们也都只保留官衔用以结算俸禄,三省六部已然名存实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