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而言,唐朝的书法可分为初唐、盛唐和晚唐三个阶段,并形成了独特的唐朝特色。可以说,唐朝是继晋朝后中国书法的又一高峰,涌现出的书法名家至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唐太宗也是书法家
唐初时,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迅速,书法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朝廷将书法列入国子监的六学之一,并设下书学博士一位,以书法遴选人才。广为人知的唐初四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位书法名家便是初唐时期书法风格的代表。事实上,唐太宗李世民也是这个时期有名的书法家之一。
李世民极其重视文化教育,并且酷爱翰墨①。贞观年间,他曾下旨让京城里二十四位五品以上且爱好书法的子弟到弘文馆学习书法。
再观其本人的书法,他的书法爽利豪迈、浑然天成。虽然说是力学右军②,但是其间的豪迈之气却远远超过右军。此外,他还是第一个在碑上刻写行书的人。他的书法称得上是古今以来帝王书法之最,这一点从他流传于世的作品《温泉铭》《晋祠铭》《屏风帖》等便可窥得一二。
“颜筋柳骨”
到了盛唐时期,书法艺术又发生了新的改变,风格由初唐时的方正有力变得更加雄浑丰满,真草更是不再受王家书法的束缚,变得更具风格。涌现出一大批书法名家,其中颜真卿与柳公权的字更是被合称为“颜筋柳骨”。
①翰墨:指书法或绘画。
②右军:代指王羲之。
颜真卿不仅擅长巧妙运用藏锋及中锋,而且十分留意行笔时的提按与顿挫。其书法的每一笔、每一画都极具弹性,因而被称为“颜筋”。在楷书结构上,颜真卿则将篆书、隶书的特点融会贯通于楷书中,使字的整体结构变得富有张力。除了楷书,颜真卿的行书也可圈可点。他的行书暗含金石之气与籀篆①之法,笔锋转折丰富而不显拘谨,整体看上去豪放有力,气势不凡。
其后的柳公权也毫不逊色。柳公权的书法清劲俊秀,挺拔浑厚。
其书法极具个人特色,且顿挫分明,整体看上去精炼舒展,神气十足,因而被人称为“柳骨”。他十分擅长将长短、粗细、方圆等利用起来,使字形的整体看上去错落有致。其代表作《玄秘塔碑》《神策军碑》均有这一特点。其中,《玄秘塔碑》是公元843 年时的作品。那时柳公权已经六十三岁了,可碑中的字体却依然舒展豪爽,并流露出秀朗之气。
当然,除了颜真卿与柳公权之外,盛唐时期的书法名家还有很多。如擅篆书的李阳冰,擅隶书的蔡有邻、李潮等人。
事实上,唐代的书法无论是在楷书还是在草书上均形成了开阔鼎盛的局面。到了晚唐时期,随着国力势弱,书法已不如初唐与盛唐那般蓬勃,但也涌现了诸如杜牧、高闲、裴休等书法名家。
①籀篆:籀,zhòu。籀篆,古代的一种书体,即大篆。
相关链接:
魏征评太宗书
据说当年唐太宗在练习书法时,总被虞世南字体中的“戈”字难倒,无论怎么写都很难写出其中的风韵。一次,他在练写“戬”字,担心写得不好会被大臣们笑话,便故意将戈字空掉,私下找虞世南补上。
后来,唐太宗为了展现自己在书法上的进步,便把自己的几幅作品交给魏征看,请魏征评价。他问魏征:“你瞧朕写的字是不是很像虞世南的字?”哪知魏征看来看去却总是笑而不语。唐太宗焦急地向魏征追问评价,并许诺无论如何均恕他无罪。魏征才答道:“依臣所见,也就‘戬’字的‘戈’与虞学士别无二致,其他的还相差甚远呢。”
唐太宗闻言,一面佩服魏征的眼力,一面也愈加发奋练字。